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竟然一夜「塌房」了。

這個世界上最常用的人工甜味劑,將在7月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正式列為「對人體可能致癌」的物質。

雖然還沒最終公佈,但「致癌」這兩個字實在殺傷力太大,連送了不少熱搜。

有人連夜倒掉了冰箱裡的「肥宅快樂水」,有人扔掉了口香糖。

因為如果阿斯巴甜真致癌,那就意味著,如今市面上盛行的無糖版可樂、雪碧、芬達都將有致癌的風險。

而元氣森林官方也緊急聲明,撇清關係:全線產品都不含阿斯巴甜。

之所以敢這麼放狠話,是因為元氣森林裡最重要的代糖並不是阿斯巴甜,而是這兩年的「新頂流」——赤蘚糖醇

而在赤蘚糖醇的產量上,中國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整個國際市場上,95%的赤蘚糖醇被5家公司控制,其中三家都在山東。

阿斯巴甜致癌訊息一出,這幾家代糖企業原地起飛,紛紛一夜大漲,三元生物市值暴漲15%,保齡寶一字漲停,股價逼近年內最高點。

山東禹縣,一個縣級市怎麼就把全球的代糖生意拿捏了?

悶聲發大財的生意,

悶聲發大財的生意,被「翻車」的阿斯巴甜捅破了

過去幾十年,是屬於阿斯巴甜「悶聲發大財」的時代。

市面上銷售的很多打上「無糖」標籤的食品、飲料,其實都使用了阿斯巴甜。

有資料顯示,阿斯巴甜每年銷售額高達10億美元。

阿斯巴甜這玩意其實是美國化學家在研究胃病藥物時無意間發現的。

當時他正在研製一種抗潰瘍藥物,卻意外被一種白色物質弄髒了手指。

更恰巧的是,這位化學家有讀書舔手指來翻頁的習慣,結果就注意到了阿斯巴甜的甜味。

簡單點來說,就是阿斯巴甜是人工代糖,是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甜味劑。

但阿斯巴甜非常抗打,熱量極低,是蔗糖的1/200,但甜度極高,是蔗糖的200 倍。

這麼優秀的代糖出現,迅速引起了可口可樂的注意。

於是,可口可樂1982年研發出了低卡路里的「健怡可樂」,就將阿斯巴甜首次用在了這個品類上。

在健怡可樂賣的最爆的一年,美國人消耗了超過700萬磅的阿斯巴甜,相當於14億磅的糖。

可口可樂帶起的「無糖」風,也餵飽了背後的原料商們。美國的紐特公司、日本的味之素公司、中國的金禾實業,都實打實賺了不少。

中國的金禾實業就利用價格戰拖垮對手,幹成了行業龍頭。

而這時候咱們山東禹城,正在悶頭幹大事

而這時候咱們山東禹城,正在悶頭幹大事。

90年代,中科院和農科院的科研人員響應號召在禹城鹽鹼地種玉米時,從玉米秸稈中意外發現一種代糖,可以調節人類腸胃功能,從此也走上了代糖之路。

山東禹城市前市委書記曾經說過:「禹城的功能糖,是與世界上兩個最先進的國家——美國和日本,同時發明提取出來的。」

但剛開始,赤蘚糖醇的銷量很差勁

但剛開始,赤蘚糖醇的銷量很差勁。

2010年,山東就有工廠建立了赤蘚糖醇一期生產線。當時在國內,赤蘚糖醇這個產品鮮為人知,甚至內貿一噸都賣不掉,全是靠出口。

沒有大量普及,有兩個重要原因:

一是因為成本實在太高。

要先把玉米加工成澱粉乳,再製成葡萄糖漿送進發酵罐,經過100多個小時的微生物的微生物發酵,就能得到赤蘚糖醇了。

發酵週期長,轉化率低,赤蘚糖醇價格自然就水漲船高。

如果跟阿斯巴甜對比,那更是貴到離譜

如果跟阿斯巴甜對比,那更是貴到離譜。

舉個最直觀的例子,如果想達到1千克蔗糖的甜度,只要3毛錢的阿斯巴甜就可以搞定,而赤蘚糖醇則需要21塊錢,是阿斯巴甜的60倍。

比如,一瓶550毫升的可樂原材料成本就在2毛錢,其中已經包含了水、糖、酸、二氧化碳、香精的價格。

二是因為場景太侷限

二是因為場景太侷限。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赤蘚糖醇在國內只是被當作糖尿病人食品的添加劑,更多的是供應給日本、美國的一些健康食品公司。

還有一個使用場景是,包裝呈長條形,直接倒在咖啡裡食用,因此赤蘚糖醇還有一個別名「咖啡伴侶」。

在赤蘚糖醇和阿斯巴甜的相愛相殺的過程中,第一回合:

赤蘚糖醇,敗。

過去一噸都沒人要,

過去一噸都沒人要,靠什麼拿捏年輕人?

