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曉圈內事

2024/01/24

近日,杭州文二菜市場改造引發了眾多關注,其中最大的亮點便在於咖啡店的置入。店鋪位於菜市場臨街西南角,一層吧檯售賣咖啡,二層則擺放一些桌椅供客人休閒聊天。

©ArchiDogs

©ArchiDogs

網友們紛紛表示「下午買完菜還能隨手買杯咖啡,簡直是一舉兩得「。老闆也反饋道,雖然是試營業階段,但人流量很大,時尚文藝的業態結合傳統生活的煙火氣息,吸引了很多年輕人關注。

©ArchiDogs

©ArchiDogs

據悉,後續菜市場還將引入各類主題活動,如創意市集、音樂會、脫口秀等,激活老舊市場的生命力。

©ArchiDogs

©ArchiDogs

可以看到,翻新市場的邏輯不僅在於保留原有的記憶,更是通過引入多樣的功能以及營造舒適好看的環境來吸引人們打卡,形成人群的匯聚。

©ArchiDogs

©ArchiDogs

事實上,這種功能的融合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建築不再侷限於形式滿足單一的功能,而是面向行為的集合,逐漸變得新穎多元。讓我們進一步以一些相關案例為引,試圖分析功能的模糊化對建築生成邏輯與表現手法的影響。

作者|芒庫

本欄目文章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和立場

Mayoral

Mayoral新倉庫物流中心 /System Arquitectura

提到工廠,人們首先想到的或許是一個個巨大的方盒子,由於其具體的服務對象與通常較為偏遠的地理位置,這種建築類型與人群和城市的關係較為疏離,似乎也被習慣性地排除在有關「設計」的討論中。不過,專注於工廠設計的西班牙建築事務所System Arquitectura呈現了工廠美學性與人文性的另一面。

Fernando Alda

Fernando Alda

在事務所最新釋出的Mayoral物流中心項目中,設計理念基於工廠與城市的對話,希望巨大體量的工廠能夠以一種柔和地方式融入周圍環境。因此,整體建築外觀選用弧形,以緩和尺度建築之間的體量差異。

©Fernando Alda

©Fernando Alda

同時,設計元素試圖與早前由同一事務所改造的Intelhorce紡織工廠呼應,挖掘與喚醒所在場地馬拉加原有的紡織工業歷史。織物語言被選用為維護結構的形式,並通過半透明的效果體現出與原倉庫的對話。

Intelhorce紡織工廠 ©Fernando Alda

©Fernando Alda

©Fernando Alda

最終,舊倉庫在優雅的拱門環繞下呈現出動態的美感,整體宛如輕薄的、在風中飄蕩的「紗」一般。形式的隱喻與感官的共鳴共同結合,將工廠與城市記憶捆綁在一起。

©Fernando Alda

©Fernando Alda

瑞士蓮巧克力之家也是將工廠與城市歷史、肌理融合的優秀案例。在常規工廠建築風格的基礎上,其立面材料主要採用紅磚以契合周邊建築工藝。建築西北角打破完型,形成入口廣場,塑造了舒適的城市界面。

©Raphael Alu

©Raphael Alu

©Stefano Graziani

©Stefano Graziani

除此之外,該項目還體現了一種工廠模式的創新,即除了工業生產,還置入陳列、購物、食品研究等眾多功能,形成集思考、娛樂、互動於一體的新型綜合空間。

©Walter Mair

©Walter Mair

基於開放、參與的需求,建築內部由常規工廠的效率為先轉變為遊覽與生產並行兼容的理念,設置了一個開放、通高的中庭,以此為核心組織功能空間。樓板的錯動與韻律均體現在中庭周圍,創造了視線的聯繫,給遊客帶來行走的豐富體驗。

©Walter Mair

©Walter Mair

中庭中央還矗立著巧克力噴泉雕塑,被像蘑菇一樣的支撐結構包圍,呈現出非凡、獨特的空間效果,從視覺上傳達著品牌形象。

©Walter Mair

©Walter Mair

使用方式的變化,帶來了表現形式的突破,使工廠不再是孤立於城市一部分的功能性工業建築,而是更具觀賞性與可達性。

CopenHill 新型垃圾焚燒發電廠 / BIG

垃圾焚燒發電廠與工廠類似,也是與城市生活緊密相關的基礎設施建築,甚至相比較而言,帶有更負面的形象感受。其形式與結構更是標準化與流程化,似乎不具備任何設計的意義。然而,在BIG備受矚目的CopenHill項目中,為此類建築賦予了新的價值。

©Dragoer Luftfoto

©Dragoer Luftfoto

項目在設計之初即被構想為一個公共基礎設施,能夠對周邊的社會產生附加的有效貢獻。由於其位於早已由工業用地更新為極限運動場地的Amager工業濱水區,因此在原本垃圾發電廠的基礎上,還整合了滑雪場、攀巖牆、徒步區域等娛樂空間。

©Aldo Amoretti

©Aldo Amoretti

垃圾發電廠的建築體量來源於設備的高矮順序與應用組織,通過這種劃分方式,同時也能創造出一個適用於滑雪的傾斜屋頂,為極限運動愛好者們帶來新奇有趣的體驗。非滑雪者則可以享受屋頂酒吧、健身區、觀景平臺等,使人們放鬆地遊玩。

©Rasmus Hjortshoj
©Rasmus Hjortshoj

©Rasmus Hjortshoj

屋頂上還連續貫通著一座被綠植覆蓋的多功能森林,一方面提供給訪客漫步森林小徑的體驗,另一方面通過生物多樣性的景觀調節著整個園區的微氣候。

©Laurian Ghinitoiu

©Laurian Ghinitoiu

除了步行體驗,建築內部設置了一臺直達坡頂的觀光電梯,在電梯向上升起的過程中可以透過玻璃看到設備機器運轉的場面。

©Soren Aagaard

©Soren Aagaard

整個建築外立面由鋁磚堆疊而成,白天光線可透過玻璃自然地撒入室內,夜晚內部的燈光則照亮立面,形成詩意的美感,使得整個建築像一座現代的教堂」一般立於城市中,極具地標屬性。

