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和科學家們正深陷「自戀危機」?
是生活大爆炸,還是紙牌屋?在很多人的腦海中,科學家的形象就是這樣:不擅社交,不修邊幅。他們更關心自然規律,而不在意諸如社會地位之類的世俗問題。可事實遠非如此,甚至有瑞士學者提出,科學和科學家們,正日漸淪為自戀危機的犧牲品。
自戀的影響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免疫學家Bruno Lemaitre表示,現在做科研已經不像從前了:僅僅做到正確,甚至是拿到個第一,都已經是不夠的了。要想爬到科研金字塔的頂端,必須要依靠光輝的媒體形象,需要在「頂級期刊」上發表文章,需要在學術圈經營那亦敵亦友的關係網。他們今天可能還是你親密的盟友,但明天也許就會轉變成你學術之路上的障礙。
Lemaitre在最近一次講話上這樣描述:世界頂級實驗室和國際會議上的殘酷氣氛,與其說更貼近《生活大爆炸》,不如說更像是《紙牌屋》。
「很多偉大的科學家都是自戀狂。這說來有點難過,不過這是事實。」他講道,「這可能會讓旁人感到驚訝,因為科學家通常被認為是謙遜的真理探索者,會共同協作來實現科學的進步。」
在個人主義方面,科學家的表現並不是特別的。實際上政治、影視或者時尚界可能更為嚴重,而且這是全球性的趨勢。但不可否認,這一問題對科學來說確實存在令人擔心的影響。
「自戀對於科學很多方面的影響都會涉及到非常現實的問題。」
比如在心理學和生命科學中的可重複性危機,漂亮的論文無法經受放大鏡的檢驗。這可能部分歸因於科學家的動機:他們對得到關注與權威認可的渴望,就如同他們對大自然的好奇心那樣強烈。
比如,「採取強勢的姿態會讓你感覺更加自信」這一研究結論曾備受批判,但這也是在一次基於該研究的TED演講達到史上第二高瀏覽量後才引發的討論。整體上講,頂級期刊中大約64%的心理學研究無法被重複。
這一問題已經越來越嚴重,Lemaitre表示。這是因為基金資助單位先入為主,著迷於排名、因子、和影響力,以及由此給科學家們帶來的地位和光環。而那些謹小慎微,認真更正微小錯誤的科學家們,則得不到回報。
學術界的遊戲規則是通過同行評議來出版論文,給予資助,這使那些擅用權謀的自戀狂能夠去操縱他人,通過關係來走向成功。
甚至女性學者的缺乏,也和這一問題存在一定關係。因為女性在自戀性格特徵上沒有男性那樣明顯。
自戀的功用
在主觀層面之外,也有證據表明學術界的自戀問題正在呈上升趨勢,而這從職業角度講也可以是一個優點。
美國一份報告顯示[2],在過去二十年中,學生們在自戀調查問卷中的分數有著穩定增長。今年的學生大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分數高於1979-1985年的平均分數,也就是自戀度有30%的上漲。
還有研究發現[3],平均來講那些自戀程度高的人並非更富有創造力,但是他們很善於鼓吹富於創新性的想法。
英國薩里大學心理學家Erica Hepper說:「有證據表明,自戀者確實比那些更謙遜的人成績更為顯著。他們很可能會把團隊的功勞收入自己囊中,不管自己實際付出了多少。這在學術界中絕對是真實存在的。」
用Hepper的話說,自戀就是浮誇的自信,追求權力,渴望關注,並深信他們憑藉自己的力量獲取了這一切。
這些特質可能會激怒其他同事,但有時自戀也可以是有用的。
「他們願意承擔風險,而且常常是富於創新思維的。」她說,「也許他們在工作中不太好相處,在人際關係上也是有毒的,但他們卻可以給大家帶來靈感。」
Lemaitre承認,這種誇張的性格能夠幫助把科學的價值呈現給政治家和公眾,但這樣也會變成麻煩事。「最終,所有大學都會僱傭很多公共關係方面的人,很多經費也會燒在對系統未必有積極作用的事情上。」
自戀者在哪?
在科學領域中,自戀的人也並不是均勻地分佈著。根據Lemaitre的研究,他們多出現在時尚的熱門領域、以及富有歷史的經費充裕的實驗室中,比如巴斯德研究院、洛克菲勒大學和倫敦的克里克學院。
「他們喜歡使用行業術語和一些特別的語言。我猜免疫學在過去最吸引自戀者,今天神經科學則是他們的去處。」
作為科學家,有些明顯的跡象能讓你明白身邊就有這樣的人。「當你和一個自戀狂合作完成一個項目時,他最後會覺得是他完成了每件事。」
其他的特徵則包括:在郵件署名中瘋狂列上學術頭銜,不停地查看自己的H-index,檢查自己發表了多少高引用文章,用「乏味」來描述競爭對手的工作等等。
「有時候,為了提升自己在院系中的地位或者彰顯其實力,這些人連搞對象的路數都變得頗有講究。」
如何應對自戀狂?
首先,不要淪為自戀者社交能力的犧牲品。比如,你們在一次會面上相談甚歡,氣氛良好,你給別人介紹了你正在從事的工作。結果他們回到實驗室後大言不慚地講:「昨晚我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其次,要意識到他們不太可能會改變,同時避免任何的情感投入。
最後,可能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避免和他們談話,或者不談及他們。不去滿足他們所期望得到的關注。「當沒有人再去關注一個名人的時候,他自然就銷聲匿跡了。」
當然,並非每個科研人都相信這種危機的存在。有人認為:科學家們的性格多種多樣,但總體上講,相比其他行業,學術圈中見利忘義的人還是要少些的。至於自戀狂,文科當中恐怕要更多。
美國著名幹細胞學家Bob Lanza教授就表示,高度的自信在科學界中很常見,有時候這甚至是前進的必要因素。
自戀可以帶來激情和動力,但也可以帶來毀滅和事與願違。它會帶來怎樣的影響,還是要看這把雙刃劍如何揮舞。
您的同事有自戀狂麼?不妨留言分享一下您的經歷。
參考文獻:
[1]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7/jan/20/science-victim-crisis-narcissism-academia
[2]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467-6494.2008.00507.x/full
[3]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0/09/narcissism-good-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