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敘老底子事
憶老底子人
訴老底子情
大楊浦的 昨天 今天 和 明天
楊浦位於上海中心城區東北部,地處黃浦江下游西北岸,與浦東隔江相望。對於滬東地區市民來講,這片熱土人多地廣,底蘊深厚,生於斯,長於斯;對於上海來講,從近代中國老工業基地到面向新時代的創新知識園區,楊浦具有典型意義。
01
「楊樹浦」在哪裡?
眾所周知,楊浦區因楊樹浦得名。那麼「楊樹浦」在哪裡?它是河道名、路名,也是區域俗稱和行政區劃名,還曾經是碼頭名稱。 首先來說楊樹浦路。它是市區東北部最早修築的道路之一。
1844年7月3日,中美締結《望廈條約》。1848年,美國聖公會傳教士文惠廉(William Jones Boone)在蘇州河北岸虹口地區廣置土地,建築房屋,建立教堂,並向上海道臺提出建立美租界的要求。1863年6月25日,美國領事熙華德(George Frederick Seward)與上海道臺黃芳議定美租界劃界章程:「界址西起護界河(即泥城浜,也就是現今西藏中路段)對岸(約今西藏北路南端),向東沿蘇州河及黃浦江到楊樹浦向北三里為止,從此向西劃一直線,回至護界河對岸之起點。」這是租界當局書面檔案中首次出現「楊樹浦」,這裡指的是河道名稱。當時使用的英文標註為「Yangtszepoo」,這是明顯帶有上海本地發音的拉丁化拼寫。
1873年美租界勘測地圖中有詳細的附文。其中明確提及涉及「楊樹浦港」的界碑等細節
楊樹浦是滬東地區主要河道之一,西北起於走馬塘,東南注入黃浦江。它曾有許多別名,諸如楊名港、楊名浦、楊木浦、蘭路港、蘭州河等。用河道作為租地邊界是通用的手法,類似的有洋涇浜、泥城浜等,而當時還沒有楊樹浦路。19世紀中後期,由於楊樹浦多以地名出現,故此河道也改名「楊樹浦港」。
《同治上海縣誌》卷首水道圖中標註的「楊木浦」
上海開埠之後,相對與人口較為集中的租界核心地區,蘇州河北岸以及沿黃浦江岸線向東的地區仍舊偏僻。設立美租界後發展仍相對遲緩,但也有其有利條件。在英國駐滬首任領事巴富爾(George Balfour)關於上海開埠的告示中,第一次提出上海港港界:「自上海縣城臨江起,沿江而下直至吳淞口寶山嘴之間的水域及江岸陸域。」這客觀上為滬東地區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19世紀60年代開始,各類碼頭及相關的船舶修造、倉儲貨運等洋行商號開始從蘇州河口沿黃浦江岸線逐漸向東延伸。於此同時,隨著工商業活動發展,相關市政配套設施都相繼而來。1864年,租界當局在現虹口境內最先開築熙華德路(Seward Road,現長治路)和百老匯路(Broadway Road,現大名路)。
1866年英文上海港地圖,北部和東部基本還是未開發狀態,黃浦江沿岸有零星碼頭,道路也只標註了百老匯路(Broadway Road)
1887年英文上海港地圖,東部所繪製的內容明顯豐富許多,楊樹浦路也在其中
而楊樹浦路事實上就是在百老匯路基礎上向東延伸的結果,1869年開築,一年後築至楊樹浦西岸,並以該河道冠名。這種以築路訖點命名的習慣在租界較為常見,靜安寺路(現南京西路)、徐家匯路(歷史上有兩條徐家匯路,一條是現今肇嘉浜路的北幅路面,另一條是現今的華山路)、法華路(現復興中路部分路段)都是如此。
其後,租界當局繼續向東延築楊樹浦路則是越界修路的慣用伎倆,其目的就是為了掠取更多的土地。1872年之後,楊樹浦路就基本形成了現今的格局,西起惠民路東至黎平路,跨楊浦、虹口兩區,全長5586米。隨著道路的修築,至1899年公共租界再次擴張,楊樹浦路兩側及黃浦江沿岸逐漸繁榮起來,也形成了多處工商業區塊和居民點,此時的「楊樹浦」已不單單是路名,而更多是對這一區域的俗稱。
1908年的楊樹浦路。當年3月24日,英商上海電車公司開始經營的從白渡橋至楊樹浦路勒克諾路(今寧武路)的有軌電車。同年12月11日,南端延伸至上海總會(今廣東路外灘)。這也是楊浦境內最早的公共交通
民國二年(1913年)商務印書館實測上海城廂租界地圖中的東區局部,各種地名標註十分詳細。而Yangtszepoo也已成為片區名
「楊樹浦」作為行政區劃名稱出現較晚。民國34年(1945年),上海光復後,國民政府置楊樹浦區,又名第二十區,但僅僅維持了4年,1949年上海政權更替後就易名了。關於楊浦區境域及區劃變遷下文會詳解。
1946年出版的《最新上海指南》(冷省吾著)中記載的榆林區和楊樹浦區區劃範圍
「楊樹浦」作為碼頭的名稱,在一些史料和地圖上都有刊載。關於它的位置目前有一些爭論,本文暫且不做明確結論,以下的一些地圖及文獻資料可能有助於讀者自己判斷。
這幅1918年上海英文地圖由租界工部局官方發佈。圖中已標註「O.S.K Yangtszepoo Wharf」。「O.S.K」是 「Osaka Shosen Kaisha,大阪商船會社」的縮寫,這個標示翻譯過來就是「大阪商船會社楊樹浦碼頭」。這個基本上是現今上海瑞豐國際大廈位置
1926年的英文地圖中也有相同標示
1927年中文版上海分冊地圖中,同樣地點標註的是大阪商船碼頭
20世紀30年代一幅手繪黃浦江碼頭示意圖中,相同地點標註為「大阪商船株式會社楊樹浦碼頭」
這是另一處「楊樹浦碼頭」的表述。出自《上海指南》1930年版,這個位置是現今蘭州路(舊名 蘭路)最南端,楊樹浦港入黃浦江口附近
02
為什麼講「大」楊浦
