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梽勇经常接到公众的电话,要求他协助迁移住家附近,例如走廊上的蜂巢。(李冠卫摄)
越来越多市镇理事会认识到蜜蜂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开始采取迁移蜂巢而不是扑杀蜜蜂的方式,来解决社区内出现蜂巢的问题,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Nutrinest蜂巢移除服务及蜜蜂保育工作者陈梽勇(57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他10年前全职投入本地的蜜蜂保育工作,至今已迁移上千个蜂巢,每次可以拯救几千到上万只蜜蜂。
本地一些市镇会两年前主动找上陈梽勇,想了解迁移蜂巢的过程。自那时起,他陆续为一些市镇会迁移蜂巢,包括曾与裕廊—金文泰市镇理事会、宏茂桥市镇理事会合作。2023年10月则与盛港市镇理事会签订合约,将在接下来两年内为市镇会迁移蜂巢。
陈梽勇说,蜜蜂采花蜜,为花朵传播花粉,是生态系统重要的一环。然而,公众却常将蜜蜂视为具有攻击性的昆虫,对它们避而远之,甚至赶尽杀绝。“事实上,除非感受到威胁或遭侵犯,蜜蜂不会主动攻击。错误的处理方式,才是激怒蜜蜂的主因。例如烟熏、喷水或在蜂巢前摆动双手等。”
本地可找到五种蜜蜂
本地可找到五种蜜蜂,分别是中华蜜蜂(Apis Cerana)、无刺蜂(Trigona)、黑纹小排蜂(Apis Anderinformis)、黄纹小排蜂(Apis Florea),以及大排蜂(Apis Dorsata)。大多数蜜蜂养殖场常见的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Millefera),因为这种蜜蜂产蜜量高,较有经济效益。
与蜜蜂同目(膜翅目)不同科的黄蜂,则主要分成虎头蜂和胡蜂两种。
陈梽勇最常迁移的是小排蜂、本地野蜂、无刺蜂的蜂巢。他说,新加坡是绿色城市,蜜蜂筑巢是正常不过的事,除了一些位于走廊或容易被公众触碰到的地方,他一般上不建议将蜂巢移走。
一般上,陈梽勇会把蜂巢迁移到他在裕廊的养蜂场。他还有另外两处养蜂场,其中一处正在扩建。“一个养蜂场平均有二三十个蜂巢,有些蜜蜂成长时会飞走,到另一处筑巢。”
盛港市镇会:尽可能采取人道方式迁移蜂巢
盛港市镇会回复《联合早报》询问时说,市镇会在2023年接获约260起与蜜蜂有关的反馈,并与Nutrinest签订了两年的合同。
“在处理蜂巢的工作上,盛港市镇会探索了不同的选项,并以效率与环境影响为主要考量。”
提议迁移蜂巢的盛港集选区议员林志蔚说:“人们对蜜蜂有负面的刻板印象,但它们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全球存在蜜蜂灭绝的风险,这对水果产业可能造成很大问题。”
盛港市镇会说,虽然蜜蜂通常是性情温和的,但也理解并尊重居民的安全顾虑。盛港市镇会尽可能采取人道的方式迁移蜂巢,并继续检测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裕廊—金文泰市镇会回复询问时说,通过试点项目,市镇会在2021年第三季度与Nutrinest合作推行蜜蜂管理措施,项目在2022年第四季度结束,这是一段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
从2022年11月起,裕廊—金文泰市镇会已将人道的蜜蜂移除方式,纳入常规承包计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