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情感常以诗文表达,而曹植写下的《洛神赋》便是一篇凄美的“情书”。

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植途经洛水时受启发,写下了一篇梦中与洛水神女宓妃相恋的故事。情深意切,文辞华丽唯美,然“人神”缘分难续,最终别离,曹植为宓妃撰写了这卷《洛神赋》。

这种“哀婉之情”跨越千年传至赵孟頫,他曾七次抄写此作,其中最精美的一版由盛逸民于大德四年所书。

《洛神赋》全文1089字,单字大小2.5厘米左右,字体端庄匀称,用笔纯熟,点画流畅,轻盈圆润。例如,“若”字撇画舒展,笔尖自然向左上勾出,展现灵动流美之姿,颇似王羲之气韵。

此作除了王羲之气息外,还带有一丝“古意”,如“言”字横画较长,使重心偏倚,笔势凝劲有力。赵孟頫当时年47,正值壮年,字字流畅遒劲。

章法疏朗中正,气韵雍容典雅,如恬淡绰约的“仙女”飘荡于洛水之上,美不胜收。

赵孟頫之所以能写出如此“精美”的行书,与其干脆利落的用笔密不可分,清晰的笔路适合学习者参悟,“二王”笔法转换更易体会。同时,学习王羲之的尖峰入纸,使笔势转换自如,展现流畅娟秀之美,内在筋骨不少。

此作相较于其他书法名家更易上手,能深刻感受“二王”笔法,临摹可使自我用笔更加流畅,气韵与技法兼得。改变书写僵硬,使自我书作更接近“艺术品”,提高书法审美能力,培养良好艺术理念。

Source

Visited 2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