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24

算力租赁成“点金石”,A股公司扎堆跨界淘金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彪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5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华铁应急(603300.SH)下发问询函,针对其近期公告拟投资10亿元开展智能算力业务一事,要求公司在问询函发出5个交易日内核实并回应披露相关信息。 根据官网资料介绍,华铁应急是一家生产建筑设备的公司,主要的产品及服务包括建筑支护设备、高空作业平台、地下维修维护,应用于工厂与场馆的建设施工。公司成立于2008年,2015年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 而就在5月7日,这家传统建筑行业公司突发公告,宣布跨界算力租赁。按照文件披露,华铁应急计划投资10亿元,通过旗下一家子公司(科思翰智算),用于采购芯片、服务器等算力相关设备,搭建智算中心,以算力租赁的方式为客户提供GPU高端算力,以此向客户收取智能算力租赁费及技术服务费。 对于华铁应急砸重金投入的跨界之举,证监会急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补充披露新业务人员和技术储备的具体情况、新业务的未来开展模式及盈利模式、已签订合同的具体情况、新业务开展所需资金的安排统筹情况、潜在的竞争与政策风险等具体信息,论证自己从传统建筑行业跨界布局算力的可行性。 事实上,从2022年开始,由于ChatGPT爆火引发算力需求急涨,又因提供高端GPU算力的英伟达遭遇美国政府对华的出口禁令,国内算力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价格急涨。 一位渠道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以英伟达H100显卡为例,2022年上市时一张售价约24万元,今年1月已经涨至接近40万元,且都是现货销售,数量有限。 由于自建算力中心对于许多科技公司来说有一定难度,租赁成为时下应对算力紧缺的一项热门生意。 除华铁应急外,味精食品行业的公司莲花健康(600186.SH)、彩票印刷行业的鸿博股份(002229.SZ)、化工染料行业的锦鸡股份(300798.SZ)等一批从未涉足过算力行业的公司开始跨界布局,冲入算力市场“淘金”。 而乘上算力租赁概念的东风,这些老牌上市公司股价都出现过翻倍增长。 去年,莲花健康宣布7亿元投资算力建设后,股价从7月的2.8元一度涨到10月份最高点的7.24元(目前又回落至4.36元)。鸿博股份更是在过去一年涨停超过30次,股价一度翻了10倍(目前回落至17.62元,涨了近5倍)。其他算力租赁龙头股股价也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一位国内大型AI算力中心的高管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由于国内AI算力极度分散,目前算力中心的建设还处于基建阶段,而以此为基础的算力租赁生意相对来说鱼龙混杂,市场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价标准。再加上算力供需缺口空出来的巨大利润空间,吸引了不少人跃跃欲试,都想进入“分一杯羹”。 参考此前阿里云、华为云依靠建数据中心构建的云计算商业模式,算力领域原本是一门囊括“采购算力设备+智算中心建设及管理+算力租赁+技术服务”的大生意,需要掌握足够多的专业资源。 上述高管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目前因为这一市场有利可图,有些完全未涉足过算力领域的跨界者并不具备长期运营的专业经验,更多看重算力资源的稀缺性,用一种“购置资产”的方式来经营纯租赁的生意,以作投资套利。 Source

靠黏土滤镜爆火的Remini会是又一个“妙鸭”吗?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振芳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原来我们变成黏土人是这样!” 今年五一假期,一款带有黏土滤镜的应用“Remini”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走红。尽管尚未完全汉化,但这并不妨碍Remini迅速登顶并霸榜苹果App免费榜第一名。 这是一款需要付费使用的修图应用,每周68元,一年548元。年轻人们不仅没有被如此高的收费标准吓退,还在社交媒体和电商做起有偿P图的生意。 黏土人、丑萌、不稳定输出,是Remini的三个特点。每一次生成的照片都可能呈现不一样的丑萌,这反而迅速捕获了年轻人的好奇心。 