講楊浦的「大」,首先是區域面積。而楊浦區歷史沿革中的建置變化內容也是較為豐富的。
宋初,今虯江以南,隸華亭縣。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朝廷批准設上海縣(1292年正式立縣),下轄五鄉,楊浦境為上海縣高昌鄉。今虯江以北,先後隸屬崑山縣和嘉定縣。清雍正二年(1724年),從嘉定縣析置寶山縣,楊浦境北部屬寶山縣殷行鄉和江灣鄉一部分。民國元年(1912年)虯江以北屬寶山縣殷行鄉。虯江以南,租界線以北屬上海縣引翔鄉。
民國4年(1915年)上海全境圖中標註的引翔港鄉位置。值得注意的資訊是,地圖為顯示中國主權,刻意忽略租界的範圍
1926年上海政區圖中標註的引翔港鄉及租界位置(來源:《上海歷史地圖集》周振鶴主編)
1927年上海特別市成立,引翔、江灣、殷行3鄉劃歸上海特別市。次年7月,改為引翔、江灣、殷行3個區。1945年抗戰勝利,分屬新市街區和江灣區。1952年,新市、江灣兩區合併為江灣區。1956年,隸北郊區。1958年,撤消北郊區,該地區從1956至1984年期間先後劃入楊浦區。
南部原為上海縣高昌鄉23保的一部分。清同治二年(1863年)黃浦江以北,楊樹浦港以西,楊樹浦路一帶為美租界。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公共租界,向東擴展,由周家嘴路,自西向東到顧家口(今平涼路底)劃一直線,為租界界線。抗戰勝利,設置上海市十九、二十兩區(榆林區和楊樹浦區)。1960年楊浦、榆林兩區合併為楊浦區。
1952年和1956年的上海市政圖,區劃的變化一目瞭然 (來源:《上海歷史地圖集》周振鶴主編)
楊浦區還曾管轄過浦東部分地區。民國元年,洋涇市設立。民國17年(1928年)改稱洋涇區。上川路以東屬高橋區,以西屬洋涇區。1952年,分屬高橋、東昌兩區。1956年併入東郊區。1958年撤東郊、東昌區,成立浦東縣。1960年撤浦東縣,浦東大道以北的沿江地帶劃歸楊浦區,建立滬東街道辦事處。1984年劃入川沙縣部分地區,劃出海防新村,成立歇浦路街道辦事處。1993年3月,歇浦路街道劃歸浦東新區。
從僅僅7.7平方公里、人口為65985人(1946年統計)的楊樹浦區發展到現今60.73平方公里,常駐人口131.34萬(《上海年鑑》2018版資料),楊浦區已是上海中心城區之首,這個「大」名副其實。
而更深層次「大」的緣由,還是來自於楊浦地域豐富的內涵。市中心城區曾經最大的工業基地、塔吊林立的港區,大片的歷史街區和工人新村、眾多的高等學府以及曾經規劃中的「遠東第一」市中心,這一切都決定了楊浦區的大背景、大格局。
20世紀80年代的楊浦區航拍影像
03
老工業基地歷史有多悠久?
上海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國際上重要的工業城市,近代工業發展有160多年的歷史。由於地理條件優越,楊浦租界部分成為殖民者在上海最早建立的工業基地。
1875年,立德洋行設立供水公司辦理供水業務,水廠原址在今楊樹浦水廠南部區內,佔地115畝,建有沉澱池、過濾池等淨水設施。該廠創辦人為格羅姆(F.A.Groom)、立德爾(A.I.Little)、華脫司(W.I.Waters)和邱裕記(音譯),投資銀3萬兩。這是楊浦境內最早的工業形態。而著名的楊樹浦水廠就是在此基礎上由英商上海自來水公司擴建,並於1883年6月29日開業供水。
1875年3月31日《申報》題為「西商將設供水公司」的報道。其中寫道「現有西商數人,合議設一供水之公司。已告白,邀人入股。須湊本銀共三萬兩,分為三百股,生股一百兩。其擇定所開之水池,議在虹口之東二四里外。其所設之法,先用船載清水至上海,而以水置藏於池內,又分設於大水櫃之內,以供用水者自行取汲。其價則每加倫取錢一文半,係眾人共試水,味鹹,稱為好。乃請工部局準其在路下暗藏瓦管,以資引水之至各地焉。按此法,西國各大城所皆有也」
清末年間明信片中的楊樹浦路及自來水廠影像
20世紀早期拍攝的黃浦江上的木質舢板渡船。背景為楊樹浦水廠取水口及水池
清光緒四年(1878年),前四川候補道彭汝琮上書北洋通商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和南洋通商大臣、兩江總督沈葆楨,請求批准他設立上海機器織布局,並提出設廠計劃。李鴻章對該計劃頗為讚賞,當即批准,並派鄭觀應和彭汝琮共同操辦建廠事宜。李鴻章還為織布局奏請專利和減稅兩項特權。一是規定「十年以內只准華商附股搭辦,不準另行設局」。二是規定「將來產品在上海就地銷售免稅,運銷內地也只要在上海新關完稅,概免沿途稅釐。」儘管建廠規劃深得清廷大員青睞,但官場傾軋,官員腐敗,使建廠工作進展遲緩,直到光緒十五年(1889年),坐落在楊樹浦黃浦江邊,佔地300餘畝的上海機器織布局,才得以建成開工。在這之前,光緒八年(1882年)集資15萬銀兩,經李鴻章批准,開辦官督商辦的上海機器造紙局投產,這是楊浦境內最早的民族資本企業。
