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马商评
红牛纷争的当事方天丝集团、华彬集团最近掀起了新一轮“攻防战”。
11月13日,天丝集团突然在其官方公众号发文,以自身视角梳理了红牛品牌的来龙去脉,并指责华彬集团在合资公司体系外生产红牛产品,从而将大量收益收入囊中。
华彬集团11月14日在其子公司北京红牛饮料销售有限公司的官方公众号“红牛”发文反击,贴出了“50年协议书”,称天丝集团撕毁契约、非法获利。
公众口中的“中国红牛”,一般指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其第一大股东是红牛维他命饮料(泰国)有限公司(即“泰国红牛”)。
公开信息显示,泰国红牛由红牛饮料创始人许书标的许氏家族控股,占股比例为51%;华彬集团创始人严彬的严氏家族持股49%。
简言之,许氏家族和严氏家族通过泰国红牛控股中国红牛。根据媒体计算,许氏家族和严氏家族分别持有中国红牛66.48%、32.16%的股份。
红牛纷争背后
天丝集团、华彬集团双方的纠纷,其实质是严氏家族和许氏家族的分歧。2012年,红牛饮料创始人许书标去世,其子许书恩接掌天丝集团及红牛“帝国”。
这一变动打破了许书标和严彬多年的默契合作,许书恩作为“红牛二代”对于中国市场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此前,天丝集团与中国红牛签订商标许可合同,授权中国红牛独家经营中国大陆的红牛饮料。天丝集团称,最后一份商标许可合同已经于2016年10月6日到期,天丝集团不再给予中国红牛品牌授权。
随后,天丝集团重新布局,授权广州曜能量饮料有限公司(简称“广州曜能量”)、普盛食品(北京)有限公司(简称“普盛公司”)在中国大陆售卖红牛饮料。
与此同时,天丝集团和中国红牛及其附属公司爆发了“法律战”,双方互相起诉对方“侵权”。
关于红牛商标的权属问题,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底曾作出终审判决,判决文书明确提到,中国红牛主张“95年合资合同”约定了商标归属于本公司,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此外,中国红牛与天丝集团共有商标权的主张也被认为缺乏法律依据。
根据上述判决,司法机关明确了红牛商标归属于天丝集团所有。对于这一结果,华彬方面并不满意,2022年中国红牛又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交了关键证据——“50年协议书”,申请再审。
关键的“50年协议书”
当前的局面是中国红牛和天丝集团授权的两家公司多方经营红牛饮料,构成直接竞争,中国红牛和天丝集团又都希望在中国大陆独家经营红牛,因此都在指责对方侵权。
在舆论层面,中泰红牛纷争也已经成了“连续剧”,由于双方在司法层面互诉案件很多,每当案件有新的进展,不出意外就会爆发口水战。
在本轮“攻防战”之前,7月底、8月初双方刚刚发布过针锋相对的声明,直接原因是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了天丝集团起诉中国红牛下级经销商糖酒公司侵犯商标权的主张。
针对长沙中院的判决,天丝集团坚称“‘华彬红牛’依然被禁止销售”。
白马梳理发现,当前决定着红牛纷争的关键是“50年协议书”以及司法机关如何认定“50年协议书”。
根据相关文书,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商标归属权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中国红牛在一审中提供了“50年协议书”后又撤回,随后在一审、二审中均未提供原件,这对中国红牛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不过,中国红牛后续声明显示,2022年公司已经找到了“50年协议书”,并据此新证据向最高院申请了再审。
11月14日的声明中,中国红牛贴出了“50年协议书”。
这份协议书的关键信息是,相关各方约定只有中国红牛有权在中国生产销售红牛饮料,泰国天丝不能经营红牛饮料,海南红牛只能为中国红牛生产红牛饮料。
中国红牛还主张,中泰双方股东签订的《95年合资合同》约定了中国红牛产品上的商标是中国红牛的资产。
谁是谁非,局外人实在是“迷糊”。
天丝集团和中国红牛争夺的核心是中国大陆市场红牛的销售收益。有快消品资深从业人士告诉白马,目前华彬控制的中国红牛年销售额约200亿元左右,普盛公司和广州曜能量分别为70亿、20亿元左右。
天丝集团在最近的声明中称,自2016年10月商标许可到期至今,华彬方利用合资公司为掩护生产销售侵权产品金额超过1500亿元。合资公司营业到期后,严彬控制的合资公司继续委托奥瑞金公司生产包装产品,用以违法生产销售“华彬红牛”产品。
实际上,中泰红牛纷争远比我们看到的还要复杂。目前,普盛公司的法人代表王睿是中国红牛原CEO,任职时间达11年之久。2014年11月,王睿从华彬集团和中国红牛辞职。
此外,公开信息显示,王睿还是北京市怀柔区人大代表;中国红牛及普盛公司的注册地均为怀柔区雁栖工业开发区,两家公司注册地相距不足2公里。
从1993年进入中国,到2016年前后两大股东彻底撕破脸皮,红牛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既有合作伙伴亲密无间、“你侬我侬”、相互成就的温情,也有核心人物“背刺”、股东大打出手、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的决绝。这真是一场扑朔迷离的商战大戏!
白马将持续关注中泰红牛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