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开发自动化钻孔机器人的Shiftectonic公司总裁沈佳幸说,新加坡建筑空间普遍较小,公司特意将进口的机器人改小,容易进入电梯和升降台,也能避免工人在高处工作的危险。(关俊威摄)
建筑行业劳动力不断减少,我国积极推动研发和采用创新机械取代传统劳动力,例如在天花板使用自动化钻孔和锚固机器人等设备取代手工操作,不仅能节省逾八成人力,还能避免高强度劳动或高空作业对工人的危害。
建设局局长黄伟翔星期五(8月30日)在建设局专科学院(BCA Academy)举办的建筑行业机器人技术交流会上指出,我国前几年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场外自动化生产(Off-Site Automated Production),也就是在工地之外,使用自动化技术制造建筑部件或模块,再将这些模块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
“新加坡不会停止建设,但是随着劳动力减少,我们需要更多能在场内使用的机器人与自动化解决方案,来提高生产效率。目前我们有大约15个解决方案,已用于全岛各地的30个项目中。”
机械与电气工程承包公司GREAT RESOURCES M&E的助理项目经理李博超说,公司在使用自动化钻孔和锚固机器人以后,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安全性,以及成本。
“以前工人向天花板钻孔时,手要举过头顶,长时间下来,身体很吃力也容易受伤。机器人能连续工作超过八小时,可以一次性画出平面布置图、标记点、钻孔和锚固安装,而且不管任何角度都能精准控制,成本也变得更低。”
本地开发自动化钻孔机器人的Shiftectonic公司总裁沈佳幸说,由于新加坡建筑空间普遍较小,所以公司特地将进口的机器人改小,方便它们进入电梯和升降台,没有高度限制,能有效避免工人在高处工作的危险。
“我们的机器人也用在裕廊集团的武林广场(Bulim Square)建筑工程中,大约能减少60%的时间和超过八成的人力,而且机器钻孔的力度也更强。”
建筑商日本大林组(Obayashi)新加坡子公司技术实验室早前正式成立,负责人薛德华兹(Andrew Shuttleworth)指出,他正在引进一系列水泥铺设的机器人,包括激光地面找平机器人、水泥抹平机器人,以及水泥地抹光机器人。
他指出,手工操作经常会出现每个工人质量不统一、进度不稳定的情况,而且也无法追踪工作进度。“机器人可以使泥浆地板表面更加美观,每小时的工作范围是人工的六倍。”
政府鼓励业者采用自动化技术
数码发展及新闻部兼国家发展部高级政务部长陈杰豪出席机器人技术交流会时说,在建筑环境产业转型的趋势下,政府一直鼓励业者利用新型科技例如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让工作变得更有效率、更安全。
“例如,原本需要两个人的油漆工作,如今有一个机器人就够了,而且危险的工作也能让机器人做,工人不用爬上爬下。政府推出很多援助计划,有兴趣的业者可以把握机会去申请。”
其他参与展出的建筑机器人还有油漆机器人、瓷砖地板铺设机器人、瓷砖缝隙填补胶缝机器人、自动追踪装载货物机器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