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飛地

德意飛地

作者|雄鷹

責編|Thomas

瑞士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國家,瑞士周邊的德國、義大利、法國和奧地利都是歐盟成員國,而瑞士卻沒有加入歐盟。

沒有加入歐盟的瑞士

▲沒有加入歐盟的瑞士

此外,瑞士身處大國中間,文化幾乎受周邊國家的影響,德語(德國、奧地利)、法語、義大利語都是瑞士的官方語言(還有羅曼什語)。

四種語言並立的瑞士,提契諾州為義大利語州

▲四種語言並立的瑞士,提契諾州為義大利語州

四種語言並立的瑞士,甚至還有德國和義大利的飛地。

在瑞士北部靠近德國的地區,有一塊德國的飛地叫布辛根。布辛根面積7.56平方公里,人口1500人,距離德國本土只有700米。

布辛根(紅圈)的地理位置

▲布辛根(紅圈)的地理位置

瑞士南部靠近義大利有一塊義大利的飛地叫做坎皮奧內(金皮庸),1.6 平方千米,人口約2000多人,距離義大利本土1公里。

坎皮奧內的地理位置

▲坎皮奧內的地理位置

瑞士是永久中立國,經濟發展程度高於德國、義大利。坎皮奧內於1848年通過公投加入瑞士。

布辛根曾經於1918年舉行加入瑞士的公投。但最後都不了了之。

那麼,這兩個地區為什麼無法併入瑞士呢?

瑞士的地理位置

▲瑞士的地理位置

一、與瑞士分手

布辛根是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一個市鎮,其四周被瑞士的德語州沙夫豪森州包圍。

巴登·符騰堡州的位置

▲巴登·符騰堡州的位置

坎皮奧內行政上屬於義大利的倫巴第大區。其四周被瑞士的義大利語州提契諾州包圍。

倫巴第大區的位置(紅色)

▲倫巴第大區的位置(紅色)

瑞士兩塊飛地的形成,跟瑞士、德意志和義大利的民族遷徙歷史有著密切的關係。

公元2世紀之前,以阿爾卑斯山為界,北部的廣大西歐、北歐地區的主要是凱爾特人。南部為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的地盤。

阿爾卑斯山

▲阿爾卑斯山

為了抵禦赫爾維蒂人(凱爾特人的一支)南下,公元前1世紀,羅馬人在阿爾卑斯山的盧加諾湖畔建立了駐軍城鎮,以保護領土免受入侵。這座城鎮就是坎皮奧內的前身。

羅馬人在阿爾卑斯山地區修建要塞,包括坎皮奧內(紅圈)

▲羅馬人在阿爾卑斯山地區修建要塞,包括坎皮奧內(紅圈)

公元4世紀時期,來自北歐的日耳曼人勢力發展壯大,不斷蠶食中歐和西歐的凱爾特人土地。日耳曼人驅逐取代赫爾維蒂人,佔據阿爾卑斯山北麓,也就是現在的瑞士境內。

日耳曼人不僅衝擊了赫爾維蒂人的土地,也衝擊了阿爾卑斯山南麓的羅馬帝國。羅馬帝國的危機進一步加劇。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一分為二。西羅馬帝國的中心依然在羅馬城。

羅馬帝國一分為二

▲羅馬帝國一分為二

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所滅亡。亞平寧半島北部被日耳曼人佔據。

公元535年,日耳曼人的一支——倫巴第人在亞平寧半島北部建立了倫巴第國家。坎皮奧內成為了倫巴第公國的地盤。

倫巴第王國佔據義大利大部分

▲倫巴第王國佔據義大利大部分

中西歐則被日耳曼人的一支——法蘭克人所佔據,建立了法蘭克王國(481年-843年)。倫巴第是法蘭克的附屬國。

公元777年,倫巴第的領主將坎皮奧內劃給了米蘭的大主教。坎皮奧內的所有權轉移到了聖安布羅吉奧修道院。

坎皮奧內

▲坎皮奧內

中世紀時期,修道院是一個自治單元。修道院與領主的封地名義上相互隸屬。實際上修道院對於自己的屬地有很大的自主決定權。

到查理大帝時期,法蘭克帝國的領土達到鼎盛。公元843年,查理大帝的孫子將帝國一分為三。中法蘭克是今天義大利的雛形,東法蘭克是德意志的雛形。西法蘭克是今天法蘭西的雛形。今天的瑞士地區主要在東、中法蘭克王國境內。

