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敘老底子事

憶老底子人

訴老底子情

從1884年至今,上海天后宮歷經三個世紀、三個時代的滄海桑田。2022年,在輾轉等待了16年後,它終於得以遷址復建於蘇河灣中心綠地南側,包括門樓、戲臺和東西看樓在內,自清朝遺留下來的老構件一點也未浪費,全部被用在了復建的建築上,記憶得以保留、傳承和煥新。見證風雨滄桑的古老建築,汲取蘇河之靈氣,引發了來往參觀者們對往昔逝水年華的追憶。

天后宮舊事

天后也叫媽祖,是掌管海上航運的女神。關於上海的媽祖信仰,清人袁祖志在《海上竹枝詞》中,對船家祭祀媽祖的情形有過生動的描述:「天后娘娘小像前,中堂虔供一爐香。相風旗出高簷外,知是伊家放海船。」這段話既繪人又繪景,活畫出當時人們出海祭祀,以相風旗測試風向,並祈求媽祖護佑旅程順風順水的情形。

媽祖雖出身凡人,卻影響深遠,廟宇眾多,每一個天后宮都承載著一段自己的歷史,上海天后宮自然也不例外。

《點石齋畫報》上描繪的上海天后宮迎接媽祖神像的場景

老上海原有滬城八景,一處名為「鳳樓遠眺」,可謂八景翹楚。對應的丹鳳樓,是上海城牆上巍峨的一聳。據記載,丹鳳樓位於近小東門處,樓高三層,其中就曾供奉有天妃娘娘。據此可知,天后宮最初的一段歷史即鑲嵌在了這丹鳳樓上了。

清人秦榮光又有一首《海上竹枝詞》,頗能看出當年丹鳳樓的盛景:

鼓角聲中煥彩遊,浦江午日鬧龍舟。

紅兒綠女沿灘看,看客多登丹鳳樓。

在上海開埠前繪製的《三姑嬉弈圖》上,也可見到丹鳳樓及黃浦江上舟楫鱗次櫛比的勝景。據說當年樓上「窗臨黃浦,可以觀濤」,故而遊人登高望遠,興致頗高。辛亥革命後,丹鳳樓連同上海城牆都被拆除,只剩下一條以它命名的丹鳳路。

《三姑嬉弈圖》,左側為黃浦江,右側即為建於城牆上的丹鳳樓(來源見水印)

說完丹鳳樓,再來看看天后宮。丁宜福在《申江棹歌》中,對天后宮勝景與來往海雲之中的媽祖有一番描摹:

雕甍繡闥敞靈宮,鎮日香菸嫋碧空。

風轉相烏潮欲上,神妃來往海雲中。

天后宮被贊為「靈宮」,媽祖被譽為「神妃」,可見詩人對其喜愛之情。吟詠竹枝詞,可以窺見當年上海的勝景。以詞證史,其中沉澱著厚重的歷史之跡。

同古代其他沿海城市一樣,宋代上海繁榮的海運貿易,帶動了海洋文化、媽祖文化的發展。古稱順濟廟的上海天后宮,於宋鹹淳七年(1271)創建,《萬曆上海縣誌》稱其位置「在縣東北黃浦上」。明清時期,由於上海豪紳及信眾的資助,天后宮時有興建,遂具規模。據《同治上海縣誌》記載,咸豐三年(1853)小刀會起義時天后宮被毀,後上海的紳商曾集資重建,結果「未畢工而復毀於兵」。不過,《萬曆上海縣誌》曾記載,天后宮「後毀,今改建於北城樓上」。因此,也有觀點認為,這座天后宮明代既已遷到了丹鳳樓內。無論如何,這座幾乎見證了上海整個悠久歷史的舊天后宮,最終倒在了歷史的塵埃中。

1884年的上海全境地圖。可見丹鳳樓位於上海城牆東北段

1860年的上海,已是對外貿易、交流的重要城市,中國派駐外國的大使等官吏日益增多,且多從上海乘海輪出發。官員出國辦理洋務時,也以取道上海為首選。1884年,經清朝大臣崇厚奏請,於蘇州河河南路橋北堍擇地建造了總理衙門招待所,作為出使行轅。當時這裡離出海口較近,又地塊寬敞,方便那些出國考察的大臣們。

