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嗜血的小虫,它不会飞,不会跳,却偷偷把病毒带到了全世界。被盯上的人里每 10 个就有 1 个发病,一年至少六万人感染,严重者甚至会因此突然瘫痪和死亡。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孩子。其中的很多人,到死都不知道病因。
而这一切,只要几个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就能够避免。
去年一个夏天,江苏有 37 人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患者均因蜱虫被感染。
安徽疾控曾经紧急发布提醒,去年一个月安徽有 5 人因蜱虫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全国各地都陆陆续续出现了蜱虫致病的案例。研究发现,这种嗜血的小虫子,已经爬遍了中国的绝大多数地方,从南方到北方,从湿热到严寒,处处都是。
目前我国记录 124 种蜱虫,其中 103 种被检出含蜱传疾病病原或已致感染病例发生。而在蜱传疾病相对高发的地区,蜱虫携带相关病原体的比例也更高。
而更可怕的是,蜱虫的吸血方式更隐蔽,如果没有相关了解,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曾经被咬过,很容易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蜱虫不会飞,不会跳,移动能力不强,他们常常会在草茎或树叶的尖端守株待兔,等着人或动物经过。和蚊子咬完就跑的行为不同,蜱虫身体的前部几乎全是嘴,官方名称叫「口器」。靠身上的这些小钩子。
蜱虫可以牢牢附着在宿主身上好几天,就像是掉进了极乐世界,像用吸管喝饮料一样连吸几天血。
还有一种常常发生的情况:钻了草丛的小狗被蜱虫盯上,吸饱了血的蜱虫再盯上人。
到底怎么防蜱虫?
蜱虫可以生存的场所远比我们想象中日常。这已经不再是一种荒郊野岭,深山老林里的危险了,小区楼下的高一点的草丛、灌木,周末郊游的树林,自家喜欢钻树丛的小狗,都可能与之相遇。
为了预防,我们可以做好以下这几点:
➊ 去户外前,将衣物喷上含有除虫菊脂的驱蚊水。
➋ 减少在较高的草丛及灌木间的走动。穿长裤,必要时可用高帮袜子束住裤脚。
➌ 从户外回来后,更换衣服并检查身体和衣物是否有藏匿的蜱虫,重点检查部位有:腋下,耳周,脐部,膝后侧,大腿内侧,腰部,脚踝,头发(不管脱不脱发)。
➍ 如携带宠物出门,宠物又喜欢跑进草丛之类的地方,要检查宠物是否被叮咬。
要是这时候发现被咬了,倒也不用太惊慌。一个简单的操作就可以移除虫子,在家就能做,担心也可以去急诊。
标准移除程序为:
➊ 用镊子尽可能地贴着皮肤夹住蜱虫(最大程度夹住蜱虫头部);
➋ 缓慢向上提拉,需要施加一定力量。不要因为暂时拉不动就猛拽,扭转蜱虫,可能会导致口器残留;
➌ 用酒精,肥皂水,碘酒清洗伤口;
➍ 可将蜱虫收到容器或袋子里,以便在需要就医的情况下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信息。若不保留,可将蜱虫浸泡在酒精里并冲入下水道(不要捏爆它!)。
一般来说越早移除蜱虫,被感染的风险也就越小。
不过要是发现了这些情况,赶紧去看医生:
➊出现不适症状或被咬处的红斑持续性扩大;
➋口器残留无法进一步取出;
➌伤口感染;
➍感觉蜱虫附着已经超过 24 小时。
五一假期来临,很多人都制定好了出行计划,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能够记住今天提到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