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

敘老底子事

憶老底子人

訴老底子情

年紀小一點的上海人大概聽到「南貨店」這個稱呼已經覺得蠻陌生了。不過看它賣的東西應該還都是熟悉的,比如火腿、乾貝、板鴨、風雞,等等。而對於老上海來說,南貨店往往跟暖融融的團圓氣氛聯繫在一起,又多了幾分念想。

何為南貨店?

舊時的南貨,指長江以南地區盛產的商品,泛指北方沒有的南方果品,甜點茶食,臘肉醃貨,乾果海味。清李鬥《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行貨半入於南貨,業南貨者,多鎮江人,京師稱為南酒。所販皆大江以南之產,又署其肆曰海味。」例如「金華火腿,紹興黃酒,南京板鴨,寧波海味,嶺南乾果」都屬於南貨。

南貨店,就是主營南貨的商鋪。「時鮮果品,瓶裝醬油,糖果餅乾、蝦子魚生」,通常南貨店門口都有這樣的黃底黑字招牌。凡逢年過節、紅白喜事、民間信仰活動以及交際禮儀等,都得與南貨店打交道。因為在這些節日和祭祀活動中,所需的祭品和食物都需要從南貨店購入,所以當時的南貨店在大江南北的百姓群中素有聲譽。做南貨生意的,以蘇南、寧紹、閩粵等富庶地區人士為主。

所謂「大名重宇宙,有美盡東南」,就是讚歎南貨的豐富和珍奇,一般南貨店,由於南貨店販賣的貨物品種多樣,老少皆宜,所以都是老字號。而且北方盛產的柿餅、黑木耳、紅棗等也均在南貨店出售。海味算南貨的一個重要分支,多產自南方沿海。

南貨店的櫃檯內,除櫥櫃箱缸陳設商品外,引人注目的是當中高懸的蠟燭架。木架四周黑板金字,雕刻人物禽獸,裝璜美觀,架中普遍設各種紅燭,有的在燭上堆龍鳳的,有堆花卉的,有寫金字的。

在1949年前後,上海的南貨店最多時達87家,廣幫立豐,閩幫鼎日有,寧幫三陽、大發,蘇幫三陽盛,金華幫萬有全,紹幫邵萬生、葉大昌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上世紀八十年代古色古香的店堂

上世紀八十年代古色古香的店堂

一般的南貨店都備有幾十種食品,常見的有海鮮乾貨,如開洋(蝦仁幹)、鰻或黃魚鯗、海蜒、淡菜、紫菜、海帶、魚翅、鮑魚、海參、乾貝、魚肚等;果品如荔枝、桂圓、蓮子、花生、小核桃、柿餅、紅棗、黑棗、核桃仁、杏乾等;菜蔬乾貨如香菇、木耳、金針、筍乾等;醃臘製品如火腿、鹹肉、香腸、風雞、板鴨等;糟醉食品 如泥螺、醉蟹、蝦子糟魚、糟蛋等。這些食物,無不體現了蘇南、寧紹、閩粵等地飲食的風味特色。

三陽盛和三陽南貨店

上海人說起南貨店,最出名的大概要數這兩家——三陽盛南貨店和三陽南貨店。

1

三陽盛南貨店

這是一家蘇幫南貨店。1927年,有一位蘇州人與好友合夥在同孚路(今石門一路)113號開設了一家80平方米的店鋪,主營南北貨。

上世紀30年代的同孚路商業景象繁榮

上世紀30年代的同孚路商業景象繁榮

因掌櫃系木匠出身,故對店面櫃檯裝飾特別講究,店堂內架起一座花樓,僅花樓上的雕花檔子就有201根,進入店堂猶如到了蘇州某亭臺樓閣內,傳統文化氣息濃厚。

後來由於缺少週轉資金,掌櫃不得已於次年出讓給上海崇明籍施啟明等6人合夥經營。施等接手後,在原有的基礎上重新進行了裝修,大理石櫃臺、抽屜式貨架,使店堂更顯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並取名「三陽盛南貨店」,意為「三陽開泰,長盛不衰」。

抽屜式貨架

抽屜式貨架

1929年,三陽盛南貨店重新開張,仍經營南北乾果,山海土產。為了在同行中勝出,商店特設乾果盆景預訂業務。新掌櫃特聘多位能工巧匠,用南北乾果製作婚壽喜慶和小孩滿月、週歲用的各種盆景,一字一盆,四盒一組,合為一句口彩,以示吉利。

