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華人

越南華人

作者|雄鷹

責編|Thomas

華人是全球最大的海外移民族群,截至2022年總規模達到6000萬左右。氣候溫潤,與中國山海相接的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華人移民的重要目的地。

在東南亞國家中,越南與中國聯繫緊密。從漢代至唐代的一千年間,越南北部作為中國王朝的領土,大批華人官吏、駐軍來到這裡。10世紀越南獨立後,華人移民越南的浪潮並未停止。

越南華人會館

▲越南華人會館

華人移民族群深刻影響了越南的歷史走向和經濟發展。到20世紀初,越南華人憑藉龐大的族群規模成為越南第二大民族,對越南經濟發揮著重要影響。

二戰後,越南劇烈的局勢變動致使當地的華人群體規模產生波動。1975年,越南華人規模突破120萬,達到歷史最高點。

此後因地緣局勢變化,越南華人數量日益縮減,至2020年已不足80萬,在人口繼續繁衍的情況下,不到50年間就萎縮了約30%,跌落至越南第九大少數民族。

華人群體曾在越南有多麼強大的影響力?為何短短半個世紀,越南華人規模就斷崖式下跌?

華人在東南亞的分佈

▲華人在東南亞的分佈

一、下安南

古代越南的歷史與中國緊密相連,秦漢時期,中國封建王朝逐步將越南北部地區納入版圖,生活在當地的駱越人在漢化後,發展成今日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

西漢版圖

▲西漢版圖

公元前1世紀到公元10世紀初,越南北部始終是中國封建王朝的領土。特別是唐朝時期,大批來自北方的官吏、駐軍、流放的刑徒來到越南。

他們一些人後來選擇落戶當地,形成越南華人較早的一個群體——唐人(越南語:NgườiĐường)。較著名的有唐德宗時期的宰相姜公輔,他出身愛州(今越南清化),祖先來自中國甘肅。

越南的姜公輔祭祀

▲越南的姜公輔祭祀

10世紀初,大唐帝國在藩鎮割據的亂局中滅亡,越南北部趁機脫離了中國的統治。公元970年,越南向中國的北宋進貢稱臣。

此時的北宋已控制中原但尚未統一中國,對於地處偏遠的越南,北宋承認越南獨立並與其建立宗藩關係。自此開始,生活在越南境內的漢人成為了海外華人的一支。

越南北部長期歸屬中國封建王朝

▲越南北部長期歸屬中國封建王朝

公元10至13世紀,中國經歷了遼金宋的先後並立,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在1279年正式統一中國。

頻仍的戰爭造成了大量的流民,特別是元滅南宋的戰爭中,大量不願意接受異族統治的南方漢人選擇遷居海外,地理相鄰的越南成為這批華人移民的重要目的地。

元滅南宋

▲元滅南宋

1273年,越南官方史籍中首次出現了華人大規模移民越南的記錄「宋人來附……至是以海船三十艘裝載財物及妻子浮海來。引赴京,安置於街媾坊。」

越南獨立後在經濟上與中國依然聯繫緊密,華商在中越之間往來不斷。12至15世紀,越南的雲屯、萬寧、會潮等商港就成為重要的華人聚居地。

受地理和實力限制,越南獨立後只能向南方擴張,即今日越南南部地區。隨著越南南進並不斷蠶食占城等國領土,部分華人移民也隨之南下,成為越南開發新領土的主力之一。

越南南進

▲越南南進

中國元明易代後不久,公元1400年,統治越南的陳氏王朝被權臣胡季犛架空並奪權。明朝作為越南宗主國,決定出兵越南控制當地局勢。

明軍很快征服了當時越南全境(今越南中北部),時隔400餘年再度將越南納入版圖。一度有超過50萬的明朝官吏、駐軍及其家屬來到越南,佔當時越南總人口的6%~10%。

明軍進入越南

▲明軍進入越南

明朝的統治激起了越南的反抗,越南地方豪族黎利領導的藍山起義讓明朝的財政、軍事負擔沉重。1427年,明朝宣佈承認越南獨立,黎利建立後黎朝。

明朝退出越南後,超過10萬被俘明軍及家屬就此留居越南,成為越南華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藍山起義

▲藍山起義

17世紀中葉,中國正處在明末動盪時期。特別是滿清政權的崛起與南下,大批不願接受異族統治的明朝遺民、不願或因海禁不能回國的商人、謀求生計的農民、小手工業者等接續而來越南定居。

由於這一時期的華人移民規模較大,為分化華人勢力,越南將為逃避清朝統治而來的明朝遺民稱為明鄉人。

19世紀的明鄉人

▲19世紀的明鄉人

當時統治越南的後黎朝已經衰落,鄭阮兩家權臣分別控制著越南南北,即越南歷史上的「鄭阮紛爭」。

鄭主佔據著富庶的紅河平原,通過控制後黎朝君主來把持朝政。而阮主轄境(今越南中部)相對貧瘠,也無法「挾天子以令諸侯」。為對抗鄭主,阮主在徹底吞併占城國後,繼續向柬埔寨控制的湄公河三角洲擴張。