和很多修图软件类似,Remini主要通过AI影像处理技术,在细节、颜色和清晰度等方面增强照片和视频画质,例如用AI技术修复模糊照片以及老照片。 该应用的初创团队来自北京大觥科技公司。这家公司曾在2019年推出一款名为“你我当年”修图滤镜应用,主打修复功能,同时发布了面向海外市场的修图应用——Remini 。后者被意大利Bending Spoons公司收购。 此后两款应用显现出不同的发展境遇,“你我当年”在国内逐渐没落,Remini却凭借老照片修复、衰老照、职业照、未来宝宝照等多款滤镜走红于社交媒体。 官网信息显示,目前Remini的月活跃用户已达4000万、月下载量1500万、增强照片/视频50亿。 跟随Remini的步伐,美图公司(01357.HK)旗下的美图秀秀也迅速上线黏土滤镜,并免费开放使用。它们和此前爆火的妙鸭相机一样,都采用AI图像处理技术,也都凭借一款或几款功能,成为现象级应用。 而在这些软件出圈的背后,是大模型相关公司寻求技术实际价值的探索。其中,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在影像需求端的应用,被视为有望最先落地的赛道之一。 以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为首的一批投资人尤其看重应用和变现。他在5月8日的一场活动上直言,大模型商业模式非常差,技术没有差异点,而且每一代模型都要重新去砸钱,每一代的变现周期仅有两三年。 人工智能产业主要有芯片、大模型开发以及基于大模型的应用公司。大模型公司所需的融资金额巨大,成本高企,且如何商业化落地仍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成为一家大模型APP应用公司或许是一个更实际的选择,例如美图公司的美图秀秀,万兴科技旗下的喵影、播爆等多个垂类应用。 “美图有可能成为国内第一家能规模盈利的视觉大模型公司。”美图创始人吴欣鸿曾在2023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该公司在2023财年也确实迎来营收和净利的双增长,特别是净利润较上年同比大增233.2%,主要系AI推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所致。 万兴科技去年净利也实现了三位数增长,同比增113.2%。其所投入的技术研发费用达4.02亿元,占总营收的近三成,创历史新高。 Remini母公司Bending Spoons同样强调AI在垂直领域的落地应用。这家成立于2013年的公司,旗下囊括Remini、Splice、Evernote等热门应用。Splice是一款视频制作剪辑应用,Evernote则聚焦于笔记本应用。 短期来看,聚焦于图像处理的大模型应用相对容易赚到钱,但如何实现长久发展,乃是中小型AI公司需要面临的一大挑战。 回顾以往爆火的类似应用会发现,由于使用场景更偏工具类且并不刚需,在一度爆火之后,此类应用都会面临着用户拉新与留存的难题。凭借AI自拍于国际市场广受好评的Lensa AI,2022年12月下载量曾突破1700万次,但到了去年1月份便迅速回落。 妙鸭相机也是如此,七麦数据显示,该应用上线iOS端以来,曾一度“霸榜”APP产品榜单,此后排名一路下滑,目前已跌出App…

百度副总裁璩静道歉,此前发布多条抖音短视频引争议

界面新闻记者 | 程璐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百度副总裁璩静短视频争议事件迎来最新进展。 5月9日凌晨,璩静在朋友圈发文致歉并做出说明,表示深刻反省、虚心接受批评。 璩静称,发布短视频之前,没有事先征求公司意见,不符合相关流程,也不代表公司立场。视频中很多不妥不适之处,使外部对公司价值观和企业文化产生误解,造成了严重伤害,也在此诚恳道歉。 此前,璩静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多个短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广泛争议。视频中,璩静自爆曾被员工写了300封举报信, “但大部分内容都是诽谤杜撰”。此外,“员工闹分手提离职我秒批”“为什么要考虑员工的家庭”“举报信洒满工位”等相关话题,更是多次引发打工人讨论,频繁登上微博热搜。 上述言论出自于璩静的个人抖音账号“我是璩(qú)静”。据新抖数据显示,5月1日起该账号发布了第一条视频,随后又连发4条,至5月6日,总共发布5条视频,内容围绕职场话题。但在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后,5月7日下午,她的抖音视频已全部删除。 目前,该账号累计获得12.5万个赞,积累了99.1万粉丝。不过据媒体查询发现,早在2022年3月,该账号粉丝量就超过了90万。另外粉丝画像显示,该账号女性粉丝居多,占比达到了93.65%。账号原来的名字为“馨霞原创服饰”。 在视频里,璩静给自己贴的三个标签是“百度副总裁”“公关一号位”和“华为前公关副总裁”。视频进一步发酵的过程中,璩静删除了华为的相关职位,仅留下“百度副总裁”。 