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吳軍著作《大學之路》,有部分整理刪減
本文作者吳軍,1967年出生,畢業於清華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前Google高級資深研究員、原騰訊副總裁、矽谷風險投資人。跨越中西方的求學和工作背景使吳軍對教育有獨特的見解。
本文中,吳軍老師將通過自己豐富的求學經歷和執教經驗,從國際比較的視角,結合中國美國目前的具體國情,思考了當今社會家庭教育問題,這將能幫助赴美留學的家庭深入了解國內外教育的實際情況。
在介紹高等教育的理念時,我們先要談一談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接受(高等)教育的意義何在?或者說得更通俗一點,為什麼要上大學?
每一個學生、家長甚至是老師未必會深究這個問題,因為大家都覺得上大學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上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成功的機會就低,就會處在社會的底層,這是很現實,也是很容易讓人理解的想法。
在我和弟弟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向我們灌輸讀書的重要性,時間長了,我們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讀書很重要」和「必須上大學」的觀點。
我想,我父母當年的想法和做法代表著如今中國大部分家長的想法和做法。但是年輕人容易有逆反心理,聽長輩們說多了,即便覺得有道理,也會煩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就會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久而久之就變成了被動地學習。
我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做助教時,輔導的課程常常有近百人(這在美國私立大學中算是很大的班級),班上大約1/3的學生是亞裔(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他們進入大學時的成績平均應該比其他族裔高不少,但是這些學生中表現突出的並不多,很多都學得被動。
反觀白人孩子,雖然有不少成績實在令人看不過去,但是另一方面卻有相當多出類拔萃的,他們學習非常主動,這不僅體現在對所學的學科非常有興趣,願意花更多的時間,而且成績優異。這是我在亞裔子女或清華本科生的身上很難看到的。
我弟弟在史丹佛大學讀書時,也注意到了類似現象。這其實反映出美國人(白人)和亞洲人有著不盡相同的教育理念,一種是出於興趣而學習,另一種則是為了很現實的利益而學習。目的不同,結果常常也不相同。
人生馬拉松之路很長
絕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退下來了
重壓之下的中國學生,踏上大學之路就成了家長實現自己夢想的延伸,很多年輕人在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會覺得他們總算完成了家長交給他們的使命。
在這樣的想法下,他們所走的大學之路也是目標非常明確——衝著文憑而去。當他們拿到畢業證書的那一刻,又會覺得自己總算結束了不很情願的考試生涯,接下來一輩子再也不想學習了。
遺憾的是,人生是場馬拉松,拿到一所名牌大學的燙金畢業證書,不過是在馬拉松賽跑中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站位而已,人生——這所真正的大學——路途才剛剛開始。
很多中國的家長都在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他們會讓孩子在起跑線上儘可能地搶位子。
但其實,成功的道路並不像想象得那麼擁擠,因為在人生的馬拉松長路上,絕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動退下來了。到後來,剩下的少數人不是嫌競爭對手太多,而是發愁怎樣找一個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因此,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笑到最後的人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
每當別人問起我父母培養我和弟弟的經驗時,他們給出的答案其實讓求教者們頗為失望,因為那些都是所有中國父母都知道,而且已經做了的事情,比如「要教育孩子讀書的重要性」,等等,並不是什麼別人不知道的秘訣。