清末時期的丹鳳樓

清末時期的丹鳳樓

在興建行轅的同時,崇厚還專門奏請修建一座新的天后宮,位置選在了行轅附近的一塊官地。重建後的天后宮有高敞的門樓、華麗的戲臺、東西看樓、中央大殿、富麗寢殿,兩邊還有鍾亭、鼓亭,傳達著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這座江南殿堂式的古典建築,「規模之大,可稱全滬之冠」。

1884年的上海地圖,可以看到河南北路上的天后宮及出使行轅

煥發新生的天后宮香火繁盛。1896年,李鴻章受命出使歐美六國;之後,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紹英等五大臣分赴歐美日本各國考察憲政,都是在出發前先駐留上海的出使行轅,並在天后宮向神妃像拜祭一番,以求出使順遂,平安歸來。由此可見,這裡曾是近代上海對外交流史上的一處重要地標,媽祖也從民間供奉走向了官方護佑,文化信仰傳播的深度廣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天后宮 (上海市檔案館藏)

天后宮 (上海市檔案館藏)

一座天后宮,一部古代海上交通史。天后宮所在之處雖臨河而不及海,但蘇州河卻是當時上海通往大海的紐帶。因此,天后宮依然是一座為遠涉重洋的海船祈求信風、護海普航的神殿。

曾經遺憾的探訪

歷經政權更替、戰爭動盪和歲月磨礪,天后宮的整體建築逐漸損毀坍塌,首先是寢宮樓,然後東看樓、鐘樓也都消失在了歷史記憶中。

1970年代,為保存古蹟,肅穆宏偉的天后宮大殿被遷建至松江方塔園,為該園增添了許多人文氣息。匾額「天妃宮」,由上海女畫家陳佩秋所書,遒勁筆力寫出了天后的凜凜神威,從護佑愛民的媽祖被升格為天后,又成為天妃,從中也可見上海人對傳統的熱愛之情。

遷到松江方塔園的天妃宮 (圖源:上海發佈)

微風輕吹,河水依舊,波光中映現的是二十年前的另一段私人往事。2004年,我在臨蘇州河的廈門路編書,在那間臨河的辦公空間裡,工作累了,會望一望河邊鬱鬱蔥蔥的夾竹桃樹,有時也會望望對岸樓宇。當時一位領導,是個「老上海」,向我提起附近有座天后宮要搬遷了的新聞。初聽此事,未免有些興奮。作為年輕的「新上海人」,我初留此地,對老上海的歷史,尤其是繁華里帶點古舊的過去特別感興趣。逢年過節,會去老城廂、豫園一帶閒逛,探尋與追索。第一次聽說天后宮的事情,想到在這個華洋雜處之地,竟還會存留這樣一座江南殿堂式的古老建築,且與自己工作的地方僅一河之隔,真是歡欣神往,很想見識一下這個海派天后宮是什麼模樣。

1906年時的天后宮(攝影:Arthur Purnell)

從廈門路的後弄堂出去,就是南蘇州河路,再往西面一彎,就到浙江路橋。我曾與一位友人相約要去探訪一番,以前這裡是工業區,多面粉廠、化工廠、紡織廠、油脂廠,林林總總排在河的兩岸,但天后宮的具體情狀與地理位置,我們竟毫無頭緒。

頗可惜的是,因忙於工作瑣事,我們沒能繼續去深入搜尋那個離自己其實已近在咫尺的地方,天后宮轉眼又被遺忘了,現在想來還頗覺遺憾。後來才知道,那時的天后宮其實也僅剩門樓、戲臺和西看樓,隨著河南路的拓寬以及建設地鐵等原因,這些剩餘的部分被陸續拆卸和保存了起來,天后宮消失在影影綽綽中,轉眼就是數年。

1948年時的天后宮平面佈局

1948年時的天后宮平面佈局

再後來,就是滬上媒體的零星報道,知道它一直在修復中。讓人慶幸的是,時過境遷,如今的蘇河灣景象已截然不同,重新展現出一副風情長卷,復建後的天后宮女神殿,也開始書寫傳統與現代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復建後的天后宮 (圖源:ShanghaiWOW公眾號)

