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外管理杂志 王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成为热点话题。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提出了相关建议,“推动‘AI+’行动,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加快出台AI手机生态标准”、“大力探索‘AI+安全’创新应用,抢占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战略制高点”等提案、议案纷纷出炉。

此前,OpenAI发布的AI视频生成模型Sora引起了全球关注。该模型能够根据文字描述生成长达60秒的连贯、流畅、逼真的视频,其影像仿真度之高令人惊叹。

尽管Sora目前仅发布了测试短片,尚未公布上市计划,但在中国已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微博上“不学AI,短期内就会失业吗?”一度成为热搜话题。甚至社交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与Sora相关的教程和学习资料。自称中国“AI教父”的李一舟,把售价199元的课程总共卖了3200万元,靠大众对新技术所产生的恐慌和焦虑感来“割韭菜”。

其实,这种焦虑无处不在。在印度,一位工程师新人Palash Hade已经开始整夜失眠;在伦敦,从事公关工作的相关人士对职业生涯的未来感到担忧。除了普通人,一些功成名就的明星也在担心,如果AI可以在几分钟内制作出与他们的歌曲风格一样的作品,那么他们未来还有什么价值?这股波及全球的焦虑情绪,英国媒体BBC称之为“AI焦虑。

焦虑源于未知,到底AI会带来怎样的行业变革?留给我们的机会窗口期有多长?

面对AI热潮,应保持一份警醒?

AI焦虑从何而来?一句网络流行语可以概括:“AI在前面飞,人在后面追”。两年前发布的ChatGPT像是百科全书,体现着AI的信息整合能力;而Sora则像是“马良的神笔”,展示着AI惊人的创造力。

泥藕资本创始合伙人汪小康对中外管理传媒表示:“人工智能Sora的问世标志着AI正以创新的方式解读及重塑人类世界,其展现的创造力将广泛影响众多行业。特别是Sora技术的核心逻辑与既往的技术截然不同,它无需传统的3D建模过程,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Sora技术的推出,预计将对电影制作、广告创作、视频生成、游戏开发以及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数字世界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即使能力出众,Sora距离威胁视频产业还有一定距离。

英国视频公司nineteentwenty VFX的创始合伙人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谈道,“在过去15年间,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每次都有人认为游戏结束了。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些技术都已成为我们工具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改善了我们的工作流程。因为再多的代码或计算能力,也无法取代人类创造性所驱动的表达和决策。”

而且,AI的模型结构和数据,本质上没有超越人的认知模式。甚至,目前AI的复杂度离人脑的复杂度还相差甚远。相关业内人士对中外管理传媒表示:“我们对AI的吹嘘,无论多么过分,AI也不能轻易超越人的当前认知。如果不如此,从概率上讲,宇宙中早就应该到处存在外星机器了。”

ChatGPT横空出世之后,在全球范围内的技术研讨及资本运作高层会议中,人工智能成为了持续关注的焦点。然而,经过初期的广泛关注之后,这一话题的热度逐渐降低。Sora推出之后,大众对于AI的亢奋再次被点燃。面对Sora所激发的新一轮AI热潮,有业内人士坦言,应该对当前的AI热潮保持一份警醒。“我们是否正面临着重蹈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历史?回顾那时互联网的第一波热潮,新闻网站、个人主页、BBS论坛、在线聊天平台,这些现象与今日何其相似?”

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一轮AI的应用,如ChatGPT、Copilot、Runway等,并不能支撑AI的商业期望!Sora热是资本变现逃脱的机会,是韭菜们不断伸出的脖子,还是真的捡到了金矿?谁都无法预测。”

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可能充满变数,有一点却毋庸置疑:人工智能的发展绝不会止步。这与互联网泡沫崩溃之后,互联网经济依旧持续壮大的情形相似。汪小康表示:“类似于Sora这样的应用,其从测试阶段到广泛普及,将经历一个极为迅速的过程。”

可以预见,一旦Sora类的AI应用进入市场,最先发生的变化将会是:企业改变商业模式。

对此,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这不是我们第一次遇到的颠覆,从自动化制造到电子商务和零售,我们已经找到了适应的方法。人工智能的引入无疑将改变我们的定价策略和服务方式。”

我们该如何借力AI?

随着AI工具的普及,技能组合的转变将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普通人和职业产生影响,表现为“纯技能型平替”,使得某些职业的“惯性优势”消失。然而,与此同时,人类的创造性、自主性、有人情味的贴近性技能,以及与机器“共舞”的能力和创意将被放大并变得更加珍贵。可以预见,未来的劳动者将因工具的助力而变得更强大,因为简单的工作已被AI完成。

安永咨询相关人士指出,“懂AI语言的‘翻译官’将成为各个公司在运用AI应用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形式,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持续学习,继续使用新工具。”

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我国在AI领域仍面临不少“卡脖子”的硬件问题,以及“连不上”“用不好”等软件问题。在ChatGPT发布后,中国市场曾掀起“百模大战”,国内各大互联网科技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大语言模型。相关话题霸榜热搜的背后,反映了中国AI的发展焦虑。

对此,汪小康表示:“中国短期内在技术上实现赶超仍然比较困难。有各个方面的制约,包括硬件上的算力和技术突破,以及文化上的障碍。因此,我认为短时间内追随和靠近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但我们不应灰心,因为创新出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广大的应用市场也不行。而中国很擅长把东西运用好,然后反向输出。中国制造能傲视全球,就是这个道理。”

如何理解AI,决定了我们如何发展AI。焦虑与机遇不仅存在于眼下,也存在于未来。如今,除了主流的大型语言模型外,多模态模型、小语言模型也在萌芽当中,面对AI科技的不断演进,唯有怀揣一颗不变的进取之心,才能化焦虑为机遇,让AI真正助力各行各业的发展。

Source

Visited 7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