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紀錄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幕,在一處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有一個並不算深的泥水坑,水坑邊聚集著不少飲水的野生動物,有些動物還在泥水裡歡快地打滾。當你看到這一幕時,你的腦海中有沒有閃過一個念頭,這水能喝嗎?
或許動物也想用燒水壺?
圖源:紀錄片《大裂谷:美麗的非洲心臟》
又或者當你看到一群鬣狗禿鷲正圍著一隻死去的角馬大快朵頤,你是否有過疑惑,這肉能吃嗎?
正在掏肛的鬣狗
對於多數現代人來說,我們如今遵循著極其嚴苛的飲食標準。生水從水源地到水龍頭需要經過絮凝、沉澱、過濾、消毒、水質檢測等多道水處理步驟,生肉也要經過仔細的清洗和烹煮後才能放心食用。直接從路邊的水坑喝水?逮著獵物就開啃?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比起嘗試處理過的生肉,我好像更不敢直接喝河裡的水誒
世衛組織發佈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超過50萬人死於因飲用不潔水源而產生的腹瀉,超過2億人因為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或受汙染的鮮食而患病。
解放初期統計,全國約一千萬餘患者,一億人口受到血吸蟲感染威脅。圖為上世紀末血吸蟲病患者。
但為什麼野生動物們這麼幹就不會有事呢?是真的沒事兒嗎?
敏銳的感知力
首先必須明確一點,野生動物並不是拉到籃裡都是菜,見水就喝的,它們也是有選擇性地進行取食。在美國懷俄明州西南的紅沙漠中,生活著當地規模最大的叉角羚(Antilocapra americana)種群,眾所周知,水是沙漠中最寶貴的稀缺資源,但有意思的是,科學家發現叉角羚們很有原則,並不會渴不擇水。它們幾乎從不光顧水中溶解性固體總量(TDS)超過5000ppm的水源,而當水體酸鹼度(pH)超過9.2後,它們便會集體離開,尋找新的水源。雖然我們還不確定它們是如何做到的,但它們確實能夠通過某種途徑感知出不同水體之間水質的差異,而且非常敏感。
我們需要酸鹼度測紙才知道的事它們卻有超能力似的
圖源:invasive.org
所以這些動物所飲用的,看似糟糕的水,可能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不堪。
在對老虎攝食行為的觀察中人們也發現,它們對食物的氣味非常敏感,通過簡單嗅聞就可以輕鬆區分面前的肉是否新鮮。而在這方面,我們人類的嗅覺就顯得相形見絀了。
老虎或許也是拉肚子後有的經驗
圖源:wildlifetrip.org
適配的免疫力
但即使再強大的感受系統,也無法做到滴水不漏。相較於pH、氣味等物理化學指標,隱藏在水和食物中的各種致病微生物往往更難被察覺,也更為致命。而這時,動物自身的免疫系統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在對野生西歐家鼠(Mus musculus domesticus)免疫系統的研究中人們發現,同一物種,但生活在不同地方的種群,在血清抗體濃度、體內免疫細胞數量、免疫反應激活狀態等各方面,都表現出了較大的差異。而同一地區的不同個體之間,它們的免疫水平則相對接近。在田鼠(Microtus agrestis)中的研究也證實,雖然擁有相同的免疫系統,但受到不同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在一些生成關鍵免疫因子的基因表達上,不同種群個體可能存在天壤之別。
上野生西歐家鼠;下田鼠
圖源:naturephoto-cz.com;lookphotos.com
回到喝水吃肉這件事上,這些野生動物由於世世代代棲居在相似的環境中,取用同一地區的水源,捕食相似的獵物,已經對該地區水體/食物中常見的致病微生物產生了基本的免疫力(無法適應的個體則會生病,被淘汰),而這種抗性又會通過母源免疫的形式遺傳給後代,循環往復,自身和群體的免疫力得以不斷鞏固。
這也是為什麼長期人工飼養的動物,一旦進入野外環境後容易出現水土不服。雖然它們的裝備看似和野外同胞的並無不同,但因為它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些野外的病原體,也就無法激活有效的免疫機制來與之抗衡了。
強大的消化力
而除了免疫系統,野生動物的消化系統也在這個適應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首先,動物的口腔中除了含有水、各種營養物質、消化酶外,還包含了溶菌酶、白細胞、免疫球蛋白等多種免疫組分,形成了它們應對「病從口入」的第一道防線。在體外試驗中,犬科動物的唾液就展現出了不俗的殺菌實力,對於食物中常見的諸如大腸桿菌、鏈球菌都有不錯的殺滅效果。再回想下你是不是經常看到動物們用舌頭舔舐傷口?這其實就是它們在利用口腔裡的「小藥箱」幫助清理傷口,加速癒合。
嗐,人家屎都能吃
下圖源:doghealth.com
其次,野外肉食動物們還配備了更厲害的胃腸屏障。雜食性動物的胃環境平均pH約為2.9,人類的胃環境平均pH數值為1.5-3.0,像鬣狗、禿鷲這樣的食腐動物,它們的胃內pH低至驚人的1.3。在如此強酸的保護下,食物中的病菌要想興風作浪那是談何容易。甚至有學者提出,由於我們人類現在食物中病菌的減少,對於利用胃酸阻擋有害菌的需求也在逐漸降低,未來人類的胃酸可能會向著減少或稀釋的方向演化?!
