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爱新觉罗·季庸先生
爱新觉罗·季庸先生又名罗桂钧,满族,1902 年前后生,籍贯北京 昌平。他是出身满清皇族世家的旗人,但他属正黄旗,还是正红旗,已 无从可考。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 在北平市法院担任法官。因学生时代参加五四运动而钟情青岛,五十年 代举家来青岛定居。在青岛四方区夜大执教中文。1962 年退休后出任青 岛市北区政协委员。
1963 年,20 岁的我因家贫辍学无业在家。听说有一位老学者在家 开办私塾式学堂教授古典文学,我便心向往之。1963 年 4 月 22 日晚, 经同学介绍,我来到青岛市北区周村路 31 号二楼爱新觉罗老师的家。 这是一座日式建筑的楼房,环境非常雅静。罗老师高高的个子,方正的 脸,穿一身黑色布衣布鞋,留光头,讲话京腔十足,声音洪亮,一副老 学者的派头。 他开设这个私人学塾并非为了收取学费,他完全是为了打发自己的 退休时光,用他的话讲,为能教学相长,温故知新。每周二、四、六晚 七点到九点是授课时间,对每个学生每月收取学费二元五角。共有六名 学生,年龄在 20 岁到 25 岁之间,数我年龄小。其余五人都是在职的工 人或小学教师,只有我一个是待业青年。
学塾共开有《中国文学史》、唐诗、古代散文三门课程。即使只有 六个学生,罗老师还是坚持他站着讲课的教学习惯,我记得第一节课讲 的是殷墟和甲骨卜辞,用的是刘大杰编撰的《中国文学史》。第一节唐 诗讲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人手一本《唐诗三百首》,罗老师 人物特写 133 不拿书本背诵如流,逐句解析给我们听。第一节古代散文讲的是唐朝韩 愈的《师说》,我们人手一本《古文观止》,罗老师又是不拿讲义,一 边背诵,一边讲解。老师的才学真让我们几个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学塾每个月进行一次月考。六名学生中连续考第一名的一直是我。 也许是因为罗老师对考试成绩不好的同学进行了严厉批评的原因,有的 学生以上班加班为由经常缺课,半年之后学生走光了,只剩下我一个学 生。考虑到我还没有就业,罗老师就免了我的学费并把上课时间改为每 天下午二点到四点,一对一地对我授课,一讲就是两年。 两年里,罗老师对我讲解了近百篇唐宋八大家的古文,100 多首唐 诗,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选讲了《左传》《战 国策》《史记》等古典名著,为我的古汉语水平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对当年学习的东西仍然能够背诵如流,这完全是 受恩师治学精神的影响,传承了恩师善于背书的好习惯。
1964 年,我 21 岁参加了工作。我在就业履历表中对 1962—1963 年 期间的单位归属就填为“跟随政协委员罗桂钧老师学习文史”。在后来 的入团提干时这段文字曾引起一些人的冷笑。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老师的高血压病越来越重,我的学习被 迫中断了。 1968 年 1 月 6 日,罗老师病逝。 老师的书房里有一个书柜,里面装满了文史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一 些是铜版和木版的线装书。透过这个书柜,我记住了华岗、范文澜、艾 思奇、余冠英、游国恩、陆侃如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的名字。老师病重 时曾留遗嘱:“把我的藏书都赠送给丁存义。” 文革当中,我曾遭遇抄家之灾。抄家的目的就是奔着我的藏书而来。 后来我庆幸,幸亏老师的藏书没能转赠给我,否则也将在劫难逃。 半个世纪过去了,往事并不如烟。每当想起先生对我的教诲之恩, 心中总是充满无限的遗憾和内疚,有如鲠在喉之感。 如果没有当年爱新觉罗·季庸老师对我的爱心和无私的传道、授业、 解惑,我不可能具备今天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老师对我的恩情堪比父爱。可我 这个受恩之人对恩师的回报却是滴水没有。 想起来真后悔。我没有留下恩师的一张照片,更没有和恩师的合影。 在恩师病重的时候,我没有拿出一天时间来为他陪床。在那个风风火火 的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师道不传也久矣。我怎么竟是那样的无知和麻木! 回顾当年的自己,真感悟到了当年的我就是一个令人可恨的不懂人情的 书呆子! 我想起恩师为我背诵《长恨歌》时的最后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心存遗憾,欲哭无泪,我写道:恩师父爱未能报,此憾绵绵无绝期。
