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发过这篇小文,匆匆写了就发出去,2023年请辞了工作回大西北陪妈小住三个多月,她的六个孩子也聚齐了,每天老哥老姐们没事干,买些瓜子、花生、鸡爪、水果,泡壶茶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瞎聊,其中很多话题都是小时候的事儿。回美后,偶尔看到这篇文,凭着被翻新的记忆,又添加一些内容,长点肉,贴上羽毛,让它丰满起来,可以带着快乐飞翔。

如果能记得黑暗中的光明,苦难里的良善,那么快乐是可以飞起来的。

 

第一次回老家是1969年冬天,因战备疏散,全家除了爸和插队的姐姐们, 其余的人东迁河南。那年我六岁,少不知事,印象中这是一次大搬家。一路的颠簸都很模糊, 只依稀记得夜里换火车,大姐夫挑着两件行李一路小跑,我趴在谁的背上一颠一颠的,昏暗的灯光下老老少少大包小绺的提着,拎着,扛着赶车… 坐了多久走了多长全然不知,据说我被塞进座位下面睡了一路。

再次醒来已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起身,柔柔眼睛,好奇地四下打量,小屋不大,木头房梁,两张深色的床对头摆着,墙角立着红木衣柜,旁边放了一张雕花方桌,阳光穿透窗格的纸洒在地上,我轻轻跳下床,掀开门帘走到外屋,地中间放着小圆桌,门后摆了脸盆架,衣架,出了门来到庭院,面前是一片园子, 没有菜,只剩些竹竿架杵在地上。斜对面有两间厢房:一间放着织布机、纺车、棉花、线;另一间上着锁,姑姑的儿子(小名XC) 悄声说那是大爷住过的房子,话中带着诡异,我赶紧跑去菜园子边上的厨房,探头看了看,小屋里都是人,靠门边炉灶上的大黑锅里煮着粥,热气腾腾,XC拉我去了大屋,这栋房子坐南朝北,青砖、灰瓦,门口竖着两个大石墩,高台阶上去是两扇暗漆雕花门,屋里正中央放着条几、八仙桌,两边各放一把太师椅,墙上挂些古画,西墙边的梯子通向二楼,东面一小门通爷爷的睡房,南墙开了两扇圆窗,屋里略有些暗,我跳上椅子,伸手去拿桌子上的摆设,XC连忙阻止,小孩是不能碰这些贵重物件的,他又带我去了西屋边上的猪圈,里面两头猪趴在地上呼呼睡觉,嘴里不时发出哼哼的怪声,不知哪里跑来一只花猫跳到墙头又窜到树上,树真高,干枯的枝像大鸟的爪子乱伸着盖到了西屋顶上, 猫猫从容的走过枝桠,跳到房顶,一溜烟地不知去向。 我又兴奋的跑到大门口, 一面宽阔的影壁遮住了门前, 墙上饰有浮雕图案,中间的拱洞里还留有断残的塑像,大概是文革破四旧被毁了,我们一行人的到来使这院里热闹起来。

奶奶站在厨房门口招呼我们吃饭, 她盛了一碗粥, 再添几块红薯, 饭碗好大,端不住,厨房里没有餐桌,看着大人把咸菜放到手心里,五个指头顶着碗,出了大门,我也伸出小指头端着碗跟在后面,大家蹲在二叔家墙根,边晒太阳边吃饭,蹲是学不来的,我便席地而坐, 吃着甜甜的红薯粥,很是开心。

乡下的腊月冻得人没处去, 家里唯一的火炉在厨房, 吃罢晚饭,大伙都凑在这里取暖, 就连姥姥那样矜持的人也来挤一挤, 小孩们坐在灶台上,女人们围在炉边,姥姥把她一双大脚贴在灶壁上, 将奶奶两只小脚衬的越发精致, 她们聊着天,烤着火,煤油灯发出金色的光,照在一张张欢笑的脸上,屋里充满了温暖,我丝毫没有睡意,不想回到冰冷的厢房睡觉。

儿时的记忆是断片儿的,在短暂的走亲访友之后,不知怎滴,大人们好像一夜间撤退地无影无踪,小院里变的冷清。一个月后四姐也要回去读书,临走那天,她把攒下的零食偷偷塞进我的兜里,那年她才13岁,孤零一人坐上拖拉机去乘长途车,然后到偃师乘火车,再到洛阳转车回大西北。送她回来的路上我使劲哭,抱怨大家都返了城,奶奶说没办法呀,你妈和大姐夫必须上班,姥姥要去陕西乡下照看小茵子,四妮子得上中学。。。不论怎么哄,我就认定他们是故意撇下哥和我的!回到小院,我呜咽着钻进屋里,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猛然想起兜里还有好吃的,蹦下床,跑去后院没人的地方,掏出零食边吃边追着花猫玩,之前的那些情绪烟消云散,小孩是及容易开心的。