1931年楊樹浦洋布局搬遷時拍攝的大門及車間內景。洋布局是對機器織布局的俗稱。1931年被榮氏家族收購後遷往澳門路,並更名申新九廠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外商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和輸入機器合法化,英、美、日等國資本進入上海,開設大批工廠,很多都選址楊樹浦地區。究其原因主要是區境在黃浦江下游,大量灘地售價低廉。沿江又早已築成楊樹浦路,與租界中心區相連,交通便利。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航道條件的改善。光緒三十一年,浚浦工程總局成立,黃浦江開始全面疏浚整治,通航條件有顯著提升。巨輪可直駛市中心區域,無需在吳淞口外駁運,工廠的原料、產品等物流週轉能力大大改善。至民國2年(1913年),區境黃浦江沿岸已建有棉紡、繅絲、造船、造紙、發電、自來水等廠20家。
美國商務部編印的1919年《中國商務手冊》(Commercial Handbook of China)中刊載了在滬外商名錄,其中有很多位於楊樹浦路
20世紀20年代拍攝的英商楊樹浦船塢
商號名錄中的美商席夢思公司,地址在楊樹浦路61號,專業生產臥具及床上用品。有說法稱我們現在熟知的「席夢思」一詞就是由此廠名而來
1928年拍攝的楊樹浦發電廠
1949年上海政權更替前夕拍攝的楊樹浦怡和紗廠。背景中可見周邊廠房、煙囪林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資本乘虛而入,民族資本應運興起。一戰結束後,英美資本又捲土重來。至1937年,楊浦地區已有工廠358家,其中民族工業301家,外商57家,而水、電、煤氣等重要行業均為外商壟斷。棉紡行業,日商的上海、大康、格豐、公大、同興和英商的新老洽和等紗廠占主導地位。除外商企業外,民族資本工業也已有一定的規模。其中有大中華造船機器廠、德大和厚生紗廠、亞浦耳燈泡廠、永安第一棉紡織廠、中國毛絨廠、五和織造廠、三友實業社、中華第一針織棉紡廠、正泰橡膠廠等。在各類產業中,尤以輕紡工業最具規模,紡錠數佔全市266萬枚的45.4%。由此,楊樹浦成為上海工業區的代名詞。
20世紀90年代,中華造船廠新船下水儀式。該廠前身是創建於1926年的大中華造船機器廠
20世紀90年代拍攝的楊樹浦煤氣廠,其前身英商楊樹浦煤氣廠建於1932年
上海第二鋼鐵廠全景。其前身是亞細亞鋼業株式會社黃興路壓延工場,始建於1942年2月,原址在今黃興路221號
04
工人新村由何而來?
19世紀中葉,現楊浦境內尚屬縣郊僻壤。農民自建住宅形成眾多的自然村落。1863年和1899年,租界兩次擴張以及楊樹浦一帶大量工廠的開設,使得該區域的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由於工商業的發展,大量外來人口前來謀生。他們一般只能在工廠附近的空荒地上搭建草棚棲身。由此小木橋、茅家塘、蔣家浜等棚戶區相繼出現。
20世紀初的楊樹浦路影像。圖中可見運輸貨物的獨輪車及行人。電線也已架設,路北還有成片的石庫門住宅
20世紀初,房地產商始於楊樹浦路北側興建里弄房屋,經營住宅買賣、租賃業務,並逐步向北發展,形成數量眾多的住宅群。同時,洋行、大廠也建造少量設備較好的新式里弄、花園住宅和公寓等,供高級職員居住。至1949年前夕,全區共有各類住宅190.46萬平方米,其中舊式里弄約115萬平方米,棚戶陋屋約60萬平方米,這兩項加起來約佔比92%。而大部分的產業工人都居住在這些條件艱苦,空間侷促的居所內。
上海政權更替後的1951年4月,市二屆二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市長陳毅提出市政建設應「為生產服務,為勞動人民服務,並且首先為工人階級服務」的方針。1952年4月,市政府設立上海市工人住宅建築委員會,在全市統籌興建二萬戶工人住宅,其中就有一萬戶建在楊浦,分為4個基地:一號基地為長白一村、二村;二號基地為控江一村、二村;三號基地為鳳城新村(一村);四號基地為鞍山一村、二村,徵用原江灣區農田65.52公頃。由華東設計公司設計。1952年8月15日開工,1953年5月竣工。總計建房530幢1000個單元(每個單元為1個門牌號)1萬戶。建築面積28.6萬平方米。皆為磚木結構的2層樓房,水、電、煤氣俱全,每5戶合用廚房和廁所。同時闢築道路、下水道,配有學校、商店和綠化地。這是政權更替後楊浦地區興建的第一批工人新村住宅,俗稱「兩萬戶工房」。其居住條件與當時石庫門裡弄房屋和自建棚簡屋相比較,大為改善。
20世紀50年代,上海工人新村分佈圖(來源:《上海的工人新村》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57年出版)
有長白新村的老住戶回憶到「那房子是模仿蘇聯集體農莊樣式建造的,有點像別墅。不過蘇聯的房子是上面住人,下面養馬……你看我們房子的洗手間便槽就很像馬槽的樣式……房子冬暖夏涼,樓上是木地板,樓下全是方型水泥板。門窗、樓梯全是杉木的,用紅色油漆塗刷,質量也好,幾十年不變形。」
在市統建新工房的推動下,楊浦區域內一些較大的企業單位也自籌資金,按照「兩萬戶工房」的設計標準,分散建造了一批職工住宅。1952年,上海柴油機廠建工農新村。1953年,上海公共汽車公司第一車場在四平路建公交新村。上海電纜廠、醫療器械廠、農業藥械廠、第一製藥廠、鍋爐廠、紅星制車廠,也分別在延吉東路、楊家浜、本溪路、大連路、敦化路、控江路等處建造新工房。
1972年拍攝的鳳城新村三層住宅(來源:Joseph, William A.)
