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陈升龙 蔡星卓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热浪、干旱、暴雨、洪水、野火、冰雹、龙卷风、热带气旋等气候事件持续更长、更频繁、更强烈,全球极端天气似乎已进入常态化模式。

强寒潮多发的冬季结束之后,我国多地陆续在4月集中出现极端天气。华南地区的强降雨和大风片刻未停,海南更是早早录得40℃以上高温;同时内蒙古中部局部、河北省承德多地却遭遇罕见特大暴雪。

2023年7月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显示,1961年至2022年,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呈显著增加趋势,2022年极端高温事件频次为1961年以来最多。该蓝皮书还提到,2023年夏季我国发生了14次高温事件,约70%的国家气象台站超过了40℃,16个台站打破了其温度纪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在去年底的一个公开讲堂上表示,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新常态”。他介绍,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一般在5%到10%之间,相当于几十年一遇,但现在已进入明显发生期,未来几十年可能都会存在某些趋势,包括欧亚冬春偏冷,陆地与海洋不断变暖、夏季大陆地区易发生高温热浪。

2024年4月29日,长沙城区出现雷电,大风及暴雨等强对流极端天气。乌云密布宛若夜晚,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来源:视觉中国

气候模式快速切换

尽管厄尔尼诺效应在逐渐消退,但处于低纬度的亚非大部份地区仍持续受到其高强度影响。

按照联合国气象组织(WMO)气候专家席尔瓦(Alvaro Silva)的说法,作为本轮厄尔尼诺事件的一部份,近期印度洋西北部创纪录的暖湿气流是导致东南亚高温、南部非洲干旱,以及非洲东部-阿拉伯半岛极端降雨的“罪魁祸首”。而近期中国华南地区降雨狂风凶猛,原因之一也是印度洋海温的升高

过去一周,热浪席卷了南亚和东南亚,各国气温普遍比往年同期高3-4℃。柬埔寨、缅甸、孟加拉国报告超40℃的高温。菲律宾多地最高温甚至达到50℃,包括首都马尼拉在内的各地数千所学校暂停面授课程,影响学生人数超过360万人。另有31个省面临干旱,庄稼收成可能低于平均水平。

今年迄今,泰国至少已有30人死于高温。上周四,该国热指数超过52℃。热指数综合温度、湿度、辐射热等数据计算而出。当空气湿度增加,人体更难以通过排汗来降温。家中未安装空调的居民们只能在公园和商场里躲避高温。

印度正在举行持续一个多月的议会下院大选。上周末,数百万选民冒着高温到投票站排队投票。印度人民党领导人、交通部长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在户外发表竞选演讲时突然晕倒。

酷热构成的健康风险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中暑,这些都可能危及生命。高温尤其对老年人、婴幼儿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士产生不利影响。

联合国跨政府组织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最新评估报告预计,亚洲极端高温事件增加的趋势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下去。世界气象组织副秘书长科巴雷特(Ko Barret)在2024年4月25日举行的会议上提到,与高温相关的死亡率被广泛低估,其经济成本的真实规模并没有准确反映在统计数据中。

4月中旬爆发的中亚乌拉尔下游流域洪水未彻底消退,俄罗斯境内部份受灾群体至今仍住在应急帐篷里。在非洲东部,持续一个月的暴雨导致肯尼亚首都附近的大坝决堤,截至发稿已造成至少71人遇难;坦桑尼亚洪水泛滥摧毁了道路、桥梁和铁路,学校关闭,至少已有155人遇难。而深处沙漠地带的迪拜遭遇罕见暴雨,24小时内的降雨量相当于过往两年的量。

(视频截图)当地时间2024年4月28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龙卷风造成的破坏。来源:视觉中国

WMO在4月23日发布《2023年亚洲气候状况》报告中指出亚洲变暖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里仍是世界上气候灾害最多发的地区。其中洪水和风暴造成的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最高,极端事件发生概率加剧。

例如处于较高纬度的日本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的最热夏季。严重且持续的热浪影响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西至孟加拉国和印度东部,北至中国南部,且温度打破纪录。另据国际紧急事件数据库统计,2023年亚洲发生与水文气象危害事件相关的灾害共79起,造成2000多人死亡,900万人直接受灾。