      姑姑在乡村小学任教,替哥注册了四年级,他去上课,我待在家里与姑姑的儿子们玩耍。老大XC与我年纪相仿,还玩得来,但哥玩的游戏他都不知道,比如:折烟盒纸打啪唧,用铁丝做弹弓,弹玻璃子儿,端着一条腿碰飞机;老二小我两岁,是个鼻涕虫,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两条亮晶晶的鼻水,胸前戴个脏围兜,踢踢踏踏跟在我们后面,一不留神被我俩甩掉后就气急败坏地骂人、告状、要不然拿个小棍乱敲。。。这样的日子混久了觉得无聊,便去姑姑跟前闹着要上学,她笑着问:“50减15等于多少?” 我习惯性的瞪着眼睛呆若木鸡,她伸出食指优雅地摆了两下 “不会算这个题,学校是不能收的。” 我憋着嘴抽抽嗒嗒哭起来,她看拗不过,只好应许我去旁听,这一闹我便做了高玉宝的徒弟。

            村里的学堂是过去祖上的家庙,在官宅街角,由门楼、迎屏门、厢房、大礼堂、后大殿组成,院里操场中间的月台上面竖着一口钟,上下课会有人敲几下。教室是老式的高挑屋,几根根柱子撑着房梁,墙皮大部分剥落,露出青砖,纸糊的窗户开了许多洞,风一吹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姑姑教四年级和一年级, 学生分为两组,左边是四年级,右边是一年级。四年级上课时,一年级自习;一年级上课时,四年级自习。我弄不清状况,两个年级的课都听,很乖, 每天拎个小袋子跟着哥上学放学。没过多久老师给了小测验,除了语文,数学我只答了寥寥两三题,结果被贬到半年级, 就是城里的幼儿园。半年级在官宅街中间,是个大四合院,每栋都有上下两层楼。老师是城里来的知青,上课的内容很简单,没有课本,她在黑板上写几个字教我们认,余下的时间就带着小朋友唱歌,跳舞,做游戏。放了学,吃过午饭,睡好午觉,整个下午都是跟着村里的孩子玩,跑到坡上挖蛋坷 (是一种像鸡蛋的土蛋),藏猫猫,跟着屎壳郎后面看它推粪蛋。 。

          快乐常常都伴随着烦恼,对小孩来说,不开心的事大多跟吃食有关。那个年代物资短缺,乡下生活贫困,每天的伙食都一样,而且顿顿都离不开红薯:早上红薯粥,中午红薯面,晚上小米粥加红薯窝头,我开始厌倦红薯,烦那个甜味,有时候就跳过一餐,躺在床上饿得前心贴后心,晕晕乎乎,眼前没冒星星,而是飘过一团团奶糖,饼干,桃酥,萨琪玛,三道蜜,沙枣,冰淇凌 。。。我在城里虽然家穷但不缺吃食,几乎每天都去隔壁干爹家吃香喝辣的。这里没有零食,实在馋的不行,就去大屋偷吃奶奶腌的豆豉,手伸进坛子里扣出一指头,咂吧咂吧,真齁啊~~~但还是好过吃红薯呐。好吃的不是没有,记忆中有两顿饭终身难忘,一次是生病,奶奶做了碗清汤白面,上面漂几颗葱花,酸溜溜的,真香! 我尝试做过无数次,几十年了,始终没法复制那个味道。第二次是年饭,节前奶奶和姑姑做了很多面食,各种形状:小动物,寿桃,花等等,吃上去香喷喷的,可惜年三十姑姑带着儿子们回婆家几乎都拿走了,第二天早上奶奶在西厢房外屋摆了一桌子菜,虽然不算丰盛,但都是平时是吃不到的,尤其是水晶肘子和拌粉条两道菜,至今还口齿留香。

            说到年饭就想起那个特殊春节,初一大清早天麻麻亮,奶奶翻出我和哥带来的漂亮衣服,帮我们换上,然后她自己也穿上一身新衣,洗脸、梳头,捯饬的很整齐,领着我们去了大屋,爷爷身着深蓝色的新棉袄端坐在太师椅上,精神又威严,八仙桌上摆满了一盘盘年货,核桃、红枣、柿饼、洋糖、各式面点、酒、肉等,奶奶去二楼拿来一副轴画请爷爷挂起来,画上一男一女,余下的是线及字,现在想想那应该是族谱。他们燃上香,说了些什么,然后我们一起跪拜,仪式圆满后又郑重交代哥和我不许出去跟人讲。初一似乎就这么过了,没有放鞭炮,也没出门,有谁来给二老拜过年也不记得了。