公开资料显示,璩静毕业于外交学院,曾任新华社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华为公共及政府事务部副总裁、中国媒体事务部部长。2021年8月,她入职百度担任公关副总裁(VP),负责集团公众沟通部工作。 璩静的短视频风波还引来了一连串的发酵反应。就在抖音评论区,璩静通过回复网友评论的方式,对百度当年“魏则西事件”进行点评,内容包括“没有可比性”“不掌握一手信息和最核心诉求,无法判断”“时隔8年不宜妄下评论”等。 而在璩静的职场言论登上热搜之后,百度公关团队又陷入“一指禅”风波。相关信息截图显示,百度公关团队打探、收集媒体人员家庭及个人隐私信息,制档存留,并将部分自媒体人员信息资料命名为“一指禅”。对此,百度方面未有公开回应。 5月8日下午,有媒体拨打了百度公司总机,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在系统内仍可以查询到璩静的信息,能查到就表明仍在职。璩静自己也称,仍投身百度正常工作之中。 在最新的道歉声明里,璩静解释称,自己发短视频的初心是想把工作做好,但心太急了,方法不当,给大家带来了不适和困扰,诚恳接受各种批评。未来会改进个人的沟通方式和管理方式,纠正错误,更关心同事,在实践中听取意见,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Source

戴威版“真还传”又烂尾

文|雷达财经 孟帅 编辑|深海 ofo又有新消息了!不过,此番用户等来的依旧不是ofo退还押金的喜讯,而是ofo关联公司再被执行的噩耗。 天眼查显示,近日,ofo关联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686万余元,涉及承揽合同纠纷案件,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不过,对于如今已满是伤痕的ofo来说,这则新添的执行信息似乎已激不起太多的涟漪。 截至目前,ofo仅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这一家关联企业,卷入的司法纠纷便超过500起。而该公司的历史被执行人信息更是多达350条,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达13.77亿元。此外,该公司目前关联的限制消费令数量多达285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数量达43起。 尽管ofo早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身为ofo创始人的戴威却似乎并没有打消创业的念头。去年5月,国内多家媒体报道了戴威赴美创业欲打造美版瑞幸的消息。但时至今日,戴威攒局组建的About Time Coffee似乎又遭遇了滑铁卢。面对戴威创业的又一次失败,数以千万计的ofo用户想要拿回属于自己押金的愿望再一次破灭。 ofo再添执行信息,执行标的1686万余元 让无数用户苦盼押金的ofo,再添新的伤痕。天眼查显示,近日,ofo关联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686万余元,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雷达财经了解到,前述这条执行信息涉及案由为承揽合同纠纷案件。2019年11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该案予以立案,本案原告为昆山慧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被告为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及ofo创始人戴威。 据该案后续公布的民事判决书显示,原告指出,2017年10月,慧谷公司与东峡大通公司签订了四份《采购订单》,约定慧谷公司为东峡大通公司生产、交付共享单车3.2版本3万辆和3.21S版本11万辆,货款总计5220万元。慧谷公司已依约生产并交付了全部自行车,但东峡大通公司尚有余款1686.73万元未支付。 2018年6月28日,东峡大通公司根据前述四份《采购订单》的履行及双方核算对账情况,向慧谷公司发出了《还款计划书》,承诺分六期向慧谷公司支付订单余款总计1686.73万元。然而,东峡大通公司并未按照《还款计划书》如期支付,且至慧谷公司起诉时仍分文未付。 原告还表示,戴威作为股东兼实际控制人,同时控制着东峡大通公司和拜克洛克公司两家公司。但戴威一边利用东峡大通公司与慧谷公司签订自行车采购订单,对慧谷公司欠下巨额款项,另一边却将东峡大通公司运营的自行车租赁项目的收益交由拜克洛克公司收取,直接进入拜克洛克公司的收款账户。 原告认为,如此财产混同行为,导致东峡大通公司的债务履行能力严重不足。