比如作婚壽喜慶的盆景「玉堂富貴」——玉系豬腳蹄膀、堂系方糖、富系烤麩、貴系桂圓;「早生貴子」——早系紅棗、生系花生、貴系桂圓、子系蓮子;生日盆景則用「枝圓桃棗」——枝系荔枝、圓系桂圓、桃系核桃、棗系紅、黑棗。從此「三陽盛」生意佔領市場,越做越興隆,成為滬上有名氣的南貨店。

1958年公私合營後,恢復店名為「三陽盛南貨店」。上世紀70年代末,經裝修改造後的「三陽盛」,店內宮燈高掛,石櫃臺上貨架鑲著一層硬木,鑲花嵌玉,雕樑畫棟,不僅店堂格調上較過去更顯古樸典雅,滲透著深深的文化底蘊,而且在當時的南北貨行業也是別具一格。電影《上海的早晨》,電視《筱丹桂之死》中許多鏡頭都是在此拍攝的。

2

三陽南貨店

這是一家寧幫店鋪。清朝同治九年(1870年),由寧波莊市坂裡塘八位唐姓股東合夥在上海開辦。當時店鋪所在的這條街剛由花園弄改名為南京路,三陽南貨店佔據了永安公司對面的絕好地段。

由於上海有很多寧波人客居他鄉,三陽就經營了南北貨、海味和自產自銷的寧式糕點。兩開間門面前店後工場,經營的糕點四季不同,叫做「春酥、夏糕、秋餅、冬糖」。比如在夏天,就有綠豆糕、薄荷糕、茯苓糕,嚐起來清涼美味。

寧式苔菜月餅

寧式苔菜月餅

和現在市面上其它的蘇式月餅不同,三陽的特色月餅是傳統的寧式苔菜月餅,廣受歡迎,十分暢銷。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家中做壽,還訂製了「三陽」的「霓虹燈盆景」應景,黃金榮、張嘯林等滬上叱吒風雲的寧波籍人物都是三陽南貨店的常客,社會名流、電影明星及港澳、海外人士也絡繹不絕,時常光顧。

浙江山區的黑木耳香菇、沿海生產的開洋、江南普遍存在的筍乾、福建莆田的桂圓等,都是上海人喜愛的乾貨。醃臘櫃檯裡的各種肉品,看上去差別不大,卻有著獨特味道。醬油肉是寧波特產,鹹肉則是本幫「醃篤鮮」的一方諸侯,叉燒帶著潮汕風情,火腿則是金華的名片。這些精心加工的食物,體現了蘇南、寧紹、閩粵、潮州等地功夫飲食的風味特色。

身邊的南貨店

除了鬧市區有名的南貨店之外,老上海居住的區域也開了不少不那麼有名的南貨店,卻同樣是承載著那些值得回味的記憶。

天潼路

天潼路

比如在天潼路,這條街東起河南北路、西至浙江北路,全長600米。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今河南北路天潼路口首設南成大南貨號。這比三陽盛和三陽南貨店都要早。在民國24年(1935年),竟成南貨店開設於天潼路874號。

有一位住在天潼路的老上海回憶說,他小時候心裡的最理想職業是到竟成南貨店當一個營業員,只因滿店食品都是他的心愛。

二開間的門面,對南貨店來講規模不小了,東西二側排列著兩排櫃檯,一寬一窄。店家會不時更換寬窄佈局,算是整新店面。寬側邊的玻璃櫃臺盛放著各色糕點,糖果和各色南貨。櫃檯面上一排玻璃罐,那是店家最常見的那種方瓶身園蓋,方瓶身便於臺上放置,園蓋系密閉所需。裡面裝有銷量大的各色蜜餞,和零星糖果。

黃蛋糕

黃蛋糕

白蛋糕

白蛋糕

糕點賣的最好是蛋糕和雲片糕:蛋糕分黃白二種,黃蛋糕呈馬蹄型所以也稱馬蹄蛋糕,馬蹄蛋糕以烘烤為主,那時不講究添加香精,所以烘烤好的蛋糕只是濃濃的蛋香加淡淡的油香,瓣開帶焦黃的外層,呈現在眼前的是嫩黃的鬆軟的蛋糕芯。家中的長輩卻偏愛白蛋糕,白蛋糕是蒸煮,軟軟的奶白色,上面塗有一層噴香的麻油。更討喜的是它的心形造型。屆時黃蛋糕是7分,白蛋糕8分,還算親民。