几天后奶奶要去东口寨门附近赶集,我穿上城里买的塑料底花布鞋,她给我打扮打扮,木梳上吐口唾沫,抿个水光溜滑的头, 挎上竹蓝子,一老一小出发了。自从我进了村就没出去过,那天特别开心,走路很使劲,故意让鞋底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一路上我跑得快, 奶奶小脚跟不上趟,我就笑她,奶奶也乐, 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到了集市,我跟在奶奶后面东看西瞧,她买卖些东西,那里的街道乱糟糟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味混在杂吵的叫卖声和拥挤的人群中,我们穿街走巷,黄昏时分到了二姑奶家,她住在大院角落一栋平房,屋里脏乱黑暗,老人披个被子坐在床上,露出两臂招呼我们,奶奶把带的东西放在桌上,她们聊着我听不懂的话,夕阳的余晖照在她的脸上,鸡皮鹤发,眼神浑浊,无助,我赶集的记忆就永远定格在这个画面。

春节过后, 农活忙了起来,爷爷管着一片果园和几亩地,哥放学后去地里干些活, 爷孙俩常常带给一些毛牙根回来,是一种草根,吃起来像甘蔗。我每天除了去“学校”晃一圈,照样没什么事干,闲极无聊的时候就跑去东厢房看热闹,奶奶摇着纺车,一手捏着搓好的棉花棒,一手摇个大轮子,棉花就被捻成线缠在轮子上;姑姑织布,两脚踏在机子上下踩,手里的梭子在线间穿梭,机子咔嗒咔嗒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伴着纺车的嗡嗡声,奏出动听的交响乐。织好的布是白的,姑姑抽空拿去县城染上各种颜色和花案,她给我缝了两件红蓝颜色的蜡染外套,新衣服穿着不太舒服,布上的小棉花碎壳会剌皮,又痒又疼,不过我还是挺开心的。

村里娱乐活动很少,我甚至没看过电影,人气比较旺的地方算是坡下的的大杂院,我几乎每天都会跟着姑姑或者哥去那里挑水。宅院大门宽敞,四周青砖墙围合,门眉上鑲着雕花门匾,院内很大,东西两排平方,大概住有十多户人家,正房高耸,建造考究,院西边有一口水井,住在附近的农户都来这里取水,人来人往蛮热闹的,女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抱着孩子,衲着鞋底,缝着衣服七嘴八舌。记得初来时我被她们围着端详,人家问我为什么会有两坨红脸蛋儿,我心里纳闷: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们西北娃都有“红二团”,但是不清楚这两朵红霞是如何落到我们的脸上,忽然脑海中浮现出苹果,便解释道:是因为娘生我的时候吃了很多红苹果。大家似乎对我的回答很满意,顿时哈哈大笑,哥好像有些窘迫,拽着我匆匆出了门,还不会挑担子的他踉踉跄跄走着,两只桶晃来晃去,撒出去不少水。日久天长,来的次数多了,跟人们也熟了起来,我会自告奋勇地给大娘大婶儿们唱歌跳舞,她们很宠这个城里来的孩子,表扬之余,拿出红枣、核桃做为奖励,我常常是挑着一肩的快乐蹦蹦跳跳地回家。

老家没有收音机,听不到样板戏,但音乐还是能欣赏到的,晚间时常会隔墙听到阵阵琴声,那是S姐或者S哥弹拉的,我偶尔会跑去隔壁看S姐弹琴,听她讲故事。S家是外来户,不太与邻里来往,老人说那進大院是我四太爷抽大烟给变卖出去的。S家祖上是书香门第,院内收拾的整齐干净,门、窗、房檐、柱子所有木制的材料都被漆的发亮,墙砖和屋顶的瓦也保养的很好,屋内布置讲究,写字台上有文房四宝,窗前的架子上摆着盆景,桌上小炉煮着茶壶,周围排了一圈小陶杯。S哥大高个,国字脸,气宇轩昂,拉手好胡琴;S姐微胖,皮肤白皙,两个大酒窝笑起来很甜,她会弹琴,也说不上是什么琴,几根弦,弹上去嘣嘣的不是太好听,但也算是娱乐吧。

能记得跟娱乐沾点边的大事就算三叔结婚了。三叔是二爷的小儿子,总听大姐提起他,两个人差不多大,小时候一块玩、一起读书,大姐十四岁被送到城里读中学,他去了外地当兵,退伍后回到农村,媒人给说了个外乡媳妇。娶亲那天,他家门框贴幅红对子,两扇门上贴对红双喜,门上挑起两盏红灯笼,乐队吹吹打打,一对新人面带笑容,被人们簇拥着进了门,二叔放起鞭炮,外面聚了很多乡亲看热闹,人们去抢喜糖、花生、瓜子, 奶奶不让我去凑热闹,只好站在门口瞧,闻闻他家院里飘出做宴席的香气也行啊。