我的父母教育子女應該算是成功的,但是他們自己卻一直並沒有意識到他們教育子女的真正秘訣。
我和弟弟很多年後回過頭來看,才明白秘訣其實在父母自己身上。我的父親沒有機會上一個全日制正式的大學,不過他學習了一輩子。他利用在大學工作之便,去補習了一門又一門大學課程,並且非常努力地做科研工作,得了很多國家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最後居然能在一個極為看重文憑的大學裡被提升為教授級研究員,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
在我的印象中,父母晚上從不參加應酬,甚至不看什麼電視劇,總是非常有規律地學習。我的母親現在80歲了,依然每天堅持學習。父母們並不知道,他們在對我們兄弟的教育上最成功之處,是以他們的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們,讓我們漸漸養成了終身學習的習慣。
我自己的大學之路十分漫長,一輩子上了24年學(中小學11年,國內大學本科5年加兩年研究生,在美國讀博士6年)。如果從進大學的第一天算起,到我通過博士論文答辯離開學校,前後居然長達18年之久(1984年到2002年),這中間,我兩次去工作,又兩次回到學校讀書。
我弟弟看上去比我幸運一些,從進清華到獲得史丹佛大學的博士,只花了10年時間。不過在這之後,他雖然在工業界工作,但依然要不斷地學習各種新知識,不斷地寫論文,參加各種學術會議和申請專利。在他十幾年的職業生涯裡,獲得了140多項美國發明專利,並最終成為世界上一家很大的半導體公司的技術長(CTO)。如果從他進大學算起,他也持續學習了幾十年。
對我們兄弟這樣沒有家庭背景,又缺乏冒險精神的人來說,大學教育使我們有了一個較高的起點,但是最終的成功更多地受益於不斷的學習。
在我們讀中學、讀大學時,都有不少一起競爭的同學,但是越到後來,和我們在一起接受教育的人就越少。到了博士畢業後,還能像我們一樣堅持學習新知識的人並不多。
回過頭來看,一些過去比我們讀書更優秀,在起跑線上搶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棄了人生的馬拉松,我們能夠跑得更遠,僅僅是因為我們還在跑,如此而已。
大學的意義並不在課程本身
可能有人會問,這麼多年你都學了些什麼,有什麼好學的,學的那些東西對生活和工作真的有用嗎?這就涉及到另一個根本性的問題,即年輕人在大學裡的路該怎麼走。
事實上,如果從功用的角度來看,我的高等教育效率非常低,我在本科學習的課程大部分不僅對工作沒有用,而且對後來學習專業課也沒有用。根據我和很多大學生交流的經驗來看,今天這個問題似乎還沒有解決。
這一方面說明高等教育本身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或許我們可以接受到更好、更有效的教育,以至於我不需要花費長達24年的時間在學校裡做學生。
另一方面也說明高等教育的意義可能並不在於課程本身。大學的生活經歷和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而課程的內容是第二位的。在大學裡不論學什麼課,只要學的東西足夠多,時間足夠長,人就會受到教育。
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似乎應該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在大學裡要走的路遠不止讀書、拿學位這麼窄,我們後面要介紹的的通才素質教育,其實就是為了拓寬每一位年輕人的大學之路。
當我的孩子夢華和夢馨開始接受教育後,我和很多家長一樣,當然希望她們的大學之路能夠比我走得更精彩,也更輕鬆。我也知道最重要的是,要讓她們能夠懂得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這樣她們的路才能走得更長。
而要做到這一點,首先不能讓她們害怕教育。夢華和夢馨視力都非常不好(基因的問題),她們的眼睛只能讓她們每天晚上花一般孩子一半左右的時間看書。
夢華在最後申請大學時,她大部分同學都在熬夜不斷最佳化自己的申請材料,她卻不得不在10點鐘就休息了——並非她不想熬夜把自己的申請材料寫得更好一點,而是眼睛不允許。而夢馨雖然還很小,已經需要每週花大量時間在戶外以保護眼睛。
或許是因為這一點導致了學習強度不大,她們迄今為止沒有厭倦學習。我一直給她們灌輸這樣一個思想:當你們大學畢業後,你們的同伴大部分不會再堅持學習了,只要那時候你們還在不斷地完善自己,你們就能趕上並超過別人。
