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当前面临的困境引发了广泛关注,其长期停滞甚至衰退的风险不容忽视。德国媒体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而西方国家的“盟友”则对此表现出既担忧又带有敌意的态度。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世纪90年代末之后再次将德国冠以“欧洲病夫”的称号,这一标签并非空穴来风。即便伦敦方面倾向于忽略一个事实:英国自身也并未处于更为有利的境地。然而,无论是德国还是英国的媒体,似乎都倾向于将责任推卸给他人。
《经济学人》的德国同行《商报》近期指出,中国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上对德国的竞争对手构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无论是在汽车、机械还是化工行业。中国的出口份额持续增长,而德国的出口则呈现停滞甚至下滑的趋势。《商报》的研究数据清晰地揭示了这一点。人们或许会带着讽刺的口吻说,这难道还出乎意料吗?
深入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商报》的文章援引了多位专家的观点。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罗尔夫·朗哈默指出,中国正在实施一项“积极战略”,旨在将关键行业的企业培育成全球市场的领导者,为此,中国某些部门对特定领域提供了大规模且有针对性的支持。
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和《商报》的研究人员如何界定全球市场,这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视角。但迄今为止,只有那些无法(或不再)跟上竞争步伐的企业才会声称出口是“邪恶的”。事实上,昔日的“世界出口冠军”德国和日本正逐渐失去其领先地位,这主要归因于两个因素:一是自身的失误,二是来自一个强大竞争对手的制裁压力——这个竞争对手并非中国,而是美国。
5月24日,顾客在德国柏林一家超市购物。来源:新华社
这种屡试不爽的强权政治正在当前的国际舞台上上演。德国的政治力量缺乏竞争力,资本游说集团也相对温和,因此对此只能忍气吞声。一些“专家”公然将后果归咎于中国人(以及俄罗斯人),这种做法导致了现实的扭曲。
目前的情况是:主要竞争对手中国正受到指责,并面临制裁和进口关税的干扰。德国经济界也感受到了这一点:华盛顿和德国的政治力量正将它们拉入特定的阵营。
本文由德国《青年世界报》8月26日发表,原题为《失败者需要假想敌》,作者是克劳斯·菲舍尔。
来源参考:参考消息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