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一年,开机五次,贾玲减肥一百斤。
这是影片上映前,绝大多数观众对《热辣滚烫》的印象。
但今天再提到《热辣滚烫》,看完的观众与没看的观众,想到的东西会完全不同。
比如小妹,在大年初一看完《热辣滚烫》后最直接的感受是——
太燃!太震撼!
光是从网友们一个个简单的“!!!”就能看出,被贾玲和《热辣滚烫》震撼的人不在少数。
因为《热辣滚烫》要讲的,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关于减肥的故事,那未免小瞧了贾玲的野望。
就像贾玲在一月初的那条微博所说:
“这部电影跟减肥无关,甚至跟拳击关系都不大。”
“这是一部讲述善良的人如何找到自我,学会爱自己的电影。”
PS:以下内容涉及部分剧透。
贾玲在片中饰演的角色叫杜乐莹,亲戚朋友都管她叫“乐莹”。
如果说话带口音,或者语速较快,很容易把她叫作“玲儿”,如果用拼音拼,还会发现“乐-莹-玲”。
再加上贾玲与乐莹在银幕内外都完成减重增肌,把自己变成了拳击运动员的样子。
我们不难得出一个推论——乐莹这个角色,浸入了很多贾玲对于自己身份和情感的融入。
她们两人,是高度重合的。换句话说,乐莹即贾玲。
但在具体情节上,乐莹与贾玲又有很大出入。
夏日,一缕又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照到沙发,但瘫在沙发上睡觉的乐莹完全没有起身的意思。
除非,太阳光强到晃眼,让她不得不换一个方向。
这种生活状态,是她的常态。
如果非要说今天和明天有什么区别,那就是今天可能在客厅的沙发上,而明天在卧室的床上。
尽管电影没有明确交代她在大学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为什么脱离社会,在家躺了十年,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她当下的处境,去想象并还原她的遭遇。
躺在沙发上的乐莹,会被妈妈、妹妹和表妹一起用电脑监控画面审视。
妹妹乐丹一直看不起乐莹,动辄打骂,但为了让孩子顺利上学,想让乐莹把房子过户给她。
表妹豆豆为了顺利转正,在乐莹面前姐长姐短,但后脚就把乐莹给卖了。
她费尽心思制作有爆点的电视节目,恶意剪辑乐莹的采访视频,在情绪推到顶点时,让乐莹在录制大厅里装晕,就为了再给节目增加点讨论度。
男友则瞒着乐莹,与她相识多十年的闺蜜莉莉偷偷搞在了一起,莉莉怀孕了不说,还要让乐莹在他们两人的婚礼上当伴娘,理由是不能让大家以为她是小三。
这些事情听起来很荒谬,但讨好型人格的乐莹还真就一一照做了。
尽管这是如今的乐莹,但我们大可以从中窥见从前的乐莹。
窥见她是如何一次次付出真心却得不到回报,如何“想交朋友,但总是受到伤害”。
长此以往,让她无法正常跟人沟通,无法跟外界进行建立友好连接。
更严重的是,她无法爱自己。
或者说,她只能用让别人满意的方式来爱自己。
她一直以为只有对人好,才能得到拥抱。
但当发现这条路走不通时,她不知该如何是好,在外人眼中也就成了“自暴自弃”。
在一次次被攻击,被背叛后,乐莹承受不住打击,选择外出租房,选择换个方式生活。
很多人开始会以为,是昊坤的出现才让乐莹决定改变自己。
但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
当她在外租房、工作,却仍然受到伤害,甚至是更大的伤害时,她第一时间想到的事,是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结束自己这场“人生闹剧”。
因为她仍然不知道,人生这条路,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直到在拳击赛场上,她看到擂台中打成那样的两个人,最后还可以紧紧抱在一起,互相致意,表示认可与尊重。
直到她从阳台纵身一跃,巨大的疼痛袭来。
直到她看到拳击馆传单上的宣传语“你赢过吗,哪怕一次”。
她才从麻木中彻底醒悟——
牺牲自我从来换不到拥抱,只能成为人们眼中的“失败者”。而坚持自我,勇敢地向世界挥拳,或许头破血流,但最终却可以赢得尊重和认可。
于是,她开始想要赢一次。
这样的转变,来得相当真实。
赢一次是她的目标;减重增肌,成为一名合格的拳击运动员,是她的手段。
一场回合制拳击比赛里,她无数次被对方的拳头击中,被打到鼻青脸肿。
拳击馆馆主和教练无数次劝她,要不算了吧,人家是专业的,你打不过很正常,赢不了也很正常。
但她坚持表示:不结束不结束,我要打完。