在教育子女上,我能想到的第二個培養孩子們學習興趣的方法,就是由著她們的興趣,學習和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我這一代人在接受教育、選擇專業時,不得不考慮未來的生計問題。但是,我希望我們的下一代,能夠更多地考慮如何成為更好的人,更有用的人,把教育看成是實現自己夢想的過程,而不只是為了未來的生計而學習。
夢華申請大學時我對她講,「最重要的是成為一個好人,即使你上了De Anza College(我們家附近的一所兩年制學院,相當於中國的大專),我和你媽媽也會喜歡你。」所幸的是,在相對壓力小的環境裡,到目前為止她們在讀書上似乎比我小時候更有自覺性,並且她們都有足夠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隨著夢華不知不覺地步入了即將上大學的年齡,我必須和她交流應該接受什麼樣的大學教育,因為今後的教育則要完全交給大學和她自己了。
於是,幫助她找到一所適合她的大學就變得非常重要。對高中生來講,尋找最適合自己的大學並非簡單地看《美國新聞與世界導報》的排名,而是要讓自己的特長、興趣和志向與大學的特色做最佳匹配。
從我和我弟弟的經驗來看,我們的博士教育其實是對我們自身特長和興趣的最佳匹配,如果讓我們去上對方的學校(都是一流大學),得到的結果就會差很多。
因此,為了幫助夢華了解美國諸多優秀大學的本質特點,我從幾年前就開始系統地研究美國大學的本科教育,尤其是研究美國著名私立大學的特色。
當然,我研究大學教育還有第二個原因,就是出於對培養年輕人這件事本身的興趣。
我在清華大學做本科生班主任時,曾把那個班級(清華無線電931班)訓練成了全校最好的班,看到很多學生事業有成,是最讓我高興的事情。
在美國,雖然我沒有擔任正式的教職,但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給我提供了一個參與大學管理的機會,讓我能夠或多或少地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一些作用。
為了能勝任我的工作,我一直在研究世界著名大學(主要是英美大學)的教育經驗,包括它們幾百年來所走過的路,這樣才能提出有益的建議,才有可能讓這所一流大學更上一層樓。
同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這個平臺也讓我有了和校長、院長、系主任們和教授們定期或不定期地一同探討辦學想法的機會。這讓我對美國大學的方方面面有了較深的了解。
除此之外,我了解美國大學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在和它們的畢業生一同工作時,通過他們來了解他們的母校,並且通過和他們的交流,掌握他們母校的一手資料。當然,每當我受邀到各個大學做學術報告時,我也會很珍惜和它們的教授及學生交流的機會,這樣可以了解到很多大學不對外公佈的資訊,尤其是他們在招生和提升教授上的潛規則。
雖然我是如此關注夢華對大學的選擇,但是把我對美國名牌私立大學的了解和看法傳遞給孩子,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常,當孩子們進入青春期以後,他們和父母之間是有代溝的,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因此,對家長的話,他們其實是將信將疑的,而能讓她們同意參考家長意見的最好辦法,就是讓她們通過親身經歷,體會到家長的建議還是有價值的。
為了幫助夢華找到自己喜歡的學校(而不是我認為好的學校),最好的辦法就是帶她去實地看一看。為此,從夢華進入高中階段開始,我們就帶著她去實地看了英國和美國的很多名牌大學,讓她自己對那些學校有感覺,這樣我們才有交流的基礎。
對於那些她很有可能會選擇的大學,她自己也花了更多的時間去體驗,比如,她去了麻省理工學院三次,在史丹佛和約翰·霍普金斯各自度過了一個暑期,這讓她對自己感興趣的大學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
不出我所料,她對大學的看法和我的看法有相當大的差異,她很快就放棄掉了很多我認為非常值得考慮的大學,比如劍橋、牛津和芝加哥大學,但是經過交流我們還是能達成某些一致。在書中介紹各個大學時,我會把我的看法和她的看法都寫出來,以便為不同年齡的人提供參考。
通才教育和專業教育
接下來,我想談談我對大學(包括高中)教育的看法,這綜合了我和我弟弟教育的經歷,以及我對大學教育研究的結果。
首先,大學的教育應該分為兩個階段,以通才教育為主的本科階段,和以專才為主的研究生階段。
在本科生階段,學生們接受的應該是「大行之道(Universal Knowledge)」,而不僅僅是「雕蟲小技(Skills)」。這個觀點是約翰·紐曼根據牛津大學的教育經驗總結出來的。可以講,沒有好的通才教育,一個人的事業發展就不會有後勁。