1972年拍攝的控江中學大門(來源:Joseph, William A.)
1972年拍攝的鳳城新村本溪路幼稚園。這些天真可愛的兒童現在應該都已成長為楊浦中堅力量(來源:Joseph, William A.)
同時,區境內一些企事業單位,還自行設計建造平房和2層、3層職工住宅。1951年,鐵路管理局在國定路277弄的鐵路新村內建造平房3個單元,3層6個單元。1952年、市體育學院建體育新村1~3層樓房11個單元,市內電話局在市光路三門路口建郵電新村1~2層59個單元,同濟大學建同濟新村1~3層49個單元。
1952年由市建築管理局建造民主一、二村2層簡屋740個單元,後又增建3層樓80個單元。1954年拓寬平涼路,劃定老馬家宅為拆遷用房的建屋區,稱愛國二村。1952年闢通周家嘴路時,劃定江浦路兩側為自行建屋區,於1955年建成和平新村128個單元,但其設計標準略低於「兩萬戶」工房。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繼續組建的「兩萬戶」型工房,有1958年的遼源一、二、三村523個單元,閘北電廠建的閘電新村。1961年,廣播器材廠建廣遠新村。
上述這些工房構成了楊浦工人新村最早的板塊,也是上海最大的工人聚居區之一。到20世紀50年代末,楊浦區已建有大小新村43個,建築面積132萬平方米,3~6層的新村住宅片區也相繼出現。
20世紀80年代,有近千個單位在楊浦區內建房。1985—1990年,每年竣工面積達70萬~80萬平方米。1982年,境內繼長白小區之後,又在北部中原地區新闢市光、開魯、國和、工農、民星等住宅小區。同時改造凌家木橋、引翔港等大批簡屋棚戶。
楊浦區因工廠林立,新村密佈,長久以來也形成了獨特的氣質。「什麼閘北、虹口流氓,都不如楊浦工人階級的拳頭硬。」《繁花》第十三章中寫道「普陀大自鳴鐘地區的人,哪裡可以跟大楊浦對開,根本是不配模子的。」
民主二村20世紀50年代老公房(樓定和 攝)
20世紀80年代拍攝的長白新村二期
20世紀80年代的延吉新村及延春公園
1990年上海市區各類居住房屋分佈情況,楊浦區新工房數量很大(來源:《上海住宅(1949—1990)》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 1993年出版)
1980年,楊浦區第一幢高層住宅四平大樓竣工,12層的高度,擁有公寓式居室300套。陽台、壁櫥、水、電、煤氣、衛生設備俱全。此後1984年的控江路1732、1734號2幢15層住宅、1988年的大連路1200號30層住宅不斷刷新高度紀錄。1990年,上海電錶廠在控江路、許昌路口建造31層的三峰大廈,最高點100.65米,曾長期佔據楊浦區第一高樓的位置。
曾經位於平涼路1489號的上海市第三百貨商店開業於1953年,1963年正式命名。在它馬路對面就是著名的滬東工人文化館。曾幾何時,這一路段是大楊浦最熱鬧的地方,許多市民還記憶猶新
許昌路1600號三峰大廈,曾經楊浦的制高點
05
還有多少塵封的遺蹟?
楊浦區境域內歷史文化底蘊豐厚。 引翔港就是歷史上最知名的古鎮,位於楊浦區南部,現今大約長陽路雙陽路口及周邊位置。清康熙年間名迎祥浦、尹祥浦。同治年間始名引翔港,皆諧音的演變。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上海鄉土志》載:「北鄉有……引翔港,水旁有市,舊稱海防警地。」因此,引翔港,既是軍事要地,也是上海東北的政治經濟的中心集鎮。清末民初,鎮上商店林立,行業俱全,已頗具市鎮規模。人口雖無確切統計,但據報載,全鎮有120多家商店,500戶左右居民,至1937年八一三抗戰前夕,引翔港鎮已是滬東北的一個重要市鎮。淞滬會戰中古鎮毀壞殆盡,現今只留地名。
《同治上海縣誌》卷首地圖中標註的「引翔港鎮」「太平寺」
1946年上海市地圖中標註的引翔港鎮及楊浦區部分地名
楊浦歷史上的宗教場所也較多。自北宋太平興國年(976年)至民國時期,區境曾有大小寺庵36所,廟觀5所,清真寺5所。較為知名的有太平報恩寺、景星路清真寺、天主教和平堂等。楊浦也是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區,據楊浦區史志辦編寫的《往事留痕——上海市楊浦區遺址普查資料》顯示,楊浦的革命遺址、遺蹟89處。其中重要機構19個、重要事件23個、各類學校23個,紀念設施24個,另有十餘處其他遺址。楊浦沿江集中水、電、煤、造船、紡織、造紙等大、中型企業,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源地,各類工業遺址也非常豐富。
據《上海年鑑(2018)》記載,現今楊浦境域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另據上海市文化旅遊局(前身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公佈的「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名單,楊浦區共計有45處(第一批3處、第二批4處、第三批7處、第四批12處、第五批19處)。
楊浦區部分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保護建築和博物館示意圖(來源《楊浦區域文物保護單位登記不可移動文物博物館資源》2004年出版)
江浦路549號,楊浦區政府所在地也是一處歷史保護建築,建於1929年的租界榆林路巡捕房