法蘭克帝國一分為三

▲法蘭克帝國一分為三

公元920年,東法蘭克王國獲得了羅馬教皇的認可,稱為「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的誕生,也是德意志這個有明顯自我認知族群開始的標誌。

亞平寧半島依然四分五裂。古羅馬的軍事重鎮——坎皮奧內,以及盧加諾湖周邊的提契諾地區劃歸義大利的倫巴第王國和日後的繼承者米蘭公國(1395年-1797年)管轄。

盧加諾湖(紅圈內)

▲盧加諾湖(紅圈內)

受倫巴第地區影響,這裡的語言以義大利語的倫巴第方言為主。

米蘭公國

▲米蘭公國

坎皮奧內作為修道院的土地,逐漸發展成為一個人口近千的小城鎮。

神聖羅馬帝國名義上是統一的國家,實際上邦國林立。各邦國通過聯姻的方式獲得土地。公元11世紀時期,布辛根出現在歷史當中,屬於奧地利公國的領主因特恩家族。

地處阿爾卑斯山地區的瑞士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發源地。神聖羅馬帝國實行選帝侯制度。

1273年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成為了神聖羅馬皇帝,此後,哈布斯堡家族將中心從瑞士遷往奧地利的維也納。

發源於瑞士的哈布斯堡家族

▲發源於瑞士的哈布斯堡家族

但哈布斯堡並不想放棄自己的龍興之地。尤其是看到盧塞恩湖周邊地區通過與義大利的貿易興盛起來,魯道夫一世開始對瑞士進行打壓。

為了對抗哈布斯堡家族,也為了維護共同貿易利益,1291年阿爾卑斯山地區的烏里、施維茨及翁特瓦爾登三州簽署了《永久同盟誓約》,成立「瑞士邦聯」。成立之初的瑞士邦聯是一個三州地位平等的鬆散同盟。

瑞士建立初期的三州邦聯

▲瑞士建立初期的三州邦聯

瑞士邦聯的建立是為了對抗哈布斯堡王朝。隨著瑞士邦聯的發展壯大,一些不願意被哈布斯堡王朝控制的地區尋求加入瑞士邦聯。尤其是沙夫豪森、蘇黎世、伯爾尼、盧塞恩等商貿發達的地區。

1499年,瑞士邦聯打敗了神聖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默許了瑞士獨立。

1501年,沙夫豪森加入瑞士邦聯,成為了瑞士邦聯的第12個成員。戰爭的勝利,為瑞士贏得了驍勇善戰的名聲。

瑞士地處山地,交通較為閉塞。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為了生存的需要,瑞士的一些居民通過參加外國僱傭兵的方式養家餬口。

瑞士僱傭兵

▲瑞士僱傭兵

瑞士則通過參軍打仗獲得封賞,將疆土逐漸擴大。到16世紀時期,瑞士的領土從過去的3州擴大到了13州。此時的瑞士依然是德語為主的邦聯。

1515年,法國和瑞士僱傭兵因為義大利米蘭公國的繼承權問題發生戰爭。瑞士僱傭兵支持米蘭大公國對法作戰。

為了感謝瑞士僱傭兵的幫忙,米蘭公國將盧加諾湖畔的大片領土(今提契諾州的南部)交給瑞士,這是現代的瑞士擁有義大利語州的基礎。

現代瑞士的提契諾州(紅圈內)

▲現代瑞士的提契諾州(紅圈內)

