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来,本地校园霸凌案例数量维持平稳。每1000名学生中,每年平均有两名小学生遭受霸凌;中学生每年平均六人。教育部长陈振声说,无论是受害学生或肇事者,校方都会给予情绪支援,协助他们修复关系,也帮助肇事学生纠正行为。(示意图/iStock)
教育部正在同数码发展及新闻部,以及社交媒体服务平台合作,探讨是否能把涉及学生遭霸凌的网络视频,以及恶意公开隐私等社媒贴文删除,以避免涉事学生继续蒙受伤害。
本地近期接连发生校园霸凌事件,引发关注。教育部长陈振声星期一(10月14日)在国会回复沙礼尔(白沙—榜鹅集选区)关于能否取下令受害学生难堪的校园霸凌视频时,透露上述信息。
陈振声说,教育部非常关注这类视频在网上传开后可能导致的负面后果,包括引发更多有样学样的霸凌行为和视频。
也有人通过社媒恶意公开他人隐私,以此打击校园霸凌事件的肇事者,或霸凌其他学生。
杨涴凌(白沙—榜鹅集选区)说,有学生家长向她反映,社媒上出现有学生恶意公开其他学生、甚至他们家长隐私的贴文。她也呼吁教育部与数码发展及新闻部以及警方合作,取下这类贴文。
陈振声:霸凌者应受罚 也须获改正机会
陈振声指出,恶意公开隐私在一些情况下也属于霸凌行为,尤其是一些自命为“社会公义维护者”(social vigilante)的人借此孤立肇事学生,结果火上加油,导致问题变得更复杂。
他说,霸凌者应受惩罚,但也要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然而,恶意公开隐私会留下影响长远的数码足迹,无助于校方引导霸凌者纠正错误。
“我们会继续同社媒平台探讨这个问题。我不确定这是不是他们最关注的课题,但我们必定会寻求他们的协助,尤其针对学生身心可能受创的情况。我希望社媒平台能够和我们、数码发展及新闻部以及警方合作,一起处理这个问题。”
陈振声回复有关学校如何应对校园霸凌事件的询问时强调,教育部严正看待各种可能伤害他人的言行,学校和高等教育学府严禁任何形式的霸凌行为。
过去五年来,本地的校园霸凌案例数量维持平稳。在每1000名学生中,每年平均有两名小学生遭受霸凌,中学生则有六人。当中涉及使用科技的霸凌事件,每1000名中学生中,每年平均不到一起;发生在小学生身上的这类案例更少。
陈振声说,学校主要通过品格与公民教育等课程,以及营造相互尊重的校园文化,教导学生如何解决纠纷和对抗霸凌,包括向成人求助等。考虑到一些学生较愿意向同辈求助,学校也设立同伴互助网络,训练学生相互支援和解决纠纷,并且教育学生切勿拍摄和转发校园霸凌的视频。
教师也接受如何处理霸凌事件的培训。无论是受害学生或肇事者,校方都会给予情绪支援,协助他们修复彼此的关系。若学生之间只是无意间冲撞,教师会协助他们化解纷争,达致和解。至于持续且蓄意的霸凌行为,陈振声指出,校方会根据事态的严重性,采取适当的纪律行动。
例如,学校可能罚犯错学生留堂或暂时停课。学校只有在用尽各种方法都无效后,才会用藤鞭体罚男生。至于严重的霸凌或涉及殴打的事件,校方会报警,肇事者须面对法律后果。
陈振声说,学校从教育和修复关系双管齐下,是希望学生从错误中学习,尤其要帮助肇事学生纠正行为,而这个工作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合作。
“霸凌是须要从多方面考虑的问题,没有单一的解决方案。我们应采取细腻的做法,同时考虑受害者和霸凌者的福祉和行为纠正……我们也应避免任何可能产生反效果的举措,如消极的社媒行为,影响肇事学生接受改正的机会。真正的公正必须结合惩罚与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