Month: January 2024

Yann LeCun:生成模型不适合处理视频,AI得在抽象空间中进行预测

文章来源:机器之心 AI 理解视频不能依靠在像素空间中预测。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 在互联网文本数据即将枯竭之际,很多 AI 研究者将目光转向了视频。但如何让 AI 理解视频数据成了新的难题。 在 2024 世界经济论坛的一次会谈中,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 AI 科学家 Yann LeCun 被问到了这个问题。他认为,虽然这个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但适合用来处理视频的模型并不是我们现在大范围应用的生成模型。而且新的模型应该学会在抽象的表征空间中预测,而不是在像素空间中。 一起参与讨论的还有斯坦福大学教授、Coursera 联合创始人 Daphne Koller。她的研究领域主要是人工智能及其在生物医学科学中的应用。她指出了理解因果关系对于构建未来AI系统的重要性。 以下是视频的文字版本: 主持人:我在世界经济论坛中参与过一些讨论。他们说,我们的数据快用完了,真的吗?网络上没有那么多了? Daphne Koller:是真的。 主持人:但是自动驾驶汽车可能提供更多数据。Yann,你觉得呢? Yann LeCun:我完全同意…

阿里云副总裁陈雪松离职!AI 创业或许成为技术大佬的最终归宿

作者:小岩 编辑:彩云 来源:新火种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 近日,阿里巴巴高层传来了人事变动的消息。有消息称,阿里云副总裁陈雪松已经离职,在此之后,他很有可能投身AI赛道。对此,阿里云方面很快给予了回应,表示陈雪松已正常离职。陈雪松本人脉脉状态显示,他在阿里云的任职状态已经在2023年12月结束,任期1年7个月。 2023年,我们见证了AI领域太多的繁花似锦和烈火烹油,这无疑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高风险和高收益相得益彰的行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理由相信,2024年,将有愈来愈多的技术大佬跻身AI领域,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告别传统选择AI:陈雪松不是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据了解,陈雪松于2022年加入阿里,任阿里云副总裁,P10职级,主要负责数字政府部相关业务线。在加入阿里云之前,他曾担任旷视科技的高级副总裁和城市业务事业部总经理,负责智能安防等相关业务。 耐人寻味的是,在AI大火出圈的2023年,阿里流失了众多身居高位的技术大佬。去年3月,人工智能科学家,阿里副总裁贾扬清宣布正式辞任阿里技术副总裁,投身AI创业,未来将瞄准AI架构方向。同月,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负责人陈俊波被证实离职创业,和前阿里机器人CEO谷祖琳一同创办了清洁机器人公司。5月,阿里的另外一位技术高管吴清翰也从阿里离职,投身大模型创业的浪潮中去,吴清翰的离职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因为他曾被誉为“阿里的守护神”以及“让马云安睡的男人”。7月,阿里达摩院自动驾驶实验室负责人,阿里巴巴集团高级研究员沈加翔离职,投身创业。 时代的洪流向前推进,我们无法做出任何的改变。 事实上,不只是阿里,包括京东,美团,百度,字节跳动在内的诸多大厂都在近几年迎来了“大佬离巢期”。这其中有很多人在离开之后直接选择加入AI创业赛道: 前京东AI掌门人周伯文于2021年创办衔远科技,并在去年2月发布“AI英雄帖”,招募合伙人起共同打造中国版ChatGPT;快手前MMU负责人李岩从快手离职后,于2022年下半年成立了AI公司“元石科技”,进行多模态大模型的研发。 去年2月,前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进入 AI 领域,创立新公司“光年之外”,将打造中国的 OpenAI… 3月24日,有媒体报道称,前字节跳动视觉技术负责人王长虎已经离职,并组建全新的创业团队。他的创业方向将聚焦于生成式AI的视觉多模态算法平台,关注视觉相关的各大垂直应用场景。 可见,在转投AI赛道这件事情上,陈雪松不是一第一个,也绝不会是最后一个。 AI领域发展正夯,开启抢人大战 伴随着大佬们AI创业潮的开启,以及各互联网大厂不断加码的军备竞赛,相应展开的,是全新一轮AI人才大战即将拉响。 根据猎聘大数据研究院推出的《ChatGPT相关领域就业洞察报告》显示,当下的人工智能人才需求是6年前的近3倍。其中,ChatGPT直接带动了AIGC领域的发展,新发职位近一年同比增长了42.51%。 AI人才的稀缺性决定了其注定身价不菲。譬如NLP算法总监的月薪最高可达70K(且为13薪) ,这意味着其年薪可达到91万元。而诸如AIGC研发方面的人才,最高年薪可达112万元;AIGC算法工程师,最高年薪可达128万元。 一边是低迷大环境下极其紧张的就业形式,一边却是AI领域巨大的人才缺口。未来的就业风向标,不言自明。 阿里业务剑指AI:做AI时代最开放的那朵云 就连阿里巴巴自身都意识到了掌握AI领域话语权,做好配套工作的重要性。 2023年6月,阿里的第2只靴子终于落地。 6月20日,阿里巴巴官方信息显示:张勇将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CEO及阿里“资深老人”蔡崇信接任CEO,吴泳铭接任CEO。 事实上,这是2023年3月,自阿里宣布“1+6+N”业务拆分后,所进行的最大的顶层组织调整。…

