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生不息,歷史文化街區一年又一年地記錄著城市的歷史演進軌跡,反映著社會生活和文化構成的多元性,它是城市文化共時融合和歷史傳承最直觀、最典型的場景寫照,也是城市文脈最形象、最生動的外在表現。保護好歷史文化街區,利用好歷史文化街區,是傳承和發展城市文化重要的內容,更是增強城市文化自信的重要抓手。

上文中提及的歷史文化街區開發的三種代表類型(點選回顧),在街區活化改造、遺址保護及經濟效益等方面各有優劣,但從街區開發的方式來看,商業植入、建築改造及文創策展已成為街區活化的通用舉措。

今天《國際設計》為大家整理了

歷史文化街區三種代表類型中的第一種

——商業激活型

通過國內外實際案例

共同感受城市文化的代代賡續…

商業激活型 ——

主要特徵:以商業或旅遊作為主要功能,人流密度高,公共開放性強,歷史遺蹟受到一定破壞,需要加以改造以恢復傳統風貌。

參與主體:社會資本為主,政府協助或合作。

業態功能:遊客佔比較高,商業零售及酒店設施豐富,此外也有部分居住功能。

面臨挑戰:產權分散;對租金收益追求容易導致商業同質化嚴重,地方傳統特色面臨擠 壓;歷史建築特點及周邊街道空間難以達到現代商業要求。

01

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

– 中國·南京 –

南京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是國家住建部、文物局於2015年4月首批公佈的30個中國曆史文化街區之一,街區分為13個片區,佔地約35公頃,總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素有「一條頤和路、半部民國史」之稱。

該街區在更新過程中,為打造街區南片整體開放效果,與已開放的第12片區(頤和公館)展現連片開放形象,第一階段重點對第11、13片區進行更新改造,共開放31處院落。11片區為安居集團攜手鼓樓區政府重點推進的城市更新項目,實踐中,兩大主體為頤和路量身定做了「保護+文化+商業」的開發運營模式,既強化「保護」理念,也注重做好歷史空間的活化利用,激發頤和路街區的內生動力,深度打造集人文歷史體驗、彰顯城市文化魅力和跨界融合新消費地標為一體的新型歷史文化街區。

(1)修舊如故,與古為新

(1)修舊如故,與古為新

11片區作為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的首發示範區,於2021年底正式對外開放,片區內有6幢各具風格的歷史人物故居,總佔地面積6260平方米。該項目以「修舊如舊、與古為新」為原則,進行街區再生設計,以「保護」和「織補」相結合,對老建築進行修繕,對新空間進行再造,形成了街巷、院落、建築本體、花園的四級空間,以此體現街區傳統與當代的反差和張力。

(2)連接世界,藝術盛宴

(2)連接世界,藝術盛宴

11片區中藝術片區約1400平米,共6個展館。寶龍美術館、將軍館、海洋館還有12片區的7個歷史展覽館共同形成濃厚的歷史文化藝術氛圍。

(3)百年頤和,萬國芳華

(3)百年頤和,萬國芳華

11片區引入了國際一眾高端品牌,其中60%的品牌為首進江蘇。包括首進江蘇的多元藝術空間——寶龍藝術中心、新娘心中永恆的夢想代表——VERA WANG Haute、全球頂尖品牌婚紗集合店NORA HAUTE、英國皇家御準零售品牌集合店——TBH英園,以及專為頤和路量身定製的餐飲品牌「蓮花公館」和「韜園」,同時還引入了網紅咖啡品牌J·cafe Pop Up Store。11片區實現了對消費的引導,把生活美學、人文底蘊、歷史資源、自然哲學昇華為街區的氛圍並轉化為商業機遇。

經過改造的11片區,吸引眾多市民遊客駐足「打卡」拍照。開街當天,吸引了眾多城市抖音、小紅書、微博、大眾點評等知名網紅博主至此打卡,從探街到探店,絡繹不絕,網上總曝光量已達200萬+。

11片區修繕前航拍圖

11片區修繕前航拍圖

11片區修繕後軸測圖

11片區修繕後軸測圖

寧海路沿街更新前後對比
寧海路沿街更新前後對比

寧海路沿街更新前後對比

頤和路11片區的成功打造,既運用了地區原有的特徵文化符號,同時又引入適配的國際高端及屬地特色品牌,賦予了街區全新的功能和空間秩序,塑造了歷史與傳承、古典與現代、商業與文化相得益彰的一方新天地。

02

02

台北赤峰街

– 中國·台灣 –

赤峰街位於台北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之間,早年是老台北的打鐵街,如今也還有一些五金行、汽車零件店鋪。但更多的是近年不斷冒出的文化創意小鋪,五花八門令人目不暇接,此外也有許多別具巧思的咖啡店、甜點店,琳琅滿目的特色小店,讓這裡成為處處驚喜的新興文化創意街區。

