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1981年初之前,都为所有新生儿接种天花疫苗,因此大多数45岁及以上的新加坡人对猴痘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今年55岁的王乙康(中)在讲解时,掀起袖子,展示天花疫苗在手臂上留下的印记。和他一起出席猴痘应对措施记者会的还有卫生部卫生总司长麦锡威教授(左)和传染病政策与应变司顾问何正杰医生。(关俊威摄)
为预防猴痘病毒在本地传播,如果发现有确诊病例,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将送往国家传染病中心等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和隔离,隔离天数可达21天。当局也在学校和客工宿舍实施防范措施。
卫生部长王乙康星期三(9月4日)主持记者会,说明本地针对猴痘将采取的应对措施。
王乙康说,中非株猴痘(Clade I)目前在非洲传播,本地虽没有直飞航班,但病毒随时都可能进入我国,卫生部也已做好准备应对。
我国港口和机场已设立体温检测站,监测从疫区入境的旅客。
旅客入境时也须申报有关猴痘病症和旅游史,若有疑似患病旅客出现发烧、皮疹等与猴痘相符症状,现场医生将立即对他们进行评估。如有必要,患者将送往医疗机构接受进一步检测与治疗。
成人疑似病例将被送往国家传染病中心进行检测和隔离,若确诊将继续隔离,直至不再有传染力。儿童病例将送往竹脚妇幼医院,同一家庭的家长与儿童病例则将在国大医院隔离。
国家传染病中心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将通过对皮肤病变拭子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PCR)测试来检测猴痘。
由于缺乏诊断准确性的证据,世界卫生组织目前不推荐使用诊断猴痘的快速检测试剂盒。
此外,当局将启动接触追踪(contact tracing),追溯密切接触者,并把他们送往隔离设施完成21天的隔离。这个时长与猴痘的潜伏期相近。
猴痘的主要症状是皮疹,其他症状包括发烧、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和疲劳。潜伏期通常为六天至16天,最长可达21天。病患从症状开始到自动恢复期间,都具有传染性。
王乙康说,猴痘目前的传染力不大,公众无需过于担忧,只须采取措施确保个人卫生安全。
学校和客工宿舍 将实施防范措施
至于幼儿园和学校,现有的传染病(例如手足口症)措施仍然适用。这包括对学生进行症状筛查,以及疫情管理措施如隔离、接触者追踪、场所消毒,以及暂时关闭特定班级或学校以遏制疾病传播。
当局也正在与人力部和国家环境局合作,对外劳宿舍和客工入职中心(Onboard Centre)进行废水检测。入职中心也已实施了体温筛查和视觉筛查,如果发现任何猴痘病例,会按照规定将疑似病例进行隔离,并转至医院进行检测和评估,采取措施防止疾病在宿舍内进一步传播。
王乙康也提醒公众,尤其是年长者、儿童和免疫力较弱人群,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多运动、养成健康饮食习惯,这些生活细节能够有效降低感染和传播猴痘的风险。
卫生部将继续密切监测猴痘形势,根据当前公共卫生风险调整我国的预防和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