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赶碳号
沈浩平辞职事件,发生至今已有半个多月。半个月时间虽然很短,但对于瞬息万变、几乎每天都有大事发生的光伏来说,已经足够漫长。
最近几天,市场中已经有消息在流传,TCL中环调降了开工率,从之前的103%,调降到75%左右。赶碳号向TCL中环投关部门求证,对方表示,开工率率的确有所下调,但没有那么夸张,只下调了5%-10%。
另外,市场中传闻,TCL中环中高层正面临一轮大换血,一些中环老人被单独约谈。TCL中环对于此类传闻均一概否认。
我们翻阅沈浩平的辞职公告,发现这则正文不过500余字的公告,信息量其实很大。
首先,就是公告的标题——《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
赶碳号注意到,TCL中环“辞职”这种表述,其实有违上市公司信披惯例。这是因为,沈浩平“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各项相关职务。”
通常来说,类似高管人员变动,公告标题应为“高级管理人员变动”,而不是“辞职”。
同类公告几乎每天都有。举例,8月17日,卓郎智能发布《关于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变动的公告》,称财务总监陆益民女士申请辞去公司财务总监职务,并在公司子公司继续担任董事职务。
7月23日,风华高科发布《关于变更部分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总裁徐静女士和公司副总裁王雪华先生的书面辞职报告。徐静女士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公司总裁职务。其辞去上述职务后仍在公司担任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
上市公司高管辞职的公告,其实也不难找。一般情况下,只有“不再担任任何职务”,才会在标题中出现“辞职”的表述。
再举个例子。8月15日,盘龙药业发布《关于高级管理人员辞职的公告》,称“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总裁胡奇飞先生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胡奇飞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裁职务……辞职后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辞去CEO职务的沈浩平,仍在TCL中环任职若干重要职务。除公司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以外,公开信息显示,沈浩平目前仍担任TCL中环的法人代表,以及重要子公司——中环领先的董事长。
究竟是”职务变动“还是”辞职“?就连小公司都不会犯的这种常识性错误,TCL中环,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低级的失误呢?
一位已从TCL中环离职的人员对赶碳号表示,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如此处理,明显是有意而为之,令人齿冷。他认为,不管怎样,沈浩平对于公司的贡献很大,哪怕没那么大的贡献,这样做都不应该。
主动请辞,还是被动离职
2021年9月,TCL科技高级副总裁、中环半导体总经理沈浩平在TCL生态大会上发表演讲
TCL中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董事会今日收到沈浩平先生的辞职申请,因工作需要和个人精力考虑,沈浩平先生申请辞去公司 CEO 职务。根据《公司法》等有关规定,沈浩平先生的辞职申请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辞职后,沈浩平先生仍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副董事长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各项相关职务。”
“因工作需要“,说得很笼统,这个”工作需要“在这里缺了一个主语。
究竟是TCL中环的工作需要呢,还是沈浩平的工作需要呢?显然,并不是沈浩平的工作需要。因为沈浩平的工作,就是当好TCL中环的CEO。那么,就是公司董事会的工作需要了,或者是大股东的工作需要了。
从常识看,如果在辞去CEO的同时,沈浩平在TCL中环另有任用,或者在其担任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的TCL科技另有任用的话,那么一定就会在同一时间宣布。
即便沈浩平在经营管理职务上不再有新的职务,如果考虑其在研发方面的过人之处,似乎也可以成立一个类似隆基的“中央研究院”,由其负责。哪怕就是从照顾一位功勋人物的面子角度,这样处理可能也会更为妥善吧,也更能体现公司对研发的重视吧。
但是,没有上面这些如果和假设。曾经是战友,如今是仇寇,就像一则职务变动的公告,硬可以写成“辞职”一样。
“个人精力”的考虑,同样有些说不通。
沈浩平生于1962年10月,按说两年前就到了退休年龄。但62岁的年纪在光伏行业,其实也可以算作当打之年。在头部企业中,比沈浩平年长的企业家也有,比如生于1952年的靳保芳,生于1958年的朱共山。
别人不说,就说TCL中环的李东生,生于1957年7月,比沈浩平年长5岁多。现在,因为“个人精力”必须辞职的沈浩平之后,继任者恰恰是比沈浩平还大了足足五岁的李东生,“暂代CEO职责”。你说,关于“个人精力”这事,有地方说理吗?
