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化中学生进入中峇鲁巴刹和小贩中心参观前,环境局小贩中心司助理经理莎拉(Saraswathi Ramasamy,右一)担任向导,向他们介绍小贩聚集在中峇鲁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郑一鸣摄)

小贩中心是新加坡人的社区食堂,但年轻一代未必对小贩文化和历史有所了解。通过探索中峇鲁巴刹和小贩中心,立化中学生认识到本地小贩中心独特的历史文化,包括摊位用具、食物摆设法都有讲究。

新加坡小贩文化在2020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国家环境局2022年5月为中小学学生推出“小贩文化探索之旅”(Discovery Journey:Hawker Culture As A Nation)计划,旨在提高年轻一代对本地小贩文化的认识。

《联合早报》记者星期一(5月20日)跟随立化中学的66名学生前往中峇鲁巴刹和小贩中心,在当局向导的带领下了解小贩文化、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对社区的重要作用。

中峇鲁的第一个巴刹是二战前在成保路的临时设施。​​1951年启用的成保路巴刹,是一座锌板屋顶的木质结构建筑,里头有许多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商和熟食摊贩,也成了附近组屋居民解决三餐的好去处。

然而,早期这座巴刹里没有足够的摊位,小贩开始非法摆摊,以致秩序混乱,卫生环境也很差。1993年,成保路巴刹展开改建工程,并更名为中峇鲁巴刹。

到了2004年,中峇鲁巴刹和小贩中心再度重建,新建筑两层楼高,二楼是熟食中心,楼下是湿巴刹,屋顶则是露天停车场。

第一次到中峇鲁小贩中心的中二学生董紫萱(14岁)受访说,她观察到这里的风扇都特别大,空气也比她常去的小贩中心流通。另外,楼下的巴刹有各类的摊位和服务,可以满足社区的日常生活需求,并且加强社区居民的联系。

“我今天才清楚了解,原来随处可见的小贩中心不只是一个吃饭便宜和方便的地方,背后还有特别的历史和来源,具有独特性的小贩文化也才能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嘉麟(14岁)平常去小贩中心时喜欢与小贩交流和互动,“他们会问我最近学业好吗,还会记得我喜欢的口味,去餐馆的话就见不到厨师,没有这种亲切的感觉”。

不过,张嘉麟从来没有仔细留意小贩摊位的厨房用具和设计、食物的摆设方式,参加活动后才发现原来无论是如何储藏米饭,或是照着烧腊的黄灯都有一定的讲究。

林桓羽(14岁)则认为,小贩中心在维持环境卫生方面已有很大改善,只是偶尔会有鸟进入或飞过,希望当局可以通过置网来解决。小贩也可以响应政府的号召,推出更多少油少盐的食物,让食客吃得更健康。

立化中学品德与公民教育科主任杨承融受访说,越来越多家庭习惯点外卖,或是到有冷气的餐厅和商场用餐。“我们想让学生重新认识小贩文化,两年前我们也带学生参观了淡滨尼圆巴刹熟食中心,以及芽笼士乃巴刹与熟食中心。”

“小贩文化探索之旅”至今已有超过300名中小学生参与,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环境局在聘请向导来扩展计划。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