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爆了,全国已对齐颗粒度!”

凭借对职场生态的深入观察和辛辣讽刺,《年会不能停!》在这个热闹的跨年档突出重围,成为一匹超乎预期的喜剧片年度黑马。

加班、职场PUA、阿谀奉承、敬酒文化……年会仿佛就是职场的缩影,打工人在其中看到了许多既熟悉又扎心的画面。影片以“年会”破题,在笑点铺陈密集的故事中,极尽还原了真实的职场环境。

《年会不能停!》借用传统喜剧的外壳,以误会和反转推动剧情、引爆笑点,讲述当代职场环境的荒诞内核,对当下职场中最典型的潜规则和乱象展开了强烈的嘲讽,为兢兢业业忙碌了一年的广大打工人提供了一个畅快淋漓的情绪出口。

套用影片中俯拾皆是的互联网黑话来说,《年会不能停!》对齐了龙标颗粒度,打通了职场底层逻辑,在嬉笑怒骂之中完成了喜剧片的精准把控,形成一闹二笑三口号的形式组合拳,直击打工人的情绪痛点,最终打磨成耐人寻味的时代影像闭环。

一、“钦差大臣”式喜剧:误会、错位与反差

“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关键的问题。”

对于喜剧作品来说,关键问题的关键,就是让人笑出声来。《年会不能停!》成功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一部相当工整、纯粹的喜剧作品,影片利用误会、反差和错位,将真实职场的笑点凝练在一起,用毫不留情的讽刺串起了一个个轻松而密集的笑点,在预设的情境中讲述了一个好笑的故事。

《年会不能停》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正在进行“裁员”广进计划的大集团中。由于一纸阴差阳错的调令,主人公胡建林从工厂钳工摇身一变成为大厂精英。而卑微的人事专员马杰克则为抱住自己的饭碗,“看破不说破”,为胡建林披上一件又一件皇帝的新衣。

电影的喜剧效果主要来自误会造成的身份错位。这种“钦差大臣”式的人物关系、颇为古典的喜剧结构,让故事蒙上一层荒诞的色彩。每个人物基于信息差和各自的私心产生的喜剧效果,在当代职场的利益关联和扭曲价值体系中演化出一个又一个新的幺蛾子。

而电影中的潘妮更像每一个普通的年轻人,虽然顶着“叛逆”的谐音名号,但看得清世情和利害。她嘴上吐槽不断,心中怀着对自由的向往,但该干的活还得干,该背的锅还得背,在桩桩件件中小心平衡着自我与世界。

三个人组成的社畜小队发现了工厂被迫遣散的秘密,要为蒙冤的工人们讨回公道,最终的解决方案在于“上达天听”以“清君侧”。共同的目标之下,三个人的心态和期许各不相同,也就营造出了喜剧逻辑上的反差。

同样存在反差的,还有整个公司的所有员工。看破不说破、知晓不吱声、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几乎所有职场中的烂俗风气都被他们演绎了出来,笑点也在此孵化。

在这个充满错位与误会的情境中,每一个角色都似乎在努力寻找自己的位置,但每一次努力都像是在巨大的漩涡中挣扎。

二、扫射职场乱象:‍‍‍‍‍重新审视荒诞规则

上过班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对《年会不能停!》中展露的职场乱象有所共鸣。

“打通底层逻辑”“组合拳”“形成闭环”“对齐一下颗粒度”……在电影里,职场精英们说着各种各样的胡建林听不懂的“黑话”,仿佛它们是一套万能的公式。

“互联网黑话”本身不是问题,人们反感的是,这套话语体系废话连篇、内容空洞,却又故作高深、自以为是。而其背后筑起的并不是人们曾经以为的行业门槛和壁垒,多数时候只是云里雾里和装腔作势。