但是坎皮奧內作為修道院的土地,選擇留在留在米蘭大公國。

此役瑞士僱傭兵戰敗,放棄了對外擴張的道路。

16世紀初,宗教改革運動在神聖羅馬帝國進行。其中,德意志的北方邦國選擇了加入新教陣營。但包括哈布斯堡王朝在內的奧地利等德意志南方則堅持天主教信仰。

瑞士也受到了宗教改革的波及。1519年拉開了瑞士宗教改革的序幕。瑞士北方包括沙夫豪森州在內的5州加入了新教陣營。南方州加入了天主教陣營。

兩種宗教並立的瑞士

▲兩種宗教並立的瑞士

瑞士形成了天主教、新教並存的局面。

瑞士北方的沙夫豪森州是新教州,但距離奧地利哈布斯堡的領地(信仰天主教)非常近。

沙夫豪森州的位置(北部的深灰色區域內)

▲沙夫豪森州的位置(北部的深灰色區域內)

1618年-1648年,歐洲爆發了新教和天主教之間的「30年戰爭」。30年戰爭後,沙夫豪森多次通過金錢購買周邊的土地,實現了領土的擴大。

17世紀末,萊茵河畔的雷阿特地區被沙夫豪森收購,成為了沙夫豪森的一部分。

沙夫豪森州的雷阿特地區

▲沙夫豪森州的雷阿特地區

然而,在沙夫豪森本土和雷阿特地區之間,有一個叫布辛根卻是個例外,沒有選擇併入瑞士。因為沙夫豪森信仰新教,而布辛根當地的領主因特恩家族依然堅持天主教信仰。

1693年,信仰天主教的布辛根當地領主埃貝哈德被挾持到瑞士的沙夫豪森。

沙夫豪森和布辛根

▲沙夫豪森和布辛根

這一舉動引起了瑞士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外交危機,雙方一度兵戎相見。1699年,埃貝哈德被奧地利所救。外交危機結束。

這次危機後,布辛根當地形成一種「不想加入瑞士」的情緒。

18世紀末,法國爆發大革命。歐洲爆發了法國和反法同盟的戰爭。在這場戰爭中,瑞士的邦聯體制遭到嚴重衝擊。

赫爾維蒂共和國

▲赫爾維蒂共和國

1798年,拿破崙佔據義大利北部以及瑞士全境,在瑞士建立了赫爾維蒂共和國,說義大利語的提契諾地區全境劃歸赫爾維蒂共和國。

原米蘭公國劃歸義大利王國(法國控制)。在法國的支持下,坎皮奧內居民投票歸屬義大利的倫巴第地區。

而隨著提契諾貝劃歸瑞士,依舊歸屬於義大利的坎皮奧內成為了飛地。

1800年,提契諾州(加入赫爾維蒂共和國)提議將另一市鎮因代米尼換給義大利倫巴第,而把坎皮奧內換給瑞士。這一提議被義大利王國(法國控制)所拒絕

19世紀初,歐洲爆發了拿破崙戰爭。1805年,拿破崙在三皇會戰中挫敗了弗朗茨二世和沙皇組成的聯軍,攻佔維也納。

赫爾維蒂共和國

▲赫爾維蒂共和國

出於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需要,拿破崙將布辛根從哈布斯堡家族劃歸德意志的符騰堡王國,成為了符騰堡王國的一部分。

1806年,在拿破崙的鐵蹄下,弗朗茨二世宣佈解散神聖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改制成為了奧地利帝國。

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奧地利

▲神聖羅馬帝國解體後的奧地利

1815年,拿破崙戰爭後,經過戰爭國協商,瑞士被確立為永久中立國。

為了削弱法國的實力,戰勝國同意將汝拉、日內瓦和納沙泰爾等講法語的地區劃歸瑞士。三州成為了瑞士的三個法語州,加上此前劃歸的德語州、義大利語州,瑞士的三語並立的局面形成(還有一種官方語言是羅曼什語,被認為是瑞士本土的語言,與凱爾特人密切相關)。

