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世界建築之都哥本哈根成為國際舞台中心和公認的設計文化中心。國際建築師聯合會與教科文組織合作發起的世界建築之都倡議旨在支持和處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2015年提出的這一議程旨在減少不平等,促進普遍尊重人權和尊嚴,並促進包容、安全、有復原力和可持續的城市和社區。
里約熱內盧最初於2020年被指定為世界建築之都,由於疫情推遲到2021年,最後世界建築師大會只在網上舉辦,今天,我們終於有機會重聚在世界建築之都,親身體驗建築的需求。要真正了解建築,就必須把自己沉浸在空間中,建築不能只從遠處觀察,它要求體驗來自內部的空間,讓自己滲透其中的本質。
每隔三年會選出一座世界建築之都用於舉辦全球論壇,在當代城市化和建築問題的討論中起帶頭作用。這一舉措為讓世界了解建築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促進了對人類居住狀況以及每個人獲得住房的基本權利的思考。
每個人,不僅是建築師和設計師,都必須有機會和責任參與塑造他們家園、城市和領土的未來。因此大會不僅邀請專業人士參加這些展覽和會議,也會邀請儘可能多的普通遊客,他們應該”熱愛建築”。
大會探討了六個科學和專題領域:氣候適應、重新思考資源、有復原力的社區、健康、包容性和促進變革的夥伴關係,此外還展示了諸如義大利著名建築師卡洛·拉蒂在內的著名全球設計師的開創性工作,方案充滿了各種持續的活動,活動包括全年邀請公眾積極參與的展覽、導遊、講座和演講。
當代丹麥建築以注重人類規模和民主方式著稱,尤其是哥本哈根,它是展示將環境友好、可持續解決辦法和提高生活質量相結合的創新性城市發展的理想背景,這座城市提供了體現這些原則的具體和當代的例子。
過去20年來,哥本哈根開始了漫長而富有成果的重建和復興之旅,這一旅程仍在塑造著今天的城市。遊客們會注意到每個社區是如何充滿活力的,城市擁有一系列創新的住宅和社區建築,精心設計的城市空間適合所有年齡段的居民,還有殘疾人也可以進入的包容性空間。遊客會看到屋頂的娛樂區和就餐區,一個成熟的腳踏車道系統,其數量超過了車道。
這座城市儘可能多地與無邊無際的海濱建立聯繫,有水可以划船,也可以用於娛樂和戶外運動。哥本哈根還成功地重新利用和改造了以前的大工業區和郊區,把它們變成一個多中心的生產系統。
為便利探索和欣賞這些轉變,為紀念活動推出了新的可供公眾查閱的指南。這些指南展示了一系列建築奇蹟,從單個建築到整個街區,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斯盧塞霍曼,這是一組建在人工島嶼上的海濱住宅,通過迷人的小橋連接起來,另一個突出的是歐瑞斯塔德,它是建築明星的”遊樂場”,其中最具有國際代表性的是BIG的作品。
哥本哈根為了豐富這座城市的歷史古蹟,在歷史中心的不同地區引入了13個臨時展館,這些1:1的小型建築都是無障礙的,在設計上特別強調負責任地使用材料,此外在展覽結束時,每個展館都有明確的回收、重新組裝或再利用其部件的計劃。
每個展館都是建築師、製造商、機構和協會合作的結果,它們共同努力,根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規定的目標,解決當代關切問題,塑造建築設計的未來。
丹麥建築中心是世界建築之都的核心,它是所有相關活動的中心樞紐和總部。位於布洛克斯大廈,由大都會建築辦公室設計並於2017年完工,完全致力於當代建築文化的推廣、展覽和討論。
布洛克斯大廈的特點是一個獨特的建築表達。建築具有顯著的滲透性,無縫連接到各種街道、行人、空氣和水中。布洛克斯內部擁有展覽空間、辦公室、合作空間、咖啡廳、書店、健身中心、餐廳、公寓和公共地下停車場。
在其眾多的展覽活動中,最近推出了一個永久畫廊,這個展覽探索丹麥建築和設計的歷史和定義特徵,從早期的海盜住所到當代的設計,另一個新的展覽是哥本哈根的共同點,它恰當地反映了這個繁榮城市的當前城市佈局。
中心的主要臨時展覽叫做”共有哥本哈根”,這個頭銜本身預示著這個民族和這些緯度地區的一種典型生活方式,涉及到與建築和城市和諧相處的民主和參與性方法,它突出了一種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舉措。
城市空間只是一個例子,構成城市結構的公共和開放區域,這些空間具有相互連接的節點和相互交織的特徵,在培養社區意識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超越了個別住宅區的界限,呈現出更具有社區性的一面。哥本哈根的人口目前約為80萬,正在穩步增長,每年約有1萬名新居民,人口的平均年齡是36歲,大約25%的公民是移民或來自其他國家的人。
哥本哈根的城市發展始於1947年實施著名的”手指計劃”,這個計劃比喻起來就像一隻有五指的手,手掌代表著歷史中心,手指則從紐西蘭島向內陸延伸。”手指計劃”戰略性地為自然和戶外娛樂指定了三角綠化區,同時為沿著這些主要方向的城市擴張提供了便利。
哥本哈根城市景觀的一個突出方面是藍色城市,它展示了這個城市及其居民如何接受港口城市的身份。碼頭、橋樑、浮池、划船和釣魚俱樂部以及有水的公共公園現在可以在整個城市找到,考慮到僅僅在四十年前,哥本哈根就受到嚴重汙染,工廠林立,這種轉變尤為顯著。
進一步說明這個地方環境敏感性的第二個方面是所謂的綠色城市,水生世界的植物。儘管人口的增長和惡劣的季節帶來了挑戰,哥本哈根的街區還是包含了大量的公共景觀或野生綠色空間。
展覽還探討了密集城市的概念,哥本哈根包括一種高密度生活模式,它平衡了集中活動與保持開放和自由空間之間的關係。這一方法要求擁有共享公共區域的小規模住房和最佳化的公共交通系統,以便能夠快速使用土地、水或腳踏車上下班,腳踏車無處不在,市民平均每天騎腳踏車近10公里。
最後,展覽會介紹了混合城市的概念,強調了在城市結構中保持一個包含了起源、社會階層和職業多樣性的和諧平衡的重要性。城市是一個集體空間,不同背景和收入水平的人聚集在一起。相互依賴獲取城市活力。
這個文化、研究、展覽和交流中心是由宜家資助的,它也在這裡開發了最有趣的當代設計主題。
你會發現4個有遠見的項目,來自於設計工作室和生成人工智慧之間的獨特協作。這些開拓性的冒險展示了人力和計算機智慧的融合,為流程改進奠定了基礎,並設想了適合於一個不斷發展的社會的新產品,一個和諧地將真實和虛擬融合的產品,古代的智慧和直覺與尖端的計算機技術結合在一起,擁抱著一個他們不再分歧而是以非凡方式互補的未來。
在最初的高峰期過後,這座城市仍然是全年繁忙的中心,特別是在充滿活力的夏季。探險家、專業人士、愛好者、建築師、設計師、遊客、市民和學生都聚集在一起,聚集在街道、廣場、橋樑、屋頂、咖啡館、餐館、碼頭、海灘和博物館中。他們悠閒地沉浸在這座城市的魅力之中,讓自己像大海的潮起潮落一樣被引導著,被等待被發現的隱藏角落迷住了,他們踏上了探索之旅,探索生活、建築和自然之間和諧的相互作用。
2026年,下一個世界建築之都巴塞羅那再見。
也許,2029年世界建築之都就在北京。
————
編輯/排版:Z
祝你開心
點選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