榆林路巡捕房落成後不久拍攝的內院影像
平涼路2049號,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辦公樓也是一處歷史建築,建於1933年的楊樹浦巡捕房,後成為國民黨楊樹浦警察局,1948年,王孝和烈士曾被關押在此
20世紀30年代拍攝的楊樹浦巡捕房外景
2012年2月14日,「唱響振奮中華的歌•紀念人民音樂家聶耳誕辰100週年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國歌紀念廣場舉行。荊州路405號曾是上海電通影業公司所在地,該公司1935年初搬遷至此,並拍攝家喻戶曉的電影《風雲兒女》,其主題曲就是《義勇軍進行曲》。2009年,國歌紀念廣場在荊州路電通公司原址建成開放(楊浦區地方誌辦公室 供)
道路名稱的變化也是楊浦區變遷的重要歷史佐證。從開埠至19世紀末工部局共在北區和東區築道路70餘條。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後公共租界向東部繼續擴張,現楊浦區境內修築50餘道路(包括1899年前越界築路),基本使用三種命名方式:使用外國人名,如華德路(Ward Road,今長陽路)、韜朋路(Thorburn Road,今通北路)、蘭路(Lay Road,今蘭州路)等;用中國地名命名,如有榆林路、揚州路、遼陽路等;還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用東南亞、南亞地名命名道路,如三寶瀧路(Samarang Road,今騰越路)、加爾各答路(Calcutta Road,今杭州路)等;其他方式命名的有10條。此後滬東區基本成型為工廠區和華人聚居地,當局發現用外國人名、地名命名,不易流行,民國4年(1915年)公共租界曾將東區21條以外國人名、地名命名的道路用中國地名進行更名。
1929年上海分冊地圖中公共租界東區圖,各種路名地名標註清晰
楊浦區部分路名變遷
原路名 |
使用時間 |
現路名 |
三寶瀧路 Samarang Road |
1908~1915 |
騰越路 |
山達剛路[山大根路] Sandakan Road |
1908~1915 |
定海路 |
馬德拉斯路 Madras Road |
1902~1915 |
平涼路(東段) |
開答路 Quetta Road |
1908~1915 |
松潘路 |
巴特維亞路 Batavia Road |
1904~1915 |
平涼路(西段) |
加爾各答路 Calcutta Road |
1908~1915 |
杭州路 |
芝馬浦路 |
1904~1943 |
江浦路 |
西貢路 Saigon Road |
1908~1915 |
丹陽路 |
西啞[河](首爾)路 Seoul Road |
1908~1943 |
西湖路 |
西姆勒路 Simla Road |
1908~1915 |
洞庭路 |
光州路 |
1915~1943 |
廣州路 |
剛達哈爾路 Kandahar Road |
1911~1915 |
臨青路 |
剛狄路 Kandy Road |
1902~1915 |
黎平路 |
齊物浦路 Chemulpo Road |
1904~1943 |
江浦路 |
但里路 Delhi Road |
1908~1915 |
廣德路 |
朋卡路 Bangkok Road |
1913~1915 |
福寧路 |
孟買路 Bombay Road |
1908~1915 |
河間路 |
科隆布路 Colombo Road |
1908~1915 |
廣州路 |
客拉契路 Karachi Road |
1913~1915 |
眉州路 |
客勃爾路 Kabul Road |
1911~1915 |
涼州路 |
倍耐爾司路 Benares Road |
1913~1915 |
海州路 |
愛根路 Aigun Road |
1910~1915 |
濟寧路 |
浦那路Poona Road |
1913~1915 |
波陽路 |
勒克諾路 Luckow Road |
1911~1915 |
寧武路 |
康樸爾路 Cawnpore Road |
1911~1915 |
貴陽路 |
密索爾路 Mysore Road |
1914~1915 |
平定路 |
1951年起在市區周圍大批住宅小區內修築許多道路,舊住宅區改造也修建一批道路,至1958年共命名新築道路170餘條。新建住宅區內的道路命名,仍以中國省、市、縣名命名的方法,並注意到地理位置的對應。於是就有了楊浦區選用東北各省地名的慣例,諸如佳木斯路、鞍山路、本溪路、松花江路、延吉路、敦化路、松花江路等等。
1956年上海市區簡圖中標註楊浦區路名及公交線路
軍工路的冠名較為特別,它跨楊浦、寶山兩區,民國7年(1918年)築,因軍隊協助築路,故名軍工路。曾名大維路、大雄路、東華路、軍營路。又因在黃浦江西岸的衣周塘舊道上修建的,故又名衣周塘路。
而楊浦區另一條重要幹道控江路的命名更有底蘊。1926年修築后冠名「控江」。出處是宋紹熙年間編修的《雲間志》。書中有華亭「負海控江」的句法,其意是「即在海邊,且守住吳淞江口。」現在控江路周邊地區,曾是古代吳淞江的出海口。
1991年復興島及定海路橋航拍影像。它也是上海市區內僅有的大型人工島嶼。20世紀20年代由浚浦局疏通黃浦江河道而成,歷史底蘊豐厚。島上共有6處不可移動文物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陸傑 攝)
06
五角場為什麼是「市中心」?
