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说,每次使用噪音传感器的时长介于三至七天,目的在于确认噪音来源、时间点和强度。这些传感器主要会安装在受影响的住屋单位及有关走廊。 (吴先邦摄)
安装噪音传感器目的在于收集证据来协助调查工作,有关当局制定了相关操作框架以保障居民隐私,包括原始录音在数据化后将自动删除,不会储存居民的谈话。
国家发展部、律政部以及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星期一(8月12日)向媒体讲解成立社区关系处的目的,以及展示噪音传感器的运作方式。
建屋局今年上半年 每月平均收2160起邻里噪音反馈
根据国家发展部提供的数据,建屋发展局今年上半年每月平均接获2160起跟邻里噪音有关的反馈。
一般上,九成的邻里噪音纠纷可通过加强邻居之间的沟通或调解成功化解,剩余的属于无法通过调解解决的严重邻居噪音纠纷,而严重案例中也只有少数可能须要出动噪音传感器来确认噪音源头。
严重邻居噪音纠纷不易化解的常见原因,包括难以确认噪音源头,使得苦主无法收集有力证据。
国家发展部社区事务署高级司长(运作)叶耀承星期一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噪音传感器将是一个有用的辅助工具,帮助我们找出噪音来源,借此重新开启邻居之间的对话,以便双方能努力化解分歧。”
他强调,每次使用噪音传感器的时长介于三至七天,目的在于确认噪音来源、时间点和强度。当局也拟定了相关操作框架,以保障居民隐私。
例如,噪音传感器的数据将实时传送到本地的服务器上,而处理这些数据时,须遵守严格的权限管控;所有原始录音经处理后将删除,不会储存下来,社区关系执行员也无法听取任何原始录音。
叶耀承解释说,噪音传感器传送的原始录音将自动转化成数据,以显示噪音的方向、时间点和强度。那些原始录音会在一天内转化为数据,经过处理的原始录音将删除,整个过程中不会有人听到原始录音,因此居民无须担心隐私可能被侵犯的问题。
噪音传感器传送的原始录音将自动转化为数据,以显示噪音的方向、时间点和强度。(吴先邦摄)征求屋主或住户同意后 才在受影响单位装传感器
此外,只有在征求屋主或住户同意后,社区关系处才会在受影响单位安装噪音传感器;若要在公共走廊等安装传感器,必须得到有关市镇理事会的同意。
“安装噪音传感器只是提供给申诉人的一种选项,以协助他们收集证据。如果没有对方的同意,我们不会这么做。”
社区关系处将率先在淡滨尼市镇试行一年。叶耀承说,选择淡滨尼作为试点,是因为与其他市镇相比,淡滨尼的平均邻里噪音反馈数量适中。
“由于试点的目的是帮助设计社区关系处的模式和配置资源,我们需要一个噪音反馈量适中的试点地区,确保经验和学习成果更具全国代表性。”
社区关系处目前有15名工作人员,包括数名社区关系执行员和策划人员。社区关系执行员或社区关系辅助执行员执勤时,都会佩戴录像设备和证件。
叶耀承说:“他们在执行任务时会表明身份,公众也可以通过国家发展部网站确认对方的身份。”
社区关系执行员或社区关系辅助执行员在执勤时,身上都会佩戴录像设备和相关证件。(国家发展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