转眼到了四月,春回大地,远处的山上郁郁葱葱开满了花,很想去玩玩,可农村没有踏青活动,家里不允许小孩自己往山里跑。清明那天奶奶说去扫墓,我不懂“扫墓”的含义,高兴地跟着她出了寨门。奶奶匆匆赶路,我紧跟着,顾不上看路边的风景,走了很远,歇了一气又一气,来到荒郊野外,她从篮子里拿出东西摆在大坟包前,边念叨边磕头,然后喊我磕,那是我第一次下跪,感觉扫墓是一桩非常严肃的事情,回来的路上还一直后悔出门时忘了带把扫帚。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院里的小菜园开始热闹起来,爷爷翻了地,奶奶撒菜籽,我好奇的跟在左右帮忙,心里琢磨着:菜怎么会从土里变出来呢?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跑去菜地看看,几天过去,园里还是黄土一片,好失望,关注的心情也没了。一日清晨去厨房路过菜园,不经意撇了一眼,见菜垅上爬满了蝌蚪一样黄绿色的嫩芽,在晨光中点着头,好像约好了一起出土,我兴奋的喊奶奶来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它们每天都变个样,成长的很快,绿油油水灵灵的,都舍不得拔起来吃。西屋前的香椿树,大门口的枣树也竞相发芽抽条,叶子由小变大,颜色由鹅黄变深绿,XC是个爬树高手,奶奶做饭时吩咐他摘些香椿,小人儿一窜一窜爬上去,把叶子扔下来,我满地去捡,奶奶拿来洗洗,焯一下,撒些盐,加勺醋,泼点辣油拌拌,叶子嚼在口中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太好吃啦。

当气天暖和起来,小孩能去玩的地方也就多了,大人们去池塘边洗衣服的时候,允许我和小伙伴们在周围打水战,抓蝌蚪,撵青蛙;还可以跟二叔的女儿们去村口摘野菜,过了桥,沟两边都是野菜,刨累了,就靠在桥头的大石碑旁歇歇,碑很高,由一只石龟驼着,村里人说上面的碑文是武则天题的,我不识几个字,也不知武则天是谁,但那个碑是蛮有气势的。看着桥下河沟流淌着青绿色的水,野花开了满坡,很想下去走走,她们说水里有鱼、螃蟹,可谁都不敢往下迈步。有天哥手里提着一串小螃蟹进了门,说是从沟底下掏的,我们在火上烤了烤,撒些盐,香香脆脆的,他说过两天还去。于是我每天就偷偷瞄着哥看他去哪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他和二叔儿子去下沟,被我发现,我小心的尾随在后面,隔着树叉见他们挽起袖子,伸出一只手在小洞里掏,一会儿哥吱哇乱叫,收回的手上吊着一只小螃蟹,我忍不住笑,被他们发现,哥很生气,瞪圆眼睛,吊着高分贝的声音训了一句:谁让你来的!回去!我赶紧往上爬,可那地儿太陡,又滑了下来,没办法,他只好带上我,这一路我连走带玩儿,摘了不少野菜和花,满载而归。

乡下的日子越过越有趣,人也越混越熟,城里的人和事被忘到天边。一日家里来了位不速之客,是城里大院JG哥到洛阳办事,顺便来看我们,他带了糖果和零食,住了一晚,我像见到亲人似的前前后后地跟着他,恐怕被撇下。打那以后,我会常常站在村口边的石碑旁,翘首以待,盼着家里来人,终于在一个黄昏我等到了大姐,她来接我们回去。告别了爷爷、奶奶、姑姑一家,我们踏上返城的路,到家那天正好是六一儿童节,妈替我剪掉两条长满虱子的麻花辫,洗了澡,换上城里的衣服,我便轻轻松松出去野跑,回家真好。

第二次回老家是1983年,约了大姐在春节返校的路上顺道去探望奶奶。老宅依旧温馨,姑姑的儿子们上了大学或在外地工作,姑父仍在县里当兽医,大屋爷爷的睡房只剩一张空床,他去了天国, 宅子只有奶奶和姑姑守着。第二天清晨,奶奶照旧做了红薯粥,我们三代女众围着灶台,边烤火,边聊天,边吃饭,粥的味道依然是那么香甜,门外寒风凌厉,屋里洋溢着温暖的气息。早饭后姑姑带上我们搭了村里的拖拉机去少林寺观光,当年太太太奶奶出嫁时,也是走的这条路线,从登封县到老宅,四个小时的路程让他们婚嫁队敲锣打鼓走了十来天呐,可惜时间紧,我们只住了三天就匆匆离开。

打那以后我再也没回过老家,时时会念起那些日子,想到爷爷、奶奶、姑姑。。。记忆中的他们永远是笑眯眯的,不曾有过一句重话,一个脸色。三姐夫前两年回老宅看了看,大门锁着,奶奶过世后,姑姑搬去县城,宅子空了多年。他隔着院墙望了望,大屋的山墙倒了一面,好可惜!房顶的兽头上都刻着乾隆年制,那是真正的老宅。有时Lottery数字高的时候,我就买一张,梦想着哪日中了头彩,就把老宅八进房都盘下来,加以修复,让它重现昔日的风采。

 

闲来画了自己,4岁左右吧,可爱的小姑娘,蔫坏。

 

 

