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近些年的火熱名詞,「人工智慧」必須榜上有名。隨著去年ChatGPT爆火出圈,「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屢次霸屏熱搜榜,並被英國詞典出版商柯林斯評為2023年的年度詞。

除了「人工智慧」,我們還經常聽到「機器學習」、「深度學習」……

這些術語都是什麼意思?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說到人工智慧,大家的第一反應可能是科幻電影裡那些擁有人類智慧的機器人,但實際上,人工智慧可不僅僅是機器人哦。

人工智慧是由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於1956年提出來的,當時的定義是「製造智慧機器的科學與工程」。

現在的人工智慧是指「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慧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總結一下:人工智慧就是讓機器能夠模擬人類的思維能力,讓機器能像人一樣去感知、思考甚至決策。

時至今日,人工智慧已經不再是一門單純的學科,而是涉及了計算機、心理學、語言學、邏輯學、哲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領域。

人工智慧看起來是高深的科技,實際上是一個覆蓋範圍很廣的概念。我們的身邊,早就有了各種人工智慧,例如:自動駕駛、臉部辨識、智慧機器人、機器翻譯等等。

面對多種多樣的人工智慧,我們按照人工智慧的實力,可將其分成三類:

  • 弱人工智慧(Artificial Narrow Intelligence,ANI)

    擅長於某個方面的人工智慧,只能執行特定的任務。

    例如,臉部辨識系統就只能識別圖像,你要是問它明天天氣怎麼樣,它可不知道怎麼回答。

  • 強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

    類似於人類級別的人工智慧,能夠在多個領域表現出類似於人的智慧,能理解、學習和執行各種任務。

    強人工智慧也叫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

    ChatGPT之所以是劃時代的進展,就是因為它能寫詩能做數學題還能程式設計式碼,已經基本可以被稱作強人工智慧了。

  • 超人工智慧(Artificial Superintelligence,ASI)

    超越人類智慧的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都比人類聰明,可以執行任何智力任務並且在許多方面超越人類。

    儘管超人工智慧在科幻作品中經常出現,但在實際中只是一個理論概念,目前還沒有實現的可能。

說到這裡,問大家一個問題,打敗圍棋世界冠軍的AlphaGo屬於什麼人工智慧呢?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

前面提到,人工智慧的目的是讓機器能夠像人一樣思考並決策,到底如何實現呢?

回想一下,我們剛出生時基本上什麼都不會,經過了幾十年的學習,我們學會了各種知識、技能。

機器也是一樣的,要讓它會思考,就要讓它先學習,從經驗中總結規律,進而擁有一定的決策和辨別能力,這就是人工智慧的核心——機器學習。

機器學習專門研究計算機怎樣模擬或實現人類的學習行為,通過學習獲取新的知識、技能,從而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結構,不斷改善自身性能。

機器學習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涉及概率論、統計學、逼近論、演算法複雜度理論等多門學科。

機器是怎樣學習的呢?我們先來看一下人的學習過程:

  1. 上課:學習理論知識,進行知識輸入

  2. 總結複習:通過複習,強化理解

  3. 梳理知識框架:整理知識,形成體系

  4. 課後作業: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理解

  5. 每週測驗:檢查掌握情況

  6. 查漏補缺:改善學習方法

  7. 期末考試:檢查最終學習成果

機器的學習過程也是類似的,包括以下7個步驟:

  1. 資料獲取:收集相關的資料

  2. 資料處理:對資料進行轉換,統一資料格式

  3. 模型選擇:選擇適合的演算法

  4. 模型訓練:使用資料訓練模型,最佳化演算法

  5. 模型評估:根據預測結果評估模型性能

  6. 模型調整:調整模型參數,最佳化模型性能

  7. 模型預測:對未知結果資料進行預測

簡而言之,機器學習就是從資料中通過演算法自動歸納邏輯或規則,並根據歸納的結果與新資料來進行預測。

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想讓計算機看到狗時能判斷出是狗,就需要給計算機展示大量狗的圖片,同時告訴它這就是狗。

經過大量的訓練,計算機會總結出一定的規律,當下次看到狗時,捕捉到對應的特徵,得出「這是狗」的結論。

如果演算法不夠完善,可能會把貓誤認為狗,這就需要計算機通過經驗資料自動改進演算法,從而增強預測能力。

按照學習方式,機器學習可分為以下四類

按照學習方式,機器學習可分為以下四類:

  • 監督學習

    從有標記的資料中學習,即資料中包含自變數和因變數,通過學習已知的輸入和輸出資料來進行預測,如分類任務和迴歸任務。

    分類任務:預測資料所屬的類別,如垃圾郵件檢測 、識別動植物類別等。

    迴歸任務:根據先前觀察到的資料預測資料,如房價預測,身高體重預測等。

  • 無監督學習

    分析沒有標籤的資料,即資料中只有自變數沒有因變數,發現資料的規律,如聚類、降維等。

    聚類:把相似的東西聚在一起,並不關注這類東西是什麼,如客戶分組。

    降維:通過提取特徵,將高維資料壓縮用低維表示,如將汽車的里程數和使用年限合併為磨損值。

  • 半監督學習

    訓練資料只有部分有標記,先使用無監督學習對資料進行處理,再用監督學習對模型進行訓練和預測。

    例如手機可以識別同一個人的照片(無監督學習),當把同一個人的照片打上標籤後,之後新增的這個人的照片也會自動加上對應的標籤(監督學習)。

  • 強化學習

    通過與環境進行互動,根據獎勵或懲罰來最佳化演算法,直到獲得最大獎勵,產生最優策略。例如掃地機器人撞到障礙物後,會最佳化清掃路徑。

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通過上面的了解,相信大家對機器學習已經不陌生了。那麼深度學習又是個什麼?跟機器學習有什麼關係?

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領域的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是一種通過多層神經網路來學習和理解複雜資料的演算法。

機器通過學習樣本資料的深層表示來學習複雜任務,最終能夠像人一樣具有分析學習能力,能夠識別文字、圖像和聲音等。

深度學習使用了神經網路結構,神經網路的長度稱為模型的「深度」,因此基於神經網路的學習被稱為「深度學習」。

神經網路模擬了人類大腦的神經元網路,神經元節點可以對資料進行處理和轉換。通過多層神經網路,資料的特徵可以被不斷地提取和抽象,從而使機器能更好地解決各種問題。

典型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有以下四種類型

典型的深度學習演算法有以下四種類型:

  • 卷積神經網路(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常用於圖像識別和分類任務。

  • 遞迴神經網路(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適用於處理序列資料,如自然語言處理。

  • 長短期記憶網路(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一種特殊的RNN結構,能夠更好地處理長序列資料。

  • 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用於生成新的資料,如圖像、音訊或文字。

在深度學習的加持下,人工智慧得以快速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擁有一個全新的AI時代。

結束語

總結一下:

  • 「人工智慧」是一個廣泛的概念,目的是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和執行任務。

  • 「機器學習」是實現人工智慧的一種方法,目的是從資料中學習規律,傳統的機器學習需要人工確定資料特徵。

  • 「深度學習」是機器學習的一個特定分支,基於神經網路,能夠自動學習資料特徵。

除了今天介紹的這三個詞,與AI相關的術語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呢,歡迎在留言區討論~~

Source

Visited 5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