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食品局星期二推出我国首份水产养殖计划。推介仪式在新加坡国际农业食品周活动上举行,出席的有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中间)、食品局局长陈志荣(左二),以及参与商讨计划的委员会成员新加坡鲜农总会首席执行官张国健(左一)、“我们的新加坡礁石”联合创办人卓泰仲博士(右二),以及荣耀渔场代表兼新大和集团执行总监陈明雄(右一)。(谢智扬摄)

海上渔场释放的氮气、磷和碳等废料若超标,就会影响水质并破坏海洋环境。要在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增加渔产,我国计划修改条例,未来不再限制鱼群数目,改而限制废料排放量,以鼓励渔农采纳可持续的养殖方式。

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在星期二(11月19日)举行的新加坡国际农业食品周活动上,公布我国首份新加坡水产养殖计划(Singapore Aquaculture Plan)。

这项计划涵盖五个部分,制定合适的监管框架是其中之一。

许宝琨致辞时说:“一个强有力的监管框架,对于推动行业提升,及确保它可持续地长远发展极为重要。我们设计的监管框架,旨在确保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符合国家对安全、空间优化和环境可持续方面的标准。”

截至去年,本地有98家海上渔场和33家陆地渔场。

目前,为保护水质和珊瑚礁的生长环境,渔场须遵守养殖量限制。这意味着,业者就算改善饲养方式或污水处理技术,减少了废料排放也无法增产。

新加坡食品局因此计划修改这项规定,改而限制废料的排放,来鼓励想要增产的业者,采取可持续的养殖方式。

这些废料包括碳、氮气(nitrogen)和磷(phosphorus),它们主要来自鱼粪便和饲料,会导致海藻大量繁殖,进而毒死海洋生物和消耗水中氧气。

今年9月,食品局在柔佛海峡和南部海域部署了水质感应器,以及通过检测水中沉积物,来监测渔场排出的废料。

食品局于2022年宣布推出水产养殖计划,并在去年成立两个着重于高效和可持续水产养殖的委员会,共同制定计划内容。委员会由来自学术界、农业、自然组织和政府机构的代表组成。

委员会成员、非营利海洋保育组织“我们的新加坡礁石”联合创办人卓泰仲博士告诉《联合早报》,出台水产养殖计划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因为过去我国的食品生产更看重效率,这是首次从可持续和安全的角度出发。

对于拟议修改的规定,他认为这是更有效的管理方式。若要计算养殖量,就必须把一部分的鱼捞起来点算,从而估算整个养殖区的鱼只数目,耗时耗力。换成废料排放标准,则只须检测海水样本,省事多了。

另一名委员会成员、新加坡鲜农总会首席执行官张国健说:“对渔场来说,好处是他们可以想办法增加产量,但挑战在于他们须先投入资金,寻找具成本效益的饲养方式和引进设备,所以好处并非立竿见影。”

培育优质鱼苗 减少依赖进口鱼苗

除了监管框架,水产养殖计划的另四个部分是:空间和基础设施规划、研究与创新、发展养殖生态系统,以及提高对本土农水产的需求。

在发展养殖生态系统方面,食品局近期内会设立国家水产养殖种鱼中心(National Broodstock Centre),以及推出水产育苗场发展与认可计划(Hatchery Development and Recognition Programme)。

许宝琨说,他们的目标是把基因优良的鱼卵,孵化为能够满足业界需求的优质鱼苗,以减少对进口鱼苗的依赖、降低死亡率和让水产养殖业更加坚韧。

当局也会把科研重点放在培育优质鱼苗,以及如何利用最少的饲料来养出最肥美的鱼。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