几年前发过这篇小文,匆匆写了就发出去,2023年请辞了工作回大西北陪妈小住三个多月,她的六个孩子也聚齐了,每天老哥老姐们没事干,买些瓜子、花生、鸡爪、水果,泡壶茶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古今中外瞎聊,其中很多话题都是小时候的事儿。回美后,偶尔看到这篇文,凭着被翻新的记忆,又添加一些内容,长点肉,贴上羽毛,让它丰满起来,可以带着快乐飞翔。

如果能记得黑暗中的光明,苦难里的良善,那么快乐是可以飞起来的。

第一次回老家是1969年冬天,因战备疏散,全家除了爸和插队的姐姐们, 其余的人东迁河南。那年我六岁,少不知事,印象中这是一次大搬家。一路的颠簸都很模糊, 只依稀记得夜里换火车,大姐夫挑着两件行李一路小跑,我趴在谁的背上一颠一颠的,昏暗的灯光下老老少少大包小绺的提着,拎着,扛着赶车… 坐了多久走了多长全然不知,据说我被塞进座位下面睡了一路。

再次醒来已躺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起身,柔柔眼睛,好奇地四下打量,小屋不大,木头房梁,两张深色的床对头摆着,墙角立着红木衣柜,旁边放了一张雕花方桌,阳光穿透窗格的纸洒在地上,我轻轻跳下床,掀开门帘走到外屋,地中间放着小圆桌,门后摆了脸盆架,衣架,出了门来到庭院,面前是一片园子, 没有菜,只剩些竹竿架杵在地上。斜对面有两间厢房:一间放着织布机、纺车、棉花、线;另一间上着锁,姑姑的儿子(小名XC) 悄声说那是大爷住过的房子,话中带着诡异,我赶紧跑去菜园子边上的厨房,探头看了看,小屋里都是人,靠门边炉灶上的大黑锅里煮着粥,热气腾腾,XC拉我去了大屋,这栋房子坐南朝北,青砖、灰瓦,门口竖着两个大石墩,高台阶上去是两扇暗漆雕花门,屋里正中央放着条几、八仙桌,两边各放一把太师椅,墙上挂些古画,西墙边的梯子通向二楼,东面一小门通爷爷的睡房,南墙开了两扇圆窗,屋里略有些暗,我跳上椅子,伸手去拿桌子上的摆设,XC连忙阻止,小孩是不能碰这些贵重物件的,他又带我去了西屋边上的猪圈,里面两头猪趴在地上呼呼睡觉,嘴里不时发出哼哼的怪声,不知哪里跑来一只花猫跳到墙头又窜到树上,树真高,干枯的枝像大鸟的爪子乱伸着盖到了西屋顶上, 猫猫从容的走过枝桠,跳到房顶,一溜烟地不知去向。 我又兴奋的跑到大门口, 一面宽阔的影壁遮住了门前, 墙上饰有浮雕图案,中间的拱洞里还留有断残的塑像,大概是文革破四旧被毁了,我们一行人的到来使这院里热闹起来。

奶奶站在厨房门口招呼我们吃饭, 她盛了一碗粥, 再添几块红薯, 饭碗好大,端不住,厨房里没有餐桌,看着大人把咸菜放到手心里,五个指头顶着碗,出了大门,我也伸出小指头端着碗跟在后面,大家蹲在二叔家墙根,边晒太阳边吃饭,蹲是学不来的,我便席地而坐, 吃着甜甜的红薯粥,很是开心。

乡下的腊月冻得人没处去, 家里唯一的火炉在厨房, 吃罢晚饭,大伙都凑在这里取暖, 就连姥姥那样矜持的人也来挤一挤, 小孩们坐在灶台上,女人们围在炉边,姥姥把她一双大脚贴在灶壁上, 将奶奶两只小脚衬的越发精致, 她们聊着天,烤着火,煤油灯发出金色的光,照在一张张欢笑的脸上,屋里充满了温暖,我丝毫没有睡意,不想回到冰冷的厢房睡觉。

儿时的记忆是断片儿的,在短暂的走亲访友之后,不知怎滴,大人们好像一夜间撤退地无影无踪,小院里变的冷清。一个月后四姐也要回去读书,临走那天,她把攒下的零食偷偷塞进我的兜里,那年她才13岁,孤零一人坐上拖拉机去乘长途车,然后到偃师乘火车,再到洛阳转车回大西北。送她回来的路上我使劲哭,抱怨大家都返了城,奶奶说没办法呀,你妈和大姐夫必须上班,姥姥要去陕西乡下照看小茵子,四妮子得上中学。。。不论怎么哄,我就认定他们是故意撇下哥和我的!回到小院,我呜咽着钻进屋里,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猛然想起兜里还有好吃的,蹦下床,跑去后院没人的地方,掏出零食边吃边追着花猫玩,之前的那些情绪烟消云散,小孩是及容易开心的。