Rabbit R1买家秀翻车:问个问题比Siri还墨迹,响应速度远不及发布

文章来源:量子位 图片来源:由无界 AI生成 号称要干翻所有APP的Rabbit R1,短短5天时间已经卖了50000台! 什么概念? 一台售价199美元,Rabbit R1已经赚得盆满钵满——1000万美元。 而之所以如此受到热捧,无外乎其复古的设计和简洁的操作。 例如在CEO吕骋(Jesse Lyu)的实测操作中,只需对它说一句“Play Feel Good Inc”,这首歌就播放出来了: 再如拿着它对着屏幕中Discord论坛,问一句“大家在讨论什么”,Rabbit R1就可以对“看”到的内容做出总结: 但与此同时,现在拿到真机的网友却晒出了与吕骋所展示的截然不同的一面。 这位网友让Rabbit R1“看”了一眼菜单,并提出问题: 食用它们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Rabbit R1在收到问题后先是说了一句“让我看看”,然后…… 足足近20秒的时间,空留网友举着机器驻足等待…… 这位网友甚至表示: 想象一下,你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它第一次不能完全理解你(或者你只是说错了),纠正错误的过程得花费1分钟了吧。 真机实测视频一出,本在热度上的Rabbit R1,瞬间吸引了更多网友的讨论和争议。 争议点之一,就是机器响应时间过慢的问题,有人将其归结为LLM自身处理速度的问题;也有人认为这是所有AI终端都有的通病。 但由此引发了Rabbit R1爆火背后更大的一个问题——…