鄭阮紛爭

▲鄭阮紛爭

華人移民在政治才能、財力和勞動技術上都能量強勁。阮主為拉攏華人幫其擴張,允許其轄境內的華人保留民族文化,賦予其較大的自主管理權,並許以華人經商特權和一定的免稅權利,華人某種程度上成為享受阮氏特殊優待政策的族群。

湄公河三角洲土地肥沃,阮主在18世紀初從柬埔寨手中割佔這裡,為儘快消化新領土,就必須改變湄公河三角洲的民族構成,降低高棉等原住民的人口比重。

湄公河三角洲土地肥沃

▲湄公河三角洲土地肥沃

大批華人前來,如明朝遺臣陳上川、楊彥迪率眾三千幫助阮主墾殖美荻、邊和。後又建設堤岸,使堤岸成為當時遠東最大的大米市場。

17世紀後半葉,越南鋪憲、會安等地就已成為重要的貿易集散地,例如阮主控制的會安大唐街長三四里。1768年,僅會安一地就有華僑6000人,他們都是重要的商販,從中國運送茶、生絲、瓷器等入越。

會安古城

▲會安古城

華人通過不懈努力在如今的胡志明市周圍初步形成了一個華人網路,為後來華商在此地聚集打下了基礎。

明朝難民莫玖被阮主安置於河仙,將河仙開發成為當時越南著名的貿易港口,吸引了大批越南人以及外商到河仙經商,阮主甚至允許莫氏子孫在河仙地區開礦、鑄錢。他們將原本的荒地變成良田, 使越南農業有了巨大發展。

河仙政權

▲河仙政權

北方的鄭主與清朝接壤,一直擔心清軍南下介入越南局勢,因而對其轄境內的華人有很強防範心理,規定僑居的華商只能在指定地區定居經商,最後乾脆要求凡寓居者皆命入籍,納入當地越民的戶籍管理體系。

越南深受中華文化影響,一直試圖在中南半島建立山寨版的朝貢體系。越南不僅在官方層面自稱「中國」。而長期佔據越南人口80%京族在古代也會自稱「漢人」,而越南將周邊的少數民族稱為蠻夷。

越南京族分佈

▲越南京族分佈

綜合來看,古代越南華人群體的形成,與中國的朝代更迭、越南的擴張及開發緊密相連。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華人遷入越南,他們有的逐步融入越南的京族之中,絕大部分則繼續保持華人的語言及民族特色。

二、「特殊民族」

1802年,阮主後裔阮福映統一越南,建立越南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阮朝。此時的阮氏家族不再是避居僻壤的割據政權,但阮朝延續了早先阮主政權的政策,繼續接納華人移民,並藉此獲得勞動力和經濟利益。

阮朝

▲阮朝

明朝末年遷入越南的明鄉人經過近兩個世紀的發展,雖然仍保留華人語言、習俗等,但在思想認同上已切斷了自身與中國的聯繫,逐步融入越南社會。

清朝時期的中國依舊與越南保持著緊密的經濟聯繫,而留著辮子的清朝移民被越南稱為清人或北客。

1802~1839年間,華人壟斷了越南的礦業,例如阮朝時期的幾個主要礦場:太原送新銀廠 (年產銀錠高達200萬兩) 、宣化銀礦、嘉定邊和鐵丘鐵礦、越北金礦、承天明浪銅礦、鴻基煤礦等均被華人掌控。

越南北部大量礦山被華商掌控

▲越南北部大量礦山被華商掌控

除此之外,越南南部的邊和、美萩、河仙、堤岸四大主要貿易中心都被華商控制,華人在越南的手工業、票號、造船、糧米等行業都具有無可撼動的地位。

鴉片戰爭後,隨著外國商品不斷湧入中國,以閩粵兩地為主的破產農民開始大量湧入東南亞尋找工作和生機,進而形成了下南洋的風潮,這也是明末清初後,華人移民越南的第二次高潮。

下南洋

▲下南洋

與此同時,1859年後法國不斷入侵越南。先後控制了富饒的湄公河三角洲、紅河平原。1885年法國在中法戰爭中擊敗清朝,清廷被迫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全境淪為法國殖民地。

富饒的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的經濟龍頭,從18世紀阮主控制此地後,華人就成為開發此地的急先鋒。法國人到來後,華人依舊在當地保有強大經濟影響力,完全控制著當地的大米經銷、造船、漁業、運輸及日用商貿。

