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名副其實的全民運動大年。
前有City walk,後有亞運會上的短跑、跳水等項目,都是承包熱搜的關鍵詞。
這其中,一個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新頂流也來了,它就是電競。
今年,人們對電競的關注有多高?
在亞運會開賽前,電競賽場觀眾席位就是一票難求,想進場看還得靠抽籤。
亞運會後的成績當然也是不負期待,中國電子競技國家集訓隊獲得了四金一銅的成績,這是電競作為正式項目第一次「入亞」,可謂是「開門紅」。
說電競行業風頭正盛並不誇張,同為國家體育產業研究基地的浙江大學聯合華中師範大學剛剛發佈了《亞運電競賦能城市發展評估報告》(下簡稱「報告」),並在第十三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進行分享。要知道,中國體育科學大會一向是中國體育產業學術研究的最高殿堂,足以見得這份報告的重要份量。
在我看來,這份報告的發佈很有意思,因為市面上鮮少有電競賦能城市的報告,能分析經濟價值的更是幾近於無,所以這份報告算是填補了空白。
《報告》裡幾個資料也值得關注,對亞運電競賽事現場觀眾的調查發現,92%的觀眾表示「後續將持續關注電競賽事,並支持所在城市積極辦賽」,9月20日至10月5日,杭州亞運會電子競技項目相關討論量約400萬條。
越來越多人的目光投向電競,相關職業需求量同樣激增,人才的到來也為行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年輕人的熱血運動,怎麼就火成了全民頂流?
中國人對電競的認知,開始正向井噴
用一個詞來形容電競產業這幾年的發展,那就是:脫胎換骨。
畢竟在十幾年前,一提到電競,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還是網癮少年的小眾愛好,不看好、不支持是很多人的常態反應。
而如今亞運的電競比賽,不僅有時隔19年的央視大屏轉播,還吸引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AESF主席霍啟剛、姚明等名人現場觀戰。
從被汙名化到變身大眾運動賽事頂流,一切發生的太快了。
《報告》資料指出,杭州亞運會電競賽事產生的經濟效益約為2.6億元,另據騰訊持權轉播相關平臺資料顯示,超過3.5億人觀看亞運電競賽事,龐大資料背後意味著兩大風口。
一是「城市IP+電競」正在成為新趨勢。
這幾年,電競不光得到商業各界的關注與支持,還一腳跨入了體育、城市層面。
比如亞運電競賽事,拱墅區杭州電競中心建成,成為杭州市乃至全國知名的地標性建築,吸引了不少人慕名前來,為電競行業再添一把火。
與此同時,更多的城市引入電競賽事、電競產業的意願不斷提升,不少城市紛紛爭做「電競之都」。
比如「電競第一城」,已經成了上海市的新名片;成都打出「電競文化之都」旗號;西安市更是在2023 LPL夏季賽總決賽期間,把電競元素帶到城市地標上。
為了建設國際電競之都,深圳專門為電競頒佈了新政策,對符合條件、新建改建的電競場館,最高資助高達一千萬。
為何各地城市都想做電競之都,拿出真金白銀想打造城市IP+電競的內容?
原因是各地政府都已經看到了電競的發展潛力,是真正的築巢引鳳。
央視新聞、人民日報等官媒在社交媒體上,也從各個角度呼籲電競產業的重要性。
二是電競的場景,越來越融入大眾生活。
其實城市和各大官方的呼籲,只是指明瞭方向,真正推動電競行業的改變,還是要以更接地氣、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去融入。
比如各種電競綜藝、賽事轉播等,這些不是簡單的競技比賽,更不是說教,通過城市辦賽這一「潤物細無聲」的打法,實現了對電競運動的普及地推,讓人們更加關注與參與這個新興產業。
其實,想要改變一個社會的傳統認知,沒法一蹴而就。
這也是為什麼,不少版權方、各地權威機構會連續多年投入到賽事搭建、體系建立、文化推廣等工作,以接地氣的方式不斷消除人們的偏見,年輕人做出的改變,同樣也能推動社會的改變。
電競+城市的雙向奔赴,也是雙向成就!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如今的電競,早已不侷限在各種賽場,而是深度體現在城市的各種細微之處,甚至是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的放大器。
比如本屆杭州亞運會電競比賽中,《王者榮耀亞運版本》與《和平精英亞運版本》就植入了三潭映月、雷峰塔等杭州傳統歷史文化元素。
再加上電競賽事現場的頂級舞美設計,如此種種讓觀眾期待值拉滿,門票也是一票難求。
杭州本來就是國內知名的旅遊城市,熱度如此之高實屬情理之中,但電競帶來的賦能顯然還遠不止於此。
為什麼說,電競能夠點亮城市的隱藏副本?