软银不再是阿里最大股东,马云和孙正义走远了吗?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随着软银集团持续通过远期合约持续削减对阿里的持股比例,2024年刚开年,外界发现马云已经取代软银,成为了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 曾经对阿里超千倍的投资收益,让孙正义收获了最广为人知的“投资教父”身份,也造就了马云与孙正义这对科技史上的传奇投资搭档。巅峰时期,最大股东软银曾持有阿里约34%的股份,价值高达580亿美元。此后,软银走上了一路减持阿里的道路。 在软银告别阿里最大股东背后,马云和孙正义是如何渐行渐远的? 两个人的交集产生在世纪之初。1999年,马云在杭州湖畔花园聚齐“十八罗汉”开创业动员会,正式开启了阿里商业帝国的创业起点。这次会议上阿里巴巴的愿景和使命有了雏形,要成为一个中国人创办的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在外人看来这无疑是异想天开,直到2000年见到孙正义之前,马云在硅谷至少被拒绝了40次。 日后回忆起与孙正义的会面,马云曾调侃两人是“一见钟情”。短短6分钟,他就获得了孙正义的青睐,“他大概是全球投资者里最有胆的,这世上没几个人有他那种勇气。” 从孙正义的视角来看,眼前来自中国的创业者既不谈商业模式,也不开口要钱,只讲了自己的愿景。孙正义说,“我能感受到他的决心和激情,5分钟之后我说我懂了,你要改变世界。”两人的风格从这里就已经开始显露。 四年后,软银决定再次追加4000万美元投资,持股阿里比例达到28%。 2005年10月,孙正义成为阿里巴巴董事。而在2007年5月,马云也受邀成为软银集团的第10位董事,参与双方的重大事件决策。直到2020年双方正式卸任董事会席位之前,马云在软银董事会任职13年,孙正义则在阿里董事会任职长达15年。 十几年里,双方的合作之路并非一直一帆风顺,马云曾对孙正义的“一毛不拔”有过意见。比如在2011年马云决定将支付宝内资化,就曾经历了与股东软银雅虎的几度周旋,直到经过多次谈判重新划分利润才得以落定。 总体来说,孙正义几乎没有直接插手过阿里巴巴的经营管理,甚至对于阿里保护管理层权利所设计的合伙人制度,孙正义也曾公开发声力挺。 随着阿里商业帝国的成长与投资的巨额回报,孙正义的果断出手,让其成为全球风头史上最为成功的一笔投资之一。2014年,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时,软银集团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价值高达580亿美元,翻了2900倍。 截至2019年12月31日的9个月里,软银集团的税前利润中几乎一半来自于阿里,其中四分之一是来自于阿里2019年11月回香港上市价值重估带来的收益——孙正义赚得盆满钵满。 孙正义曾不止一次对外表示,将尽可能长地持有阿里巴巴的股权。但他没有意料到的是,软银的危机正在悄然袭来。 2020年的春天,软银突然宣布将出售410亿美元资产,其中就包含价值140亿美元的阿里巴巴股票。此前一年,由于WeWork的惨败、Uber和Slack流血上市、OneWeb的破产,软银的愿景基金录得投资损失170亿美元。孙正义的大胆独断让他收获了阿里巴巴,也让他赔了不少钱。 在一片质疑声中,孙正义开始筹集资金回购股票和削减债务,以化解处境并减轻投资者的担忧。尽管软银在2016年也曾减持过阿里,并得到了马云的理解,“投资者能套现解决自身的财务需要,我很骄傲,我和孙正义的关系没有改变,几乎两三天便通个电话聊一聊。” 但2020年的减持规模与四年前已经不是一个量级。截止2022年6月底,软银抵押了价值5.36万亿日元的阿里巴巴股票获得融资,相当于孙正义手里54%的阿里巴巴持股。此后,阿里巴巴及阿里合伙人也在持续回购股票,保证管理层的持股比例。 可以说,马云与孙正义之间“友谊的小船”并未完全翻覆,只是随着各自事业路径的发展,发生了自然变化。 当2019年底,马云表达想从经营第一线全面退下来,专注于自己想做的事业后,2020年5月他正式向软银集团递交了辞职报告。随着阿里和马云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孙正义与马云的关系也从投资者与受益者,经历了到平等合作伙伴的转变。 在2019年12月的一场东京大学对话中,主持人问马云19年前孙正义的投资,是否某种程度上扮演了“导师”的角色,孙正义连忙抢答并摇头否认:“我不是马云的导师。” 孙正义在现场是如此描述他和马云的关系:“我们谈论我们所相信的,我们交换想法,我们讨论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马云表示,两人早已是朋友和伙伴的关系,并且都相信未来。”显然,两人此时已经是平起平坐的关系了。 马云递交辞职报告后的一个月,2020年6月25日,孙正义在软银集团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自己将从即日起退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两人在二十年的相互成就后,完成彼此的“双退”,至此在商业上的交集也渐行渐远。 到今天,据摩根士丹利的数据,软银集团通过远期合约减持阿里股份,其持股比例从2022年12月的7%左右降至去年3月的2%左右,到去年5月时又降至不到0.5%。 事实上,马云和孙正义的性格与做事风格差异极大。马云身上有着标志性的江湖气,强调“此时此刻非我莫属”,也讲究中国战术中的功、守、道。而孙正义看起来永远野心勃勃,不惜冒险,甚至独行专断,像个莽撞顽固的少年。 不知商业上的分歧对两人的关系影响几何,但孙正义曾对外强调,他和马云关系很好,两人会是一生的好友。…

