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後世稱為「至聖先師」,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孔子竟然也是一位優秀的射手和射藝教師。
電視劇《孔子》中所展示的孔子射箭形象
他曾經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意思是,君子沒有什麼可與別人爭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就是射箭比賽了。
眾所周知,西周曾經創造出內容豐富而形式多樣的「射」的活動,構建起一整套的「射禮」。古代學者早就指出,從西周天子所舉行的「大蒐禮」,到各諸侯國基層的「鄉射禮」,都具有寓兵於射和寓教於射的雙重性質。它並非單一的軍事活動,其所具備的體育性質彰明昭著,毋庸置疑。
當代史家楊寬先生指出,舉辦頻率很高的鄉射禮,「實際上就是國人在所居的‘鄉’中舉行的一種以‘射’為內容的運動會」。從本質上講,這是中國人最古老的體育意識和實踐,是競技與教育相結合的體育運動會。
射矍相圃,《孔子聖蹟圖》,清同治十三年孔憲蘭刻本
中國自古就是多民族國家,數千年來不斷地經歷著民族的變遷和交融。可以說,在中國所有的古代文化遺產中,沒有哪種文化形式像射箭一樣充滿了多民族文化衝突、交流與融合的特徵。一部中國射史,自始至終都深深地打著多民族共生文化的印記。
「射」的功能早就突破了軍事與狩獵的領域,具有了顯而易見的體育文化性質。遺憾的是,今天,珍貴的射文化遺產正在成為歷史遺蹟,關於它最後的輝煌和衰落,讓我們一起把目光投向清朝。
01
「八旗以騎射為本務」
然而弓箭還是失去了往日輝煌
明朝的衰亡以及滿族對中原的入侵造成了一個混亂失序的時代,很多漢族士大夫並不打算向清廷臣服。結果,很多士大夫歸隱鄉間,並開始準備從事武術研究。
武術的發展從而也得益於這樣的學術研究,在清代早期出現了很多射書,部分也可歸因於這樣的學術風氣。
滿族人有自己的射箭傳統。他們特別偏愛大型的弓,再配上長而重的箭矢,這種標配替代了明朝木版畫上一成不變的小型弓。清弓大致上與歷代的中國弓一樣,都是用木、竹、角、筋製造的,只不過更大更重。
存世清弓數量不少。清弓上弦後,兩頭之間的長度可達196釐米。一張新弓的拉力大概是30公斤。每一張弓都會按照滿族的風格包上樺樹皮,在上面用桃樹皮拼貼出蝙蝠的圖樣,或風格化的漢字「千」——代表長命百歲。這種弓的弓弰長達30釐米,在弓弰與弓臂的連接點上有一塊用獸骨或角製成的弦墊,用來防止弓弦脫出。
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約1870年拍攝的清代射手
清代的軍事組織基於八旗制度,其創建於滿族領袖努爾哈赤(1559—1626)之手。「旗」是集行政、生產和軍事為一體的組織(和蒙古人一樣,早期的滿族人也對這些功能不加區分),後來發展成為專門的軍事組織。
隨著滿族對中原的入侵,努爾哈赤的繼任者——其子皇太極(1592—1643)在本族的八旗之外,另增加了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清初八旗滿洲大約有22萬人,是軍事上的主力,其中一半用來拱衛京師,另一半分散在全國各地守衛邊疆。
明代的中國軍隊已經配備了火器,其中一些購自葡萄牙。但是到了清代,這些火器(主要是大炮和火槍)已不足以贏得軍事統帥們的信任,因為它們在壞天氣裡不夠精準有效。
在明代的軍事理論中,火器主要是用作地雷、燃燒彈和攻守城池的武器,火槍在野戰中並不被看好(也許這讓西方人越發有一種錯覺,即中國人拿火藥來製作煙花而非武器)。
不過,在清代以前,火槍和火箭就已經是中國軍隊的制式裝備,火槍的使用方法也是中國軍隊必備的訓練項目。
滿族親貴們一開始堅守他們的遊牧特性,前三位滿族帝王都盡力防止不習騎射導致本民族的遊牧性被削弱。基於此,他們要特別確保射藝在軍事訓練中的核心地位。
漢人的軍隊數量則被有意增加,並整編為「綠營」,用於守衛清帝國的疆土。綠營的士兵們按照明代的傳統方式學習使用武器,但就射藝而言,他們被認為水平較低。