五角場,地處上海東北區域,歷史上江灣地區較為偏遠的鄉村地區。
上海開埠後,呈公共租界、法租界、華界三分天下的格局,租界地區畸形繁榮。由於租界橫亙其中,華界被分割成南市、閘北、浦東和吳淞四地。與租界相比,不僅地域上支離陂碎,而且經濟、文化、城市建設上都顯得落後。特別是政治上,1927年設立的上海特別市政府駐地侷限於楓林橋一隅。
為擺脫這一困境,也是為順應上海市民強烈要求改造華界、趕上租界的迫切願望,1927年11月,特別市政府專門成立一個設計委員會,集中一批專家研究上海的城市建設問題。1928年7月,市長張定瑤率領各局局長,到各區視察和調查研究,逐步形成建設新市中心區的思路。認為「滬西地區偏僻;滬南則港口過小,且系舊市區,整建為艱;浦東又隔黃浦江,艱期便利;故市中心區之設置,莫佳於吳淞、江灣、滬北之間,江灣一帶,地勢平坦,一片曠野,可收平地建築之功,而無改造舊市之煩。市中心區域位置之所以堪稱優越者以此。」
1933年10月市政府落成是的報刊專版
「大上海計劃」之三足鼎立航拍照。市政府居中,博物館和圖書館分列東西,其中博物館似乎還未完工,推測照片攝於1936年前
民國18年(1929年)後,國民政府實施「大上海計劃」,築有相交的四平路、邯鄲路、淞滬路、翔殷路、黃興路五條交通幹道,俗稱五角場。其實「大上海計劃」之初,此地為「市中心區」。民國19年(1930年)7月23日,上海特別市政府通知市中心區域建設委員會,《上海市市中心區域詳細計劃圖說明書》經議決通過。認為「經緯萬端,需款浩大,決非一蹴可就,則分期進行,勢在必行」。為此制訂了第一期工作計劃大綱(民國19年至23年)。該計劃大綱圍繞道路交通(包括港口、鐵路)、土地開發和大型公共建築的設計與建造三項工作進行。1937年八一三抗戰之後,上海華界淪陷,日寇佔領該地區,為鞏固統治,也相應投入一些建設。
1936年繪製的「上海市中心區圖」
抗日戰爭勝利後,居民紛紛回來重建家園,五條幹道形成的環島區域內,居住區、商業也逐漸發展。環島地區成為通往吳淞、閘北、浦東和市中心的必經之地,車輛行人增多,附近居民遂稱之為五角場,但正式以五角場命名的單位是1949年的五角場村小學,以及1950年4月建立的五角場鄉。
20世紀80年代航拍的五角場中心
1983年9月18日—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運會在上海舉行。這是1949年後首次在首都以外城市舉辦的全運會。圖為在江灣體育場(前身為上海市體育場)舉行的開幕式盛況
1956年1月,江灣區將邯鄲路辦事處與市中心辦事處合併,改稱五角場辦事處,正式完成以五角場代替市中心區的歷史。 改革開放以後,1984年9月,五角場地區15.9平方公里劃歸為楊浦區。1991年,市城市總體規劃把五角場列入城市副中心。現今,以五角場環島為核心的商業圈已經成為上海市區東北部無可替代的核心區域。
07
大學的集聚是何緣由?
上海的高等教育歷史悠久。 清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二十八日,江蘇巡撫李鴻章奏請允准,仿北京同文館例在上海縣城內淘沙場設上海學習外國語言文字同文館(簡稱上海同文館)。同治六年十一月,改為上海廣方言館。同治八年,上海道應敏齋擴建,遷入江南製造局。這時官辦高等學府之始。
英美教會及傳教士創辦的高等學府始於1879年的聖約翰書院(Saint John’s College),由美國聖公會上海主教施約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整合原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而成。楊浦區境內最早的高等學府也是由美國教會創設。
1900年,庚子之亂期間,美南浸信會(Southern Baptist Convention)的華中差會和美北浸禮會(American Baptist Missionary Union)的華東差會成員來上海租界避難。期間他們達成共識,決定在上海聯合創辦一所高等學校。1906年,首先在北四川路北開辦浸會學道院(Shanghai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其後又開辦浸會大學堂(Shanghai Baptist College)。但那時租界較為中心的區域已經沒有多少騰挪餘地,並不利於學校的發展。
1908年1月21日,上海浸會大學第一幢建築物思晏堂(Yates Hall)奠基儀式舉行
20世紀20年代的滬江大學校園,遠處可見黃浦江面
其間,兩校籌劃合併事宜,校方將目光投向了擴區不久的租界新地,並決定購置土地建設新址,也就是現今上海理工大學軍工路校區。1908年1月21日,學校第一幢建築物思晏堂(Yates Hall)奠基。1912年農曆新年起,兩校正式合併為上海浸會大學(Shanghai Baptist College and Theological Seminary),校長為魏馥蘭(Francis John White)。1914年定名中文校名「滬江大學」。1928年,滬江大學聘用第一位華人校長劉湛恩。1929年,滬江大學向國民政府立案,英文校名也改為University of Shanghai。1951年學校被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滬江大學被撤銷,各系分別併入華東師範大學、復旦大學等相關院校,校址移歸上海機械學院(今屬上海理工大學)。
而復旦大學落戶楊浦境內,也是與學校的發展有關。
1903年馬相伯先生創建震旦學院;1905年震旦學院因外籍傳教士干涉校政發生學潮,130名學生憤然離校,擁戴馬相伯另立新校。退學學生公推于右任、葉仲裕等7人為幹事,商議新校創建辦法。1905年,馬相伯、葉仲裕等邀請熱心教育事業的嚴復、張謇、熊希齡等28人為校董,籌集建校資金,並定名「復旦」。兩江總督周馥撥銀1萬兩,並借吳淞提督衙門為臨時校舍。1911年12月,吳淞校舍被光復軍佔用,復旦一度遷校無錫惠山,月餘返滬。