      姑姑在乡村小学任教,替哥注册了四年级,他去上课,我待在家里与姑姑的儿子们玩耍。老大XC与我年纪相仿,还玩得来,但哥玩的游戏他都不知道,比如:折烟盒纸打啪唧,用铁丝做弹弓,弹玻璃子儿,端着一条腿碰飞机;老二小我两岁,是个鼻涕虫,圆圆的脸上总是挂着两条亮晶晶的鼻水,胸前戴个脏围兜,踢踢踏踏跟在我们后面,一不留神被我俩甩掉后就气急败坏地骂人、告状、要不然拿个小棍乱敲。。。这样的日子混久了觉得无聊,便去姑姑跟前闹着要上学,她笑着问:“50减15等于多少?” 我习惯性的瞪着眼睛呆若木鸡,她伸出食指优雅地摆了两下 “不会算这个题,学校是不能收的。” 我憋着嘴抽抽嗒嗒哭起来,她看拗不过,只好应许我去旁听,这一闹我便做了高玉宝的徒弟。

            村里的学堂是过去祖上的家庙,在官宅街角,由门楼、迎屏门、厢房、大礼堂、后大殿组成,院里操场中间的月台上面竖着一口钟,上下课会有人敲几下。教室是老式的高挑屋,几根根柱子撑着房梁,墙皮大部分剥落,露出青砖,纸糊的窗户开了许多洞,风一吹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姑姑教四年级和一年级, 学生分为两组,左边是四年级,右边是一年级。四年级上课时,一年级自习;一年级上课时,四年级自习。我弄不清状况,两个年级的课都听,很乖, 每天拎个小袋子跟着哥上学放学。没过多久老师给了小测验,除了语文,数学我只答了寥寥两三题,结果被贬到半年级, 就是城里的幼儿园。半年级在官宅街中间,是个大四合院,每栋都有上下两层楼。老师是城里来的知青,上课的内容很简单,没有课本,她在黑板上写几个字教我们认,余下的时间就带着小朋友唱歌,跳舞,做游戏。放了学,吃过午饭,睡好午觉,整个下午都是跟着村里的孩子玩,跑到坡上挖蛋坷 (是一种像鸡蛋的土蛋),藏猫猫,跟着屎壳郎后面看它推粪蛋。 。

          快乐常常都伴随着烦恼,对小孩来说,不开心的事大多跟吃食有关。那个年代物资短缺,乡下生活贫困,每天的伙食都一样,而且顿顿都离不开红薯:早上红薯粥,中午红薯面,晚上小米粥加红薯窝头,我开始厌倦红薯,烦那个甜味,有时候就跳过一餐,躺在床上饿得前心贴后心,晕晕乎乎,眼前没冒星星,而是飘过一团团奶糖,饼干,桃酥,萨琪玛,三道蜜,沙枣,冰淇凌 。。。我在城里虽然家穷但不缺吃食,几乎每天都去隔壁干爹家吃香喝辣的。这里没有零食,实在馋的不行,就去大屋偷吃奶奶腌的豆豉,手伸进坛子里扣出一指头,咂吧咂吧,真齁啊~~~但还是好过吃红薯呐。好吃的不是没有,记忆中有两顿饭终身难忘,一次是生病,奶奶做了碗清汤白面,上面漂几颗葱花,酸溜溜的,真香! 我尝试做过无数次,几十年了,始终没法复制那个味道。第二次是年饭,节前奶奶和姑姑做了很多面食,各种形状:小动物,寿桃,花等等,吃上去香喷喷的,可惜年三十姑姑带着儿子们回婆家几乎都拿走了,第二天早上奶奶在西厢房外屋摆了一桌子菜,虽然不算丰盛,但都是平时是吃不到的,尤其是水晶肘子和拌粉条两道菜,至今还口齿留香。

            说到年饭就想起那个特殊春节,初一大清早天麻麻亮,奶奶翻出我和哥带来的漂亮衣服,帮我们换上,然后她自己也穿上一身新衣,洗脸、梳头,捯饬的很整齐,领着我们去了大屋,爷爷身着深蓝色的新棉袄端坐在太师椅上,精神又威严,八仙桌上摆满了一盘盘年货,核桃、红枣、柿饼、洋糖、各式面点、酒、肉等,奶奶去二楼拿来一副轴画请爷爷挂起来,画上一男一女,余下的是线及字,现在想想那应该是族谱。他们燃上香,说了些什么,然后我们一起跪拜,仪式圆满后又郑重交代哥和我不许出去跟人讲。初一似乎就这么过了,没有放鞭炮,也没出门,有谁来给二老拜过年也不记得了。