苹果在欧盟发起历史性改革:开放第三方下载,降低抽成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苹果发起了一项历史性改革,尽管目前只针对欧盟地区,但它无疑将一直以来封闭自主的iOS生态撕开了一道口子。 1月25日,为了顺应欧盟新出台的《数字市场法案》(DMA),苹果发布了一系列面向欧盟地区的政策更改,涉及iOS、Safari浏览器和App Store,尽可能地弱化监管机构眼中该公司在软件生态领域的“垄断”形象。 简单来说,自iOS 17.4起,苹果将首次允许用户从App Store以外的应用市场下载软件。同时,用户将能够使用Apple Pay以外的替代性支付系统,包括PSP支付服务提供商和外部支付链接,并且有更明确的功能设置来选择其他默认网页浏览器。 为达成这一目的,苹果为开发者群体提供了大量新的API接口、开发工具,以及创建替代App市场和浏览器引擎的新框架等。 实际上,这一系列政策更改带来的最明显影响有两处,分别是用户隐私安全和开发者收入。 用户方面,苹果多次强调,如果用户从替代应用市场下载App,将承担一定风险,包括涉及欺诈及滥用,或包含不正当、冒犯性及有害内容,而苹果对这些风险的处理能力有限。 例如,所有通过苹果发行渠道发布的App,都会经历公证程序,该环节将确保App在用户安全隐私方面的做法合规以及不包含恶意软件。但如果是在App Store发布,App还会经历“App review”,该环节将进一步检查App的内容是否符合自身描述,以及商业模式是否涉嫌欺诈。 一名苹果公司发言人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如果是在替代应用市场发布,App将没有与以往同样标准的“App review”环节,这是两者在发行过程中的主要差异。此外,苹果提示,对于使用非官方支付渠道的App,苹果将无法提供退款,在用户遭遇问题或欺诈时提供支持的能力也将受限。 至于开发者收入,这个群体将首次迎来不用支付“苹果税”的可选项。在欧盟地区,如果开发者通过替代应用市场发布应用,所有用户在App内产生的费用将不会被苹果抽取佣金。 即便是继续在App Store渠道发布应用,开发者的分发成本也会降低。 苹果表示,在App Store发布应用的欧盟地区开发者,其抽佣比例将从30%下调至17%,符合小型开发者计划或者订阅满一年之后,该抽成比例将进一步降低至10%(其他地区小型开发者计划抽佣比例为15%)。 另外,如果开发者在App Store发布应用,但在支付环节选择支付服务提供商,或通过链接引导用户访问其网站以完成支付,也可以减少向苹果支付的3%手续费。 一个新增的费用是,在一款iOS App安装量超过100万次后,无论来自哪个发布渠道,开发者需要每年为每首次安装(核查账户而非设备)支付0.5欧元的“核心技术使用费”。前述苹果公司发言人表示,该费用反映的是苹果通过工具和平台为开发者提供的App价值提升。但苹果表示,在欧盟地区,只有少于1%的开发者需要支付该费用。…