赤峰街東至南京西路25巷,西至承德路這塊街區的弄巷裡,近來成為尋覓生活美學的熱門去處,從赤峰街3巷一路到77巷,隨意鑽進不管哪條巷子裡,都有服飾店、工作坊、咖啡館彼此錯落,亂走亂逛也有新發現,且在這些新興店坊之間,老字號的燙金社、印刷行、茶行、柑仔店、麻油店,也依舊在守護著舊時光的美好。

隨處可見穿插在巷弄裡的造型各異的牆畫、塗鴉。風格並非那種嘻哈美式,而是獨有的清新韻味。

這裡每一家小店,都在自己的視覺呈現和商品展示上花了很大的功夫,如下圖的這家理髮店,店面設計所用的原木和極具現代感的標識搭配出了悅目的視覺感受。

台北的文創產業相當發達,所以每家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細膩的生活,並且將其通過商品的樣貌傳達出來。堅持原創,培養原創,尊重原創,這是赤峰街能夠一直保持「網紅」狀態的秘訣。

03

03

東京Shimo-kitazawa文創街區

– 日本·東京 –

下北澤,常年被評為「年輕人最想居住的城市」,2019年更是被Vogue冠上全球十五個最酷最時尚的街區第一名。

比起東京給人紙醉金迷的刻板印象,下北澤賦予了城市另一種面孔。提倡低碳是下北澤人不約而同的生活方式,這裡沒有豪華跑車,沒有高檔奢侈品,取而代之的是隨處可見的腳踏車車行和古著屋、古書屋。

作為東京最大的「古著激戰區」,對於古著愛好者來說,那些名字繞口又難記的古著店如數家珍。外頭擺著一排排鮮豔亮麗的古著洋裝,從連身裙、長洋裝到風衣等一應俱全,這些古著不僅價格非常便宜,而且質量和衛生也相當有保證。

除了古著屋,這裡還有很多的本土商販,包括大量的復古商店,不同尋常的專賣店和年輕藝術家和工匠的小精品店。很多店裡擺放著店主人在世界各地旅行時所蒐集而來的珍稀品,從小飾品、玻璃器皿,到古董皮箱、黑膠唱盤機甚至二手樂器,每一件物品上都刻畫著深深的歲月。

下北澤又有著「音樂街道」的美稱,琳琅滿目的二手唱片行、Live House林立,任何一間狹小的咖啡店都可以是樂隊們表演的場所。每年七月中旬盛大展開的下北澤音樂祭,與在地商店街結合,從劇場至數家展演空間、咖啡廳、美食小販等均共襄盛舉,每屆音樂祭都有著嘉年華般的熱鬧氣氛,更如同在地居民們一年一度的溫馨同窗會。

而當地居民與商家也都會賣力地守護著街區的各種文化,讓下北澤不僅成為年輕人的街道,也是每個時代的街道。

04

04

新加坡克拉碼頭

– 新加坡河畔 –

克拉碼頭位居新加坡的中心區位,坐落在新加坡河畔,總佔地50多畝,曾是海上商貿貨運交易之地,由五座擁有超過60間倉庫和店屋的彩色建築所組成,這五座建築都保有其19世紀的原貌,顯現出當年碼頭、倉庫歷經滄桑的內涵。

克拉碼頭改造前

克拉碼頭改造前

作為新加坡城市發展的重要歷史街區,克拉碼頭在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由凱德置地耗資8500萬新幣進行保護性改造開發。如今,已實現了當初將其打造成為「新加坡首要的餐飲娛樂生活景點」的願景。

克拉碼頭改造後

克拉碼頭改造後

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傳統與現代相結合

克拉碼頭的再造開發在原貌修復保護舊建築的同時,充分根據現代城市的需求對建築空間外部色彩、燈光、景觀,進行了現代創意設計,呈現出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和協調融合。

既對舊有建築實現完整保護,不會造成破壞;又能通過現代技術景觀的創意設計,讓舊建築煥發出新風采,與現代景觀充分融合、映襯、協調,營造出適合現代城市風貌的獨特氛圍空間。

在普遍的商業建築應用中,建築物的牆體都強調運用過渡色,以淡雅色彩為主。而克拉碼頭則反其道而行之,用色極盡大膽,暖紅色的牆體,配以草綠色的門窗;粉色和天藍色交織的牆面,乍一看,還以為來到了迪斯尼樂園,而充滿童趣和活躍的感覺。

光與電精彩互動

光與電精彩互動

克拉碼頭改造的最大創意,在於對現代光電科技的設計應用之中。五彩繽紛、變幻多姿的彩光照明技術,真正讓克拉碼頭的夜晚「越夜越美麗」。

美食的集聚

美食的集聚

曾經的克拉碼頭,秉承著傳統業態配置特點,著重於零售購物,輔以餐飲、娛樂,缺乏的商業特色。2006年開始的二次改造不僅僅是對於建築外觀的改造,更是對於業態的一次大調整,將原本所佔比重最大的零售購物這顆大樹幾乎全部「砍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餐飲和娛樂項目。

