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的症状有哪些?
猴痘的症状包括发烧、严重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痛和无力。
人们感染猴痘后普遍会发烧,一到三天后皮肤上会出现疹子,多数长在脸上或手掌和脚掌,但口腔粘膜、生殖器、结膜和角膜也会受影响。
出现的皮疹会经历几个阶段:先从扁平的疹子变成水疱,然后水疱充满脓液、结痂后脱落。
●猴痘无药可救?
猴痘通常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二至四周。自限性疾病是指疾病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自动停止并逐渐恢复。只要对症治疗或甚至不治疗,靠自身免疫就可以痊愈。
根据目前对猴痘的理解,中非株猴痘(Clade I)的主要传染方式是通过密切肢体接触,例如皮肤对皮肤、嘴对嘴、嘴对皮肤等。
中非株猴痘不像在世界上传播的西非株猴痘(Clade II)一样,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因此,中非株的传播力会比较广泛一些,比如通过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家庭成员传播。新加坡中央医院传染病学高级顾问医生陈传忠教授说,患有猴痘的孕妇也可能将病毒传染给腹中胎儿,或在生产过程中和孩子出生后传染给新生儿。
卫生部文告指出,治疗猴痘确诊病例主要通过支持护理(supportive care)来帮助控制症状,以及预防并发症。
卫生部说,虽然目前没有获准用于治疗猴痘感染的特效药或疗法,但将为病情严重的病患开具抗病毒药物处方,如特考韦瑞(Tecovirimat)。这与其他公共卫生机构的做法一致。
病例集中在非洲的中非株猴痘病毒目前传染数为1.3,也就是每10名猴痘确诊者可传染13人,比流感或冠病疫情等呼吸道病毒低得多。(路透社)
●猴痘在全球范围有多严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2022年开始对猴痘进行监测以来,截至2024年7月31日,全球共有10万2977起经化验确诊感染中非株和西非株猴痘的病例,其中有121个国家共出现219起死亡病例。
截至目前,新加坡2024年以来共发现14起西非株猴痘病例,未发现任何中非株猴痘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8月14日宣布再次将猴痘疫情列为“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洲猴痘确诊人数激增备受国际关注。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中非株猴痘确诊病例数量空前大幅增加。2024年以来,刚果累计发现2万2600起包含疑似病例,以及经化验确诊的中非株猴痘病例,其中确诊病例4799起,死亡病例610起;15岁以下的病患占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大多数。
刚果民主共和国今年以来累计发现2万2600起包含疑似病例以及经化验确诊的中非株猴痘病例,包括死亡病例610起。图为刚果医护人员为猴痘患者提供治疗。(路透社)
四个非疫区非洲国家也发现中非株猴痘病例,它们是肯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瑞典和泰国也已证实出现各一起中非株猴痘病毒。
卫生部长王乙康指出,刚果的情况由很多原因导致,包括刚果当地人民普遍面对营养不良问题,孩童也可能感染其他疾病,如麻疹,以及当地缺乏基本的医疗服务等。
●猴痘的传播率多少?
病例集中在非洲的中非株猴痘病毒目前传染数为1.3,也就是每10名猴痘确诊者可传染13人,比流感或冠病疫情等呼吸道病毒低得多。
冠病的传染数为5,即每10名冠病确诊者可传染50人;水痘和麻疹的传染数更高,可达10甚至更高。
此外,猴痘的潜伏期很长,通常是六至16天,但最长可达21天。这意味着病患在长达三个星期的时间内可把体内病毒传给他人。
王乙康提到,当局暂时不能排除猴痘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这需要科学家进行更多研究来解答,但就算病毒会通过空气传染,这并不是它的主要传播途径。
陈传忠也指出,确诊患者的飞沫接触到人们的黏膜表面,如口腔,包括长时间面对面接触也可能构成传染风险。
●天花(Smallpox)疫苗能预防猴痘?
猴痘和天花都是正痘病毒(orthopoxviruses),也就是属于同一类型的病毒,因此有交叉免疫。研究就发现,天花疫苗对猴痘有一定的防护,且效益能够持续多年。
国家传染病中心高度隔离病房主任林宝莲副教授说,世界卫生组织在1980年宣布全球消灭了天花,本地也随之不再施打疫苗。直到1981年初为止,本地新生婴儿都接种过天花疫苗,意味着如今45岁及以上的本地民众目前仍有防御力,对猴痘的预防达80%,因此感染风险较低。
因此,45岁及以上的高风险群体只须接种一剂而非两剂的JYNNEOS疫苗,就能有足够的防御力。
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中非株猴痘确诊病例数量大幅增加。图为8月29日一名刚果护士在当地一家医院的治疗中心为疑似病患采集检测样本。(路透社)
●做按摩和美甲会提高感染风险?
虽然猴痘是通过密切肢体接触传播,但较短时间,且较不深入的皮肤接触,如按摩和美甲一般不会提高传播风险,因此对从业者暂不采取强制限制措施。
卫生部卫生总司长麦锡威教授指出,虽然上述职业在提供服务或护理时,确实会发生一些皮肤接触,但猴痘病毒传播需要一定强度,包括距离和持续时间。
目前,与长时间内密切肢体接触相比,短暂接触不太可能增加传播风险,公众没有必要过度惊慌。
不过,按摩和美甲行业的服务提供商和从业者也须要保持卫生标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例如使用手套、勤洗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