不过,李东生先生的个人精力的确过人。除上述职务以外,他还担任着TCL科技的董事长、CEO,以及TCL实业的董事长。由此看来,所谓“个人精力”足不足,和年龄、甚至和工作跨度都没多大关系。
沈浩平下课,其实早有先兆。目前,他仍担任着TCL中环战略委员会的委员。
今年4月,TCL中环公告《董事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应为单数,并不得少于 3 名。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半数以上的独立董事,并由独立董事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成员应当为不在公司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董事,审计委员会的召集人应为独立董事中会计专业人士。“
今年5月,TCL中环《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决议的公告》审议通过《关于推举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的议案》:
1、推举李东生先生、沈浩平先生、杨进先生、张长旭女士、赵颖先生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委员,委员会召集人为董事长李东生先生;
2、推举沈浩平先生、张长旭女士、赵颖先生、Aimin YAN 先生、章卫东先生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委员,委员会召集人为独立董事赵颖先生;
3、推举黎健女士、章卫东先生、Aimin YAN 先生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委员,委员会召集人为独立董事章卫东先生;
4、推举廖骞先生、Aimin YAN 先生、赵颖先生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委员,委员会召集人为独立董事Aimin YAN先生。
也就是说,战略委员会的召集人是李东生,杨进亦是TCL背景的高管。其余三个委员会的召集人都是独董。沈浩平在上述任何一个委员会的影响力,其实都相对有限。
龃龉是怎样产生的
TCL中环完成混改已经整整四年。
站在今天,无论是从法律上,还是从道义上,谁来当CEO,董事会以及在董事会席位占多数的大股东,完全可以说了算。
话虽如此,但沈浩平对TCL中环影响深远,绝非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可比。更何况,TCL中环是混改而来,并不是大股东从小到大亲自培养起来的,前前后后、方方面面需要考虑的事情有很多。
在几天前,赶碳号在文章中写道,“不浪费任何一轮周期,不浪费任何一场危机。”这句话如果用在安排沈浩平辞职这件事上,可能稍显刻薄,但也是客观的。
李东生如果想让沈浩平这样的公司功勋人物下课,赶碳号认为,没有什么时机,比现在更为合适的了。
行业大趋势之下,TCL中环也发生了严重的亏损,公司在运营、投融资策略和节奏上,在外人眼中似乎也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一系列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有一个人来负责。
正如公司在公告中的最后一句话含蓄表达的:“公司将坚持全球领先战略目标,加速变革创新,提升竞争力,努力改善公司经营业绩。”
笔者负向理解一下,也就是说目前的TCL中环“全球领先战略目标”不坚定,“变革创新”力度不够,“竞争力”不强,特别是“公司经营业绩”不佳。
如果这家已经连续12年从未发生过亏损的企业,在经营业绩上继续长虹,在市场地位上继续遥遥领先,董事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或者说服沈浩平做出这样一个决定,那得需要多大的勇气?要面对多大的阻力?胜算又能有几何呢?
据TCL中环一位部门负责人在私下场合透露,沈浩平在TCL中环的确一言九鼎,说一不二。公司方方面面的经营决策,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TCL基本没什么影响力与话语权。
另外一位接近TCL中环的投资机构负责人,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沈浩平陪同上级领导视查内蒙古中环产业园,结果接待的负责人迟到了,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一路跑过来,同时不停地道歉。沈浩平当时就直接对这位负责人降职处理,让他去车间负责生产了。
赶碳号听到的另一个版本,领导在视察内蒙古中环产业园,由于沈浩平研发出身,又了解具体业务,相关方面决定由沈浩平陪同讲解。当时,李东生则因重要公务出国,公司对外的解释也是李总行程正好发生了冲突,所以安排了沈总负责。
不管上述传闻真假,赶碳号相信以李东生的气度和格局,都不会因此与管理层之间产生龃龉。
据中环离职员工透露,双方在战略方向上有分歧。李东生坚持要做一体化,而沈浩平则坚持专业化。
