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1319-1384),字原吉,号席帽山人,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他在元至正年间创作了《河清颂》,因此在文坛上享有声望。由于战乱,他先后避难于淞之青龙江和上海乌泥泾,并在那里筑园而居。他自称为最闲园丁。

他留下了七卷《梧溪诗集》,记载了元明之际的人才和国事,其中有很多是史书未曾记载的。然而,他的传世书迹却很少,据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的评价:“原吉所作的行草,虽然并非刻意为之,但大体上仍具备书法家的风范。”

王逢的书法作品《元人游仙词册》既汲取了欧阳询的楷书风格,又受到赵孟頫的行草影响,从中我们可以一窥他的书法风格。

元代书法家王逢《杨维桢等行书游仙唱和诗册》赏析

王逢《杨维桢等行书游仙唱和诗册》之一

元代书法家王逢《杨维桢等行书游仙唱和诗册》纸本行书,尺寸不详,上海博物馆藏。该作品整体上大方美观,行云流水、遒媚圆熟,点画飘逸舒展,笔法精湛,笔力十足,遣笔结体有赵子昂迹象,受赵子昂影响之深,同时又有欧楷的意味,可见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在中国书法史他却不见于经传,但是看其作品当今书法界也很少能与之匹敌,难怪陶宗仪在《书史会要》中评论道“原吉作行草,初非经意,大率具书家风范”。

王逢《杨维桢等行书游仙唱和诗册》之二

释文:曾访云英弱水东,玄霜玉臼满如空。只今身外都无物,颠倒乾坤子夜中。一碧桃花似白云,望中倦气日氤氲。双成未有烟霞习,却染石榴为绛裙。湖绕黄陵夜色分,娟娟孤月照湘君。梦中似说经行地,只过阳台不见云。

王逢《杨维桢等行书游仙唱和诗册》之三

九还丹就气长春,身外方知别有身。裁涉凡尘便多欲,文君莫怨白头人。风落长松子满庭,胎仙飞下护丹经。世人来问三天事,自傍云根斸茯苓。瑶池阿母宴群仙,玉齿微微笑冁然。应笑有人司献纳,退朝空检白云篇。碧落风清鹤背高,鬓华飞堕武陵桃。涮江亭-i -如凤,想见先王听夜涛。麻姑飞珮入方瀛,三见蓬莱浅又清。汉武不曾离五柞,腋生毛羽几时成。楼船何负始皇期,黄石曾为汉相师。世有嬴刘莫相托,商颜山下好围棋。

王逢《杨维桢等行书游仙唱和诗册》之四

西王春宴百娉婷,玉碧桃华满洞扃。自饮一杯璚屑露,东风吹梦不曾醒。银河澹澹月辉辉,洞草岩花夕露微。笑蹋青鸾作龙马,九天凉动五铢衣。云幢烟节紫霞裾,齐驭泠风集步虚。若受人间尘一点,长门又属汉相如。双成今是五云倦,得奏长书玉帝前。天上星河春似海,人间风雨夜如年。

王逢《杨维桢等行书游仙唱和诗册》之五

至正寅春三月五日过崑山,雨留清真观。主者余复初出示勾曲张外史、遂昌郑先生及 郭羲仲、陆德中所和游仙词。诵再过,神气超然,殆与诸游仙笞鸾凤相上下碧寥间也。因记 忆蚤岁侍先君库使在信州时,尝和郡经历张率性游仙词四首,今廿年矣。人事变迁,城池墟 莽,虽欲如曩昔赓歌之乐不可得,矧敢觊游仙乐之万一者乎。然勾曲仙去矣而其词存,则出 尘之句有足发予之清兴,是亦一乐也。复初因征次韵,就书旧作于后,冀来者同赏鉴云。蓆 帽山人王逢。

钤印:梧谿王逢(白文)、王原吉氏(白文)、席帽山人(朱文、起首)。

元代书法家王逢的《杨维桢等行书游仙唱和诗册》是元代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该作品以行书书写,笔法婉约流畅,结构严谨自然,是元代书法艺术的瑰宝。

王逢的行书风格独特,既继承了传统书法的精髓,又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元素。在《杨维桢等行书游仙唱和诗册》中,他运用了丰富的笔墨变化,通过粗细、浓淡、干湿等不同手法,表现出诗歌的内在意境和情感。同时,在字形结构上,他运用了独特的造型艺术,使得每一个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姿态和韵味。

该作品的书写内容是《游仙唱和诗册》,是一组描写神仙境界的诗歌。王逢通过行书的表现形式,将诗歌中的飘逸、空灵、超脱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舞动,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而又美妙的神仙世界。