几天后奶奶要去东口寨门附近赶集,我穿上城里买的塑料底花布鞋,她给我打扮打扮,木梳上吐口唾沫,抿个水光溜滑的头, 挎上竹蓝子,一老一小出发了。自从我进了村就没出去过,那天特别开心,走路很使劲,故意让鞋底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一路上我跑得快, 奶奶小脚跟不上趟,我就笑她,奶奶也乐, 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到了集市,我跟在奶奶后面东看西瞧,她买卖些东西,那里的街道乱糟糟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味混在杂吵的叫卖声和拥挤的人群中,我们穿街走巷,黄昏时分到了二姑奶家,她住在大院角落一栋平房,屋里脏乱黑暗,老人披个被子坐在床上,露出两臂招呼我们,奶奶把带的东西放在桌上,她们聊着我听不懂的话,夕阳的余晖照在她的脸上,鸡皮鹤发,眼神浑浊,无助,我赶集的记忆就永远定格在这个画面。

春节过后, 农活忙了起来,爷爷管着一片果园和几亩地,哥放学后去地里干些活, 爷孙俩常常带给一些毛牙根回来,是一种草根,吃起来像甘蔗。我每天除了去“学校”晃一圈,照样没什么事干,闲极无聊的时候就跑去东厢房看热闹,奶奶摇着纺车,一手捏着搓好的棉花棒,一手摇个大轮子,棉花就被捻成线缠在轮子上;姑姑织布,两脚踏在机子上下踩,手里的梭子在线间穿梭,机子咔嗒咔嗒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伴着纺车的嗡嗡声,奏出动听的交响乐。织好的布是白的,姑姑抽空拿去县城染上各种颜色和花案,她给我缝了两件红蓝颜色的蜡染外套,新衣服穿着不太舒服,布上的小棉花碎壳会剌皮,又痒又疼,不过我还是挺开心的。

村里娱乐活动很少,我甚至没看过电影,人气比较旺的地方算是坡下的的大杂院,我几乎每天都会跟着姑姑或者哥去那里挑水。宅院大门宽敞,四周青砖墙围合,门眉上鑲着雕花门匾,院内很大,东西两排平方,大概住有十多户人家,正房高耸,建造考究,院西边有一口水井,住在附近的农户都来这里取水,人来人往蛮热闹的,女人们聚在一起聊天,抱着孩子,衲着鞋底,缝着衣服七嘴八舌。记得初来时我被她们围着端详,人家问我为什么会有两坨红脸蛋儿,我心里纳闷: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们西北娃都有“红二团”,但是不清楚这两朵红霞是如何落到我们的脸上,忽然脑海中浮现出苹果,便解释道:是因为娘生我的时候吃了很多红苹果。大家似乎对我的回答很满意,顿时哈哈大笑,哥好像有些窘迫,拽着我匆匆出了门,还不会挑担子的他踉踉跄跄走着,两只桶晃来晃去,撒出去不少水。日久天长,来的次数多了,跟人们也熟了起来,我会自告奋勇地给大娘大婶儿们唱歌跳舞,她们很宠这个城里来的孩子,表扬之余,拿出红枣、核桃做为奖励,我常常是挑着一肩的快乐蹦蹦跳跳地回家。

老家没有收音机,听不到样板戏,但音乐还是能欣赏到的,晚间时常会隔墙听到阵阵琴声,那是S姐或者S哥弹拉的,我偶尔会跑去隔壁看S姐弹琴,听她讲故事。S家是外来户,不太与邻里来往,老人说那進大院是我四太爷抽大烟给变卖出去的。S家祖上是书香门第,院内收拾的整齐干净,门、窗、房檐、柱子所有木制的材料都被漆的发亮,墙砖和屋顶的瓦也保养的很好,屋内布置讲究,写字台上有文房四宝,窗前的架子上摆着盆景,桌上小炉煮着茶壶,周围排了一圈小陶杯。S哥大高个,国字脸,气宇轩昂,拉手好胡琴;S姐微胖,皮肤白皙,两个大酒窝笑起来很甜,她会弹琴,也说不上是什么琴,几根弦,弹上去嘣嘣的不是太好听,但也算是娱乐吧。

能记得跟娱乐沾点边的大事就算三叔结婚了。三叔是二爷的小儿子,总听大姐提起他,两个人差不多大,小时候一块玩、一起读书,大姐十四岁被送到城里读中学,他去了外地当兵,退伍后回到农村,媒人给说了个外乡媳妇。娶亲那天,他家门框贴幅红对子,两扇门上贴对红双喜,门上挑起两盏红灯笼,乐队吹吹打打,一对新人面带笑容,被人们簇拥着进了门,二叔放起鞭炮,外面聚了很多乡亲看热闹,人们去抢喜糖、花生、瓜子, 奶奶不让我去凑热闹,只好站在门口瞧,闻闻他家院里飘出做宴席的香气也行啊。