©Laurian Ghinitoiu

©Laurian Ghinitoiu

據Bjarke Ingels說「CopenHill是一種顯性的建築表達:其是世界上最清潔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它非常乾淨——外牆可以攀登、屋頂可以行走、坡道可以滑雪。這體現了享樂主義可持續發展。」這個設計轉變了人們的固有認知,基礎設施能夠重塑環境,並豐富城市生活。

©BIG

©BIG

在國內,基礎設施的形象展現也逐漸受到重視。並且,為使公眾更好地了解環保產業,部分垃圾處理廠還將工藝處理流程作為展示對象向公眾開放。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院倪陽工作室便參與了多項垃圾焚燒發電廠的立面改造項目,嘗試將垃圾處理廠立面造型「公建化」,以更具藝術感的形式將其與周邊社區融合,並體現對大眾的開放。

西青光大垃圾焚燒發電廠 ©章魚見築
西青光大垃圾焚燒發電廠 ©章魚見築

西青光大垃圾焚燒發電廠 ©章魚見築

天津北辰光大垃圾焚燒發電廠 ©章魚見築
天津北辰光大垃圾焚燒發電廠 ©章魚見築

天津北辰光大垃圾焚燒發電廠 ©章魚見築

隨著各項技術的改進、城市的集約化發展以及公眾普及的日益廣泛,必不可少的城市器官在多方導向下體現出更為積極的建築形象,也以此營造了更美好的城市環境。

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

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Snøhetta

提到功能的擴展與融合,還有一個不得不關注到的建築類型便是圖書館。除了「藏書樓」「借閱室」以外,越來越多的圖書館開始以文化、藝術、社交等複合型中心定位。於2023年底建成並迅速引發打卡熱潮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圖書館是其中一個典型佐證。

©Snøhetta
©Snøhetta

©Snøhetta

設計在最初階段就以「開放」「包容」為空間概念,歡迎人們在此學習、交流與討論。為實現這種公共活動模式,建築形式打破傳統圖書館的分區分類模式,用一個巨大的森林「雨篷」覆蓋整個空間。一棵棵「樹幹」延展至屋頂,形成近20米高的「樹蔭」空間。「枝葉」之間相互掩映、滲透,起到調節天光的作用。

©Snøhetta
©Snøhetta

©Snøhetta

屋頂下方塑造一個連續的階梯景觀,高低起伏,邀請人們在其中穿行、遊歷。梯田中央圍合成劇場般的空間,引導人們的視線及行為。全玻璃的通透性立面也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達到互動的效果。

©Snøhetta
©Snøhetta

©Snøhetta

整個空間手法與其說服務於「閱讀」這一需要安靜、舒適氛圍的行為,不如說是導向「共享」「交流」等關鍵詞。與此類似的邏輯在最近引發熱烈討論的「上海書城」改造項目體現得更為明顯。

©CreatAR Images

©CreatAR Images

據設計師傳達,「書城「設計目的在於讓不讀書的人走進書店。書城室內以立面書架為主要語言,形成了連綿、高聳的書山狀態。這些書架不完全以使用尺度而設置,更像是人的背景板,服務於帶來震撼、沉浸的空間體驗。

©CreatAR Images

©CreatAR Images

在書山之間還置入了16個屋中屋,容納著辦公、劇場、美術館、咖啡館、畫廊、禮品店、文具店等各種各樣的功能。通過使用方式的疊加,「上海書城「的受眾相較以前有了極大提升,日均1萬人次的湧入體現了戲劇性、社交型場所的吸引力。

©CreatAR Images

©CreatAR Images

儘管視覺化、圖像化的設計手法是否彰顯了一種文化消費行為背後的浮躁,一直以來是此類設計爭議的焦點,但不能否認的是,從城市文化空間建設的角度來說,將遊客吸引過來是公共文化設施的首要需求。只是,在此背景下,形式的應用如何平衡「打卡」與「閱讀」,成為需要思考的課題。

形式追隨……?

形式追隨……?

上述案例儘管核心功能大不相同,設計策略也豐富多元,但都延展附加了諸多額外的使用性質,其形式也都突破了常規印象中的模式。總結來看,似乎能夠發現一些共性。

相較於對內執著固定的功能需求,這些建築是在更大的城市與社會層面思考其定位與受眾。為達到公眾生活的參與和在場,建築的共享成為了新的形式動力,開放的「中庭」、城市公園、模糊邊界等都成為實現手法之一。

©存在建築建築攝影

©存在建築建築攝影

而由於建築在網際網路時代多以圖像形式被體驗與消費,這些建築形式對視覺觀感尤其關注。「精神性」「地標性」的場景常常能夠激發集體記憶,帶來認同與傳播,也因此成為設計的邏輯導向。

©Ossip van Duivenbode

「形式追隨功能」的語境產生於古典建築繁瑣的裝飾風格與形式邏輯不再能滿足現代主義建築實用需要的時間節點,因此沙利文等芝加哥學派建築師提出一種新的建築形式「原則」。而這種思想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也一直面臨挑戰。如今,新的時代背景造就了對複合建築的需求,也影響著建築設計的演變趨勢,回答「形式追隨什麼」成為機遇,期待著建築師們的探索與突破。

發文編輯|Qicy

專欄/審核|Mel

審核編輯 |Miranda

Source

Visited 3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