1.電競+城市IP,打通城市隱藏副本
電競入亞,看似亞運熱,實際也是電競賦能城市熱。
其實在亞運之前,城市+電競的成功嘗試就已不在少數。
以LPL、KPL等騰訊項目賽事為代表的電競賽事,不斷完成全面地域化冠名,戰隊全面地域化的背後,讓不少城市獲得了「電競經濟」。以今年KPL春季賽-成都主場為例,僅開票10分鐘5場比賽門票便全部售罄。
如此龐大的熱情,自然讓這次亞運電競熱度再上一個臺階。
影響力上,本次亞運電競賽事有2家國際電視台、124家國內電視台進行相關報道。
《報告》同樣指出,89.43%的受訪者認為通過亞運電競賽事的成功舉辦,接觸甚至深入了解了以西湖文化、運河文化、錢塘江文化、杭州剪紙、杭州刺繡等為代表的杭州文化。
這次亞運電競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一方面,電競賽事本身就是文化的一個較好載體,可以充分放大IP的價值,由此亞運特許這種模式應運而生,再加上電競多年來形成的熱情觀賽氛圍,本身就是對綜合類賽事的觀賽帶動。
另一方面,電競進化成體育賽事,也是亞運對電競國際化的進一步加速,尤其是帶有國家元素文化性質的場地體驗,顯然能為人們帶來視覺震撼。
接下來體現在消費上,人們對電競的觀賽熱,自然也會刺激出龐大的消費熱情。
《報告》顯示,這次亞運會電競帶來的商業價值約為2.6億元,其中包括門票、特許商品在內的直接經濟價值7877.53萬元,不少電競特許商品也大受歡迎,比如卡莎徽章,一小時三次上架還是被搶光,僅1500款特許商品就賣了近8億。
而間接經濟價值也有1.82億元,因為電競,5.8萬人來到杭州「吃住行遊購娛」。亞運成功後,讓整個產業也看到了新機遇。《報告》指出,接近70%的觀賽者都非常認同亞運需要電競,電競也需要亞運。
可以說,電競更像一把金鑰,開啟了杭州這個寶藏城市的更多隱藏成就。
2.搭上亞運快車,倒逼產業鏈加速升級
通過電競,人們發現城市文化的隱藏魅力以及釋放出消費熱情,同樣,城市自然也不會錯過這個機遇。
如果說亞運前的電競還是侷限在賽事本身,那麼亞運後,電競作為成熟體育競技項目,正在用肉眼可見的影響力,倒逼相關產業鏈發展進一步加快。
城市開放提出多種政策支持電競,比如這次在杭州,與電競相關的線下觀賽、電競酒店電競cafe、電競特許商品……越來越多圍繞電競的基礎場景,都如雨後春筍般增多。
以騰訊電競聯名的競鵝酒店為例,作為一站式的電競娛樂新消費體驗地,沙烏地、印尼、越南、中國的電競隊伍在比賽前都選擇了入住,讓選手提前進入氛圍沉浸。這裡既是駐地、訓練場,更是電競與城市的重要連結。
現實證明,一場大型電競賽事的成功舉辦,能讓城市的軟硬實力雙提升,但這還遠不是終點。
越來越多的城市看到機遇後都想加大投入,電競前景愈加明朗。騰訊看到這一點後,領先一步發佈「電競運動城市發展計劃」,想通過產品技術賦能、場景營銷服務等措施,根據不同的城市特色,去定製個性化的電競產業發展計劃。
一拍即合之下,更多城市的技能點,也亟需被髮掘。
從城市的大支持,終將輻射到個人的小改觀,值得一提的是,這次亞運電競後,不少年長使用者也對電競有了改觀。有眼尖的媒體發現,此次亞運會現場,就有不少中年人「熱血」觀戰。《報告》亦指出,有部分受訪者表示,「電競入亞轉變了我對電競的認知。」
城市捕捉到人們對於電競的熱愛,倒逼電競產業升級。城市張開雙臂、行業加速投入,雙向奔赴的最後,便是雙向成就。
主動擁抱變化,才能讓「後亞運電競」更有溫度
亞運會結束後,很多人還有一個關心的問題:電競還會進化成什麼樣子?