此作品其中有王逢和诗,书法近赵孟頫,结字端整婉丽,略呈右上斜势,用笔圆柔中时出方峻之笔,吸收张雨之笔法,气格神俊清遒,有隐士文人书法意趣。

如若在当今,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书法家,你喜欢他的《游仙唱和诗册》作品吗?记得分享点赞哟。

元代书法家王逢《五言古诗》赏析

元代书法家王逢《五言古诗》纸本行书,纵24.6厘米横32.8厘米。是一幅纸本行书作品,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这首诗是王逢为了表达对阔别已久的友人的思念之情而创作的。

王逢的书法风格狂放,老笔纵横,这幅作品可以看作是他的晚年之作。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草法非常娴熟,笔力雄健,表达出了他内心的情感和感受。整幅作品充满了艺术的美感和魅力,是一幅非常珍贵的书法作品。

王逢的《五言古诗》不仅展示了他的书法造诣,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逢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

释文:轩轩吾故人。不见十余载。虽无田园归。而有篇翰在。长星彗朔野。巨水王淮海。南冠发就束。戾契仕有待。华亭唳鹤远。今古同一嘅。草春还萋萋。云午亦霭霭。凤毛巢珠树。廻暎动神釆。何必山公托。孝行鉴真宰。梧溪王逢敬题。钤印:王原吉氏(白文)、俭德堂(白文)。

元代书法家王逢《五言古诗》局部纸本行书,纵24.6厘米横32.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书法家王逢《梧溪集》赏析

元代书法家王逢《梧溪集》是一部重要的诗文作品集,也是他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该作品集收录了王逢大量的诗文作品,其中以行草书写的诗文最为著名。

王逢的行草书风格独特,笔力雄健,字形流畅自然,富有动态美感和节奏感。在《梧溪集》中,他运用丰富的笔墨变化和独特的造型艺术,将诗歌的内在意境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舞动,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除了书法艺术外,《梧溪集》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作品集收录了王逢大量的诗文作品,其中包括他的代表作《河清颂》等。这些诗文作品不仅展示了王逢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元代书法家王逢《银瓶娘子辞》赏析

元代书法家王逢《银瓶娘子辞》此诗构思奇特,是众多的悼念诗中的上乘之作。此诗随着感情的跳荡,展开丰富想象,时古时今,时虚幻时现实,时人间时幽境,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另外,四句换韵不但自然成段,而且顿挫有致。最后以三句作结,一韵到底,有力地配合了诗人诗思的流泻和感情的抒发。

此诗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魅力的诗歌,也是他书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歌以银瓶娘子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抒情的笔调,展现了元代社会中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王逢在诗歌中运用了浪漫主义的笔调,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将读者引入一个想象的特定的历史境界之中。诗歌以银瓶娘子为父殉节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描绘凄凉悲哀的暮秋深夜和银瓶娘子绝望的心情,展现出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诗歌的开头,王逢以“苍梧月落乌号霜”为引子,通过描绘秋夜的凄凉和孤寂,为整个故事奠定了情感基调。接着,他通过“银瓶同沈意有在,万岁千春露神采”等诗句,表达出银瓶娘子对父亲的深厚情感和忠贞不渝的节烈精神。整个诗歌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让人感受到王逢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魅力。

除了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外,《银瓶娘子辞》还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银瓶娘子的故事是元代社会中的一个传说,它代表了当时人们对忠贞节烈精神的崇尚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感受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

碧梧月落乌号霜,寒泉幽凝金井牀。绮疏光流大星坠,梦惊万里长城亡。

女郞报父报囹圄,匍匐将身赎无所。官家圣明如汉主,妾心愧死缇萦女。

井临交衢下通海,海枯衢迁井不改。银瓶同沉意有在,万岁千春露神采。

魂兮归来风泠然,思陵无树容啼鸦,先王墓木西湖边。

娘子,宋岳鄂王女,闻王被收,负银瓶投井死。祠今在浙西宪司之左。逢感其孝,敬为之辞。

这是一个深秋的夜晚,明月已经西沉,绿色的梧桐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幽深的井水似乎已经凝固了,明亮的月光洒在水井旁边的栏杆上,显现出淡淡的金黄色。树上的乌鸦偶尔发出几声凄厉的叫声,打破了夜晚的沉默。岳飞女儿岳银瓶从梦中惊醒过来,想起父亲岳飞被宋高宗陷害,此时正关在天牢中生死未卜,乌鸦的啼叫预示着不祥之兆。边变思索边来到屋外,正在这时天上的流行拖着长长的尾巴,画着一道白光消失了。岳银瓶心中一惊,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难道父亲已经遇害?