国际厄尔尼诺现象研究中心(CIIFEN)的负责人赫尔南德斯(Yolanda Gonzalez Hernandez)4月25日于智利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球气候模式已经出现了很大变化,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将在未来几年将更频繁和极端。本轮厄尔尼诺退出后,拉尼娜现象有望在今年下半年登场。两种气候模式的密集切换导致气温波动更剧烈,预计东亚夏季会出现创纪录高温。

前述WMO报告还指出,目前只有不到50%的亚洲成员国提供气候预估等产品,为风险管理、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提供信息服务。

病毒迁徙的新威胁

曾经局限于特定地区的疾病正在向新的地区传播,威胁着未建立相应免疫力的人群。

全球暖化导致原本在夏季流行的传染病流行期延长,发源于热带的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寄生虫病逐渐向温带、甚至寒冷地区扩散。早在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发出警告,一旦气候持续变暖,本世纪初北半球每年将有5000万-8000万人染上热带疾病。

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刘起勇发表《气候变化对中国媒介生物传染病的影响及应对》,其中提到,在气候变暖对传染病的影响中,以媒介生物传染病最为敏感。媒介生物的时空分布、病原体在媒介生物体内的繁殖与扩增都易受气候因素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魏科此前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随着温度升高,一些热带虫媒传染病会向中高纬度扩展,例如蚊子携带的登革热病毒等,还有入侵物种可能带来严重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确认,气候变化是全球登革热扩散的主要原因。目前登革热疫情正在巴西、玻利维亚、秘鲁、哥伦比亚和墨西哥等拉美多国持续蔓延。仅在巴西,截至4月29日该国确诊病例上升至4127571,累计死亡1937例。来自当地的最新研究发现,蚊子正在经历“热演变”,它们更加适应高温环境下生存。

刘起勇在论文中写到,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下,我国媒介伊蚊适生区及登革热风险区将进一步向北、西扩大。此外,通过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乙脑发病与温度、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呈强相关。其在我国的流行区已由西南扩大至西北和东北。气候变化对我国乙脑发病影响存在滞后效应,滞后的温度和降雨都增加了发病风险。

在不稳定的气候环境下,人类相对于传染病的脆弱性愈发明显。2022年8月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新研究指出,在已知的375种人类病原性疾病中,有218种因气候灾害而恶化。该研究列出了气候危害加剧疾病传播的途径:洪水加剧肝炎传播,气温上升延长携带疟疾病毒的蚊子的寿命,干旱使感染汉坦病毒的啮齿动物在寻找食物时进入人类社区。

2023年11月,美国联邦政府每四年召集气候专家进行一次的报告《第五次国家气候评估》显示,气候变化带来的卫生风险包括部份传染病的传播增加,西尼罗河病毒,登革热,莱姆病,落基山斑点热,狂犬病,山谷热等均属于“气候敏感型”传染病。

美国本土“气候敏感型”传染病分布图。来源:美国第五次国家气候评估

美国本土所处纬度与我国相仿,该报告得出了与刘起勇类似的结论。例如随着美国大陆变暖,在西南部传播的真菌疾病“山谷热”将逐渐向北移动。报告称,如果气候变化持续不减,到本世纪末,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将增加220%。

另外,2022年5月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部分野生动物因气温上升而迁移到更凉爽的栖息地,为新的生态系统带来跨物种病毒传播。

而在秋冬季,基于世卫全球流感计划数据库的研究发现,厄尔尼诺事件期间,大规模流感爆发增加。冬季的异常温度波动也会导致翌年流感流行更为严重。

得益于冰川和冻土融化,古老的病菌重见天日。早在2014年,西伯利亚就出现过一种直径1.5微米的巨型病毒。2022年8月在加拿大北极圈内Milne Fiord Epishelf湖的一块融化的冰湖里,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种巨型病毒。

关于冰川融化带来病毒威胁的说法,魏科表示,目前挖掘出来的一些病毒确实还存有活性,但还没研究证明哪一种病毒复活会导致在人类中传播的风险。

Source

Visited 14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