肉食性動物的平均PH較低,特別是食腐動物
除了胃酸,較我們人類更短的腸道也是它們的優勢,我們人類腸道約七八米,是身高4~5倍,像老虎的腸子只有5.4米,是身長的3~4倍,狼的腸子僅為身長的3倍,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有害菌通過食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儘快將它們排除體外,將傷害降至最低。
狗和貓的腸道長度
圖源:veteriankey.com
最後,這些動物還有著更適合在野外吃生肉的腸道微生物體系。科學家對比了野生狼和家養狗的腸道菌群,結果發現,野生狼體內的菌群和狗有著非常顯著的差別。在狗體內,與碳水和多糖代謝相關的微生物較多。而在野生狼的腸道中,與免疫力、高蛋白、高脂肪攝入吸收相關的微生物數量明顯更高,充分體現了腸道微生物對於宿主生存環境和食物的完美匹配。而類似的微生物區別在野生和人工圈養的東北虎中也有發現。所以模擬它們野外老祖宗食譜,給家中的寵物貓狗餵食過多生肉也許未必是個好主意哦!
其實給寵物吃專門的寵物糧是最保險的
而以上這一系列適應性變化的結果就是,這些野生動物獲得了更強、更有針對性的抗病能力以及更好的食物吸收效率。
倖存者偏差
所謂「倖存者偏差」指的是由於我們過度關注那些「倖存者」,從而忽略了那些沒有幸存的或沒有觀察到的個體,因而得出錯誤的結論。我們看到的是野生動物在水坑邊喝水,在草原上食腐,但這並不代表它們不會吃壞肚子,可能只是我們沒有注意到,或者沒有機會觀察到那些反面案例。說不定,野生動物因為喝生水吃生肉而致病致死的情況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普遍。所以保持野生動物棲息地中水源的潔淨,是野生動物保護中一個非常重要,不可忽視的環節。
2020年,波札那330多頭大象因食用了水中的藍藻細菌產生的毒素而死亡。
而我們也不必為自己不能大口吃生肉、隨便喝水而感到可惜,把水和肉燒熟了再吃也許就是最符合我們人類需求的生存之道!這樣做不僅能幫助我們減少食物中病原體的發生,同時也為我們大大減少了在消化食物上的投入,讓我們可以把更多的時間和能量用在其它有意義的事情上。
參考文獻
Rosenstock, Steven S., Warren B. Ballard, and James C. DeVos. “benefits and impacts of wildlife water developments.” Rangeland Ecology & Management/Journal of Range Management Archives 52, no. 4 (1999): 302-311.
Marigorta, Urko M., Oscar Lao, Ferran Casals, Francesc Calafell, Carlos Morcillo-Suárez, Rui Faria, Elena Bosch et al. “Recent human evolution has shaped ge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 BMC genomics 12 (2011): 1-14.
Hart, Benjamin L., and Lynette A. Hart. “How mammals stay healthy in nature: the evolution of behaviours to avoid parasites and pathogen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73, no. 1751 (2018): 20170205.
Ning, Yao, Jinzhe Qi, and Guangshun Jia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the gut of wild and captive Amur tiger.”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11 (2020): 532171.
Chen, Lei, Mengyao Sun, Di Xu, Zenghao Gao, Yuying Shi, Shen Wang, and Yiping Zhou. “Gut microbiome of captive wolves is more similar to domestic dogs than wild wolves indicated by metagenomics study.”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13 (2022): 1027188.
Sundstrom, Charles. “Water consumption by pronghorn antelope and distribution related to water in Wyoming’s Red Desert.” In Proc. Antelope States Workshop, vol. 3, pp. 39-47. 1968.
McKee, J.E., and H.W. Wolf. 1963. 「Water quality criteria.」 Publication 3-4.State Water Quality Control, Sacramento, California, USA.
Abolins, Stephen, Luke Lazarou, Laura Weldon, Louise Hughes, Elizabeth C. King, Paul Drescher, Michael JO Pocock, Julius CR Hafalla, Eleanor M. Riley, and Mark Viney. “The ecology of immune state in a wild mammal, Mus musculus domesticus.” PLoS biology 16, no. 4 (2018): e2003538.
Arriero, Elena, Klara M. Wanelik, Richard J. Birtles, Janette E. Bradley, Joseph A. Jackson, Steve Paterson, and Mike Begon. “From the animal house to the field: Are there consist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munological profile in wild populations of field voles (Microtus agrestis)?.” PLoS One 12, no. 8 (2017): e0183450.
Beasley, DeAnna E., Amanda M. Koltz, Joanna E. Lambert, Noah Fierer, and Rob R. Dunn. “The evolution of stomach acidity and its relevance to the human microbiome.” PloS one 10, no. 7 (2015): e0134116.
Fujimori, Shunji. “Gastric acid level of humans must decrease in the futur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6, no. 43 (2020): 6706.
Pobiner, Briana. “Evidence for meat-eating by early humans.” Nature Education Knowledge 4, no. 6 (2013): 1.
撰文 | 葛致遠
部分圖片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趙之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