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勵志國家

非洲最勵志國家

作者|碧落清遙

責編|Thomas

非洲南部是黑人的家園,因為近代的被殖民歷史。時至今日,這裡的國家仍無法脫離貧窮落後的局面。曾取得耀眼發展成就的南非,如今也從中高收入國家行列跌落。

每個非洲國家都會面臨多個難以解決的發展問題,諸如產業落後、缺乏基建、教育滯後等問題,但獨立之初的波札那卻集齊了所有問題。

貧困的黑人

▲貧困的黑人

波札那是非洲南部內陸國家,面積58.2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40萬(2022年)。

其半數以上的國土被卡拉哈里沙漠覆蓋,屬熱帶乾旱草原氣候,降水不足且時有極端氣候出現,其先天發展條件在非洲國家中都算較差的。

波札那作為一個獨立國家的歷史並不長,1966年,被英國殖民統治半個多世紀的波札那宣告獨立。

當時波札那全國人口不過60萬,且仍有許多民眾過著狩獵採集的原始生活,基礎設施和工業基礎幾乎為零,獨立之初的波札那是當時全球十大最落後國家。

非洲南部地形圖

▲非洲南部地形圖

雖然先天劣勢一大堆,但通過制定行之有效的金融及工農業政策,以及合理利用境內優質鑽石資源,波札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波札那被譽為「非洲國家發展的典範」,2022年的波札那人類發展指數非洲南部第一位、腐敗係數全非洲最低、主權信用評級非洲第一位、人均GDP(按國際匯率計算)超過7500美元,位居非洲第四。

博茲瓦納和鄰國的人均GDP對比

▲博茲瓦納和鄰國的人均GDP對比

如果以購買力平價計算,波札那人均GDP約1.9萬美元,與中國、泰國等國處於同一層級。

波札那的鄰國們卻因為動亂、錯誤的經濟政策等因素丟失了先發優勢,他們的多項發展資料先後被波札那超越。

波札那究竟付出了怎樣的努力才打贏了地獄般的開局?對於波札那來說,未來的發展會一帆風順嗎?

非洲國家人均GDP,顏色越深表示越高

▲非洲國家人均GDP,顏色越深表示越高

一、上帝不曾注視這裡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是黑人的家園。班圖人是族群規模最大的黑人民族,集中分佈在赤道以南的非洲各地。波札那主體民族茨瓦那人(佔總人口的90%)就是班圖人的一支。

班圖人遷徙

▲班圖人遷徙

16世紀初,隨著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歐洲各國紛紛在非洲海岸建立商站、開闢殖民地。荷蘭人率先佔據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在此建立開普殖民地。大批荷蘭移民紛至沓來,在當地形成以荷蘭裔為主幹、融合法國、德意志移民的非洲白人族群——布爾人。

18世紀後,英國奪取開普殖民地。布爾人被迫向東北部遷徙。他們從非洲黑人手中奪取土地,在開普殖民地東北部建立了奧蘭治和德瓦士蘭兩個政權。隨著歐洲殖民勢力從開普殖民地向北方內陸滲透,逐步接近了茨瓦那人的居住地。

19世紀中葉的非洲

▲19世紀中葉的非洲

19世紀下半葉,經歷工業革命的歐洲列強急需更多的原材料和商品市場,一場瓜分整個非洲大陸的狂潮隨之掀起。

當時實力獨步全球的大英帝國炮製了著名的「雙C計劃」,意圖聯通開羅與開普敦,使英屬殖民地橫貫整個非洲大陸。

波札那所處地區是英國實現「雙C計劃」的關鍵地帶,為防止布爾人政權捷足先登,1885年,英國率先迫使當地酋長們簽署條約,承認英國的宗主權。

列強瓜分非洲

▲列強瓜分非洲

英國當時稱這個地區為貝專納,土地相對肥沃的12萬平方公里由英國直接管轄,稱英屬貝專納,1895年併入開普殖民地。

北方5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貧瘠,1890年時人口僅12.2萬,英國只將其當作保護國,稱為貝專納保護地,即波札那的前身。