2016年,飲料界發生了一家大事,讓赤蘚糖醇成功從「賣不動」躋身「代糖頂流」:

這一年,元氣森林成立了。

這一年,元氣森林成立了

主打健康的元氣森林,「低糖低卡」的主要賣點就押寶在赤蘚糖醇上,創始人唐彬森就曾說道:

「全中國做飲料的,我們是唯一一家瓶子裡的水,比瓶子貴的。」

雖然元氣森林是個紅黑體質,但到了2020年,銷量已經破了25億,在那年618還成功擊敗了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蟬聯飲品類冠軍。

山東縣城三兄弟,也從此走上了富豪之路。

先看三元生物的聶在建——全球最大的赤蘚糖醇生產商掌門。

從國企辭職的聶在建跟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印染廠,專門為部隊提供服裝面料。

2008年,他在日本考察時第一次見到了餐桌上的赤蘚糖醇,味道不太甜,又聽說這種代糖不損害腸胃,不長齲齒,糖尿病人可以使用。

當時,家紡行業卷的厲害,基本上沒什麼利潤空間,轉型之路迫在眉睫。擺在他面前的兩條路:

要麼就幹老本行,跟巨頭廝殺;要麼轉戰代糖領域,憑藉著山東玉米主產地的優勢,抓住先手優勢。

但聶在建思路很清晰,「印染是水溫要加熱到多少度,怎麼調顏料;到了製糖就是加什麼菌類,多高溫度的時候加,原理很像。」

恰巧,山東老牌糖企天綠原宣佈破產拍賣,聶在建順勢收購,並組建了三元生物

不過,那個時候國內市場對赤蘚糖醇還比較陌生。

直到2021年年初,71歲的聶在建沒想到,飲料巨頭農夫山泉、娃哈哈、加多寶、王老吉等大品牌紛紛來洽談生意。

三元生物在這些飲料公司的地位,不亞於新能源汽車眼裡的寧德時代。

當時,三元放話,「現在所有找上門的客戶,無論多大牌,我們一般只能答應他們要求二分之一的量。」

再來看山東另一家代糖巨頭

再來看山東另一家代糖巨頭保齡寶,也靠赤蘚糖醇血淚逆襲。

保齡寶的前身是第一油棉廠,欠債。

為了自救,棉廠只有轉產這一條路可以走。後來,他們獲悉中科院微生物所有一個「低聚糖」高科技項目,是國家「八五」重點攻關課題。

2009年,保齡寶成為國內實現低聚糖工業化生產,是國內同行業首家A股上市公司。

《2021年中國代糖市場調研報告》顯示,赤蘚糖醇以29.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成為產量增速最快的甜味劑。

如今,整個國際市場上,95%的赤蘚糖醇被5家公司控制,其中三家都在山東。

禹城也成為了」超級代糖城市」,總體產能130餘萬噸。

山東最賺錢「三兄弟」,

山東最賺錢「三兄弟」,還要解決兩件大事

山東為什麼能誕生這麼多製糖大戶?

能夠成為全球最大的赤蘚糖醇工廠,山東的底氣就來自於它糧食大省的地位。

我們前面說過,赤蘚糖醇還有許多功能糖的主要原料就是玉米澱粉,而山東作為中國的玉米主產地之一,2020年玉米產量達到2595萬噸,佔了全國總產量的十分之一。

有玉米還不夠,關鍵在於山東的玉米深加工產能,在全國是第一位的。

國內玉米深加工,山東的深加工產能佔了全國的46.2%,幾乎佔據了全國的半壁江山。

比如濱州有國內最大的玉米精深加工企業西王集團,每年加工300萬噸玉米。

西王集團還建有全球最大的注射用葡萄糖生產基地、亞洲最大的澱粉糖生產基地,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玉米油生產基地。

但這次阿斯巴甜被踢出局後,這些企業就高枕無憂了嗎?

未必。山東三兄弟要想持續賺錢,還得解決兩件事:

一是供大於求。

赤蘚糖醇本身的生產門檻並算不上高,一但火起來,跨行打劫的並不在少數。

比如做味精等添加劑的寧夏伊品生物等,就利用現有產業優勢,開始拓展赤蘚糖醇等新賽道。

截止2021年底,國內主要赤蘚糖醇生產廠家合計產能約為18.5萬噸,未來3-5年內我國赤蘚糖醇產能將達到44.5萬噸。

市場已經處於飽和狀態。

二是產品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

二是產品力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強。

其實有專業機構之前已經發布過關於阿斯巴甜安全劑量的建議。按照這個建議,一個60公斤的人每天要喝超過12罐的無糖可樂才可能受到影響。

拋開劑量談毒性,本身也站不住腳。

就算根據報道,阿斯巴甜或將被劃分為2A類或2B類致癌物。

但刀哥查了查,屬於2A類致癌物的還有65°以上的熱水,熬夜;屬於2B類致癌物的,還有手機輻射。

所以,如果你不是大量消費含有阿斯巴甜的產品,那麼它的風險可能並不大。

另外,天然代糖未必也完全優於人工代糖。

有行業內人士判斷,從健康的角度看,天然代糖和人工代糖沒有優劣性之分,且目前包括天然代糖在內的代糖整體的健康性都存在一定爭議。

以赤蘚糖醇為代表的天然代糖走到臺前,更多是產業鏈上下游教育消費者的結果,追求「0糖0卡」彷彿一夜間成了賺錢密碼。

即使用赤蘚糖醇代替了蔗糖,也不能百無禁忌放肆攝入。

無論是對阿斯巴甜致癌的恐慌,還是對無糖的「變態」追求,都說明了一件事:這是一場踩在「健康」上的風口之戰。

誰學會看使用者「臉色」,誰就贏了。

Source

Visited 5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