互联网黑话只是一个引子,背后是更多荒谬的规则与乱象。在影片中,打工人们的心酸被以喜剧的方式展现出来,似乎每一个“没被对齐的颗粒度”,都是对现状的讽刺。

影片的妙处在于,当我们已经对这些职场中的荒谬规则习以为常的时候,胡建林从一个“过时”老员工的角度重新审视着这些人为炮制的“潜规则”。

在职场人眼中,胡建林不只是本分、甚至有点傻。他会在周围人都躲活儿甩锅的时候主动揽活儿扛事,他不明白为什么要斥巨资办年会,而不是拿这笔钱来和所有员工一起共渡难关。当他说出“优化不是一个好词吗”的时候,在搞笑之外更让观众醍醐灌顶:无论资本家们创造出多少新鲜词语,都无法掩盖其背后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而身在职场的人们虽然也在吐槽讽刺,但仍不免被环境异化。

在影片的设定框架中,“大厂”与“老工厂”成为两个极具象征性的元素。“大厂”展现的是当下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快速更新迭代,而“老工厂”则象征着过去国营企业时代的辉煌与时代变迁。这种新旧时代产物的冲撞,在体现出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必然的同时,也反映着其背后职场生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

胡建林所秉持的老工厂时代的价值观——“只要勤恳努力,大家都能吃上大锅饭”无疑是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就像是在裁员计划中被舍弃的老工厂一样,但他的尝试是有意义的。他的赤诚,让我们重新审视眼下麻木的职场生存哲学。

2012年,《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受邀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说道:“我唯一的担忧是,你们已经不再相信——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术和权谋有所区别,不相信风格胜过阿谀。”

环境对人的异化无处不在。当利益至上成为自上而下的追求,当人际关系而非能力成为晋升之阶,这样的评价体系自然会让人磨合出一套截然不同的生存哲学,并沉浸其中。可这样的价值观是不是对的呢?是否值得坚持呢?只有跳出来的人才能说得清。

当我们早早麻木在这样的生存哲学中时,《年会不能停!》让我们清醒了一下。影片带我们反思,我们是否在职场磨砺下变成了曾经最不想成为的人,曾经的优秀品质、正确的思想,是否还值得坚持,曾经向往的快乐与自由是否应该重新起步追寻。

三、“职场童话”之后:快乐不要停

《年会不能停!》这样的职场童话帮现实中的打工人发疯、做梦,又落回现实,但没能解决所有现实的问题。

电影中,无论是老工厂还是大厂,裙带关系与贪污腐败依然横行无阻。电影没有试图解决庞大公司中陈腐的系统性问题,而是一笔带过,转而化作强烈的情绪宣泄充斥在观众心头。年会上主角团拼尽全力唱出那首吐槽公司的Rap燃爆全场,似乎也已经是打工人能够表达的极限。

广进计划原计划裁掉6000人,在故事的结尾,胡建林凭着这股赤诚孤勇,从大老板手里捞回了300名工友,这无疑是理想主义的一次胜利。但是,剩下的那5700人又去哪里了呢?他们要怎么面对接下来一年的生活呢?

影片即将落幕时,潘妮拿着吉他唱着歌,她唱“风带着潮湿/水在讲故事/无处停留的我/绕着江若无其事”,像是在娓娓道来。她讲述的是美好的过往,松弛的当下,感受周遭一切的流动,以及一个自由勇敢的未来。

如果可以,我们都会想做潘妮,但事实上多数人都是马杰克,为了生存不断地妥协。看完电影,年会之后,我们多数人依然要回到新一年的现实中来,继续打工人的历程。

2024年,电影中影射的大厂已跌下神坛,不再是人人趋之若鹜的去处。我们见证了一次次互联网寒冬下的裁员风波,互联网黑话、套路、权力结构变动和高层密辛已经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无数打工人逐渐看清了资本剥削的本质,向往着稳定、摆烂和躺平,却又不得不为了生计奔波。

在这个上升通道逐渐缩紧、充斥着不确定性的时代,不知道快乐的工作到底哪里才有。但是快乐的人生,应该从这一秒就开始,从反抗一切偏见和苛待开始,从直面自己的热爱开始,从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开始,从忠于自己的内心开始。也许我们无力改变,但至少我们清醒了一次,发泄过一次。

这也许就是喜剧的意义。喜剧不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苦难和痛苦,但是可以渡我们一程。

它告诉我们:过往的痛苦没关系,你可以面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晚风

Source

Visited 4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