因為自然環境惡劣,缺乏資源和市場,英國人甚至無心在此投資建設基礎設施。

英國在非洲南部的佈局

▲英國在非洲南部的佈局

1899~1902年,英國先後投入40餘萬軍隊,在付出巨大代價後征服了兩個荷蘭裔布爾人政權。

1910年,英國整合開普、納塔爾、德蘭士瓦、奧蘭治四地組建南非聯邦,總面積超過120萬平方公里,由當地白人主政。

英國向南非派駐總督,實際運作由南非總理領導的當地政府負責(類似於今天的加拿大、澳洲)。

貝專納保護地的地位進一步下降,當地官員管轄由南非高級專員負責,甚至貝專納的首府都設置在與其一河之隔的南非城市梅富根。

南非聯邦

▲南非聯邦

貝專納在這種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環境中,度過了20世紀上半葉。二戰後英國實力衰退,大量英屬殖民地趁機獨立。

1961年南非聯邦改組為南非共和國並退出英聯邦,南非總統取代英國君主成為南非國家元首。

發達的南非街頭,占人口多數的黑人卻不受待見

▲發達的南非街頭,占人口多數的黑人卻不受待見

占人口總數不足25%的白人繼續控制南非並實行種族隔離政策,黑人飽受歧視與壓榨。

此時的貝專納保護地也面臨對未來的抉擇,南非試圖吞併這裡,貝專納幾個大部落酋長在塞萊茨·卡馬的領導下,向英國政府請願希望獨立。

塞萊茨·卡馬

▲塞萊茨·卡馬

卡馬的家族是貝專納八大部落酋長之一,他本人在英國接受過法律專業高等教育,這一點在他遊說英國政府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英國最終同意貝專納在1966年獨立,新國家的名字叫做波札那,意為茨瓦納人的土地。1965年,波札那的行政中心從南非遷回本國境內的哈博羅內。

波札那

▲波札那

1966年波札那正式獨立,卡馬當選首任總統。英國人統治這裡半個多世紀,卻只給波札那留下了7家公司(礦山、罐頭廠、屠宰場等),這些公司總的僱工規模僅數百人,且仍掌握在白人企業家手中。

此外,英國人留下了12公里公路以及十餘所小學,至於高等學校的數量則始終為零。波札那獨立前,當地50餘萬人每年只有6個名額前往英國留學,波札那不得不僱傭大量白人作為行政人員。

漫畫:英國人走了,波札那只能退回原始

▲漫畫:英國人走了,波札那只能退回原始

再來看波札那的鄰居,南非經過英國近代的大力開發,沿海地區形成了大量大型城市,國內基建完善,白人在當地的佔比在20%左右,規模達數百萬。

南非白人政府在60~70年代讓南非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甚至在70年代成功進行了核武器研製。

南非白人

▲南非白人

南非實行歧視黑人的種族隔離政策,顯然對黑人掌權的波札那不太友好。波札那西部是南非控制的奈米比亞,東部是英國殖民地、由當地少數白人運作的羅德西亞(今辛巴威)。

羅德西亞的白人數量雖然沒有南非那麼多,但自英國殖民時期就在當地有較大投入,基礎設施較為完備,白人在當地也佔到15%以上。

南非與羅德西亞的白人統治者

▲南非與羅德西亞的白人統治者

獨立時的波札那人口約54萬,平均壽命不足35歲。而鄰近的南非1967年人口已突破2000萬,兩國形成斷崖式的差距。

波札那有24萬人從事基礎農業,產出只能滿足基本生存所需,每年還有3.5至6萬精壯勞動力因無法獲得國內就業崗位而被迫前往南非打工。

南非開普敦

▲南非開普敦

因為沒有現代金融體系,波札那被迫採用南非貨幣,南非藉此控制波札那的金融政策。

基建設施、工業基礎、教育體系幾乎為零,沒有資源、沒有出海口、土地匱乏、人口外流。政治、經濟處處受制於人,對於波札那來說,這樣的獨立開局充滿了苦澀。

在卡馬總統看來,波札那要想開展國家建設,必須有一個穩定的政治基礎。彼時的波札那仍未脫離部落政治的影響,除了上百個小酋長,茨瓦那人最主要的八個部落大酋長更是擁有極大政治影響力。

