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答案如下(ID:theanswer163)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海子在詩中寫道:「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

但不是所有人都樂意看太陽。人群中有17-35%左右的人,一見到太陽就會不由自主流淚、打噴嚏[1]。

這一現象被稱為「ACHOO」綜合徵,沒錯,就是打噴嚏的擬聲詞——「啊啾」。

它的全稱叫做常染色體顯性強迫性日光反射爆發綜合徵(Autosomal Dominant Compelling Helio-ophthalmic Outburst Syndrome),從名稱可知,這實際上是某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結果[1]。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種「光噴嚏反射」(Photic sneeze reflex),只不過有部分人受基因影響,被選中成為「光選之子」。

如果單論打噴嚏,這是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的現象。

在中國和日本,「如果你突然打了個噴嚏,那肯定是有人在想你」;在印度的民間文化中,上班前打噴嚏意味著倒楣的一天開始了,你需要先喝一杯水去去晦氣,再開始工作[1]。

事實上,鼻腔如果受到化學或物理兩方面的刺激,通常情況下,一個響亮的噴嚏就呼之欲出了[2]。

花粉等微小的粉塵會對鼻粘膜產生刺激,花粉過敏也是常見的打噴嚏原因之一 / Unsplash

化學方面的刺激,主要來自於氣味分子,例如辛辣食物、刺鼻油漆等;物理方面的刺激,主要來自於灰塵、花粉等異物[3]。

我們的鼻腔和鼻竇被多層纖毛覆蓋,這些毛髮可以阻擋一部分異物,它們與鼻腔中的粘液混合,就形成分泌物——「鼻屎」。

然而,仍有一部分微小的粉塵越過纖毛的阻攔接觸到鼻粘膜,當鼻粘膜的神經末梢受到刺激,就會產生神經信號,引起瘙癢和打噴嚏[3][4]。

常見的鼻炎、過敏,以及神經系統的病變,都是「打噴嚏」的病因。光的刺激也是其中一種」噴嚏誘發器」[3]。

關於見光打噴嚏的反射機制,目前的研究認為,與瞳孔對光反射和噴嚏反射之間存在「交叉通路」有關[1]。

直視光線時,我們的瞳孔受到光反射,將衝動傳至三叉神經眼支。但這條神經同時也支配著鼻粘膜感覺神經,經常會有搞混的情況出現[5]。

三叉神經是第五對腦神經,也是面部最粗大的神經 / Wikimedia Commons

神經系統的支配是最底層的機制,更進一步的刺激來自視覺信號。

瑞士研究者針對光噴嚏反射者和普通人群開展對照實驗,使用標準化的棋盤正規化和閃光燈來進行視覺刺激,同時記錄他們的腦電圖。結果顯示,「見光打噴嚏者」的視覺皮層在受到視覺刺激時,其興奮程度要普遍強於對照組[2]。

這種強烈的視覺感知,使得三叉眼支神經更容易出現錯誤,支配「無辜」的鼻腔產生噴嚏反應。

除此之外,人的眼睛會在受強光的刺激時分泌生理性淚水,也會刺激到鼻腔引起噴嚏。

起床後拉開厚實的窗簾,刺眼的光線有時也會讓你流淚打噴嚏 / 圖蟲創意

雖然光噴嚏反射只是一種普通的顯性遺傳現象,算不上什麼疾病,但當易感人群面對強光,身體的本能反應還是會給他們帶來煩惱。

美國航空航天醫學研究所的實驗表明,光噴嚏反射與光的波長無關,而是由光的強度變化誘發的[6]。

你一定有過從黑暗的電影院走出來,被屋外的強光照到而反射性閉眼的經歷。從事專業性工作的「光噴嚏反射者」,卻面對著更惱人的情況。

駕駛中的司機,在黑暗的長隧道盡頭突然面對光源,極容易發生事故;需要長時間面對強光的飛行員,如果在關鍵時刻連續打噴嚏,緊閉的雙眼,噴出的氣流,總會影響視線和節奏;礦井下的工人,從黑暗的地下回到地面時,需要遮擋眼睛一段時間,以避免突如其來的光照對眼睛的強烈刺激[7]。

開車進出隧道,明暗變化會對眼睛造成刺激 / Unsplash

因此,在進行需要長時間面對光源的工作時,或是經常要經歷明暗過渡,戴上一副墨鏡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光噴嚏反射。

「太陽的後裔」們與光的親密反應有時也並不好受。當別人問起「你相信光嗎」,他們只能用一聲無奈的「啊啾」來回應。

撰文 / 阿娃

撰文 / 阿娃

[1]Songu, M., & Cingi, C. (2009). Sneeze reflex: Facts and fiction.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Respiratory Disease, 3(3), 131–141.

[2]Langer, N., Beeli, G., & Jäncke, L. (2010). When the sun prickles your nose: an EEG study identifying neural bases of photic sneezing. PloS one, 5(2), e9208.

[3]Songu, M., Onerci, T.M. (2023).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Sneezing and Itching: Mechanisms of the Symptoms. In: Celebi, Ö.Ö., Önerci, T.M. (eds) Nasal Phys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of Nasal Disorders. Springer, Cham.

[4]García-Moreno, J. M. (2005). El estornudo. Revisión de su etiología y fisiopatología. Revista de neurología, 41(10), 615-621.

[5]邱招鳳,秦江波,常瑋 & 趙亞會.(2021).三叉神經心反射與耳鼻咽喉疾病相關性研究進展. 中國藥物與臨床(03),399-401.

[6]Breitenbach, R. A., Swisher, P. K., Kim, M. K., & Patel, B. S. (1993). The Photic Sneeze Reflex as a Risk Factor to Combat Pilots. Military Medicine, 158(12), 806–809.

[7]Wang, M., Sun, X., Shi, Y., Song, X., & Mi, H. (2019).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n photic sneeze reflex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Scientific Reports, 9(1), 4993.

微信編輯 | 趙雲怡 圖片編輯|阿 娃

審核編輯 | 魯 卡 內容編輯 | 懶羊羊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Source

Visited 7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