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正在迎來擺脫通縮的轉折點。

文:任早羽 編輯:江江

來源:鹽財經(ID:nfc-yancaijing)

如果對日本的印象,還停留在「失去的十年」,可能就落後了。

在無數次對就業率的討論中,日本已經「華麗轉身」,在網際網路中變成了一個「會呼吸就能找到工作」的國度。

此言有些誇張,但日本的應屆就業率的確有所上升。

日本文部科學省和厚生勞動省發佈的資料顯示,截至2023年4月1日,日本應屆畢業大學生的就業率達到97.3%。

日本大學生今年就業率變化/圖源:百家號@擇富海外

儘管這個資料還沒達到2018年和2020年98%的頂峰,但已經同比上漲了1.5%,也是三年來首次上漲。

與此同時,在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之中,2022年日本全職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也達到歷史最高,為31.18萬日元(約合1.53萬元)。

日本的CPI資料(消費者物價指數,不含生鮮食品)緊跟其後,2023年1月同比上漲了4.2%——是日本自1981年9月以來的最高紀錄。2023年7月,其CPI則同比增長3.1%,連續16個月超過日本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

其他國家面對CPI上漲,或許如臨大敵,但這事兒對於20世紀90年代後長期處於通縮狀態的日本來說,反而是好事。

今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公佈了第二季度(4月到6月)GDP年化增長率,6%,這個數字比此前經濟學家預測的2.9%,要生生翻出一番來,遠超預期。

儘管9月初,日本將第二季度的GDP年化增長率修正為4.8%。但這也已經超出了第一季度2.7%的年化增長率。

日本實際GDP增長率/圖源:日本內閣府網站

如果從這些數字來看,日本似乎已經快要擺脫經濟泡沫破裂後持續存在的通縮與不景氣。日本內閣府在發佈的2023年度經濟財政白皮書中,也出現了這樣的表述:

工資和物價水平都開始上漲,「這些變化表明,日本經濟正在迎來擺脫通縮的轉折點」。

資料支撐了日本政府對經濟的樂觀態度,只是,在全球經濟普遍低迷的大前提下,難免存在一些疑問——這樣的經濟迴旋鏢,到底是偶然的急轉,還是根本性的扭轉?

01

經濟增長,含金量幾何

要問日本到底是不是真的能徹底剎住通縮這趟車,還是得從這些上漲的資料中找尋蛛絲馬跡。

在日本所有拉動GDP的經濟資料之中,其進出口資料最為顯眼——出口環比增長率為3.2%,是兩年內的最大增幅,進口則環比下滑了4.3%。

日本貨物貿易逆差/圖源:雪球網@北海居

日本貨物貿易逆差/圖源:雪球網@北海居

也就是說,巨大的進出口差額,在無形中通過拉高淨出口數額,而抬高整體的GDP資料。

「處於貿易順差」,這個利好本就算不上一個「經濟預警」,頂多算是一個更加容易算出漂亮增長率的計算方式。當然也別忘了,2023年第二季度的同比增長率,也是建立在疫情期間經濟低迷的基礎之上的。

關鍵在於,如果只有淨出口超越預期,但國內消費疲軟,便稱不上是一個能夠扭轉慣性的經濟狀態。

而資料顯示,2023年日本第二季度的私人消費,環比下滑了0.5%,並在9月8日將下滑0.5%修正為下滑0.6%。

日本個人消費增長率/圖源:日本內閣府網站

日本政府將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長率從6%修正到4.8%,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這一修正,主要是因商業支出下滑1%,而此前政府預計這一資料將與第一季度持平。

國內支出放緩和出口上漲也受另外一個重要「中間商」匯率的影響。在美元持續強勢的情況下,貶值的日元將會推高進口食品和能源的價格,同時增強出口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和外國遊客赴日旅遊的意願 。

領漲出口資料的汽車出口量,就得益於日元貶值。

不過日本汽車行業的增長,仍比不上旅遊行業對出口資料的提振作用,儘管旅遊業並不能算作是真正意義上的出口。

根據日本觀光旅遊局的資料,在今年5月徹底取消邊境限制之後,日本的入境遊客數基本在200萬人次左右徘徊,已經恢復到2019年約70%的水平。

這一資料仍在向好發展,到2023年8月,入境遊客已經恢復到2019年同期約85%的水平。

需要提及的是,和其他國家在面對匯率變動時不同,日本政府及央行,仍不得不堅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即使歐美國家央行在形勢下紛紛轉向緊縮性政策。