转眼到了四月,春回大地,远处的山上郁郁葱葱开满了花,很想去玩玩,可农村没有踏青活动,家里不允许小孩自己往山里跑。清明那天奶奶说去扫墓,我不懂“扫墓”的含义,高兴地跟着她出了寨门。奶奶匆匆赶路,我紧跟着,顾不上看路边的风景,走了很远,歇了一气又一气,来到荒郊野外,她从篮子里拿出东西摆在大坟包前,边念叨边磕头,然后喊我磕,那是我第一次下跪,感觉扫墓是一桩非常严肃的事情,回来的路上还一直后悔出门时忘了带把扫帚。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院里的小菜园开始热闹起来,爷爷翻了地,奶奶撒菜籽,我好奇的跟在左右帮忙,心里琢磨着:菜怎么会从土里变出来呢?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跑去菜地看看,几天过去,园里还是黄土一片,好失望,关注的心情也没了。一日清晨去厨房路过菜园,不经意撇了一眼,见菜垅上爬满了蝌蚪一样黄绿色的嫩芽,在晨光中点着头,好像约好了一起出土,我兴奋的喊奶奶来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它们每天都变个样,成长的很快,绿油油水灵灵的,都舍不得拔起来吃。西屋前的香椿树,大门口的枣树也竞相发芽抽条,叶子由小变大,颜色由鹅黄变深绿,XC是个爬树高手,奶奶做饭时吩咐他摘些香椿,小人儿一窜一窜爬上去,把叶子扔下来,我满地去捡,奶奶拿来洗洗,焯一下,撒些盐,加勺醋,泼点辣油拌拌,叶子嚼在口中有一股特殊的香味,太好吃啦。

当气天暖和起来,小孩能去玩的地方也就多了,大人们去池塘边洗衣服的时候,允许我和小伙伴们在周围打水战,抓蝌蚪,撵青蛙;还可以跟二叔的女儿们去村口摘野菜,过了桥,沟两边都是野菜,刨累了,就靠在桥头的大石碑旁歇歇,碑很高,由一只石龟驼着,村里人说上面的碑文是武则天题的,我不识几个字,也不知武则天是谁,但那个碑是蛮有气势的。看着桥下河沟流淌着青绿色的水,野花开了满坡,很想下去走走,她们说水里有鱼、螃蟹,可谁都不敢往下迈步。有天哥手里提着一串小螃蟹进了门,说是从沟底下掏的,我们在火上烤了烤,撒些盐,香香脆脆的,他说过两天还去。于是我每天就偷偷瞄着哥看他去哪里,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他和二叔儿子去下沟,被我发现,我小心的尾随在后面,隔着树叉见他们挽起袖子,伸出一只手在小洞里掏,一会儿哥吱哇乱叫,收回的手上吊着一只小螃蟹,我忍不住笑,被他们发现,哥很生气,瞪圆眼睛,吊着高分贝的声音训了一句:谁让你来的!回去!我赶紧往上爬,可那地儿太陡,又滑了下来,没办法,他只好带上我,这一路我连走带玩儿,摘了不少野菜和花,满载而归。

乡下的日子越过越有趣,人也越混越熟,城里的人和事被忘到天边。一日家里来了位不速之客,是城里大院JG哥到洛阳办事,顺便来看我们,他带了糖果和零食,住了一晚,我像见到亲人似的前前后后地跟着他,恐怕被撇下。打那以后,我会常常站在村口边的石碑旁,翘首以待,盼着家里来人,终于在一个黄昏我等到了大姐,她来接我们回去。告别了爷爷、奶奶、姑姑一家,我们踏上返城的路,到家那天正好是六一儿童节,妈替我剪掉两条长满虱子的麻花辫,洗了澡,换上城里的衣服,我便轻轻松松出去野跑,回家真好。

第二次回老家是1983年,约了大姐在春节返校的路上顺道去探望奶奶。老宅依旧温馨,姑姑的儿子们上了大学或在外地工作,姑父仍在县里当兽医,大屋爷爷的睡房只剩一张空床,他去了天国, 宅子只有奶奶和姑姑守着。第二天清晨,奶奶照旧做了红薯粥,我们三代女众围着灶台,边烤火,边聊天,边吃饭,粥的味道依然是那么香甜,门外寒风凌厉,屋里洋溢着温暖的气息。早饭后姑姑带上我们搭了村里的拖拉机去少林寺观光,当年太太太奶奶出嫁时,也是走的这条路线,从登封县到老宅,四个小时的路程让他们婚嫁队敲锣打鼓走了十来天呐,可惜时间紧,我们只住了三天就匆匆离开。

打那以后我再也没回过老家,时时会念起那些日子,想到爷爷、奶奶、姑姑。。。记忆中的他们永远是笑眯眯的,不曾有过一句重话,一个脸色。三姐夫前两年回老宅看了看,大门锁着,奶奶过世后,姑姑搬去县城,宅子空了多年。他隔着院墙望了望,大屋的山墙倒了一面,好可惜!房顶的兽头上都刻着乾隆年制,那是真正的老宅。有时Lottery数字高的时候,我就买一张,梦想着哪日中了头彩,就把老宅八进房都盘下来,加以修复,让它重现昔日的风采。

 

闲来画了自己,4岁左右吧,可爱的小姑娘,蔫坏。

 

 

Source

 
 
 
 
Visited 5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