根据《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三款所规定的“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权利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拜克洛克公司和戴威应对东峡大通公司所欠慧谷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原告的观点,东峡大通公司答辩称,其不同意慧谷公司诉讼请求。根据现有证据不能看出慧谷公司向东峡大通公司交付多少自行车,也无法看出合同的履行情况。 拜克洛克公司则答辩称,其不同意慧谷公司诉讼请求。其一,拜克洛克公司并非案涉合同主体,与本案无关;其二,拜克洛克公司不是东峡大通公司的股东,东峡大通公司也不是拜克洛克公司的股东,慧谷公司要求拜克洛克公司承担连带责任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而身为ofo创始人的戴威,也不同意慧谷公司的诉讼请求。戴威答辩称,其并非本案适格主体,戴威与本案无关,东峡大通公司是独立法人主体且是东峡大通公司与慧谷公司签订的合同,故戴威与本案无关。对协议履行的行为也没有法律关系,慧谷公司要求戴威承担连带责任适用法律错误。 法院认为,慧谷公司与东峡大通公司签订的《销售订单》,内容均未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均属有效,双方当事人均应严格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合同签订后,慧谷公司已按照约定履行了供货义务,东峡大通公司未向慧谷公司付清货款,已构成违约,其应立即将所欠货款支付慧谷公司,并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因此,对于慧谷公司要求东峡大通公司支付剩余合同款1686.73万元及相应的逾期付款利息损失的诉讼请求,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因为拜克洛克公司在无合同依据的情况下,直接收取东峡大通公司的经营资金,且在目前东峡大通公司对外负有众多债务而未清偿时未将所收取的资金返还东峡大通公司,东峡大通公司在此情况下亦未要求拜克洛克公司向其返还经营资金,该行为不符合正常的交易规则,法院认定东峡大通公司与拜克洛克公司之间存在利益输送、财产边界不清、丧失人格独立性的情况。因此,对于慧谷公司要求拜克洛克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不过,对于慧谷公司要求戴威对东峡大通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诉讼请求,因现有证据不足以认定戴威个人与东峡大通公司之间存在人格混同的情况,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最终判决,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支付昆山慧谷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货款1686.73万元及逾期付款利息损失,均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付清;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对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前述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虱多不痒,债多不愁” 虽然这起标的1686万余元的执行信息让ofo的头上再度蒙上新的阴云,但当下的ofo似乎早已处于“虱子多了不怕痒,饥荒多了不发愁”的阶段。 天眼查显示,作为此次被执行人之一的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0月,注册资本高达15亿美元。截至目前,该公司共计卷入563起司法纠纷,其中该公司担任被告身份的案件数量为509起,占公司所有司法纠纷的比重超过九成。 若按案由划分,该公司所卷入的司法纠纷中,数量排在前几位的案由主要集中在合同纠纷、国内非涉外仲裁裁决、服务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劳动争议、运输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货运代理合同纠纷等。 天眼查资料还显示,该公司的历史被执行人信息多达350条,累计被执行总金额达13.77亿元。截至目前,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关联的限制消费令数量多达285个,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的次数达43起。 此外,2019年6月,天津飞鸽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阿里云为何又“掀桌子”了?