其後暫借安而近路(今安慶路)教學,後又遷址李公祠(現今華山路復旦中學)。1912年12月,王寵惠任校董會董事長,李登輝任校長,並著手尋覓能長遠發展的校址。1918年,長李登輝到南洋募集資金15萬銀元,在江灣購地70餘畝。1920年冬,復旦大學在江灣奠基。抗戰期間復旦大學被迫前往內地,1946年重回江灣,也就是現今的邯鄲路校區。
1922年5月2日《申報》關於復旦大學江灣校區落成的新聞
復旦大學校門,攝於20世紀20年代後期
類似情況的還有同濟大學。其前身是由德國軍醫埃裡希·寶隆(Erich Paulun) 1907年創立的德文醫學堂。(@方誌上海有專文介紹,此處不再贅述)校址先後位於鳳陽路和復興中路。一戰後期,法租界當局藉口學校是敵產,強行予以解散。為此,社會各界聯名致電北洋政府,請設法對同濟學生作善後安排。民國8年(1918年),在教育部次長袁希濤主持下,由教育部撥款,在吳淞購地150畝籌建校舍。4月23日,教育部下令學堂改屬華人私立學校,由華人董事會辦學,直屬教育部管理。同年12月,更名為私立同濟醫工專門學校。1922年,學校正式遷往吳淞鎮。1923年3月17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同濟工科為大學,隨即同濟校董會定名為「同濟大學」。
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同濟吳淞校區被日寇炸燬,學校也被迫輾轉內地。1946年學校返滬後分散辦學,其中工學院設在其美路(今四平路)。上海政權更替後,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四平路興建新校區。
1979年航拍的四平路同濟大學及周邊區域(來源:天地圖.上海)
從上述楊浦境域內主要高等學府的變遷來看,這些學校不約而同青睞的是廣闊的地幅,這也正是當時上海邊緣區域發展的主要優勢之一。
1949年時,楊浦境內共有高等學校9所,其中國立大學有復旦大學、同濟大學、音樂專科學校;市立專科學校有工業專科學校、體育專科學校、吳淞水產專科學校;教會學校有滬江大學;私立學校有新中國法商學院、東亞體育專科學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復旦、同濟、上海水產專科學校和新建的上海軍醫大學。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初,新建或升格的大專院校有上海建築材料工業專科學校、上海電力工業專科學校、上海醫療器械專科學校、上海輕工業專科學校和上海機械學院。1990年,楊浦區內共有全日制高等學校15所,佔全市的三分之一,被譽為「上海學府中央區」。
在這些學校中,有歷史悠久、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也有專業特色顯著為行業培養高級人才的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前身上海水產大學)、上海電力學院(現已更名上海電力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也有軍隊所屬的第二軍醫大學(現已更名中國海軍軍醫大學)、軍隊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現已更名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楊浦校區)等。這些高校已成為楊浦實現「科教興市」主戰略的堅實基礎。
08
記憶中的「八埭頭」在哪裡?
八埭頭位於楊浦區西南部,平涼路、通北路交會處附近一帶。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在韜朋路(今通北路)建八墚磚木結構里弄房屋後,始有「八埭頭」之稱(埭,意為「排」)。民國元年(1912年)後,福祿街、揚州路、汾州路、新康裡、同興坊等道路和里弄相繼建成,百貨、南貨、鞋帽、綢布、貰器、五金、雜貨等商店以及當鋪、肉攤、茶館、豆腐店、糟坊、菜場等先後開設,發展到抗日戰爭前夕,八埭頭一帶已形成人煙稠密,主要道路兩側商店毗接的鬧市。
20世紀30年代上海地圖中標註的「八埭頭」區域各種地名
上海政權更替後,八埭頭成為楊浦區乃至上海市內一處以舊式里弄房為主,並結合了其他住宅樣式的典型市民居住區。以平冷盤場為中心,形成區內一處主要的商業網點,有銀行、郵局、書店、電影院、個體戶小商場、農副產品貿易市場,長期的歷史積澱,使得八埭頭形成獨特且別具氛圍的市井氣息。
曾經在楊浦區當過多年中學教師的已故著名作家程乃珊,曾寫過一篇文章《情繫八埭頭》。其中提到「八埭頭全長不過三四百米,卻有電影院、清真館、醫院、布莊、理髮店、教堂、學校……一應衣食住行,都可在本街區自行解決,且價格肯定比市中心便宜。」「我作為班主任常去那一帶家訪,行走其間,覺得這裡的石庫門弄堂與棚戶,老年人與青年人,鄰里街坊,共同形成一種和諧的生活環境。」
2013年的通北路海鮮一條街(胡海寶 攝)
2016年1月,雪後的八埭頭(胡海寶 攝)
2016年5月,拆遷中的揚州路新康裡(樓定和 攝)
八埭頭居委會也已成為歷史(樓定和 攝)
黃昏,當人們走在離黃浦江咫尺之遙的東外灘,華燈初上,或遠或近的各色高樓林立在城市之中,走著不用20分鐘,一排排超過百年曆史、蓋三角屋頂的兩三層舊屋裡弄,便互相擠擁著映入眼簾。以平涼路為主幹,八埭頭兩側腹地星羅密佈著觀之不盡、遊之如入迷宮的小巷小弄。傳統的石庫門弄堂,知名的有三益裡、隆仁裡,還有建制略顯簡單的新康裡、汾州里,稱得上「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八埭頭」地塊,2005年列入上海市五大重點舊改地區之一,目前已基本完成動遷。
09
共青森林公園為何令人難忘?