美邦“二代”辞职,创始人周成建59岁重出江湖

文 | 野马财经 高远山 编辑丨武丽娟 2016年,美特斯邦威创始人周成建把美邦服饰(002269.SZ)的大权交棒给了长女胡佳佳。 然而“二代”掌舵7年,美邦服饰累计净亏损32亿。 7年零一个月后,“85后”二代胡佳佳向董事会递交辞呈。其职务包括董事长、董事、提名委员会委员、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而伴随着女儿的退出,创始人周成建又重出江湖。 1月22日晚间,美邦服饰公告称,董事会全票通过了《关于选举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的议案》,同意选举周成建为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 这意味着,美邦服饰创始人要重新坐镇这家上市16年的老牌服饰公司。 在周成建掌权期间,美邦服饰2011年营收近100亿元,净利润超过12亿元。其市值也分别在2010年和2015年冲到300亿元以上。 在公司营收下滑,利润开始出现亏损的时候,胡佳佳扛起美邦服饰大旗,公司却并没有在胡佳佳的带领下重振雄风,甚至在不断卖房求生、卖资还债。 2023年11月,“美邦人”公众号曾发文并强调“奋力自救”,如今59岁的周成建又回归。 不过二级市场对于创始人的回归反应并不强烈,公告发布后,公司1月23日股价盘中微涨后又回落,收盘涨跌幅为0,报1.67元/股,总市值41.96亿元。 如今父女再次交棒,美邦服饰会重现辉煌吗? “85后”富二代接班7年,美邦服饰累计净亏32亿 在创始人正式回归之前,1月6日,美邦服饰公告称,胡佳佳因个人原因提交辞职,辞去包括董事长在内的5项职位,还将继续担任公司总裁。目前,胡佳佳持有公司2.25亿股,占总股本的8.96%,按最新市值计算约为3.76亿元。 同时,同日另一则公告显示,第六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上,审议通过提名公司创始人周成建为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胡佳佳1986年出生,是美邦服饰创始人周成建的长女。2010年毕业于阿斯顿大学市场营销专业,2011年取得伦敦马兰戈尼学院时尚营销硕士学位。从2011到2016年,在美邦服饰先后任职于总裁办公室、美特斯邦威鞋类开发营运部、品牌营销部、战略发展部。 2008年8月,美邦服饰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当时《招股书》披露的门店数量为2211家。2012年,其门店数量达到5220家,其中加盟店3914家,直营店1306家。 从2019年开始,美邦服饰迎来一波“闭店潮”。2019年至2021年门店分别减少785家、683家和403家。2022年,美邦服饰关闭直营店113家,关闭加盟店576家;而新开直营店只有112家,新开加盟店103家。美邦服饰表示,闭店是因公司持续优化渠道结构,关闭了难以持续盈利的直营和加盟店铺。 与“闭店潮”相伴随的是下滑的业绩。2018年-2022年,美邦服饰的营收分别为76.77亿元、54.63亿元、38.19亿元、26.39亿元和14.39亿元。 2016年11月21日,周成建与胡佳佳父女传递了交接棒,由胡佳佳接任董事长。不过,2017年美邦服饰已经出现大额亏损,二代上位后,并没有改善亏损状况。2019年到2022年,美邦合计亏损超29亿元。据野马财经统计,在胡佳佳接手的7年多以来,美邦服饰净利润累计亏损额近32亿元。 来源:东方财富Choice 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美邦服饰终于扭亏为盈,净利润为0.42亿元。不过,据其公告,这主要得益于处置资产,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仍为-0.96亿元。 4次卖房给雅戈尔“回血”13亿 2023年三季度末,美邦服饰的资产负债率高达90%,净资产仅2.8亿元。业绩压力下,近年来,美邦服饰走上“卖楼求生”的路子。 去年12月4日,美邦服饰公告称,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雅戈尔出售公司所持有的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大科甲巷43号店铺,经双方协商最终确定交易价格为6.8亿元。 事实上,这已经是美邦服饰近两年第四次向雅戈尔出售房产。2022年10月,其以1.9亿元的价格,向雅戈尔出售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光谷世界城的一处店铺;同年12月,美邦服饰又以1.3亿元的价格向雅戈尔出售贵阳市中华中路145号店铺;2023年6月,又以3亿元的价格第三次向雅戈尔出售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房屋。对于出售的原因,美邦服饰给出的理由均为“盘活资产”。 关于购买房产一事,雅戈尔表示,公司购买店铺的原因是为了持续发展时尚产业,进一步落实大店战略布局。…

苹果新产品上市在即,歌尔股份投资设厂引猜想

文 | 创业最前线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被苹果暂停生产Air Pods Pro2一年多后,歌尔股份终于开始放大招。 2024年1月16日,歌尔股份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在越南设立全资子公司,投资总额不超过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90亿元)。 该子公司名称暂定为歌尔电子科技(越南)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耳机、智能手表、VR&AR消费类电子产品。 有意思的是,1月8日,苹果公司刚刚宣布头显设备Apple Vision Pro将在2月2日正式发售。此时歌尔股份在越南设立AR设备子公司无疑让人浮想联翩。 被苹果要求暂停生产Air Pods Pro2后,歌尔股份2023年业绩表现如何?其能否凭借在AR领域多年的积累,顺利拿下苹果头显设备订单? 1、业绩持续下滑,市值蒸发超1300亿 2022年11月8日,歌尔股份发布公告,公司被苹果要求暂停生产一款智能声学整机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该产品为Air Pods Pro2。 暂停Air Pods Pro2生产,给歌尔股份带来较大的困境。在营收上,该款产品带来的营收为33亿元。 受该产品停产影响,2022年歌尔股份计提了17.83亿元资产减值,导致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下滑59.08%。 2023年前三季度,歌尔股份实现归母净利润8.92亿元,同比再度下滑76.77%。歌尔股份归母净利润的连续下滑,与公司被苹果暂停Air Pods Pro2生产有很大关系。 图…

除了抖音快手与“两进一出”,2024快递增量何在?