文|雷达财经 李亦辉 编辑|深海 在28年一遇的日子里,阿里云宣布了一则大消息。 2月29日,阿里云在北京举办了2024年度战略发布会,会上宣布全线下调云产品官网售价,平均降价幅度超过20%,最高降幅达55%,即日起立刻执行。 阿里云大幅降价,这在行业内并不陌生。早在去年4月,阿里云开启了一轮大规模降价,其中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 不到一年,阿里云两次扮演起“价格杀手”的角色。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去年降价后的两个季度里,阿里云营收分别仅增长2%和3%。第三方数据显示,阿里云市场份额还面临被蚕食的压力。 除此之外,过去一年里阿里云经历换帅、独立IPO、暂停分拆等一系列动荡事件。在业内看来,发展是硬道理,阿里云希望通过规模增长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但市场人士认为,阿里云除了降价“搅局”,还应探索如何基于AI重塑云计算技术和服务体系,开辟出全新的服务场景和服务内容。 挥动“价格屠刀” 阿里云又一次祭出了降价大招。 据媒体公开报道,2月29日,2024 阿里云战略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阿里云智能集团资深副总裁、公共云事业部总裁刘伟光宣布“阿里云史上最大力度降价”,100多款产品、500 多个产品规格的官网价格平均降低20%,最高降幅55%。 据悉,这轮价格下调仅涉及大陆地区的部分公共云产品,行业云不在本次价格调整范围内。比如云上用户使用频率最高的核心产品中,云服务器ECS最高降36%、对象存储OSS最高降55%、云数据库RDS最高降40%。 据阿里方面介绍,现在官网价格已经生效,基本所有的产品是目前的时间点上全网最低,相对同行业有非常大的优势。 刘伟光表示,此次大规模降价是为了发挥云计算的规模效应,同时希望加速更多企业,(尤其)中小企业上云。 回望过去一年,阿里巴巴不断改组和梳理自己庞大的业务体系。 按照去年三月底启动的改革计划,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本地生活集团、菜鸟集团、大文娱集团作为六大业务集团分别被单独呈现,形成“1+6+N”的组织矩阵。 此后两个月,阿里公布了所有业务集团董事会成员名单以及部分业务集团的上市和融资计划。时任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阿里云智能董事长兼CEO的张勇放话,12个月内完成阿里云分拆并独立上市计划。 然而,大象转身不易,时隔半年后分拆计划被抛之脑后。在阿里2024财年第二季度业绩公告中,公司表示,鉴于多方面不确定性因素,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的完全分拆。 不再推进云智能集团完全分拆的原因是,“美国近期扩大对先进计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给云智能集团的前景带来不确定性。” 组织战略的转变伴随着人事巨变。早在宣布停止分拆之前的6月20日,张勇宣布,将于9月10日卸任阿里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职务,此后将专职担任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专注阿里云的发展。 然而,到了权力交接的那一天,过去8年里一直是阿里“一号位”的张勇,同时交出了阿里云智能集团的权力棒,出任阿里云代理董事长兼CEO的是吴泳铭。 正式履新阿里集团CEO后,吴泳铭经过数月的业务梳理,于今年2月份披露2024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指出,目前集团最高优先级是让电商和云计算两大核心业务重燃增长动力。 阿里巴巴董事长蔡崇信也在当时的电话会议和近日的采访中表示,公司将聚焦电商和云业务等核心业务。 从众多的业务中梳理出两大核心板块,关键是如何拉动核心业务增长?目前来看,如同电商业务方面频繁强调的价格力战略,同样在吴泳铭治下的阿里云,也走上了低价换增长之路。 阿里云着急了 这并非阿里云首次大规模降价。 去年4月份,阿里云就推出过当时最大规模的一次降价活动,其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随后,腾讯云、京东云等跟进。…

从8.8到9.9,涨价的库迪还能守住牌局吗?

