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负利率,日本终于走出通缩泥淖?
3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加息10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0.1%上调至0.0%~0.1%,这是日本央行17年来首次加息,结束了持续8年的负利率政策。日本成为全球最后一个放弃负利率政策的主要经济体。
在加息的同时,日本央行宣布取消收益率曲线控制(YCC)政策,取消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取消购买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但继续购买日本国债,若长期利率快速上升,日本央行将灵活应对,扩大购债规模。
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Kyohei Morita认为,日本央行此番动作是政策的全面调整(full-scale changes)。他表示,虽然日本央行做出的改变是大规模的,但或多或少符合市场预期。这些变化象征着日本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不再采取非常规的超宽松立场。
一、“超宽松政策”退出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日本央行一直采取超低利率政策,因此,其难以收紧货币政策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几年,随着日本经济的回暖,尤其是2022年以来日本通胀率的回升,市场经常关注日本央行的动向,捕捉货币政策转变与否的信号。
2023年4月9日,日本经济学家植田和男接替黑田东彦任日本央行行长,他曾表示注意到低利率的副作用。当时有分析观点认为,日本央行新行长上任是否意味着十年宽松货币政策即将收场。
2024年3月19日,植田和男表示,前所未有的宽松政策已经结束。
本次加息已有“预兆”。日本央行将通货膨胀水平视为货币政策的锚点。2024年1月,日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升2.2%,连续22个月超过2%(日本央行政策目标);核心CPI 为3.5%,连续14个月超过3%。
在劳动市场上,日本企业与工会之间的春季薪资谈判(也被市场称为“春斗”)颇受关注。3月15日,日本最大的工会组织Rengo宣布,日本最大的一些公司已同意2024年涨薪5.28%,这是过去3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项利好数据在日本央行3月18~3月19日的议息会议前出炉,引得市场纷纷猜测,日本央行可能在3月会议上便决定退出负利率政策。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日本央行退出YCC,背景是日本经济温和复苏,“春斗”涨薪首轮谈判远超预期。2024年“春斗”工会要求薪资涨幅5.9%,去年为4.5%,日本最大工会组织Rengo于3月15日公布首轮薪资谈判结果:5.28%的总工资涨幅,为1991年(5.66%)以来首次超过5%,去年为3.8%。通胀和劳动力短缺等是推动工资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
赵伟同时提到,日本的内外需均在好转,通胀的驱动力正在从输入性通胀转向内生驱动的通胀,工资—物价良性循环形成的可能性趋于上行。2024年伊始,美日经济周期和通胀趋于收敛,但货币政策方向或趋于分化,进而有可能推动利差和日元汇率转向。
二、如何影响股债汇市场?
在3月19日的利率决议公布后,日本央行表态继续购债。在外汇市场上,日元走弱,美元兑日元(USD/JPY)短线上涨,逼近150关口;日经225指数跳水后回调,10年期日债收益率小幅上涨,债券和股市走势总体温和。
从日本的股市来看,在2023年,日经225指数实现了近30%的涨幅,表现仅次于纳斯达克。2024年开年后,日股再度创新高。
“本轮货币政策收紧对日债影响相对有限,日元、日股或面临短期压力。”中金公司在3月18日发表的研报指出,在突破历史新高后,日本股市近期自高点回调,一方面日股短期已经超买,另一方面也有投资者对日央行即将收紧货币政策感到担忧。而日本央行政策变化或通过收缩流动性供给和情绪传导至全球市场。此外,部分外资可能出于躲避日股调整的考虑而暂时调整到中国市场。
在赵伟看来,日本超宽松政策退出,日债、日元波动或有限,对日股盈利等冲击不大。向后看,基本面、资金面对日股或有支撑,部分行业估值修复仍有空间。从基本面看,日企或将在未来2年继续实现盈利增长;从资金面看,当前海外资金对日股配置也并不高;从情绪面看,日股前期上涨有盈利的支撑,当前部分行业估值相对合理,仍具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退出负利率后,日本央行是否还会持续加息?野村证券方面表示,预计2024年10月,日本央行将加息至0.25%。其依据是,日本最大的工会组织Rengo于3月15日公布的今年春季工资谈判第一批结果显示,包括按工龄工资上涨在内的工资增长为5.28%,远远超过去年第一批结果。
工资不仅影响通货膨胀的速度,还影响通货膨胀的黏性,工资增长率的上升再次证实了:日本基于核心CPI(扣除生鲜食品)的通货膨胀将在2025年中期保持在同比增长2%以上。
“这将使日本央行对工资和物价之间已经建立良性循环的信心逐渐增强。考虑到这一点,我们仍然认为日本央行将在2024年10月再次加息,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目标从目前的0.0%~0.1%提高到0.25%。”Kyohei Morita预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 (ID:eeo-com-cn),作者:胡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