文|快递观察家 需求决定供给,收发快递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刚需的当下,快递市场规模已经稳步迈入万亿“俱乐部”。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1320亿件,收入达1.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5%和14.5%。2023年,快递行业再度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 承担着电商生态链中最繁琐、利润空间最低的工作,民营快递发展30余年,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同频的同时,依旧保持着增长活力。2024年,官方低调预计快递业务量为1425亿件、收入分为1.3万亿元,增速在8%左右。 可以肯定,未来随着交通水平、物流技术、快递基建的持续提升,快递市场规模亦会是只增不减。 一边是不断内卷的服务质量,一边是不断外扩的国际布局,虽然快递行业2024年整体增长可期,但快递企业究竟该去哪里寻找增量,又凭何抢夺市场呢? 直播电商担“主力” 亿豹网发现,作为电商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快递的发展自然与电商高度绑定。甚至可以说,只要电商蓬勃发展,快递就不愁没有业务。 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拼多多和极兔。自“黑马”拼多多于2015年起势以来,消费者心智天平明显有偏离淘天、京东趋势。然而,无论是在商家端还是消费端、一线城市或者下沉市场,有电商巨头们“打头阵”,快递玩家们或多或少都可以“顺势而为”。 因此,在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长高达94%甚至百分百之时,极兔哪怕最晚入局,其营收增长速度也紧跟其后。 不过,任何行业,一旦陷入寡头格局,便会失去活力,缺乏进步创新,这也是为何市场期待竞争、期待挑战者。 在淘天、京东、拼多多三大电商酣战胶着之际,抖音、快手通过直播带货形式强势切入电商生态,推动直播电商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根据快手2023财年Q3财报数据显示,其电商GMV2902亿,此外抖音2023年总结显示,其商城GMV同比增长277%,增势依然迅猛。 当然,快递仍是跟随直播带货业态快速发展、享受红利的一方,发达的物流网络也为直播电商开拓市场提供支撑。例如抖音联合通达系快递推出“音需达”,提供送货上门、末端优先派送、优先转运等服务。 在直播电商爆发增长的2022年,中国快递企业实力明显增强,中国邮政、顺丰闯入世界500强,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等业务量均超过百亿件规模。 有机构预测,未来三年直播电商市场增长率仍能维持两位数增长,2025年规模有望达到2.14万亿元。可见,2024年快递行业的增量市场,直播电商仍是主力所在。 在亿豹网看来,要想顺利承接直播电商的爆发增长,快递企业们的服务品质仍有待提升,毕竟如今消费者并不只是看买买买的数量,而是更强调商品和服务带来的体验。 进村进厂出海“汹涌” 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 除了传统电商领域,分地区空间来看,2024年,快递企业们想要寻找增量,仍需继续深耕这三个方向,一是进村,二是进厂,三是出海。 首先是“快递进村”。基于国家政策对快递进村的高度重视,各方积极推动进村最后一公里建设,目前农村物流基建设施已逐步完善,快递进村成本不断降低、效率持续提升,且随着直播带货的发展,农产品上行也对快递进村提出更多需求。 其次是“快递进厂”。这一创新合作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快递企业与大品牌客户之间的资源链接。站在产业角度,也是快递业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目前,包括中通、顺丰、申通、韵达等在内的头部快递企业,均积极试水快递进厂项目。 例如中通智运与哪吒汽车展开备件物流供应链合作,中通智运“入驻”哪吒汽车备件中心库,负责汽车备件的装卸,还提供入库、打包、在途管理、售后等服务,成为哪吒汽车备件物流供应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亿豹网认为,快递进厂既能通过“近距离”接触,加深快递企业对客户的了解,定制化服务体验,提升服务效率,又能降低客户物流成本,合作共赢。 第三,则是“快递出海”。2023年以来,跨境电商增长迅猛。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尤其是跨境电商四小龙,包括Temu、Shein、TikTok、AliExpress,更是实现指数级增长。其中,Temu作为拼多多新增引擎,券商预测,其在2023年GMV将达18亿美元。 快递行业2023的关键词之一,离不开国际化,三通一达均在2023年重点布局国际市场,像顺丰、菜鸟、极兔,不仅是寻求快递业务的国际化,也在通过港股市场,寻求物流发展资金支撑的国际化。 2024年,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将更加波涛汹涌,大浪淘沙之下,也为快递企业挖掘增量市场提供新动能。 专项物流需求“进击” 此前,有关“抖音退货率”话题曾登上网络热搜,相关数据显示,抖音电商退货率甚至高达40%。 实际上,基于兴趣、带有稍许冲动性质以及主播网红效应的直播电商消费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则是电商平台退货需求持续增多,这便也让快递退货业务成了快递企业新的“兵家必争之地”。 亿豹网获悉,2023年12月,京东物流官宣升级退货解决方案,更早之前,顺丰曾表示,中国的退货件有大概1500万单/天的市场规模,顺丰退货业务持续起量,已接入包括拼多多、唯品会、抖音、淘天等在内的20多个平台。…

