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于9月26-27日在广州举行。会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演讲时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三个重大的变化,包括能源结构、智能化和品牌竞争格局。
第一个变化是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变。国内在仅二十多年里就实现了从传统动力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重大调整,“这个转变,让所有的中国企业,包括本土企业和合资企业,都感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和冲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44.8%;1至8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37.5%。冯兴亚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占比有可能达到40%。
另外是汽车的智能化。冯兴亚提到,上半年,L2级汽车的技术占比已经达到了66.3%,也就是超过六成的汽车装载了辅助驾驶技术,这个变化幅度非常大。除此之外,L2+和L2++的装载比例今年也在快速提高。
目前,广汽已经有三款车型实现搭载L2++城市NDA技术,包括昊铂GT、昊铂HT和第二代AION V,并计划于今年内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推广。
“大家都在谈去年是智能驾驶的元年,我觉得元年一过,自动驾驶在整车的搭载比例会快速提高,这个技术可能很快会成为一般车辆的标配。”冯兴亚说。
广汽也在推进智能化进程,一个标志性动作是近几年来与华为陆续的合作。
2021年7月,广汽集团公告称,与华为将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共同打造一系列智能汽车。
今年以来,双方合作在增速。3月,广汽传祺正式加入华为鸿蒙生态,成为首批加入鸿蒙生态的汽车品牌之一;9月19日,双方签署数字化战略合作备忘录,在研发数字化、生产智能化、ICT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9月24日,广汽传祺发布全新概念车1 Concept,新车采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ADS 3.0系统。
相比之下,也有不能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的车企。上汽集团此前表示,“这就好比又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
针对“灵魂”的问题,冯兴亚认为,这和时代背景、技术发展阶段性、供需状态相关联,比如当这个技术对整车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从社会上无法正常采购,它就一定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灵魂;如果这个技术已经成熟,社会普遍的供应可以满足,就不是灵魂。
“前几年,智能网联这个核心技术对整车的竞争至关重要,说它是企业的灵魂毫不为过。但是到了今天,至少有些技术已经打开面纱了,比如自动驾驶技术。我现在的判断是,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外部采购来解决,也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变化。”冯兴亚提到。
“所以广汽的路线是自主研发和合资合作并论。另外在华为的合作上是战略性和全面的,比如说传祺系列的车型上、包括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系统。”冯兴亚进一步指出,未来一个技术是靠自研掌握核心能力,还是靠通过社会采购,要看其经济性,如果第三方采购是经济的,一个系统开发满足所有车企的需要,它就应该走向第三方的供应。
国内汽车产业的第三个变化在于品牌竞争格局。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合资品牌是国内市场竞争的主流,占有60%甚至以上的市场份额。眼下这个格局开始变化,截至今年8月,国内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已达到了66.9%。
格局发生了颠倒,冯兴亚认为,这也是今年以来很多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竞争压力的主要原因,因为竞争主体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广汽旗下的合资品牌也遭遇产量的滑铁卢。根据产销快报,1-8月,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产量按年下降34.60%和23.23%。
据本田中国消息,广汽本田计划2024年10月关闭年产能为5万台的第四生产线,广汽本田全新新能源工厂将在2024年11月投产。加上东风本田的调整,本田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由149万台变为120万台。
合资品牌的承压也给“万亿广汽”带来了调整。该计划中,广汽提出了2030年实现产销超475万辆、营收1万亿、利税1000亿的目标。
冯兴亚坦言,要实现上述目标,相当于五年内要实现营收翻倍,这里面挑战非常大。一方面,中国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合资品牌增长遇到了困难;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来讲,中国市场的总量也在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按照正常的惯例,下个月我们应该启动第15个五年计划,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当中,我们会对发展速度和质量做出重新的研判,现在我们还在按照万亿广汽计划发展目标。”冯兴亚说。
冯兴亚分析指,未来集团的增长空间主要是两方面,国际化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增长点,因为广汽的国际化比例比较低,增长空间非常大。另一方面是产业链,在产业链的增长空间也比较大,“以前做产业链,我们是上中下游,现在是整车厂、主机厂要作为链路企业把整个产业链搭建起来。”
