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敘老底子事

憶老底子人

訴老底子情

伴隨著純正上海味道的早點香味

董家渡的早晨開始了。

董家渡的早晨開始了
董家渡的早晨開始了

董家渡之名最早見於清嘉慶《上海縣誌》,此地原為北倉渡,為何改名董家渡,眾說紛紜,有董姓渡夫說,也有的附會於董華亭。無論如何,「董家渡」這三個字,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每一個上海人的心中。

過去,上海人說的董家渡,範圍位於黃浦區東南部,東依黃浦江,北至復興東路,西到中華路-桑園街,南以陸家浜路為界。該地區是上海最早形成的城區之一。

160年前,這裡是上海的一個碼頭,人煙稀少。上海開埠以後,這裡漸漸成了一個人口密集的生活區。篾竹路、外鹹瓜街、麵筋弄、外倉橋街、鹽碼頭街,僅從這些街名,就能感受到董家渡地區曾經的繁華。

從 碼頭興盛到面料市場,董家渡度過了第一段變化。行業內一直流傳著一句話:法國的設計,英國的面料,上海的做工。曾幾何時,「上海裁縫」一直為服裝界津津樂 道——當年,來上海旅遊的老外們,會慕名去做中裝;精打細算的小白領,會手捧時裝雜誌去駁樣;服裝專業的學生,則會帶著作業去那裡淘面料。

後來,由於市政建設的需要,舊市場被拆除,搬入了附近的商場,更名為「南外灘輕紡面料市場」。但大家只要去那裡逛,還是會說「去董家渡」,就像以淘便宜時裝出名的「七浦路」一樣,「董家渡」也成為了一個特殊的時尚地標。

這裡曾是上海最大的水果批發市場之一,你能感受上海式熱鬧的市井氣息,果販之間的殺價聲此起彼落,雖然未免髒和亂,忙碌的人間煙火,卻會讓人興奮不已。

說 到這個水果集散地,還和一個名人有關。舊時的黑幫老大杜月笙,十四歲到上海時,就在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當學徒,日夕與流氓、歹徒為伍,又嗜賭成性,不久被 開除,又轉到潘源盛水果店當店員。杜月笙當年在碼頭上的絕活,便是一手削唐山梨,電影《大上海皇帝》裡,甚至還有這樣一個橋段。

除了布料市場和水果集散地,現在已經很少有人記得,當年,董家渡生產的生活用品,曾在上世紀80年代風靡全國。

這座天主教教堂,恐怕是董家渡地區,唯一一座保留下來的舊時建築。

建於1853年的聖方濟各沙勿略堂,在1950年代以前,是天主教上海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國內第一所能容納2000人的大型天主教堂。

該堂周圍曾經居住著上海最早一批,信奉天主教的教友。太平天國時期,許多以沙船業為生的教友遷至董家渡。1933年,該堂開始由中國神父管理,各堂口神父都在此「避靜」、「歇夏」,年老的神父在此療養。

這裡直到2005年年末,董家渡還保留著本地最傳統的戲院。演員的收入並非來自門票,而就是這樣,觀眾在演出過程中遞上來的捐贈。

其實,繁華也好,蕭條也罷,在城市建設如火如荼的時代,走到哪兒都是鋼筋水泥的森林,走到哪兒感覺都差不多,唯有曾經的董家渡是不一樣的。它有著這座城市無法複製的靈魂,這是上海的靈魂。這種靈魂不像在租界繁衍的那種「海派」,那是原滋原味、地地道道的「市井上海」。

燒飯的香味,夾雜著鄰里間的談笑風生,董家渡繼承了最平民的上海生活方式。這是一種鄰里相依的生活方式,一種鬧中取靜的人生哲學。過去,沒有一座城市會像上海一樣,擁擠、融匯、但又不失自我。

不知何時起,我們忘記了過去
不知何時起,我們忘記了過去

不知何時起,我們忘記了過去。

忘記了自己的文化。

忘記了自己的文化

似乎一切在商業化面前,都顯得不堪一擊,並可以堂而皇之地冠以「動遷」之名。對於世俗生活的強制改變,這才是動遷的可怕之處。

上海曾經的人文面貌正在消亡。

就好像下面這張照片裡「迪廬」的主人王老先生,那個中、西交融的上海,已是暮暮老矣,和自己的老宅一起,消失在商業化和新移民帶來的文化衝擊中。

來源:上海美一天

來源:上海美一天

我知道你喲~

Source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issed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