不過,他們的武器裝備非常多樣,包括超過十六種的刀劍,以及不同種類的抬槍和鳥槍。但是綠營兵的技擊術被認為是過時的,還保留著戚繼光最反對的那種華而不實的功夫。
最終,弓箭也在戰場上失去了往日輝煌,同時弩也不再被使用。清代的射藝得以保存,主要還是因為其在武舉考試中佔有一席之地。
北京街道上練習射箭的士兵
02
「所用非所習」
清代的武舉考試中的射箭科目
702年武則天開創的武舉考試發展到最終階段,即是清代的武舉制。即便離唐代已有一千多年,其主要特點仍一襲從前:它名義上是由皇家出資組織,並嚴格遵循儒家的教條,同時它也是一條讓滿人和漢人都能在軍政兩界獲得晉升的通道。
考試的基本形式接近明代,儘管隨著時間變遷這種標準也在逐漸弱化。武舉考試的大致結構如下表所示。
此處「武童」應該為「武秀才」。「武童」或「武童生」是指參加武舉童試的考生,不是一種功名。
只有60歲以下的男性才能參加武舉考試。那些想要參軍的考生被排除在科舉文試之外,反之參加了科舉文試的考生不能參軍。
在19世紀90年代中期,離王朝的終結已經不遠,一位來自上海某天主教會的中國耶穌會士徐勱(EtienneZi)記錄了他在南京親眼所見的清代武舉考試的情況。他的記錄如下文所述。
「這種考試被劃分成三個部分,即頭場、二場、三場。頭場考騎射;二場考步射,另還有三項力量考試;三場是筆試。前兩場考試在戶外進行(外場),後一場在室內進行(內場)。這種考試形式早在清代以前的明代就已通行。
清代武舉中測試臂力的硬弓
在1660年,力量考試被取消了,但其後(1774)又被恢復。三場筆試最初是讓考生撰寫一篇與古代軍事經典有關的論文,但在1807年,考試內容改變,考生被要求記憶孫武的《兵法》、吳起的《吳子兵法》和穰苴的《司馬法》,並從中默寫出至少100字的文段。」
頭場
在指定的考試日清晨,考生們要身著禮服到縣衙報到(要戴上帽子、穿上長袍和禮靴,但不穿外套)。考試一般在教場舉行。通常有一名軍官陪同知縣出席,作為其助手,考生將在他們面前被分為十組。
接下來會由軍官從第一組開始點名,被點到名的考生要前往他們騎馬的地方(發馬處)。所用的馬匹可能是考生自己的,也可能是考生臨時租賃的。在南京,考試日租用一匹馬的價格是平日的兩倍。
考生左手持弓和一支箭,有兩支箭斜插在他身後的腰帶上。考生騎馬奔至箭道的拐彎處,在考官的命令下射出第一支箭。
騎射考試示意圖
如果他中靶,一旁的隨從會連續擊鼓。接著他會用同樣的姿勢射出餘下兩箭,如果他成功射中剩下的兩個箭靶,那麼鼓點會再次敲響。
完成騎射後,考生在馬背上報上他的全名(報名),然後下馬,將馬交給其他人(收馬)。如果在考試中考生掉箭,或讓帽子脫落,或從馬背上摔下,都會被認為有失體面(失儀),不能再參加接下去的考試。
考生拿著自己的弓下馬,然後到主考官跟前報到——主考官站在箭道入口的另一頭——他要深鞠一躬,並再次報上姓名,最後謙恭地離開。所有的考生都要繼續上述流程,直到完成考試。接下來他們要進行二場和後續的考核。
騎射考試結束之後,主考官不會立即宣佈結果。他還會留時間去觀看步射的考試,這場考試可能會安排在騎射考試同一天的下午,也可能安排在隔天。
二場
步射一般在縣衙中閉門舉行,由知縣親自主持,並配一名軍官輔助。點名仍然由軍官負責,考生依舊被分為十組。
點名和分組結束之後,他們要在知縣面前報到。接著其中一位考生出列,左手持弓,背後的皮帶上插上五支箭。在給右手拇指套上扳指(玦)之後,考生要表現出恭敬認真的儀態,並朝右轉向主考官,立定幾分鐘。接著他取出一支箭扣在弦上,邁開雙足,身體前傾,張開弓的同時眼睛一直注視著箭靶,最後撒放。
《武狀元蘇乞兒》中所展示的清代武舉考試場景
如果他命中目標,鼓聲就會響起。然後他讓雙腳迴歸原位,但保持雙臂伸展身體前傾的姿態,幾秒鐘後他才站直。接著他取出第二支箭,用同樣的姿勢射出。射完第五支箭後,考生要再一次到主考官面前報名,和騎射考試一樣,此時下一名考生上場。
考試結束後,縣衙的大門才再次打開。考生們解散時,不奏樂也不鳴炮。考試的結果也不會發布。知縣會定下下一場「技勇」考試的時間。
「技勇」測試的是考生的力量。其中一項測試所用的是一種叫「號弓」的特殊弓,這種弓又大又重。其標準拉力分為三個檔次,用編號一、二、三來代表,依次為12力、10力和8力(分別約70.8公斤、59公斤和47.2公斤)。