美國統計了各個大學的畢業生入職年薪,在前10名大學中,除了工科較強的史丹佛大學和以商學專業見長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是綜合性大學外,其餘的幾乎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大學(諸如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卡內基-梅隆和佐治亞理工等)。
人們常常談論的所謂「大藤」,即常青藤大學中最著名的三所大學——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都不在其列。
但是,如果考慮學生畢業15年後的情況時,那些以通才教育見長的大學,比如哈佛和普林斯頓,就都進入了前10名,甚至超過了以工科和商科為主的大學。
雖然收入並非衡量畢業生貢獻的唯一指標,也不能完全反映一個大學的好壞,但是至少從收入的變化可以看出通才教育對一個人一生發展的幫助。
今天,中國的學生一進入高中就開始專攻那些高考必考的課程,而一進入大學,他們就被限制在不允許修改的專業中,這不僅失去了得到通才教育的機會,甚至被剝奪了培養自己學習興趣的可能。我真的為他們感到悲哀。
很慶幸的是,在我自己讀高中時受到了很好的通才教育,以至於今天我所具備的人文和社會科學方面的素養,足以讓我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
等我到了大學時,最大的收穫並不是學到了多少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從老師和同學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正如紐曼所說的「當許多聰明、求知慾強、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銳的年輕人聚到一起時,即使沒有人教,他們也能互相學習」。
我要感謝我就讀的清華大學將很多優秀的年輕人聚集起來,讓我們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學習。這些,才是讓我受益終生的。
今天的世界和紐曼生活的年代已經有了很大的區別。在那個年代人類知識的積累並不多,一個人完成了通才教育後就能夠勝任很多工作,但是現在許多工作(比如生物製藥)都需要有專業技能才能勝任。
因此,在完成了通才教育之後,需要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1—5年時間不等的專業訓練,這個訓練可以在學校裡完成,也可以在工作中完成,還可以(像我一樣)在工作後再回到學校完成。
最早倡導專業訓練的教育家是普魯士的外交家和教育家洪堡,他是普魯士教育體系的奠基人。近代大學的專業教育,尤其是研究生院制度,都是仿照德國大學體制建立的。洪堡強調教育的目的在於給予學生們真正有用的知識,以便他們馬上就可以應用這些知識服務於社會。
有了好的通才教育基礎和專業知識技能,一個人能走多遠,取決於兩點,即他服務於社會的意願以及對所從事的事業的喜愛程度。
服務於社會是美國精英教育的精髓。無論是在美國建國初期辦學的國父富蘭克林和傑弗遜,還是19世紀中期美國工業革命時期的教育家吉爾曼和艾略特,都強調教育的目的在於為社會服務。
今天,哈佛和耶魯都不強調考試成績的重要性,因為他們給大部分學生A,也就是說,如果只是為了在成績單上混一個全A,並不是一件難事。為什麼這兩所大學在成績的把控上如此不嚴肅,並非它們不知道成績的重要性,而是要向學生們透露出一個資訊——你們的學業足夠優秀了,你們應該關注課程以外的東西。
事實上,在耶魯大學,學生一半的時間都花在了課外活動中,因為這些看似和考試無關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各種優秀品質,比如拼搏精神、團隊精神、領導能力、社交能力、表達能力、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事實上,如果在哈佛和耶魯沒有學到這些內容,就失去了在那裡讀書的意義。
我也走訪了很多中國的一流工科大學,發現它們的學生90%的時間都在學習和準備考試。這樣固然可以得到很好的專業訓練,但是卻讓年輕人在一生最寶貴的時間裡失去了培養優秀品質和綜合能力的機會。
回到我一開始提到的第二個問題,即為什麼中國學生申請美國一流名校那麼難,這裡面的原因很多,我會在後面一一分析,但是有一條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學生讀書的目的和那些大學辦學的理念和美國有很大差異,以至於在申請材料中有意無意地會流露出這種差異,使得他們沒有得到那些私立名牌大學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