当父亲岳飞不幸被捕的消息传来后,岳银瓶没有被宋高宗和秦桧的淫威吓到,跑到宫门外叩阙上书,为父亲遭受不白之冤辩解,无奈朝廷遍布都是秦桧的爪牙,岳银瓶没能教导宋高宗。宋高宗知道这件事后,就没把这个昔日银瓶公主放在眼里,坚决将岳飞等人处死在风波亭,造成这一千古奇冤。

汉文帝时期,淳于意被人诬告判处极刑,孝女缇萦上书汉文帝刘恒愿意卖身救父,汉文帝被缇萦的所作所为深深打动,于是下令免淳于意的一切处罚。

可是,宋高宗连见岳银瓶的勇气都没有,更不要说赦免岳飞死罪了,这可是抗金英雄啊!弱女子岳银瓶申诉无门,抗争无力,岳飞北海的消息传来后,她悲伤过度,只能以死像抗争,于是她抱着银瓶投井自尽,这一年他年仅十三岁,后人为了纪念她,将她投井自尽的那口井命名为银瓶娘子井,而她的名字也随之变成了岳银瓶。

这口银瓶娘子井在在四通八达的杭州城内,地下连接着东海,两百多年来杭州城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入海口也由原来的皋亭山一带向东南方延伸,但是这一口井依然保存完好。

这足以说明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岳飞父子抗击金人,这是民族大义,他们虽然不幸含冤离世,但他们的精神不会因为岁月的无情洗礼而消失,反而会受到应有的尊重,即使是万岁千春依旧散发着人格的光芒。

呼唤死去的岳银瓶魂魄归来,她归来的时候应该是御风飘然而归。好在历史是公正的,宋高宗虽然是九五之尊,但死后他的永思陵早已长满杂草,周围连乌鸦栖息的树木都找不到一棵,更不要说有人前来凭吊了。

而在西湖边的岳飞墓则不一样,人们为了缅怀他所做出的一切,已经在那里树立了丰碑,供世世代代瞻仰,如果岳银瓶御风飘然而归,看到父亲岳飞受到应该有的尊重,她悲愤的心灵或许能得到些许宽慰。

元代书法家王逢《题赵葵杜甫诗意图》赏析

元代书法家王逢《题赵葵杜甫诗意图》上海博物馆藏。此作品是一幅非常珍贵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鉴赏家和收藏家的关注。

王逢的行草书法风格独特,笔力雄健,字形流畅自然,充满了动态美感和节奏感。在这幅作品中,他运用丰富的笔墨变化和独特的造型艺术,将杜甫的诗句“剑门细雨渭城春”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一个字都仿佛在舞动,展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让人感受到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除了书法艺术外,这幅作品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赵葵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作品以杜甫诗意为主题,展现出他对唐代诗人的敬仰和热爱。王逢作为元代书法家,通过题跋的形式,表达了他对赵葵作品的赞赏和对杜甫诗歌的敬仰。他通过自己的书法艺术,将诗歌的情感和意境表现得更加深刻,使得这幅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元代书法家王逢《题元黄公望九峰珠翠图》赏析

元代书法家王逢《题元黄公望九峰珠翠图》轴,作品之中肯王逢的题词:“层峦叠嶂青葱茏,深坞微露儒人宫。晴霏风吹不断,下覆春水光溟濛。谁家相对缘溪住,石梯蛇折黄华路。何当著我沙棠舟,放歌流下前滩去,梧溪五逢为草玄道人题,大痴尊师画。

此作品是一幅融合了诗、书、画于一体的艺术珍品,其独特魅力和深远意境吸引着众多鉴赏者和研究者。

该作品以黄公望的《九珠峰翠图》为题,不仅是对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的致敬,更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这幅作品以行草书体书写,笔触流畅,线条自然,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字里行间流露出王逢的情感与思考,使得整幅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在内容上,王逢的题跋与黄公望的画作相得益彰。他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黄公望画作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感慨。同时,他的题跋也丰富了画作的文化内涵,使观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画作的主题和意境。

此外,这幅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作为元代书法家的代表,王逢的行草书风格独特,笔力雄健,字形流畅自然,展现出一种动态美感和节奏感。他的作品不仅代表了元代书法的艺术成就,也为我们了解元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元代书法家王逢的行草《题元黄公望九峰珠翠图》是一幅集艺术、历史和文化于一体的珍贵作品。它不仅展示了王逢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也为我们了解元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幅作品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对于研究中国书法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附:元黄公望《九峰珠翠图》

元代书法家王逢《题朱德润林下鸣琴图图》赏析

元代书法家王逢《题朱德润林下鸣琴图图》绢本 轴 浅设色 120.8x5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款识:林下鸣琴。朱泽民作。