這些弓也是按照一般射箭用弓的樣式來製作的,只不過其弓身更寬,弓弰更大。射箭用弓的弓弦是麻制的,而這種號弓的弦用牛腸來製作。號弓的弓身上通常有少許裝飾,一般在靠近弓弰的地方會印上該把弓的拉力編號。
這些號弓不是用來射箭的。考生們站在主考官面前,用左手掌心握著一把號弓(通常是一號弓,即拉力約為70.8公斤的弓)。
他將伸直左臂,用右手握弦並把弓拉滿(用整個拳頭握住弓弦,不扣箭)。接著,他要立即把弓弦收回。這樣的動作他要連做三次,然後在主考官面前報上姓名,並單膝下跪。
鄉試的騎射考試與童試在一個環節上有所不同,即鄉試要考察射”地球”。球的大小與一個小南瓜相當,大約高60釐米,直徑30釐米,騎射的時候考生不僅要射中皮球,還要把球從土堆上射下去。
射箭考試
03
中華射藝的衰落和武舉的取消
隨著19世紀的到來,中國逐漸暴露在來自東方和西方的帝國主義列強的攻擊之下,射箭在戰場上的價值也更加受到質疑。因此,以射箭考試為基礎的武官選拔機制也遭到頻繁的批評。
事實上,在19世紀初,除了少數鄉野獵人用弓箭打獵,帝國的武舉考試已經成為射藝之所以還在中國存在的主要理由,儘管還有一些人相信有規律的射箭練習有益健康,可以作為健身和放鬆的運動。這些子虛烏有的理由讓這門技藝最終走向沒落。
自負的八旗貴胄成功控制了整個中華帝國,並有效將權力擴張至蒙古、回疆以及西藏,但最終他們落得和元朝蒙古人一般的下場。他們在取得軍事上的成功之後,就依靠著國家供養過活,而缺乏就業維持生計的技術。在一次和美國駐廈門領事到中國西部旅行的過程中,E.A.羅斯(Edward Alsworth Ross)觀察到:滿族人征服中國大概與克倫威爾執政是同一時期,他們在中國各大城市中都駐紮著親衛部隊。
這些擁有特權的八旗子弟居住在自己的防區內,享用著國家供給的食糧,無所事事地繁衍生息著。在西安府,八旗的駐地一片凋敝,土牆斑駁,腐爛、懶惰和骯髒滋生其間。在一個寬敞的教場中,當有滿族將領視察的時候,你可以看到騎手策馬在跑道上飛馳射箭,命中箭靶。
這些懶惰的八旗子弟想參加新軍,但卻被證明是軟弱無力的無用之輩,普通的二十英里行軍都會讓他們精疲力盡。拿著世襲的俸祿飽食終日,他們變得懶惰、邪惡,且體格羸弱、肌肉鬆弛,他們的衰弱預示著這個族群已奄奄一息。
清政府變得越來越閉關自守。列強的侵略越頻繁,清政府反而越不思進取。但是,如果缺乏某種程度上的對外來思想的學習,他們就無法應對列強帶來的更具效率的組織方式與更成熟的軍事技術。
「太讓我生氣了,明明是我們發明了火藥!」(法國政治諷刺漫畫,1856年)
在1898年,光緒皇帝取得了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能夠在沒有慈禧太后的時刻監視下行使統治權。康有為那個時候正在北京,他發現自己有機會影響清廷,就連續向光緒上書。
康有為在之前的十年裡一直鼓吹改革,比如建議禁止裹小腳,認為應該革新科舉制度。他也大力主張中國應該吸收更多的外國思想,即便他仍然將儒家哲學視作解決中國問題的根本答案。
在1898年,康有為針對中國的科舉制度寫下了下面的文字:
《請停弓、刀、石武試改設兵校折》
夫武試之制,始於唐之武后,於今千二百年矣,乃在德意志初祖沙立曼未出世之前。此真博物院之古物,足供考古者。豈今猶可抱巨石以投人、舞大刀而相鬥、鳴長鏑以相驚乎?以此弓、刀、石而與數十響之後膛槍、開花彈之克虜伯炮相較乎?既必無是理矣!……
以言兵事,等於古玩兒戲;以言國計,則大為棄民傷財……立下明詔,停止弓、刀、步、石之武試及旗兵習弓矢者,並廣設武備學校。
如果沒有慈禧太后對「百日維新」橫加阻止並全面鎮壓的話,光緒帝很可能會接受康有為的建言。康有為逃亡到日本,其他沒那麼幸運的一些維新同志則被逮捕、被關押、被處死。不過,改革大幕已經拉開。在1901年,光緒帝簽署了下面一條詔令:
諭武科一途,本因前明舊制,相沿已久,流弊滋多,而所習硬弓、刀、石及馬、步射皆與兵事無涉,施之今日,亦無所用,自應設法變通,力求實際。嗣後武生童考試及武科鄉、會試,著即一律永遠停止。
中華射藝史話
作者:[英]謝肅方 著 陳雨石、貟琰 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