在娛樂部分,克拉碼頭除了成功引入了倫敦Ministry ofSound,這一世界級的娛樂場所,還引進其它幾個國際時尚娛樂品牌,同時還利用周邊綠化區引入G-max高空彈跳跳等極限娛樂項目。

而餐飲部分,克拉碼頭的餐飲其實更像是一個世界餐飲的集聚地,有瑞士料理、波斯料理、日本料理、中華料理、古巴料理、印尼料理,不定時地還會舉辦德國啤酒節等風格各異的活動來吸引人們的駐足。

「餐飲45%、娛樂20%、酒吧20%、零售4%、加之少量辦公」構成了如今的克拉碼頭。可以說它極富創意的改造成就瞭如今這一堪稱經典的商業作品,使其躍然成為了新加坡最頂尖的餐飲娛樂休閒廣場。

05

融德里–廣州黃埔沙步村城市更新

– 中國·廣州 –

融德里位於廣州黃埔區沙步村,整個片區都是由萬科在進行整體舊改,即黃埔新城項目。融德里地塊位於黃埔新城核心區域,南側緊鄰鹿步滘,西側是新城綠核,用地約為14000平米。功能定位上主要為社區商業,服務於周邊的眾多居住小區,是區域的鄰里中心及整個新城公共活力帶的重要節點之一。

同時,融德里也是一個典型的歷史文化街區城市更新項目。沙步村從明代開始就是地區祭祀活動中的重要節點,清代更是設立鹿步司進行管轄,歷史悠久,歷史建築眾多。僅在項目基地內,就包含有14棟不可移動文物及傳統風貌建築線索,需加以修繕保留。

梳式佈局

項目的規劃是基於現有的嶺南地區特色格局的,也就是梳式佈局。南向為池塘或河涌,房屋均面南排列,順坡而建,前低後高,像梳子一樣。臨水的主街是東西向的,南北向交通則由房屋山牆之間的巷道聯繫。現有基地的情況正好與之非常契合,所以在總體規劃策略上,更多是在保留歷史建築之後,依據傳統佈局進行肌理補完。

梳式佈局

梳式佈局

梳式佈局
空間節點

空間節點

在交通網路構建的基礎上,我們根據商業街漫步節奏,形成繞庭、龍舞、堂前、榕蔭4大空間節點,分別對應東西兩個入口、丁字口節點和基地內最大的宗祠「梁氏宗祠」的前廣場。另一方面選取靠近濱水空間的保留建築作為主景,設置四個小節點。圍繞保留建築進行景觀處理,打造盆景庭園,以加強濱水空間對北側的滲透性。這樣,基本的規劃格局就形成了。

空間節點

空間節點

空間節點
空間節點
場景策劃

場景策劃

相比於有形的建築,非實體的空間場景同樣吸引人。

除了建築設計,我們做了融德里各節點的場景策劃。通過對於沙步村原有的嶺南傳統空間及活動場景的提取,我們總結了7個沙布印象:繞庭、鑊耳、堂前、榕蔭、花街、龍舞、飄色,分別結合特定的空間屬性來進行打造。然後再融入傳統文化活動,使得嶺南特有的龍舟、粵劇、嫁娶等等活動場景得以在融德里獲得再現。

場景策劃
場景策劃

場景策劃

「老屋+」策略

在整體歷史風貌的基礎上,我們提出了「老屋+「的策略,即在傳統建築上增加一個附屬物,對應不同功能,植入新內容、新形式。利用建築手法,比如體塊穿插、換皮、延申等以及現代時尚的新材料,激活和點亮這些老建築。例如,有的建築我們把他的正面牆換成了玻璃磚作為網紅咖啡廳,有的是在頂部插入一個格柵體塊作為特色民宿,有的是在轉角嵌入弧形的雨棚和櫃檯作為一個奶茶店,形成形式上的衝突感和視覺衝擊,舊中有新,使得老建築變時尚而煥發新生。

「老屋+「策略

「老屋+「策略

「老屋+「策略
「老屋+「策略

融德里,是繼荔灣「永慶坊」、文衝「幸福裡」之後,又一生長於城市更新項目的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建成至今,融德里已舉辦週末市集,鳳梨誕,醒獅、龍舟、粵劇等各種傳統文化活動。行走街巷,隨處可見青磚、灰瓦、鑊耳等原汁原味的嶺南建築元素,以及享受榕樹下慢生活的人們。

其間瀰漫著的傳統文化及生活氣息猶如一股清泉流淌在街巷之中,潤物無聲,不經意間喚起人們的記憶和鄉愁。希望經過時間的沉澱,這種味道能越來越濃郁醇厚,越來越自然,越來越能傳達出東方生活美學的韻味。

————

編輯/排版:Z

祝你開心

點選查看更多精彩

點選查看更多精彩

Source

Visited 6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