幾個方面聯繫起來,日本整體的狀況應該是:計算方式的確在客觀層面上「加成」了日本的經濟資料,其經濟資料確有增長,但其增長更多地倚靠在外需上,國內支出疲軟。

也就是說,日本的經濟增長仍然有其脆弱性,且缺在內需。這一點,已經在近幾個月中顯現出來。

比如,儘管日本平均工資名義上持續上漲,但漲幅仍然不足。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如果要能夠達到支撐2%通脹率的預期,日本民眾的名義工資漲幅需要達到3%。

根據厚生勞動省的資料,今年6月,日本名義收入同比增長2.3%,7月該數字則放緩至1.3%。

顯而易見,經過通脹調整之後,日本民眾的實際工資並不能跟上物價的上漲速度。

在厚生勞動省截至2023年9月的統計中,到7月,日本人均月度實際工資同比下滑2.5%,下降的趨勢已經持續了16個月。

02

沒打算放手

儘管日本此番增長,並不如想象中堅挺,但正如日本政府在白皮書中所說的,新的經濟情況出現也意味著日本迎來了新的機會。

在地緣政治環境持續緊張的情況下,多數企業更樂意選擇「本地化」的運營模式。日本企業也不例外。

2023年5月召開的廣島G7峰會的聯合聲明中出現了這樣一個詞——「去風險化」,這意味著,從整體佈局而言,無論是日本政府,還是日本企業,或都更希望能夠實現產能迴流,或至少流向對其而言更「安全」的國家和地區,以保證產業鏈的完整。

而不是希望如今的日企如日美貿易摩擦時期一般,向外尋找生路。

事實也是如此,日本製造業迴流的大門已經開啟。據日本建設業聯合會的資料,2022財年日本國內建設訂單同比增長8.4%,乃二十年新高。其中,電氣機械產業訂單增至2.5倍。

這一增長主要倚靠索尼、京瓷等半導體企業部分產能和投資的迴歸,訂單增加也就意味著供應鏈的迴歸,也就意味著崗位和薪酬可能增長。這一鏈條的末端,可想而知是拉動內需。

在2023年春季的勞資談判中,日本民眾也為自己爭取來了歷史最高漲薪水平的利好。

在當前的環境下,問題在於日本能不能抓住機會,又如何才能抓住機會。

作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肯定想要做些什麼,畢竟經濟情況關乎其政治生涯。否則他也不會一改「安倍經濟學」,推行自己的經濟政策概念。

此前有民意調查顯示,日本選民對岸田沒能夠緩解由日元疲軟帶來的物價上漲而感到不滿。

因此,岸田真的在8月31日宣佈將提高最低時薪標準,預計將達到1500日元每小時(約合75元/小時)。只不過達成這樣的標準,他預計還要十年左右的時間。

在看起來「不太靠譜」的舉措之外,岸田還是針對這次「轉折」,給出了新的經濟措施概要。

面對著央行有關通脹前景不確定的「警告」,9月25日,岸田公佈了新經濟措施的相關舉措,其目的,就是促進工資的可持續增長,並緩解通脹帶來的影響。

岸田將在10月正式制定的具體經濟措施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包括加薪、刺激半導體在內的國內關鍵領域投資、稅收減免和控制汽油、電及燃氣價格的上漲等。

在半導體領域,日本已經吸引到了台積電、三星和美光等幾大關鍵外企的部分產能投資。

在岸田諸多表態之中,還有一項值得關注——當地時間2023年9月21日,岸田在訪美過程中曾特意發表演講,向海外投資者示意,日本將要設立一個「資產管理特區」,以吸引基金管理人投資日本。

岸田此舉也不無道理。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日元持續走弱助長了外資投資日本的風潮,已經推高了日本股市。2023年6月,日經指數達到33年來的頂峰。

儘管此後日經指數有所下跌,但從全年來看,日本股市的熱度依然不減。

可見,岸田是想要抓住這次機會,內需外需並抓。此舉是否成功,還有待時間檢驗。

Source

Visited 3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