赶碳号在TCL中环的业务动作中未能找到佐证。TCL中环决定到广州去干TOPCon电池项目,这的确是要干一体化的体现。
但是,也有些另人难以理解的动作。比如,本来是上市公司TCL中环与协鑫合作的颗粒硅项目——内蒙古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后来这个项目的合作方变成了TCL科技。鑫环的鑫仍然是协鑫的鑫,但环却已经不是中环,是TCL科技全资子公司——天津硅石材料。鑫环硅能注册成立于2022年7月,那时硅料正猛涨。
另外,在混改完成的第一年即2020年的年报中,公司披露计划重组剥离光伏电站投资业务。最近四年,TCL中环电站业务持续萎缩,而大股东自己的TCL光伏科技发展迅猛:
截至今年6月,TCL光伏科技的户用光伏装机量已达1.8GW,合作经销商超过2000家,户用电站数量超30万户;工商业项目签约数超过150个,总体规模累计近1.2GW。
需要说明的是,TCL光伏科技,既不属于TCL科技,也不属于TCL中环,层层穿透下来,由TCL HOLDINGS(BVI)LIMITED这样一家香港离岸公司控股。
来自2024年7月TCL中环《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备注”一栏由赶碳号整理
混改四年,中环原班人马被不断调整。目前,还留在TCL中环董监高的中环半导体原班人马,只剩下沈浩平、张长旭、秦世龙三人。
除沈浩平外,张、秦两人身居要职。按目前的去中环化节奏,两人还能在TCL中环工作多久呢?值得注意的是,张长旭在换届后重新选举为董事、首席运营官。关于沈浩平辞职的相关公告,则正出于秦世龙分管的部门之手。
期间,从TCL中环离职的董监高还有很多,中高管更是不计其数。
没有沈浩平的TCL中环,将走向何方
2020年8月17日,李东生在完成对中环的混改之后,公开表示,“TCL将在天津成立北方总部,计划投资42亿元的项目,也将对中环投入60亿元,这意味着,TCL计划在天津地区投资102亿元。”
计划赶不上变化。4年过去,这些承诺还在天上飘着。所以,面对一家企业,一位企业家,你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
赶碳号更关注的是,没有沈浩平的TCL中环,会成为一家什么样的企业?会更加伟大,还是沦为平庸?在这一轮光伏周期的严峻挑战下,会赓续辉煌,还是一蹶不振?
之所以有这样的思考,是因为无论如何,至少在光伏这个行业,在硅片与半导体这些领域,沈浩平已经无数次证明过自己。
李东生,同样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企业家,在光伏以外的影响力,甚至远在沈浩平之上。李东生成名甚早,和柳传志、张瑞敏这些长青树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但是,李东生和他的团队,至少在光伏领域还没有自我证明过。
沈浩平多年以来的自我证明,实际上比他的光伏同行们还要更加艰苦和难得:TCL中环曾是头部光伏企业中唯一的一家国有企业。光伏制造业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无数个明星企业、企业家被光伏击得粉碎。有过体制内工作经历的人会知道,TCL中环能够杀出重围,稳坐硅片龙一,是多么的不容易。这个个案,以后也无法复制。
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永远是一家企业的基石与根本。我们不妨设想,如果当初如果没有沈浩平,还会有TCL中环这家公司吗?
当然,没有如果。职业经理人与大股东之间的恩怨是非,永远扯不清。原轼股份也好,欧晶科技也罢,TCL中环的确培养了一批产业链企业。这些企业和TCL中环之间,甚至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这些企业并没有成为TCL中环的累赘和羁绊。
当年,陈晓与黄光裕家族在争夺国美控制权之争时,有人打了个比方,职业经理人就是放牛娃,但牛始终是地主家的。放牛娃悉心照顾,小牛犊长成了膘肥体壮能干活的壮牛,但牛还是地主的,不是放牛娃的。
后来,地主把牛卖给了新主人。新主人可能并不擅长经营田亩,而是擅长于卖肉。所以,新主人让放牛娃下课以后,哪怕他就是把牛杀了,那也是新主人家里的事。多年下来,放牛娃即使对这头牛再有感情,再难以割舍,那也没办法。
对于放牛娃来说,地主认为,自己并没有追究放牛娃平常有没有背着主人、牵着牛出去干私活儿,已经算是客气的了。毕竟,牛还在,还好好的。
当然,国美电器这头牛,在当时从头到尾一直就是黄光裕这个地主家的。至于陈晓,只不过是黄光裕收购永乐电器后看他表现还不错,留下来做长工的。黄光裕只是没想到,这位长工竟然趁着主人身陷囹圄,临时起意,勾连外部的贝恩资本等,准备将国美据为己有。后来的故事是,国美在黄光裕入狱期间熬垮了苏宁,却没想到最终还是败在自己手上。如果在陈晓手上,也许结局又会改写了。
TCL中环这头牛,当然不只是地主家的,它是一家公众公司,有两万多中小投资者。所以,这给了赶碳号置喙的余地。
沈浩平也是TCL中环的股东,但少得可怜,只有48.17万股。在TCL中环40.43亿总股本中,沈浩平的持股占比仅为万分之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