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敘老底子事
憶老底子人
訴老底子情
《繁花》年代
的
公交車站
耿 勇
電視劇《繁花》劇照
看電視劇《繁花》,13路電車晃晃悠悠的車廂,載著阿寶純真的愛情,熙熙攘攘的車站有著阿寶的翹首以待。這不由地讓人想起,《繁花》那個年代,滬上繁華街市一景的公交車站來。
那時,家庭擁有小轎車雖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夢想,可數量少。地鐵,高架,隧道和跨江大橋都在建設和逐步開通中。人們外出,交通不便,雖的士已普遍,卻因價高,屬於高消費,百姓外出大都以擠乘公交車為主。
公交車廂通常爆滿,人滿為患。公交車站曾是滬上街景。只要見路邊人群成堆,熙熙攘攘,大家神情不定,引領而望,翹首企足,無疑,那便是公交車站。
車站的人流匆匆聚,匆匆散,聚了又散,散了又聚。晨幕拉開,人們便睡眼惺忪,邁著有些凌亂的腳步,晃動著肩胛,趕時擠車;夕陽西下,人如倦鳥歸巢,踏著稀里嘩啦的腳步,心急眺望著等候公交;月亮爬上樹梢,穿著漂亮連衣裙的小姑娘下夜班,三步並作兩步追趕車時,肩上挎包裡的飯勺在飯盒裡,奏響起下班的「歡樂頌」來。
那時,公交車站簡單的有些簡陋。一根細長圓鐵桿的頂端處,有一塊長方形鐵皮,上面標明途經的各站名,這便是站牌。站牌離地面有些高,人們要昂頭踮腳,才能瞧見站名,有時因陽光剌目,只好不停地轉換角度或把手掌平貼在額頭上避光。如夜色已晚,路燈裹在樹葉中,暗淡,路不熟者,只好打著電筒查看站牌。
車站牌雖簡陋,卻是標杆,其左右前後就是車站。夏天日灼,樹少難有遮蔭處,只有車站牌杆,它孤獨的也盡其所能的,在地面上投下細細長長的陰影,候車人便自覺的在「陰影」裡,排隊等候登車。冬天寒冷,陣陣寒風撲面,候車的人,總是躲在街邊的商店裡,直到看自己要乘的公交車進站,才衝刺一般,竄出商店登車的。
落雨天,總有候車人忘了帶傘,為避雨,便躲在街邊水果店的雨棚下,人多,店主不煩,吆喝著做買賣,生怕走漏了一筆生意。那時水果價格不菲,都是4元或5元一斤,對於工資也就百來元的百姓來說,購買是有顧慮的,可因等公交,常會很乾脆,趕緊買,公交車隨時會進站。
人多的地方,總有故事。在眾多候車人群裡,總會有害群之馬,他們偽裝候車,卻兩眼盯著別人的挎包或口袋,乘別人匆忙擁擠,精力不集中,下手行竊。自然,候車人群裡也有便衣警察,反扒高手,他們是小偷的天敵,人民的衛士。有時在候車中,突然有人大聲喧譁,又見有人被抓揪著衣領,便知是警察抓小偷,人贓俱獲。有人喜歡看熱鬧,不急於外出辦事者,三三兩兩的,還跟著一起去不遠處的派出所,看個究竟。
車站的環境和氛圍,嘈雜擁擠,人心浮躁,似乎難以安放浪漫。可情侶間「愛」的表達卻打破常規。入夜,大都市的風情撲面而來,街邊商店的彩燈,照射在梧桐樹葉上,也灑落在候車人身上。此時車站上情侶多了起來,他們親親我我,不羞怯,大膽的迎著質疑甚至鄙視的目光,用浪漫不輕佻有節制的溫情,悄悄地牽手,擁抱,接吻……重複上演著「少兒不宜」的片段。
寒風乍起,秋涼如水。情侶逛完夜景或看完電影,乘電車歸來,月光和路燈將電車的兩條「辮子」,拖出長長的影子,晃晃悠悠,相依同行,把日子拉長。尚未養成過夜生活習慣的居民,天黑早寢,街巷燈火,照明有限,萬家燈火漸弱,長長短短的弄堂陌巷孤燈暗影,幽幽一片沉寂,便覺夜闌人靜,人稀巷長。
商店早早打烊,沒有超市,更沒有全天候的便利店,只有車站尚有溫馨。不管酷暑寒冬,颳風下雨,車站旁總有一位阿婆弓著腰,燒著煤球爐,煮著茶葉蛋和豆腐乾在兜售著,鍋裡咕嚕的冒著熱氣,氤氳中瀰漫陣陣香味。下了車的工友;上夜校讀書愔愔好學的年輕人;看夜場電影的情侶,他們著裝樸素淡雅,彎腰或半蹲在爐前,挑選好滷蛋,用手託著,對視著細品輕語,滿眼流露出幸福和滿足。
或許那時交通工具單一,人們外出沒有選擇,公交車站自然成為人們蜂擁而至之地;或許那時家小屋窄,盛不下戀人的浪漫;或許公交車站始終是回家與親人團聚的中轉……不管怎麼說,當年的公交車站是一道既嘈雜又浪漫的風景線,印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腦海中,未曾消失,恍然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