文|洞见新研社 历经超半年的9.9元活动后,瑞幸不仅牢牢守稳盈利态势,还一举创造了新的神话——中国地区年收入首超星巴克。 根据瑞幸咖啡发布的截至12月31日的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瑞幸咖啡净营收为70.6亿元,同比增长91%。净利润为2.964亿元,同比增长444%。 其中,整个2023年,瑞幸咖啡在中国市场的总销售额为248.6亿元(约合34.5亿美元),超过了星巴克的31.6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上最大的咖啡连锁店。 这实际意味着,过去一段时间的低价策略,并未动摇瑞幸的盈利根本,其完全具备持久“应战”库迪等竞争对手掀起的9.9元价格战的底气。 业绩会上,瑞幸咖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谨一也表示,2024年依然会坚持现有发展策略和定价策略,扩大用户基础,提升消费频次,以扩大市场份额。 此时吹响胜利的号角或许为时尚早,但先下一城的瑞幸或许也不会留给库迪们太多反应时间了。 01 价格战成持久战背后,有人欢喜有人忧 《2023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调研数据及美团外卖近3年的数据显示,大多数消费者已经养成每周饮咖习惯,约25%的消费者甚至每天一杯起。同时,根据“京东超市”发布的咖啡品类趋势洞察,过去一年里,三线以下城市咖啡消费增速显著。 而不论是越来越多国人正培养起每周/每天饮咖习惯,还是下沉市场咖啡消费潜力的迸发,都在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国内咖啡消费市场仍有金可掘。 此背景下,那些早已入局或准备入局的玩家必将全力以赴,抢夺市场份额。 也正是因此,像瑞幸这类本就拥有成熟供应链和充足现金流的品牌会选择持久应战9.9元。毕竟,守住先发优势然后赢家通吃的局面,谁都不愿错过。 凡是竞争,必有成败。从现阶段的表现看,跟牌价格战的瑞幸已有了遥遥领先之势,主动挑起价格战的库迪却疲态尽显,来到了规模崩盘的边缘。 自淡季开始的杯量下滑窘境,历经《甄嬛传》、《间谍过家家》、王一博代言等高密度联名后,并未得到改善,反倒是围绕产品难喝、周边常态性缺货等的吐槽一茬接一茬。 图源:小红书 加之年前库迪总部推出的强制卖酒、强制自动订货等离谱操作,不少联营商已不再愿意“流血陪跑”。极海品牌监测统计的数据显示,在过去90天里,库迪咖啡新开门店476家,但关闭门店达826家。 本就未获外部融资支持,持续低迷的销量又难见起色,其现金流状况极可能不再乐观。现金流与价格补贴息息相关,这势必会影响到其在接下去的价格战中的表现。 事实也确实如此。近日,库迪正力推“9.9元新品不限量”活动,试图掩盖其已从过去的8.8元涨价至9.9元的现实。 图源:库迪小程序 可显而易见的是,在9.9元价格带,更具产品实力的瑞幸要更“能打”。一旦更多消费者认知到库迪的涨价,其在竞争中的劣势将愈发凸显。 02 行业内卷升级,低价不是救命稻草 成立初期,凭开店速度让同行咋舌的库迪曾被寄予厚望,其也提出了“开到万店”的雄心壮志。现如今,瑞幸已经朝着2万门店的规模迈进,库迪却暂时止步在6800家门店。 之所以“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归根结底,源自库迪对单一低价的病态追求,忽视了于品牌长远发展更重要的产品能力、供应链能力和管理能力。 产品层面,与仅2023年就有8个SKU销量破亿的瑞幸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库迪即便有下半年的联名加持,却仍未拥有一款足以提升品牌辨识度的爆品,甚至至今难摘“难喝”标签。 在小红书、新浪微博等相关话题下,不少消费者都曾奔着库迪的“良心价”而去,又被难喝的味道劝退。 图源:小红书、微博 这肯定不是费劲心思将门店数做到如今规模的库迪愿意看到的。 于消费品牌,尤其是库迪这类现制饮品品牌而言,门店规模能造福品牌的大前提一定是“高复购”。而从前述消费者针对味道的反馈就能清楚得知,现制咖啡的高复购不仅离不开价格,更离不开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