再訪天后宮

不久前,我有幸隨一群上海作家對靜安區蘇河水岸進行了一場探秘。我們從上海總商會舊址出發,沿著曲折蜿蜒的蘇州河,來到已經復建的天后宮新址。仲春時節,這個女神的宮殿氤氳著寧靜祥和的氣息。導遊娓娓講述起它的前世今生,隨之掀開的是海上華章的一角。

復建後的天后宮俯瞰圖 (圖源:ShanghaiWOW公眾號)

重修後的天后宮戲臺,庭堂寬敞,舒適宜人。站在後臺,可以想象演員曾在這裡做著化妝、容裝、候場、趕場、謝幕,種種幕後準備。還有東西看樓,把窗戶打開,悠閒地坐在那裡喝茶看戲,既感受戲劇之美,也領略戲臺之魅。

復建後的天后宮戲臺藻井

復建後的天后宮戲臺藻井

舊影尋蹤,陳列展覽裡一張張發黃的老照片見證了此地變遷。七十二家房客的悲喜劇也曾在這裡上演。自1990年代起,上海進入大規模城市更新的歷程,許多有心的攝影師為了保存歷史,用自己獨特的鏡頭捕捉了城市的變遷。20多年前,攝影家鄭憲章拍攝記錄下了住著「72家房客」的天后宮,無意間還拍攝了一戶住在戲臺上的人家,如今再看顯得頗為別具一格。

一幅攝影作品《神廟裡的少女》深深吸引了我們。這位少女,穿淺色家居服,怡然自得地打著電話。神奇的是,她的閨房竟然佔據了戲台中心位置,而戲臺上的藻井就被密封在她臥室的天花板裡,精緻與華麗的裝飾被密實的市井生活給遮蔽了。如今回看,那生活在古老戲臺上的少女,平淡生活裡不知會不會增添一點別樣的浪漫呢。

曾被改為民居並居住著「72家房客」的天后宮

神廟裡的少女(攝影:鄭憲章)

神廟裡的少女(攝影:鄭憲章)

下了看樓,穿過後面延展開的草坪,導遊帶領大家登臨到鄰近的天橋上。向後方回望去,可以看到草坪處留有數塊石樁,勾勒出一大片宏偉殿宇的輪廓,據此可以想見當初廟宇大殿的風采。現在重建的天后宮並不完整,被移走的大殿,是通過在綠地廣場中央安裝柱礎景觀的形式重現,提示原有的位置。

戲臺與大殿間,原有一大庭院,院中置大香爐。能夠看出東鍾亭、西鼓亭的位置,以示「晨鐘暮鼓」的古代禮儀。可惜現在也只留下了遺蹟,讓人不免發出「昔人已去,此地空餘」的感慨。

如今修復後的天后宮正門

如今修復後的天后宮正門

天后宮正門舊照

天后宮正門舊照

採風歸來,我又仔細看了一段交通大學曹永康錄製的專家導覽視訊,深入了解了天后宮的建築結構及其與中國文化的淵源。

隨眾人從大門匆匆邁進時,容易被忽略的正門,其實就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這裡的平面呈「八」字型,古代官式建築入口多采用此種形式,八字型開口給人一種廣場形式的圍合感。大門立面上大面積採用細磚,從上到下保持了色彩和材料的基本統一,青灰色方磚呈45度菱形鋪砌,不同的磚砌再加上磚雕,形成了莊重肅穆的感覺。上面還有小的出簷,簷口下有磚做的斗拱,斗拱下又是一排磚雕面,連續拼接起來是一個故事,就像風景畫一樣。

門洞的發券,也是用方磚來裝飾的,兩側的八字面上可以看到兩個圓形主題圖案:雙龍戲珠,可以說是非常考究……

天后宮正門立面

天后宮正門立面

千帆過盡,煥彩重生。這個蘇河灣邊女神的宮殿,與附近細長高聳的高樓既互相映襯又互成對比,撫今追昔,讓人唏噓感慨。雖歷經百年光陰,媽祖所蘊孕的熱愛和平、進取包容精神,依然盪漾在蘇河灣邊,古老的女神宮殿以其悠悠歲月裡積澱的文化底蘊,征服了一批批慕名而來的探詢者。

雜誌編輯:王良鐳

校對:王禮榮

新媒體編輯:戴舒

版式:龔紫珺

來源:「檔案春秋」公眾號

我知道你喲~

Source

Visited 3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