首届“演艺大世界音乐剧风云榜”大众投票正式启动

首届“演艺大世界音乐剧风云榜”由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黄浦区演艺文化发展服务中心共同主办,以“彰显中国音乐剧影响力与活跃度”为宗旨,以行业演出数据作为分析基础,以专家评委评价作为评选依据,形成客观真实的反馈,助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首届风云榜自2023年12月正式官宣以来,受到业界、广大观众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收到来自专业剧场与新空间诸多优秀作品的踊跃报名。 1月26日起,大众投票正式启动,共设5个奖项:年度影响力男演员、年度影响力女演员、年度音乐剧歌曲、年度最受欢迎文创设计、年度最受欢迎海报设计。 观众可以进入官方指定投票通道(投票截止时间2024年2月2日),为自己喜爱的演员与作品助力。 作为国内音乐剧演出最具活力、体量最大、产业进程最快的城市,上海的音乐剧市场蓬勃发展。演出场次、观众人次及票房收入在各剧种中排名前位。而观众作为舞台艺术不可或缺的构成环节,是音乐剧作品保持生命力的关键。 大众榜单将呈现当下中国音乐剧市场中观众侧的多维画像,以演员与角色为媒介,映照个体精神世界;以文创为载体,看见情绪价值取向;以旋律与海报视觉为参照,展现独属于中国观众的审美偏好,使业界进一步看见市场喜好,也为音乐剧爱好者拓展“好友圈”,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据悉,评选结果将于2月下旬正式公布。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44184

很治愈,童声合唱《黑猫警长》唤醒童年回忆

“眼睛瞪得像铜铃,射出闪电般的精明;耳朵竖得像天线,听着一切可疑的声音……”一首童声合唱《嘿哈!黑猫警长》在剧院飘荡,让不少人回忆起童年时期在电视机前看《黑猫警长》的快乐时光。 玉兔将归龙探头。辞旧迎新之际,1月25日,保利上海城市剧院艺术团举办新春晚会,童声合唱团、少年京昆团陆续登台,展现学习的丰硕成果。 合唱演出现场 鲨鱼、螃蟹、青蛙、小熊、兔子、狐狸……童声合唱团的小朋友身穿蓝色毛衣套装,顶着形态各异的可爱头饰上台,萌翻观众。 《可爱的家》《竹兜欢乐跳》《春风》《花开忘忧》《向云端》《倾听风雨》《爱的方向》《我有一个装满星星的口袋》《春晓》《勇气大爆发》……纯真的童声配上欢快的曲调,充满治愈人心的能量,稳健而富有情感的歌声展现出扎实的演唱功底。 “老师会一遍一遍耐心教怎么唱歌,打节奏唱歌谱都很有意思。”合唱团成员佳佳向记者分享了一学期课程后的感受,“在合唱团,我们能结识很多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一起登台表演,特别开心。” “合唱不仅培养了我的团队意识,而且让我的注意力更集中了。”合唱团成员萌萌在舞台上相当自信,在合唱团的学习同样收获颇多,“小朋友们通过合唱学到了很多唱歌的技巧,很多不会唱的歌现在都会唱了。” 京剧演出现场 后台 剧院里不仅回荡着纯净的童声,还吹起了国潮之风,响起了更见功底的京剧。 化起妆面、戴上头饰、穿好戏服,少年京昆团连续带来京剧选段《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古老的京剧在少年儿童的演绎下,有一种别样的生机和活力,精致的妆容造型和不俗的唱腔身段,让观众忍不住拍手叫好。 新春晚会历时一个半小时,台上的孩子们过得充实,台下的家长们也很欣慰,“希望孩子们日后可以更多地参与到类似的文艺活动中,在艺术的熏陶下,培养艺术修养,树立文化自信。” 童声合唱团、少年京昆团均由保利上海城市剧院组建,既为热爱合唱的少年儿童提供专业的辅导,也带领他们走进京剧,学习和感受国粹背后的文化内涵。在“产学演展”的创新模式下,保利上海城市剧院利用自身优势,打造了一个综合性艺术教育平台。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51896