元代书法家王逢的《题朱德润林下鸣琴图图》是一幅融合了书法与绘画艺术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

首先,这幅作品在书法方面展现了王逢高超的艺术造诣。他的书法风格流畅自然,用笔精准有力,字形结构优雅大方,既有行书的流畅又有草书的奔放,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元代书法的发展水平,以及王逢在书法艺术上的创新和探索。

其次,这幅作品在绘画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以朱德润的《林下鸣琴图》为题,通过王逢的题跋,不仅表达了他对朱德润画作的欣赏和感悟,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画中描绘了一片幽静的树林,一位高士坐在林下弹琴,琴声悠扬,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这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高雅文化的追求,反映了元代文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此外,这幅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通过这幅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审美观念和文化追求。同时,它也为我们研究元代书法、绘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题跋: 本幅: 霜降木落潦水收。鶀鴈起影瓜蒲洲。巨微万象体俱露。三人琴会当高秋。衣冠鼎足坐松下。天风泠然露如洒。六么肠断苦竹宅。五弦思入苍梧野。谁其洗勺笑回首。意者殷勤劝杯酒。不缘生逢圣贤君。安得绘图传不朽。朱翁在天吾在棷。梧溪王逢在致远西斋题。(印记:梧下生、王逢之印、王原吉氏、俭德堂、茂林修竹之所)。

元代书法家王逢《跋元赵孟頫天马图》赏析

元代书法家王逢《跋元赵孟頫天马图》卷,绢本设色,30×469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此画旧传赵孟頫的手笔,实为明人仿制。画面上不论人物、马的动态都表现的生动逼真,形象自然。画中用笔细腻流畅,敷色鲜艳明润,或撒腿奔跑,或仰首嘶鸣,或倒地翻滚,或俯头吃草……曲尽其态,马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从元初早期崇晋复古的赵孟頫代表的书法模式,到元末因社会动荡战乱不平而导致的士人集体退隐所形成的走向以“情”的 表达为艺术首要任务的书风,无疑都对整个岭南地区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吴福孙到王逢,都印证着这一变化。元末以杨维桢、倪瓒为代表的心性化书风开启了明清的书法风气。

王逢的行草作品整体上大方美观,行云流水、遒媚圆熟,点画飘逸舒展,笔法精湛,笔力十足,遣笔结体有赵子昂迹象,受赵子昂影响之深,同时又有欧楷的意味,可见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在中国书法史中,王逢不见于经传,但是看其作品,当今书法界也很少能与之匹敌。

元代书法家王逢的《跋元赵孟頫天马图》是一幅非常珍贵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王逢卓越的书法艺术成就,也为我们了解元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首先,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王逢的《跋元赵孟頫天马图》展现了他深厚的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风格流畅自然,用笔精准有力,字形结构优雅大方,既有行书的流畅又有草书的奔放,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在这幅作品中,他运用丰富的笔墨变化和独特的造型艺术,将赵孟頫的《天马图》的意境和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通过笔墨的浓淡、粗细、虚实等变化,表现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使得观者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画作的意境和美感。

其次,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王逢的《跋元赵孟頫天马图》为我们了解元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备受推崇,对后世的书画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逢作为元代书法家,通过题跋的形式,表达了他对赵孟頫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这幅作品也为我们了解元代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追求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此外,这幅作品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元代书法家王逢的书法作品传世稀少,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品之一。而赵孟頫作为元代著名的书画家,其作品也备受推崇。因此,这幅《跋元赵孟頫天马图》无疑是收藏家们竞相追逐的焦点之一。

元代书法家王逢的书法特点评析如下:

整体大方美观,行云流水、遒媚圆熟,点画飘逸舒展,笔法精湛,笔力十足。他的作品在中国书法史虽不见经传,但当今书法界也少有与之匹敌,令人叹服。

随意所适、轻松自然。他的作品既有“主流书风”,也有“隐逸书风”,是两者的兼收并蓄、广收博取,模糊了“主流”与“隐逸”的界限,提升了书法表达的自由度、增强了书法表现的丰富性。

元朝虽然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在艺术和文化方面却有着重要的贡献。元代文物的价值较高,字画、古籍、陶瓷、货币等都有较好的市场价位。由于元代书画作品保存下来的较为稀少,因此具有很高的珍罕性。

元朝这些书家的书风各具特色,个性突出,与赵孟頫、鲜于枢及奎章阁书家的相对平和稳健的风格有所不同,展现了元代书法的独特魅力。从精神层面来看,他们的风格与宋代“尚意”的书法诉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同时也为明代晚期行草书风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赏名家书法,悦从

Source

Visited 5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