桃紅色紙是雲片糕特有的包裝,除了好吃外,雲片糕還在各類儀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小朋友上門做客,主家會送一封雲片糕,意喻「高高興興」。家中老者仙逝,主家送一疊雲片糕意喻「節哀順變」。儀式感很高,管到了人的出生和善終。

在他看來,竟成的蜜餞質量比較上乘。最便宜的是鹽津棗,一粒粒綠豆大小,過鹹,是為了耐吃。買回家後他會將鹽津棗裝在吃剩人參再造丸的空盒裡,慢慢享用。口感好的白糖楊梅,白白的顆粒很大。但中看不中吃,中間的核實在是太大了。

鹽津棗

鹽津棗

營業員都會「三角包」,這是基本功,好手的話一分鐘能包幾個,而且個個一樣。店裡的桂圓,紅棗,麻栗子,包裝就更講究。遇上年節,這些南貨須包成長方形,然後在面上襯一張大紅紙,以示吉祥,喜慶。一邊窄的櫃檯,往往都是賣菸酒的。

七八十年代的豐盛光景

一位上海阿姨曾經在石門一路上的南貨店裡做營業員。那時候,800米不到的石門一路有著三家南貨店。兩爿南貨店隸屬於靜安區果品公司,一家南貨店隸屬於靜安區煙糖公司,上世紀70年代兩家公司曾經又合而為一。

石門一路頭上靠近南京西路口的是憑肉鬆出名的「鼎日有」南貨店。「鼎日有」就是「當日有」,一是強調肉鬆的新鮮,二是說明店裡貨物充足,隨到隨買。

「鼎日有」南貨店曾是福建籍梁氏三兄弟合夥經營。它有八開間門面,有派頭,當時稱的上是大店。而且前店後工場,自產自銷福建肉鬆,是大名鼎鼎的「肉鬆大王」。

在石門一路的當中113號的地方,就是「三陽盛」,在上世紀70年代一直是商業先進單位。他們用的磅秤上面有一隻玻璃罩子,放置這隻玻璃罩子是為了不讓電風扇的風或者自然風影響了稱的分量,因為南貨店的乾貨價錢往往都比較高,就是相差一錢,顧客也要多付錢。

上海的南京路也是聚集了老牌南貨店,在那裡逛的時候,看著那些琳琅滿目的貨品,一樣一樣都不一定認得過來。

01

蘇州的傳統美食:

蘇州的傳統美食

松仁棗泥餅,依稀還能找到些許兒時的味道,那層酥脆的芝麻餅皮,黑紅色的香甜的棗泥餡,是兒時美好的記憶。

雲片糕,沒找到小時候那種粉紙包裝的味道。

蔥油桃酥

蔥油桃酥。

02

海鮮乾貨:

燕皮

燕皮。

左下角的像淡菜

左下角的像淡菜。

海米大全

海米大全。

大概是目魚蛋

大概是目魚蛋。

黃魚乾筍乾和烤麩
黃魚乾筍乾和烤麩

黃魚乾筍乾和烤麩。

大桂圓和荔枝

大桂圓和荔枝。

03

南貨店裡的金華火腿:

南貨店裡的金華火腿

火腿的每個部位都有講究,被單挑獨賣,價位有所不同,只需一點火腿,就能成就一碗好湯,一碟好菜。

風肉風雞風鴨風鵝……這些東西看著就高興,彷彿家裡的倉庫堆的滿滿實實的。

除了各式各樣的乾貨,每年11月份南貨店裡還會上市另一種美味,那就是醉蟹。一袋筍乾、一罐醉蟹,一隻火腿,這些來自他鄉的食物本不屬於上海,卻在與上海的相逢和融合中,逐漸滲透到了上海人的飲食文化中,甚至成為了上海人生活的一部分。

(綜合:新民網《上海記憶:南貨店》,《老字號南貨店,上海的味覺紀念館》,《食品與生活》中《南貨店 時時念念》,《天潼路拾遺——竟成南貨店》,部分圖片來自網友「我踏雪而來」博文)

來源:看懂上海

我知道你喲~

Source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You missed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