法屬印度支那

▲法屬印度支那

1904年,全越經濟總投資額為2.24億法郎,其中法國資本1.26億法郎、約佔56%,華人資本9600萬法郎,約佔43%」

法國人一方面想利用華人謀取經濟利益,利用華人繼續開發越南南部等地;同時也忌憚華人的經濟影響力,隨著殖民的深入,法國人對越南華人的商業發展進行了多重限制,逐漸使華僑失去了原有經濟優勢。

法國在越南大力推廣用拉丁文表計越南語的「國語字」,以此取代漢字在越南的影響,試圖削弱中國對越南的文化影響。

20世紀初的河內

▲20世紀初的河內

法屬時期,華人的公司、企業經營範圍主要集中在商業領域,只有少部分從事食品加工。工礦業、運輸業等行業逐步被法國資本控制。

法國在二戰中遭受嚴重損失,二戰後越南等法國殖民地掀起了大規模獨立鬥爭,在軍事壓制失敗後,法國於1954年撤出越南。

法國撤退時,越南也以北緯17度線為界一分為二。兩國總人口約2800萬,華人佔3%左右,約90萬。其中較為集中的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區,約35萬,佔當地總人口7%。

越南華人

▲越南華人

1954年,華人在越南的投資約8000萬美元,約佔當時越南外國投資總額的21% ,由此可見,在經過法國接近一個世紀的殖民統治後,華人群體在越南仍保有相當的規模和經濟影響力。

三、難民之波

越南分裂後,南越加入西方陣營。南越吳庭豔政府推行越南化政策,目的是強化民族國家構建,同時剪除華人傳統特權。越南其他少數民族未遭受同樣待遇,一方面,南越境內除華人外,其他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相對減少,在政治和經濟影響力上,其他少數民族與越南華人也不可同日而語。

吳庭豔訪美

▲吳庭豔訪美

南越的同化政策導致華人怨聲四起,數百年間,華人在越南具有獨特的政治地位,甚至看不起京族人。如今華人卻要被強制服兵役,講越語,這讓具有獨立民族意識的華人難以接受。

數萬華人選擇二次移民,主要流向了東南亞其他國家。同時期的北越由於同新中國有相同的社會制度,且接受了大量中國援助,因而在華人政策上較為寬鬆。北越不強迫華人入籍,只是提倡「華人愛越南是為了愛中國」、「在越南與中國之間做出選擇是不必要的」。

北越軍隊

▲北越軍隊

1975年,南越政權被北越及其指揮的游擊隊消滅。戰爭影響下,大批南越民眾蜂蛹逃離故土。除了少部分搭乘美國軍艦撤離,絕大多數只能乘坐簡陋船隻離開南越。這就是著名的越南船民。

1975年至1995年之間,離開越南並安全到達另一個國家的船民數量總計近80萬。船民中大多數為京族,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越南華人。他們將東南亞其他國家、香港等作為目的地。更遠的則去往美國、澳洲等國。

關繼威,美國演員,華裔越南船民

▲關繼威,美國演員,華裔越南船民

統一後的越南不僅改變了中南半島原有的政治格局,越南境內的華人也面臨著新的考驗。生活在越南南方的華人本控制著當地紡織、鋼鐵等重要工業部門,但越南統一後,大量華人企業被越南政府國有化。

1976年,越南華人總規模突破120萬,達到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高峰。華人佔當時越南總人口的2.6%,是越南第二大民族。越南試圖稱霸中南半島,將與其地理相鄰的中國視為地緣對手。

與中國交惡的蘇聯與越南越走越近,在蘇聯支持下,越南不僅酣然出兵入侵柬埔寨,還不斷在中越邊境製造事端,蠶食領土。

越南入侵柬埔寨

▲越南入侵柬埔寨

中越兩國關係日趨破裂,在越華人這種模糊的或雙重的認同不能再被越南政府接受。從1976年起,越南開始要求華人加入越南國籍,對於居住在越南北部,尤其是中越邊境的華人,越南政府分批次將他們遷入越南南方。

1976年下半年,越南政府調整政策,以「肅清邊界地區」的名義開始有計劃的驅逐在越華人。至1976年底,超過4萬華人被驅趕到中國境內。

隨著兩國關係惡化,越南更是在不做通知的情況下,單方面驅逐越南華人。進入1977年,越南的驅趕力度不斷加大。數十萬本來在越南安居樂業的華人瞬間變成了無家可歸的難民,釀成了震驚國際的越南難民危機。

難民產生

▲難民產生

在越南的驅趕下,小部分難民進入香港,絕大部分難民走陸路,向北湧入中國內地。僅1978年4月至1979年6月,通過雲南河口、廣西東興及友誼關口岸湧入的越南難民就超過26萬人。