郎朗告诉你,如何用App给孩子挑选古典乐

1月25日晚,钢琴家郎朗来到苹果北京三里屯零售店,带来一场“Today at Apple:郎朗指尖下的古典乐”特别课程。就在此前一天(1月24日),苹果正式在中国大陆市场上线了全新的“Apple Music古典乐”应用,这是一款专为古典乐设计的独立App,由郎朗出任艺术家大使,中国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成为其合作机构。 “Apple Music古典乐”首页页面 活动现场,郎朗分享了自己传奇的音乐生涯,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以及古典乐对他的影响。他表示在业内谈及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比如《贝多芬第五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一交响曲》等,都会习惯性地简称为“贝五”“肖一”。而将这些简写关键词键入“Apple Music古典乐”搜索栏,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曲目。 谈及自己如何演奏这些名曲,郎朗表示要根据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因人而异,“像贝多芬,他的创作非常严谨、清晰,作品就像是法律条文。而巴赫的作品则需要演奏家去猜,他的作品中有很多装饰音,需要演奏者自己去读解。”现场被问及在李斯特和肖邦间,更喜欢谁的作品?郎朗表示这要结合自己的心境,“就像是吃东西似的,总不能顿顿都吃韭菜盒子(笑)。在我看来李斯特的作品是辣的,就像重庆火锅。贝多芬的作品就像是大肘子,而肖邦的作品更像是奶油蛋糕。” “郎朗:给孩子听的古典乐”页面 郎朗现场演奏 为了让古典音乐从高雅的音乐厅走进大众, 近年来除了跨界表演,郎朗也积极致力于音乐教育与推广。他介绍说在“Apple Music古典乐”资料库中,可以搜索到“郎朗:给孩子听的古典乐”。“我前两年推出了一张专辑《郎朗的迪士尼》,在小朋友中的反响挺不错。这一次为了挑选‘给孩子听的古典乐’,我直接拿自己的儿子当‘试验品’,挑选了贝多芬的《致爱丽丝》、迪士尼电影歌曲,也包括一些非常伟大的音乐家,比如罗斯特罗波维奇、玛塔·阿格里奇等的作品。” 郎朗现场演奏 在现场,郎朗宣布自己即将在3月1日发布的全新专辑《郎朗:圣-桑》,将会同步登陆“Apple Music古典乐”应用。而这一App支持在杜比全景声的空间音频中播放,以提升聆听体验。“古典音乐的演奏乐器比较多,演奏层次也很丰富,非常适合用全景声去表现。”郎朗介绍说,新专辑是自己第一次录制法国作曲家的作品,“法国作品讲究的是意境、色彩和感觉,常常令人觉得感受得到,却摸不到。但我觉得有必要让听众去感受一下,我也想去做这样的尝试。” 作为此次活动的压轴节目,郎朗现场演奏了弗雷《帕凡舞曲》选段、李斯特《爱之梦》,以及中国古典名曲《茉莉花》和迪士尼主题曲《小小世界》。其中,《帕凡舞曲》选段正是出自他即将推出全新专辑《郎朗:圣-桑》中的曲目。 活动现场。现场图由苹果提供 据悉在中国大陆上线的“Apple Music古典乐”App,目前拥有超过500万首曲目。而对一些知名作品,该软件还提供数百乃至数千个版本的录音,比如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就有1.8万个版本。同时古典乐的订阅服务和Apple Music捆绑,Apple Music订阅用户无需额外付费即可使用该App收听全部的音乐。有统计显示,钢琴家郎朗、王羽佳,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的作品,都是“Apple Music古典乐”上的热门曲目。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15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