參與對英談判的三位大酋長

▲參與對英談判的三位大酋長

深諳西方政治套路的卡馬專門設置了酋長院,八名大酋長直接被任命為議員,同時獲得了推薦任命4名次級酋長議員的權利。大酋長們藉此從地方領導者變成中央政府的一員,政治地位大大提升。

卡馬不想與大酋長們分享中央權力,因而酋長院僅作為諮詢機構而無立法權。國家真正的立法部門是國民議會。

波札那總統由國民議會選出,在實行總統共和制的國家中,非普選的情況較為少見。在波札那整體教育水平極低的情況下,這種制度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波札那民眾因不同政黨的宣傳被鼓動政治對立,保證了政治穩定。

國民議會入口

▲國民議會入口

二、奠基之主

搭建好政治制度後,卡馬總統開始了對波札那工農業發展的長遠規劃。雖然國家大量人口從事農業,但真想讓波札那富強還是要靠工業,具體來說就是挖礦。

卡馬意識到,礦產帶來的意外之財可能會引發對礦產控制權的爭奪甚至影響國內的局勢穩定,且大片礦區被部落控制,中央政府未能對採礦業進行統籌管理。

卡馬

▲卡馬

因部落無力開採礦產,在同政府達成利益分配方案後,1967年波札那通過《部落領土採礦權法》,各大部落將其對礦產的所有權和利益無償轉讓給總統。

1968年,波札那的奧拉帕發現巨型鑽石礦。波札那鑽石儲量基數突破1.3億克拉,其規模比當時鑽石業巨頭戴比爾斯在南非的最大礦場芬什礦還要大。

1969年,循著商機而來的戴比爾斯與波札那政府共同組建戴比爾斯波札那礦業公司,簡稱德比斯瓦納(Debswana)。

戴比爾斯

▲戴比爾斯

對於許多非洲前殖民地國家來說,國土上大都分佈著種類不一的資源,諸如石油、稀土、貴金屬等。但許多非洲國家因為短視或者統治階層的腐敗,僅滿足於資源的出口,以至國內經濟毫無起色,重要的資源部門被歐美公司控制。

波札那深刻認識到資源的重要性,但通過資源創收的同時,波札那人絕不放鬆對自家資源的實際控制權。

波札那並不滿足鑽石礦的銷售,其對德比斯瓦納公司的控制在不斷加強,以股份為例,波札那政府通過不斷注資購買,從成立之初持有15%的股份到1975年增持至50%。

波札那產出的巨型原鑽

▲波札那產出的巨型原鑽

波札那是個內陸國家,資源及產品出口大都通過南非港口。所幸波札那絕大多數的出海產品是鑽石,而戴比爾斯公司從中協調出口,在利益面前統治南非的白人政府是很現實的,也沒有對波札那設置障礙。

南非德班港

▲南非德班港

對於資源型國家來說,如果某一初級資源部門過度發展,必將導致其他產業部門的衰落,即「荷蘭病」。為此波札那在1972年奧拉帕礦區剛啟動開發時,就成立了稅收穩定基金(RSF)和公共債務服務基金(PDSF)。

稅收穩定基金是為了防止鑽石的收入可能超出政府的吸收能力,將政府盈餘的礦產儲蓄起來,以便在不景氣的年份釋放稅收補助,從而穩定國內經濟。

公共債務服務基金則是為了償還債務,以避免拖欠債務和債務危機等不好的經濟情況出現。該基金的資金用於向公共企業貸款,防止國際收支出現意外變化。

奧拉帕礦區

▲奧拉帕礦區

非洲資源型國家因腐敗而斷送發展前景的情況屢見不鮮。在發展教育體系,培養本國政治精英的同時,波札那成立腐敗和經濟犯罪局(DCEC),嚴厲懲處貪腐官員。

波札那的反腐部門有較大獨立性,不受黨派政治及政府更迭影響。通過教育預防、常態化巡查、嚴格法律懲處,波札那廉潔指數常年居非洲國家首位。

顏色越深越腐

▲顏色越深越腐

進入70年代,波札那政府手頭逐漸寬裕起來,開始考慮通過積累的資金扶持農業和其他輕工業發展。

輕工業方面,波札那通過了《工業發展法案》併成立企業發展部。

1973年後,在首都哈博羅內興建工業區,配備完善的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初步建立以食品和服裝為主輕工業體系,其產品的主要市場是與波札那接壤的南非和羅德西亞(辛巴威)。