拿破崙戰爭後,確立瑞士為永久中立國

▲拿破崙戰爭後,確立瑞士為永久中立國

戰後,瑞士境內出現了兩個飛地——布辛根和坎皮奧內。布辛根被瑞士沙夫豪森州包圍,屬於符騰堡王國(德意志邦國),坎皮奧內屬於倫巴第·威尼託王國(義大利)。

二、不了了之的公投

拿破崙戰爭後,義大利東北部成立了倫巴第·威尼託王國,但這個王國卻受到奧地利帝國的控制,而飛地坎皮奧內也成為倫巴第·威尼託王國的一部分。

受奧地利帝國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託王國(深綠色)

▲受奧地利帝國控制的倫巴第·威尼託王國(深綠色)

19世紀30年代,德意志、義大利地區資本主義蓬勃發展。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嚴重阻礙了德意志和義大利資本主義的發展。

1848年,要求義大利統一的革命爆發。但義大利內部政權林立,而且北方還受到奧地利的控制,因此統一戰爭遭到了聯合絞殺。

義大利統一戰爭

▲義大利統一戰爭

義大利戰亂不斷。相反,作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士則有著相對穩定的環境。

瑞士的提契諾州是義大利語州,使用的義大利語也是倫巴第方言。坎皮奧內的居民提出了加入瑞士的申請。

但在義大利統一戰爭的背景下,當時瑞士堅守中立的傳統。因此,瑞士拒絕了坎波內加入瑞士的申請。

1859年,亞平寧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撒丁王國在法國的幫助下,打敗了奧地利,統一了包括倫巴第在內的義大利北方。1861年,撒丁王國更名為「義大利王國」。1870年,義大利南北方統一完成。

義大利完成統一

▲義大利完成統一

坎皮奧內因此成為了義大利的飛地,其四周都被瑞士包圍,成為了瑞士境內的義大利飛地。該地區的貿易都需要經過瑞士進入義大利。因為當地屬於瑞士和義大利都不管的地帶。因此,這裡成為了賭博的聚居地。

坎皮奧內的位置

▲坎皮奧內的位置

義大利完成統一之時,德意志的統一也在轟轟烈烈進行。

普魯士通過普丹戰爭、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於1871年完成統一,原符騰堡王國成為了德意志的一部分,符騰堡的布辛根成為了統一後的德意志的飛地。