如今,電競已然被越來越多的城市重視。放眼未來,《報告》表示,後亞運時代的電競產業,同城市文化的有機互動,成為賦能城市發展的強大動力。
一提到產業創新,我們總會反射性想到各種高大上行業如航空、汽車,但實際上,我們更常見的吃喝玩樂領域,也同樣藏著創新的機遇,而且因為與使用者息息相關,也更可被人們感知。
後亞運時代,電競這個隱藏副本已然登陸「正式服」,是否值得玩家繼續投入?城市、行業夥伴、從業者能夠獲得怎樣的機遇?
答案是,在時代的變化中,只有主動擁抱變化,才能打開無限的想象空間。
這些其實也是很多版權方正在做的事,早從十幾年前開始,以騰訊為代表的推動者們就開始佈局電競相關業務,累計投入已有數千億元。
亞運高光的背後,其實是「寶劍鋒從磨礪出」的坎坷歷程。
苦盡甘來的背後,必須看到電競未來發展的兩個重點。
一方面,電競將是城市未來引流的重要「秘籍」。
運動是最天然的流量利器,今年貴州村超舉辦地榕江縣,憑藉成熟的賽事生態吸引了全國大批遊客,有人統計五月份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41億元,同比增長52.08%。
同樣,電競的想象力也不容小覷。從投入回報來看,電競的確是個好生意,它還有個得天獨厚的優勢:IP。有了IP,各種文娛生態就有了舞臺。
《報告》指出,未來,圍繞電競的運動休閒電競小鎮、電競主題公園、電競賽事綜合體、電競社區……能夠產生更廣泛的社會經濟價值,毫無疑問,也自然會是各大城市爭奪的核心武器。
另一方面,是更有溫度的電競文化與使用者體驗。
接下來,電競在類似傳統體育的操盤基礎上,會進一步發揮自身獨有的電競社交語言功能。
在這個趨勢下,對電競賽事運營方的要求也在提高,更考驗的是貼近使用者的能力,以及觀眾與賽事的參與感。這就涉及到一個重要概念,即賽事的標準與規範化建設,這也是電競賽事躍入大雅之堂,閃耀亞運的關鍵基礎。
為了這個關鍵基礎,全電競行業上下游各方都在努力,就以最大的版權方騰訊為例,他們也極為重視這方面的佈局,從最初的冠名到運營,再到深度參與,在我看來,一切的共同點都是:讓電競這個行業更具規範與溫度。
電競行業一向苦於人才的積累,騰訊利用多年的行業經驗,這次畢其功於一役,為亞運會輸出了不少為國爭光的高水平電競運動員,同時打出「新國手」這一重要標籤,進一步扭轉人們的認知。
此外,為了保證賽事正規化進行,在伺服器部署、執賽工具應用、賽事協作最佳化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讓主辦方只需聚焦比賽,無需為後端牽扯多餘精力。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杭州亞運會電競,騰訊還聯合中央新影發現之旅頻道,拍攝了《電子競技在中國》杭州亞運會特輯。
通過鏡頭,我們看到了很多電競運動員的臺下辛苦訓練過程,在潛移默化中也讓人們加深了對電競行業的了解。
在過去,電競作為商業賽事,基本邏輯是通過提升觀眾體驗,來維持生意的可持續性。
而如今,電競作為國際競技運動項目,達到行業新高度,也必然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甚至成了為國爭光的重要載體。
至此,電競不再冰冷冷,以騰訊為代表的廠商們以及各大官方機構還在盡全力,傳遞拼搏精神的暖意。
相信在不遠的未來,電競產業還會獲得更大的突破。
正如《報告》的展望,後亞運時代的電競產業正乘勢而上,向著專業化、科技化、職業化、娛樂化、大眾化、市場化方向發展,更多的商業創新、國際化運營等賦能下,電競產業可以說是大有可為。
改變從來不是一蹴而就,但重要的是有人在行動。
更為震撼的電競產業想象,或許就在不久的未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