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日前接受《联合早报》专访,谈人力部新宣布的一些政策,以及日前发布的《劳动市场报告》。(严宣融摄)

劳动市场在冠病疫情后期强劲复苏,率先惠及本地居民,而在我国几乎达到全民就业之际,想要扩充业务的企业,自然只能招聘海外员工。

人力部上周四(3月14日)公布的《劳动市场报告》显示,本地去年不包括外籍帮佣的总就业人数新增8万8400人,其中超过九成,或8万3500人是非居民雇员,居民就业人口的增幅则只有4900人。这套数据出街后引来反对党人民之声党秘书长林鼎等人抨击,指称永久居民和新加坡人在就业增长中“只能享有5.5%的残余碎屑”。

大部分就业增长先流向本地居民

人力部长兼贸工部第二部长陈诗龙医生15日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反驳以上说法。他指出,新加坡逐渐走出冠病疫情的时候,大部分的就业增长,先流向了本地居民。

冠病疫情2020年暴发时,本地就业人口锐减16万6600人,但居民就业在第四季就回到疫前水平,全年还增加了1万4900人。2021年,就业形势进一步好转时,居民就业人口取得了较快增长,增加了7万1300人,反观非居民就业人口则继续减少,比前一年又少了3万人。非居民就业一直到2022年才复苏,当年就业人口的增幅创纪录,达到22万7800人,其中20万1600人是非居民雇员。

陈诗龙强调,我国已经几乎达到全民就业,离职者当中不少是为了另谋高就,或是为了改变生活而辞职;失业至少25周的长期失业率,则保持在0.7%的低水平,失业者大多在六个月内找到工作。

本地劳动力近乎饱和 企业扩充当然得聘外国人

“企业接到订单时,肯定要增聘人手,但本地劳动力已经饱和,雇主当然就会聘用外国人。难道我们要叫这些企业不要扩充吗?”

陈诗龙进一步指出,去年的就业人口增长很大一部分是由建筑业和制造业的非居民雇员所带动,这些工作也是本地人不愿意从事的。

在谈到就业情况变化迅速时,陈诗龙强调,处在这个变革加速的时代,人们必须确保自己所掌握的技能和知识,都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因为技能落伍是真实存在的挑战。

陈诗龙曾经是执业医生。他举例说,他1988年从医学院毕业前,如果在考核中没有为某类病患采取某种具体的治疗方式,就会直接被断定为不合格而必须重考;如果五六年后还用同样的治疗方式,那他可能也会被评为不及格。

“我可以告诉你,在从大学任何科系毕业五年后,你就会发现有必要继续进修,因为出现了很多变化。我在行医生涯中就遇到这样的情况。”

工作转型指南和职业健康概念 帮助人们面对就业变革

为了帮助本地居民面对职场变化,人力部大力推动工作转型指南(Job Transformation Map),今年将在现有的16个指南之外,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可持续金融等新增长领域另推出四个指南,以帮助雇主更好地了解如何重新设计工作,以及为员工提供再培训以适应新工作要求。

当局也引入职业健康(Career Health)的概念,鼓励人们积极了解就业环境和各个专业领域的变化,以及把握自己的事业发展,清楚应该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

劳动力发展局的职业前程配对网站(MyCareersFuture)上,就有Careers Finder人工智能工具,像职业导师一样为人们提供个人化的工作与技能发展建议,以及明确列出哪些培训会获得政府的资助。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