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笃生医院服务的胡芳雯,从HIV延迟治疗协调员,转任医疗社工,希望为病患提供更全面的帮助。(陈笃生医院提供)
许多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人,往往感到羞耻、孤独,甚至选择与社会疏离;有些人无法接受自己染病的事实,也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因而忽略就诊和治疗。
在陈笃生医院服务的胡芳雯(38岁),从HIV延迟治疗协调员,转任医疗社工,就是希望能为病人提供更全面的帮助,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而不只局限于行政上的支持。
胡芳雯说,16岁曾在餐饮业打工,因而对服务业产生兴趣。念理工学院时,她在陈笃生医院兼职担任病患服务人员,主要负责协助病患处理行政事务。
2016年,胡芳雯取得大学文凭后,回到陈笃生医院工作,担任HIV延迟治疗协调员。这段经历让她接触到社工领域。她说:“我发现病人不仅需要行政帮助,还面临许多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挑战。这些经历点燃了我投身社工行业的热情。”
2020年,她完成社工硕士课程,如今是陈笃生医院的医疗社工。尽管岗位和职责与以往不同,她服务病人的初心始终不变。
从服务到医疗 感悟工作的真正意义
冠病疫情暴发两年后,胡芳雯被调往神经科病房,主要为中风等神经科疾病的住院病人提供帮助。
她说,其中一个令她印象深刻的案例是一名30多岁因严重中风入院的母亲。这名母亲有七个来自不同关系的孩子,还面临家暴和经济困境等复杂问题。经过多次家访和协调,胡芳雯帮助她和家人减轻了护理和经济负担,并确保她们能够持续获得社区的支持。
谈到自己的职业经历,胡芳雯深刻感受到服务业与医疗业的不同。
“在服务业,我主要为庆祝特殊节日或享受休闲活动的客人提供服务,而在医院,病人是为了减轻痛苦而寻求帮助的。当病人或家属对我说声谢谢,那种真挚的情感截然不同。那一刻我才明白,真正让我感到满足的,是工作中带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