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一轮大涨大跌,预期拉满又失望的急牛行情后,创纪录的高波动率卸下,市场资金也逐渐恢复理性看待接下来的走势。

在这轮大涨里,港股主要涨互联网股,其次是博弈政策预期的地产、消费股,以及预期拉满一把轧空的半导体;A股主要涨核心资产为主,例如之前跌多了的茅台从1300反弹到1900,创两年高位,但回调幅度也相当之大,从1900回调至1500也就花了一周多的时间。

陡峭的斜率上涨,短时间内又迅速跌回去,恰恰说明市场之前把很多预期都计价进去炒,但现实是当政策预期落空时,都得先关注回能在接下来的三季报表现好的公司,以及各家面临的基本面问题。例如说茅台,市场对社会库存问题的疑虑依旧没解决,国庆期间的飞天茅台价格在2200-2300元之间,没有较之前有改善。

所以,抛开国庆假期时各大媒体铺天盖地般的牛市宣传,究竟国庆假期消费是怎么样的?在潜在的政策推动消费转好的预期下,哪些消费股跌下来后是有机会的?这是在回调后值得思考的。

一、国庆消费如何?

由于国庆前大涨了几天,大家都对国庆假期的消费注入了一定的改善预期,毕竟赚钱效应出来了,像美股一样有股票的浮盈预期自然就会增多消费。但实际上,十一假期消费仍然没有好转,总消费额还是在下滑的。

根据文旅部发布的国庆节消费数据测算,国庆节假日7天,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较2019年同期增长7.9%。

从下图中看,今年十一假期期间,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为916元/人,较23年的912元增长0.4%,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若从这个口径来看,似乎今年十一假期的人均消费数据是见底回升了,但实际上这个统计口径是存在一定问题的。

根据去年文旅部给出的数据来看,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出游人数为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为7534.3亿元,按可比较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据说是今年的统计口径有些变化,出游人数减少了,以致于人均消费是916元,但若从旅游收入大盘来看,23年同期的旅游收入为7534.3亿元,去年旅游收入大盘总额是高于今年的7008.17亿元。

当然,数据好像并不符合大家的体感认知,毕竟看朋友圈,刷社交媒体,似乎到处都是出游旅行的,为什么从数据上看变弱了呢?

贴几个数据来看更直观,根据多方统计的十一假期旅游消费报告来看,更多地游客都选择国庆出境游,且人均消费并不低;

●根据国家移民局的数据,今年国庆期间,内地居民出入境为758.9万人次,同比增长了33.2%。

●《2024年国庆假期民航客运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民航客运日均航班量,较上年增长5.4%;而国际客运日均航班量,较上年大幅增长了38.2%,恢复到了2019年的八成。

●携程统计,十一假期出境游的日均订单超过2019年,创历史新高。并且,国内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国际航班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国内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机票价格已经与2019年持平。

●根据飞猪的数据,今年国庆期间,出境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国际酒店预订规模已恢复至2019年的约120%。

●据统计,今年二季度,中国内地游客在日本的人均消费额,则高达28.39万日元,约1.4万元人民币。中国大陆游客在日本的消费总额,在日本所有的外国游客中排名第一。

若从多个角度来看,也不能说消费没有转好,只是更多地消费都在出境游了,而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并不小。例如,之前提到过中国中免就是受出境游火热的最大影响者,由于今年日元汇率持续走软,消费较5-6年前的汇率打了7折,吸引了更多地国内游客去日本旅游购物,往返机票价格也不贵,通常价格在1-3k以内,出境游反而更具性价比。

二、出境游火热的受伤者:中免

10月15日,中国中免 (HK:1880) (SS:601888)发了三季报,三季度可以说是灾难级的,要不是市场在预期往后会有消费政策出台,可能不止只跌5%。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中免总营收为430亿元,同比下跌15.4%,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39.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中国中免的净利润为32.82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三季度只赚了6.4亿元。

根据高盛统计,7-8月份DFS免税的收入下滑了-36%/-33%,远远跑数给低个位数增长的零售大盘。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市场预期今年可能最差都有个50-60亿利润保底,结果三季度爆雷,再看到四季度的唯一假期十一黄金周,国内旅游收入数据拉胯,境外游火热,中免四季度大概率还会继续差下去。

根据高盛统计,十一黄金周海南DFS免税城的日均销售额依旧比去年同期跌33%。

十一黄金周的购物人数同比下跌9%,人均消费金额同比下跌26%。

这也是之前在《中免的鬼故事,冷清的618数据》里提到的,消费股往往很难判断底部在哪里,下跌时可能出现估值越跌越贵的情况。

根据高盛更新中免的营收预测,预计24年的海南门店营收为390亿元,25年海南门店营收为430亿元,预计今年全年盈利为51亿元,预计明年净利润为61亿元左右。

假设中免之后不会再恶化,即使按照明年给61亿利润来看,目前A股中免市值为1350亿元,对应明年22倍PE,港股中免市值为960亿元,对应15.7倍PE。

这样来看,中免依旧不够便宜,因为利润预期一直在下修,估值反而越来越贵,在二季度时,市场预期中免今年能赚79亿元,当时H股中免的估值是14倍PE,而现在能不能赚50亿可能都要打个问号。

至于中免一直跌的理由也很简单,一是电商竞争激烈,很多商品在网上能买到比中免更便宜的,那消费者为什么还要专门坐个飞机过去买呢?二是日元贬值,日本和欧洲的奢侈品打折比中免的更便宜,而中免一直没有打折促销,导致一直卖不动。

更重要的是投资人认为管理层不作为,在6月份时就提到过,中免没有负债压力,也没有多少资本开支,反而手上有321亿的现金,股价从去年2月份起跌超70%,管理层是一点回购意愿都没有。

若中免管理层愿意回购,相信资本市场还不会那么悲观,因为从净现金的角度来看,港股市值是960亿人民币,而账面净现金就有300亿出头了,现金占市值的三分之一。但只可惜管理层即不增强运营吸引游客来消费,也不愿意回购,那投资人能做的要么就是割肉,要么就是继续等待拐点。

但说悲观点,即使消费大盘企稳回暖,中免也很难是最大的弹性标的,毕竟还要考虑到竞争压力,要说像口罩期间,大家不能出境消费,那还缩小了竞争压力;但现在电商价格战,外加出境游的汇率优势,中免若不做出改变,单单只靠宏观beta的回暖,相信也很难会有多大的反弹,毕竟这不是个简单到只靠宏观回暖就能躺着赚钱的生意,说到底还是零售业,消费者仍然是看消费体验,价格优势,若即没有价格优势,还外加一张机票为购物成本,那消费者自然买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结语

当然,资本市场不只是看当下已经发生了什么,而是预期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现在22/15倍PE的A/H中免也并不便宜,依旧是计入了接下来会有大规模的消费政策预期,若接下来的政策稍稍不及市场预期,可能还要杀一轮估值。

而什么消费股是跌下来有机会的,那就要看在三季度已经表现企稳,且有一定安全垫的,假设接下来的消费政策真的给力,那这些股票也会顺势而上,只不过弹性上可能困境反转标的赔率大。例如之前提到过的百胜中国,虽然不是这轮行情里弹性最大的,但在上涨之后的回调幅度是相当可观的,涨了近50%,只回调12%,这就是有基本面优势的选股好处。

降息50个基点,成长型科技股即将大放异彩!想挑到最有潜力的科技股?AI精选科技股策略,“科技巨头”十年回测回报高达1900%!点击立即了解>>

https://cn.investing.com/analysis/article-200488706

Visited 6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