共青森林公園位於楊浦區東北部,軍工路2000號,東臨黃浦江,南至嫩江路。佔地115公頃。其中水面積13.3公頃。公園的園址原系江灣區巽河鄉的臨江灘塗、村莊和農田。195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為疏浚黃浦江航道,將該地區原有的黃村、陸家宅及興隆村等4個自然村遷移,用作市疏浚公司吹泥填高的地基。
工程從1952年7月開始, 1956年和1957年,市房地產管理局發文,同意將吹泥地撥給市園林管理處作苗圃用地。上海市委發動全市機關、部隊、企業、學校約50萬青年和團員,在已吹積成形的1300畝淤地上參加圍墾植樹的義務勞動,歷經2個月,完成苗圃一期工程。為紀念團員、青年在建圃工程中的貢獻,將苗圃取名為「共青苗圃」。1982年起將共青苗圃嫩江路以北部分改建為公園,1986年國慶節對外開放。園區培植香樟、雪松、銀杏等名貴樹木萬棵。分為大樹林區、騎馬區、森林區、人生紀念林區和青少年活動區等遊覽區,是上海市中心城區最大的森林公園。
1979年共青苗圃及周邊區域航拍(來源:天地圖.上海)
綠意蔥蘢的公園不僅是上海的綠洲,也是娛樂者的天堂,掩映在綠陰叢中的特色娛樂對申城市民來說也別有一番意趣。為迎合不同層次、不同喜好的遊客的需要,公園設置了30多項富有野趣性、挑戰性、運動性、刺激性、情趣性的娛樂項目。除了上海人熟知和青睞的野外燒烤、騎馬、手划船、森林小火車等充滿野趣和森林情趣的傳統特色項目,也有年輕人時尚的挑戰項目,如過山車、滑索等。豐富的水上項目也是遊人在綠色中感受歡樂的比較不錯的選擇。喜愛運動的年輕人,也有自己的歡樂天地,有攀巖、打網球、踢足球、放風箏、騎腳踏車等等。
在共青苗圃參加義務勞動的市民(來源:《解放日報》)
1986年10月1日,共青森林公園揭牌儀式舉行(來源:《解放日報》)
小火車一直是共青森林公園的特色經典項目,它也承載了很多上海市民的美好記憶
除了野趣,公園還在不斷探索城市森林公園特色管養模式。如春天的「森林百花展」、夏天的「芳香植物展」、國慶期間的「都市森林狂歡節」,以及金秋時節的「上海菊花展」、農曆新春的「市民水仙雕刻大賽」等,滿足市民遊客四季遊園的不同需求。上海大中小學校的出遊活動都會把共青森林公園列為首選目的地之一。對上海市民來說,學生時代很多美好的記憶都定格在共青森林公園。
10
城市更新為何意義重大?
楊浦是上海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區,擁有百年大學、百年工業、百年市政的「三個百年」深厚歷史積澱。這些「舊」的記憶,見證了楊浦過去的輝煌,也是支撐楊浦創新轉型的最寶貴資源。
1949年後,計劃經濟優勢讓楊浦工業奇蹟繼續呈現。最輝煌的時候,楊浦曾是整個大上海工業的中流砥柱。永久牌和鳳凰牌腳踏車、上海牌手錶等在楊浦誕生的著名品牌,曾經代表了上海製造的實力和形象,至今依然留在全國人民記憶中。
20世紀90年代初,遠眺上海船廠及楊浦濱江區域(朱嵐 攝)
隨著改革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商品經濟洪流衝擊著傳統工業,一度是財稅大戶的紡織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陷入大面積虧損。造紙、製造等優勢產業導致的汙染問題逐漸顯現。百年楊浦承受著大批企業關停並轉的巨大沖擊,21世紀初,楊浦有1000多家工業企業關門,產業工人從60萬跌落到6萬。2000年財政收入排名是上海區縣中倒數第二。上海實施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楊浦有著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
事實上,傳統工業區的轉型不僅是楊浦遭遇的難題,美國東北部工業基地、德國魯爾工業區等都經歷過類似困境。楊浦將藉助什麼資源實現鳳凰涅槃?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提出了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三區融合、聯動發展」的發展理念,力求走出一條從輝煌的「工業楊浦」到活力的「知識楊浦」,再到魅力的「創新楊浦」的轉型發展之路。
1997年,上海第一家在高校附近建立的科技企業孵化器——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成立,依託復旦等高校的創新優勢,培育創業企業。2003年,上海市政府舉行楊浦大學城建設專題會議,明確建設楊浦大學城對於上海市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的重要意義。
2006年建成的楊浦新地標—創智天地(楊浦區地方誌辦公室 供)
2009年,上海同濟設計集團將位於楊浦的原巴士一汽停車庫4萬平方米的場地獨具匠心地改造成容納2000人的新辦公樓(袁婧 攝)
楊浦擁有多重資源,但資源是分散的,必須尋求一種新的機制使資源整合在一起。對此,楊浦有針對性地支持高校就近就地發展,一是區域內的大學校區用地從4.2平方公里拓展到7平方公里。二是各方聯動、共建園區,建有20家科技園區。三是老廠房轉型提升。楊浦現有的230萬平方米的科技創新載體,大多是由盤活工業土地資源或改造升級老工業廠房而來。
由上海國棉十七廠改造而成的楊浦國際時尚中心(鄭憲章 攝)
今日楊浦大橋夜景(周燕萍 攝)
今日楊浦濱江新貌鳥瞰(鄭憲章 攝)
2017全球創業週中國站在楊浦區長陽創谷舉行(朱良城 攝)
環境優美的新江灣城(黃偉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