這些人中, 具有中國血統的為222713人,保有中國國籍的華僑6989人,越南京族人僅20322人。

面對不斷湧入的難民,中國方面積極應對,就近在滇桂粵等省份對難民進行初步安置。

友誼關口岸

▲友誼關口岸

1979年2月,因越南的挑釁行為,對越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中越關係降至冰點,在越華人被扣上「間諜」的帽子,不由分說的被越南人逐出家園。

越南境內,特別是其北部與中國街上的地區,一些華人較為集中的地區,因為華人被驅逐,顯得十分荒蕪。如越南北部的廣寧省姑蘇縣,1978年人口約7000人。因佔縣內人口9成的華人被驅逐,1979年該縣僅剩600餘人。

姑蘇縣

▲姑蘇縣

至1980年,總計約29萬越南華人湧入中國。與之相對的,越南無償沒收了華人們近4億美元的財產。而難民進入中國後,除了華人的民族身份和文化認同,再無實際依靠。

自1978年5月起,中國在廣東、廣西、雲南、福建四地設立接待安置歸國華僑委員會或領導小組。

1979年8月4日,中國成立「國務院接待安置印支難民領導小組」。同年11月,中國和聯合國難民署簽訂該署援助在華印支難民的項目協議,聯合國難民署自1979年10月起在華設立任務代表處。

中越邊境口岸

▲中越邊境口岸

按國際慣例,難民一般採取專設難民營方式,待時機成熟時將他們遣返原籍國。中國政府沒有設難民營,而是實行社會融合安置,一部分人安置在6省區的農林場和農村生活勞動,一部分人在機關、學校、醫院、商業部門工作,這使得難民與當地居民在經濟、生活上融為一體。

1978年, 難民安置工作的第一批撥款為6000萬,農場中每安置一個難民,需下撥相應的安置費2020元。在當時中國人均月工資僅為三四十元的年代,這筆費用無異於鉅額資金。

1980~1994年間,中國先後接受聯合國難民署等部門提供的9000多萬美元的援助,不斷提高難民群體的生活保障水平。

聯合國難民署

▲聯合國難民署

至1989年,越南華人規模從1976年的120萬縮減至96萬。在越南的人口占比從2.6%下降到1.5%。仍然保有相當規模的原因是越南驅逐的華人主要來自越南北部,而越南北部的華人數量本就少於南方。越南南方的華人在越南統一前,就大都被要求入籍越南,因而人口變化不大。

1990年後,中越關係開始緩和,但越南因入侵柬埔寨造成國內經濟困頓,華人減少的勢頭仍未停止。1999年,越南華人規模下降到86萬,人口占比約1.1%。

中越山水相鄰

▲中越山水相鄰

在華越南難民中99%為華人,分佈在閩粵滇贛桂瓊六省區的196個安置點中。從人口分佈上來看,以廣西(12萬)、廣東(10萬)、雲南(4萬)為主。分佈最少的江西,難民人數不到4000人。

對於難民集中的地區,中國通過建設新城鎮,幫助難民融入中國,著名的有廣西北海市僑港鎮等。2007年,中國政府開始起草立法,授予居住在其境內的印度支那難民完整的中國公民身份。如今95%以上的難民家庭已實現經濟自足。

北海僑港鎮

▲北海僑港鎮

截至2020年,越南境內華人規模縮減至74萬左右,約佔越南人口的0.78%,從巔峰時期的越南第二大民族下跌到第九大民族。

現時的越南華人集中分佈在湄公河三角洲,1986年越南經濟革新開放後,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以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為例,如今華人在當地人口占比約6%,但控制著該市30%的經濟產能。這也是華人幫助越南開發湄公河三角洲的歷史延續。

胡志明市

▲胡志明市

如今的華人是越南人口54個構成民族之一。除了華人,越南的艾族(約2000人)、山由族(約14萬人)也是從中國遷入的客家人、黎族等與越南當地民族的混血後裔,但已不被計算入華人人口。

另有明鄉人等早期遷入越南的華人,已經逐步融入京族之中。

艾族艾灸

▲艾族艾灸

如今的越南華人大都保持著族群認同及華人文化習俗,但是華語水平已嚴重倒退。大多數已無法流利使用中文。雖然中越兩國在南海等問題上仍存在矛盾,但越南華人群體因不斷融入越南,故而未受太多影響。

縱觀越南華人的形成史,從漢唐時期初步形成,到17世紀與19世紀兩次移民大潮。越南華人群體規模不斷壯大,在越南南進擴張領土、推動越南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越南華人會館

▲越南華人會館

20世紀後,越南華人的命運在法國殖民統治、越南分裂的局勢中起起伏伏。越南統一後,居住在越南長達數個世紀的華人淪為越南地區霸權追求的犧牲品,被逐出了世代生活的家園。

如今的越南華人基本集中在越南南部,雖然族群規模不斷縮小,但憑藉著歷史積累,仍在越南社會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越南華人

▲越南華人

長期作者|碧落清遙

歷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Source

Visited 8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