哈博羅內的發展

▲哈博羅內的發展

農業是波札那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在殖民地時期,波札那的養牛業就成為當地農業的主要組成部分。波札那擴大國內畜牧業規模,同時簽署《洛美協定》,使其畜牧業產品獲得進入歐共體市場的優先權。

考慮到波札那乾旱的氣候,卡馬總統領導建立了波札那的戰略儲備糧系統,最初目標為6000噸高粱或玉米,最大限度保障國民糧食供應。

波札那畜牧業

▲波札那畜牧業

憑藉鑽石開採初步積累資本後,1976年,即波札那獨立10週年之際,卡馬總統宣佈建立波札那中央銀行,棄用南非貨幣蘭特,發行本國貨幣普拉。為了確保穩定過度,最初的普拉在對美元的匯率上,與當時的南非蘭特保持一致,即1:1.15。

南非本想讓波札那繼續使用蘭特,藉此繼續影響波札那金融政策。國際銀行也以波札那外匯不足、經濟規模太小為由,建議波札那繼續與南非、賴索托、史瓦濟蘭、西南非洲(奈米比亞)組成蘭特貨幣區。

舊版南非蘭特(人物為荷蘭殖民者範裡貝克,開普敦的創建者)

▲舊版南非蘭特(人物為荷蘭殖民者範裡貝克,開普敦的創建者)

卡馬認為這幾個國家或地區要麼體量太小,要麼被南非佔領。波札那不存在這種情況,為了國家的長遠發展就必須擁本國央行和貨幣。事實證明,波札那走出了正確的一步,普拉成功推廣,成為日後波札那構建良好金融環境、提高主權信用評級的重要抓手。

塞萊茨·卡馬,這個酋長家族的後人,憑藉著長遠的眼光和堅毅的決心,合理運用鑽石帶來的收益,從工農、金融等多方面入手,一步步改變了波札那的落後面貌。

1966至1976年間,波札那經濟平均增速超過10%,為波札那日後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普拉

▲普拉

三、非洲之星

20世紀60至70年代,隨著民權運動的發展,南非、羅德西亞等地爆發了嚴重的種族衝突。占人口多數的黑人不甘心被白人壓制,羅德西亞在1980年發生劇變,黑人擊敗白人並掌握政權,國名從歐洲人起的羅德西亞變為非洲傳統國名辛巴威。

政治上的動亂讓這些地區的富裕白人紛紛前往歐美,這給南非等國的經濟帶來了巨大負面衝擊。相較而言,國內並無白人移民的波札那卻保持了政局的穩定。

南非的黑人隔離區——班圖斯坦(各彩色地塊)

▲南非的黑人隔離區——班圖斯坦(各彩色地塊)

1980年,59歲的卡馬總統在任內去世,其副手馬西雷成為波札那第二任總統。此時的波札那經濟正蓬勃發展,但相較於鄰國,波札那的國力仍顯虛弱。

以1986年波札那獨立20週年的資料為例,波札那GDP總量從獨立之初的0.9億美元增長到14億美元,人均從90美元增長到1181美元。

馬西雷

▲馬西雷

南非當年GDP總量近800億美元,人均2104美元。波札那東側的辛巴威在1980年推翻了白人政權,並從英國獨立。雖然歷經動亂,但當時辛巴威的經濟總量依然是波札那的4倍多。

從波札那內部來看,其經濟對鑽石收益的深度依賴也引起了領導層的關注。

20世紀80年代,波札那鑽石集中產自奧拉帕和吉瓦嫩兩個礦區。特別是1982年投產的吉瓦嫩礦區,使波札那鑽石儲量基數達到4.1億克拉,總產量上超越南非,居全球第一位。

且吉瓦嫩礦的寶石級鑽石出產比例更高。據估計,奧拉帕的工業鑽產出佔50%,吉瓦嫩的工業鑽產出只有20%。

吉瓦嫩礦區

▲吉瓦嫩礦區

1988年德比斯瓦納(Debswana)的產量超過了戴比爾斯公司在南非和奈米比亞所有礦場的總和。到1994年,波札那鑽石產出價值佔世界產量的23%。

鑽石收入讓波札那政府能夠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基礎設施、教育事業及工農業發展,但鑽石長期佔波札那進出口的60%以上,提供了政府每年35%以上的稅收。