布辛根,符騰堡和瑞士1839年劃定邊境

▲布辛根,符騰堡和瑞士1839年劃定邊境

瑞士和德國、義大利的飛地問題隨著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而愈加撲朔迷離。

德國夥同義大利、奧匈帝國、奧斯曼、保加利亞組成同盟國陣營,英法俄組成協約國對抗同盟國,1914年一戰的爆發。

一戰中,義大利倒戈協約國陣營。瑞士作為中立國,沒有參與到戰爭之中。作為中立國,德意的飛地與外界的聯繫被切斷。

1918年,一戰以德國等同盟國的戰敗告終。根據1919年簽訂的《凡爾賽條約》,德國不僅失去了所有殖民地,本土還失去了七分之一的領土。

布辛根在戰爭期間成為「孤島」,但依舊要和德國一起「背鍋」,這使得布辛根的人民產生了脫離德國加入瑞士的想法。

一戰後,德國失去的領土,不包括飛地布辛根

▲一戰後,德國失去的領土,不包括飛地布辛根

1918年,布辛根全鎮舉行了全民公決,全鎮1000多居民參與了公投。96%的選民投票支持加入瑞士。

作為永久中立國,瑞士不希望就此打破這樣的局面。因此,布辛根公投不了了之。

同樣的,坎皮奧內也依然歸屬於義大利。

1939年,二戰爆發。德國、義大利組成了軸心國集團。瑞士依然堅守中立。二戰中,瑞士關閉了邊境,布辛根、坎皮奧內與母國的交通聯繫再次被中斷,沒有捲入到戰火之中。

1943年,義大利戰敗投降。1945年,二戰以軸心國失利告終。作為二戰僕從國的義大利大體上保住了所有領土,保留了對坎波內的主權。

德國以及首都柏林被英法美蘇四國分區佔領。西南部的巴登符騰堡地區被劃歸法佔區。

二戰後德國柏林被分區佔領,德國瑞士邊境屬於法佔區

▲二戰後德國柏林被分區佔領,德國瑞士邊境屬於法佔區

為了維護布辛根的秩序,瑞士允許有限數量的法國士兵穿越瑞士,以維持布辛根的法律和秩序。

1949年,因為美蘇對抗,美英法佔區合併為聯邦德國(西德)。布辛根成為了聯邦德國的一部分。

三、 飛地與母國的聯繫

1957年9月9日,瑞士和西德舉行會議,討論如何在布辛根規範兩國的管轄權。

布辛根的德國瑞士旗幟

▲布辛根的德國瑞士旗幟

經過10年的談判,1967年,瑞士和西德確立了布辛根地區的管理制度。瑞士沙夫豪森州警察可以在布辛根獨立辦案,並將疑犯帶往瑞士審訊。西德可以派送警察前往布辛根辦公,但不得在瑞士境內停留。

布辛根的德國瑞士公路

▲布辛根的德國瑞士公路

瑞士還和義大利就坎皮奧內的管轄進行談判。坎皮奧內主要由義大利派憲兵部隊卡賓槍騎兵負責,當地的衛生、消防主要由瑞士負責。

坎皮奧內的義大利和瑞士邊境處

▲坎皮奧內的義大利和瑞士邊境處

1960年代,瑞士和西德、義大利取消了出入境管制。至此,布辛根和坎皮奧內的居民可以自由出入瑞士和各自的母國。

坎皮奧內附近的邊境

▲坎皮奧內附近的邊境

作為永久中立國的瑞士躲過了兩次世界大戰戰火的荼毒,經濟發展程度高於義大利和德國。

兩塊飛地對瑞士的經濟依賴性更強,因此加入了瑞士的關稅同盟體系,使用瑞士的貨幣瑞士法郎而非母國的貨幣。當地人的水、電等生活福利更依賴於瑞士,而非母國。

布辛根的兩國國旗,左邊瑞士,右邊德國

▲布辛根的兩國國旗,左邊瑞士,右邊德國

1967年,德國、義大利等6國外長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成立歐洲共同體(歐盟前身)。

1990年,兩德統一,統一的德國繼承了原瑞士和西德的邊境。1991年,歐共體逐漸開始向歐盟過渡,一個新的政經聯盟開始形成。21世紀後,歐元成為了德國和義大利的法定貨幣。

歐盟地圖,瑞士沒有加入

▲歐盟地圖,瑞士沒有加入

瑞士卻沒有加入歐盟,因此對瑞士經濟以來更強的布辛根和坎皮奧內也不屬於歐盟的範圍。

雖然德國、義大利早已成為了歐元區國家,但兩國飛地卻主要使用瑞士法郎。

瑞士法郎

▲瑞士法郎

德語、法語、義大利語和羅曼什語均為瑞士的官方語言。其中,包圍布辛根的沙夫豪森州是瑞士的德語州,包圍坎皮奧內的提契諾州是瑞士的義大利語州。兩地居民和與臨近瑞士的交流不存在語言障礙。

2008年,瑞士成為申根區的一員。《申根條約》規定申根區國家內部取消邊境限制。從布辛根、坎皮奧內進出瑞士的邊境審查至此完全取消,三國居民可以無障礙的自由出入對方國家。

坎皮奧內附近的義大利和瑞士邊界石碑

▲坎皮奧內附近的義大利和瑞士邊界石碑

長期作者|雄鷹

直播吧體育作者|足球與歷史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Source

Visited 11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