2011年秋
怀念恩师爱新觉罗·季庸先生
爱新觉罗·季庸先生又名罗桂钧,满族,1902 年前后生,籍贯北京 昌平。他是出身满清皇族世家的旗人,但他属正黄旗,还是正红旗,已 无从可考。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 在北平市法院担任法官。因学生时代参加五四运动而钟情青岛,五十年 代举家来青岛定居。在青岛四方区夜大执教中文。1962 年退休后出任青 岛市北区政协委员。
1963 年,20 岁的我因家贫辍学无业在家。听说有一位老学者在家 开办私塾式学堂教授古典文学,我便心向往之。1963 年 4 月 22 日晚, 经同学介绍,我来到青岛市北区周村路 31 号二楼爱新觉罗老师的家。 这是一座日式建筑的楼房,环境非常雅静。罗老师高高的个子,方正的 脸,穿一身黑色布衣布鞋,留光头,讲话京腔十足,声音洪亮,一副老 学者的派头。 他开设这个私人学塾并非为了收取学费,他完全是为了打发自己的 退休时光,用他的话讲,为能教学相长,温故知新。每周二、四、六晚 七点到九点是授课时间,对每个学生每月收取学费二元五角。共有六名 学生,年龄在 20 岁到 25 岁之间,数我年龄小。其余五人都是在职的工 人或小学教师,只有我一个是待业青年。
学塾共开有《中国文学史》、唐诗、古代散文三门课程。即使只有 六个学生,罗老师还是坚持他站着讲课的教学习惯,我记得第一节课讲 的是殷墟和甲骨卜辞,用的是刘大杰编撰的《中国文学史》。第一节唐 诗讲的是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人手一本《唐诗三百首》,罗老师 人物特写 133 不拿书本背诵如流,逐句解析给我们听。第一节古代散文讲的是唐朝韩 愈的《师说》,我们人手一本《古文观止》,罗老师又是不拿讲义,一 边背诵,一边讲解。老师的才学真让我们几个学生佩服得五体投地。 学塾每个月进行一次月考。六名学生中连续考第一名的一直是我。 也许是因为罗老师对考试成绩不好的同学进行了严厉批评的原因,有的 学生以上班加班为由经常缺课,半年之后学生走光了,只剩下我一个学 生。考虑到我还没有就业,罗老师就免了我的学费并把上课时间改为每 天下午二点到四点,一对一地对我授课,一讲就是两年。 两年里,罗老师对我讲解了近百篇唐宋八大家的古文,100 多首唐 诗,以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还选讲了《左传》《战 国策》《史记》等古典名著,为我的古汉语水平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四十多年后的今天,我对当年学习的东西仍然能够背诵如流,这完全是 受恩师治学精神的影响,传承了恩师善于背书的好习惯。
1964 年,我 21 岁参加了工作。我在就业履历表中对 1962—1963 年 期间的单位归属就填为“跟随政协委员罗桂钧老师学习文史”。在后来 的入团提干时这段文字曾引起一些人的冷笑。 1966 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老师的高血压病越来越重,我的学习被 迫中断了。 1968 年 1 月 6 日,罗老师病逝。 老师的书房里有一个书柜,里面装满了文史方面的书籍。其中有一 些是铜版和木版的线装书。透过这个书柜,我记住了华岗、范文澜、艾 思奇、余冠英、游国恩、陆侃如等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的名字。老师病重 时曾留遗嘱:“把我的藏书都赠送给丁存义。” 文革当中,我曾遭遇抄家之灾。抄家的目的就是奔着我的藏书而来。 后来我庆幸,幸亏老师的藏书没能转赠给我,否则也将在劫难逃。 半个世纪过去了,往事并不如烟。每当想起先生对我的教诲之恩, 心中总是充满无限的遗憾和内疚,有如鲠在喉之感。 如果没有当年爱新觉罗·季庸老师对我的爱心和无私的传道、授业、 解惑,我不可能具备今天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老师对我的恩情堪比父爱。可我 这个受恩之人对恩师的回报却是滴水没有。 想起来真后悔。我没有留下恩师的一张照片,更没有和恩师的合影。 在恩师病重的时候,我没有拿出一天时间来为他陪床。在那个风风火火 的文化大革命的年代,师道不传也久矣。我怎么竟是那样的无知和麻木! 回顾当年的自己,真感悟到了当年的我就是一个令人可恨的不懂人情的 书呆子! 我想起恩师为我背诵《长恨歌》时的最后两句:“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心存遗憾,欲哭无泪,我写道:恩师父爱未能报,此憾绵绵无绝期。
2011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