波札那出口產品比重

▲波札那出口產品比重

過度依賴鑽石收益的結果就是,一旦國際鑽石市場發生波動,勢必對波札那經濟乃至社會穩定帶來巨大影響。為了波札那的第二任總統馬西雷上任後,開啟了經濟改革。

除了為農業提供專項資金投入,引導農戶形成規模化生產;為企業個人提供培訓補助外,馬西雷政府最重要的改革舉措就是推動發展波札那的旅遊業。

奧卡萬戈三角洲

▲奧卡萬戈三角洲

波札那境內擁有壯美的自然景觀,諸如該國西北部的全球最大的內陸三角洲——奧卡萬戈三角洲(2014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其境內設有大量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資源及其豐富。茨瓦那人傳統的部落民居、木雕藝術也極受歡迎。

馬西雷任內,波札那的地緣政治環境得到極大改觀。1990年,奈米比亞從南非獨立,黑人掌握了政權。

1992年,南部非洲發展協調會議組織改組為南部非洲發展共同體,簡稱南共體,總部就設在波札那首都哈博羅內。

南共體

▲南共體

南共體是非洲中南部重要的國家間政治經濟合作組織,將總部設在波札那,也證明了波札那在經濟發展上的成功。波札那藉助南共體平臺,在非洲中南部的影響力也在增強。

1994年,經過數十年的鬥爭,曼德拉當選南非首任黑人總統,宣告南非少數白人掌權與種族隔離時代的結束。這也讓波札那與南非得以展開更為緊密的經濟合作,波札那商品可以更加順暢的從南非港口出海。

曼德拉與南非末代白人總統德克勒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曼德拉與南非末代白人總統德克勒克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1998年,在任18年的馬西雷卸任總統。此時的波札那GDP 突破50億美元,人均突破3000美元大關,人均數值已經達到南非的90%。

卡馬帶領波札那人走出了獨立初期的黑暗歲月,馬西雷在其基礎上讓波札那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獨立後30年,波札那年均經濟增速達到9%。

一路走高的波札那人均GDP

▲一路走高的波札那人均GDP

雖然波札那有意識降低鑽石在國家經濟中的佔比,但波札那的經濟模式仍顯單一。

2016年是波札那獨立50週年,但鑽石產出依舊佔波札那GDP的四成以上,佔出口貨物的比重更是高達88%。

如此的經濟結構讓波札那難以抵禦國際危機影響,例如1993年俄羅斯、剛果(金)等國鑽石增產、1998年亞洲金融海嘯,波札那經濟都大受衝擊,年度經濟增長均不足1%。

波札那首都商務區

▲波札那首都商務區

雖然波札那試圖讓產業多元化,但其農業缺乏技術支撐,工業品也不具備強大競爭力。很難有效改變當下的經濟畸形情況。

波札那還面臨日益嚴峻的社會問題,經濟發展拉大了各階層的收入差距。特別是居住在偏遠地區的農民,人均收入甚至不到城市居民的一半。

20世紀90年代後,愛滋病在波札那境內快速傳播。2008年,波札那人口突破200萬,此時的波札那也成為全球愛滋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有限的醫療資源讓這種情況雪上加霜,波札那的人均壽命從21世紀初的65歲下跌到2018年的52歲。

非洲南部各國預期壽命

▲非洲南部各國預期壽命

雖然面臨的問題很多,但波札那仍是非洲獨立時期發展最快的經濟體之一。而這是在一窮二白、強敵環伺的環境中取得,就更顯得十分不易。

截至2022年,波札那GDP接近200億美元,人均GDP約7300美元。人均數值是南非的1.12倍,在非洲大陸國家中位列第三,僅次於赤道幾內亞和加彭。

在不到60年的時間裡,波札那從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上升為中等收入國家,堪稱非洲國家的發展奇蹟。

波札那首都夜景

▲波札那首都夜景

長期作者|碧落清遙

歷史資深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Source

Visited 12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