界面新闻记者 |
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于9月26-27日在广州举行。会上,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演讲时指出,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三个重大的变化,包括能源结构、智能化和品牌竞争格局。
第一个变化是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变。国内在仅二十多年里就实现了从传统动力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重大调整,“这个转变,让所有的中国企业,包括本土企业和合资企业,都感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战和冲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44.8%;1至8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新车总销量的37.5%。冯兴亚预计,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占比有可能达到40%。
另外是汽车的智能化。冯兴亚提到,上半年,L2级汽车的技术占比已经达到了66.3%,也就是超过六成的汽车装载了辅助驾驶技术,这个变化幅度非常大。除此之外,L2+和L2++的装载比例今年也在快速提高。
目前,广汽已经有三款车型实现搭载L2++城市NDA技术,包括昊铂GT、昊铂HT和第二代AION V,并计划于今年内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覆盖推广。
“大家都在谈去年是智能驾驶的元年,我觉得元年一过,自动驾驶在整车的搭载比例会快速提高,这个技术可能很快会成为一般车辆的标配。”冯兴亚说。
广汽也在推进智能化进程,一个标志性动作是近几年来与华为陆续的合作。
2021年7月,广汽集团公告称,与华为将基于广汽GEP3.0底盘平台、华为CCA(计算与通信架构)构建的新一代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共同打造一系列智能汽车。
今年以来,双方合作在增速。3月,广汽传祺正式加入华为鸿蒙生态,成为首批加入鸿蒙生态的汽车品牌之一;9月19日,双方签署数字化战略合作备忘录,在研发数字化、生产智能化、ICT基础设施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9月24日,广汽传祺发布全新概念车1 Concept,新车采用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搭载华为鸿蒙座舱和乾崑智驾ADS 3.0系统。
相比之下,也有不能接受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的车企。上汽集团此前表示,“这就好比又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
针对“灵魂”的问题,冯兴亚认为,这和时代背景、技术发展阶段性、供需状态相关联,比如当这个技术对整车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但是从社会上无法正常采购,它就一定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灵魂;如果这个技术已经成熟,社会普遍的供应可以满足,就不是灵魂。
“前几年,智能网联这个核心技术对整车的竞争至关重要,说它是企业的灵魂毫不为过。但是到了今天,至少有些技术已经打开面纱了,比如自动驾驶技术。我现在的判断是,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通过产业链的外部采购来解决,也可以通过自主研发实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变化。”冯兴亚提到。
“所以广汽的路线是自主研发和合资合作并论。另外在华为的合作上是战略性和全面的,比如说传祺系列的车型上、包括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系统。”冯兴亚进一步指出,未来一个技术是靠自研掌握核心能力,还是靠通过社会采购,要看其经济性,如果第三方采购是经济的,一个系统开发满足所有车企的需要,它就应该走向第三方的供应。
国内汽车产业的第三个变化在于品牌竞争格局。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合资品牌是国内市场竞争的主流,占有60%甚至以上的市场份额。眼下这个格局开始变化,截至今年8月,国内自主品牌的占有率已达到了66.9%。
格局发生了颠倒,冯兴亚认为,这也是今年以来很多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竞争压力的主要原因,因为竞争主体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广汽旗下的合资品牌也遭遇产量的滑铁卢。根据产销快报,1-8月,广汽本田、广汽丰田产量按年下降34.60%和23.23%。
据本田中国消息,广汽本田计划2024年10月关闭年产能为5万台的第四生产线,广汽本田全新新能源工厂将在2024年11月投产。加上东风本田的调整,本田在中国的汽车总产能由149万台变为120万台。
合资品牌的承压也给“万亿广汽”带来了调整。该计划中,广汽提出了2030年实现产销超475万辆、营收1万亿、利税1000亿的目标。
冯兴亚坦言,要实现上述目标,相当于五年内要实现营收翻倍,这里面挑战非常大。一方面,中国市场结构的变化使合资品牌增长遇到了困难;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来讲,中国市场的总量也在从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按照正常的惯例,下个月我们应该启动第15个五年计划,在‘十五五’规划编制当中,我们会对发展速度和质量做出重新的研判,现在我们还在按照万亿广汽计划发展目标。”冯兴亚说。
冯兴亚分析指,未来集团的增长空间主要是两方面,国际化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增长点,因为广汽的国际化比例比较低,增长空间非常大。另一方面是产业链,在产业链的增长空间也比较大,“以前做产业链,我们是上中下游,现在是整车厂、主机厂要作为链路企业把整个产业链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