哪怕中场休息漱口时,乐莹再吐出来的,是淡红色的血水。
最后,她仅仅击中了对手一次。
在拳击的积分规则里,她没能像无数国产片里开挂的主角一样,赢得这场比赛。
而在乐莹一次次拒绝别人的规劝,坚持选择改变自己,坚持打完这场比赛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从银幕上诞生,继而向影院里蔓延开来。
这股力量,于乐莹而言,是她找到了爱自己的方式——她找到了自己。
在一次次酣畅淋漓地挥拳中,乐莹终于明白,不是所有没赢,都叫输了。
用贾玲自己的话说:“人这一生不一定每次都是赢,都是胜利,但是整个过程,只要你问心无愧,只要你拼尽全力,我觉得就已经是赢了。”
一如比赛结束之后,乐莹说自己赢了。
答案很简单——
比起一场比赛的输赢,更重要的是保持挥拳的姿态。
是永远有自信心,有昂扬向上的心气,去向我们的生活,向社会现实,挥舞自己的拳头。
只要坚持挥拳到底,不管外人如何评说,你总会赢得一个自己。
所以,《热辣滚烫》并不是一个关于减肥的故事,也不是一个关于拳击的故事,减肥与拳击都只是表象。
通过这个表象,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麻木、沉寂的心,如何重回鲜活、跳动。
看到真正热辣滚烫的,该是我们的人生。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的英文名叫《Yolo》,它要用You only live once告诉我们:你只活一次。
忠于自己的内心,享受这个过程才最重要。
正是因为直观感受到了这股力量的冲击,无数观众才会被《热辣滚烫》打动。
豆瓣开分7.8,又在各种评价中逆势走高,来到7.9,即是一种明证。
《热辣滚烫》打动观众的另一个原因,是真诚。
相信你还记得,三年前《你好,李焕英》创造的盛况。
记得贾玲在电影开篇的那句旁白。
“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自己妈妈年轻时的样子,反正打我有记忆起,我妈就是一个中年妇女的样子。”
而为了这一句话,贾玲掏出自己的心,拍了一部两小时的电影。
该片在去年10月,被索尼影业买下翻拍权,这也是首部被好莱坞翻拍的国产喜剧电影。
《热辣滚烫》作为贾玲取得票房口碑双成功后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二部电影,《热辣滚烫》无疑是万众期待。
口碑飘红,票房领先(目前春节档票房第一),证明它没辜负大众的期望。
昨天,索尼影业官宣购买《热辣滚烫》全球发行权,也宣示着《热辣滚烫》成为索尼影业在中国大陆首部未参与出品,却购买全球发行权的电影。
证明它被外国电影行业所认可。
也证明真诚总会被认可。
在关于电影和贾玲的各种讨论中,小妹想说的是——
贾玲,没飘。
近乎刨开肚子看看有几碗粉的真诚,仍然是她最大的利器。
她选择了一条最难的路,一条为创作燃烧自己的路。
为角色先增重40斤,再减重100斤,达到(她这个身高的)专业拳击运动员的体重:54-57公斤。
多少人在映前信誓旦旦,说贾玲不可能瘦那么多,这要么是噱头,要么是特效。
但事实证明,她没用胖皮妆造,也没用腹肌特效,呈现的状态相当自然。
甚至电影结尾的拳击比赛,也是贾玲和真实的专业拳击手对打,拍了无数遍,才终于拍到她真正向对方回击的镜头。
当影片结束、影院亮灯后,本来许多观众都已起身离开,但看到幕后的贾玲,人们又都停下了,在一片惊呼声中看完了花絮,看完了备忘录中逐渐走低的体重数字。
片中有一个让人印象相当深刻的镜头,是乐莹从候场室走到赛场上,要经过穿过长长的走廊。
通过蒙太奇镜头,我们可以看到曾经乐莹与今日乐莹的对视,看到昨日之我对今日之我的鼓励与认可,看到今日之我对昨日之我的心疼与感谢。
前者对后者说:你好棒,你真做到了。
而后者对前者说:你瞧,我没辜负那个拼命减重增肌的自己。
在这个长镜头里,还有一个画面格外引人注目。
那就是乐莹在低头用拳套碰拳时,我们能看到她白色背心上印有一句话。
模糊,但无比真切:That’s Lihuanying’ daughter。
她要告诉在场的所有观众,她的确变了,但不变的一件事是:那是李焕英的女儿。
这跟贾晓玲在《你好,李焕英》结尾,发现母亲跟自己一起“穿越”一样,是直击心灵的力量。
一部给妈妈,一部给自己。
一部为过往,一部为新生。
无论《你好,李焕英》,还是这部《热辣滚烫》,本质上都是只有贾玲能拍出的电影。
因为再没有创作者,比她更能纯粹地诠释真诚二字。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热辣滚烫》,不妨走进影院——
为真诚,为自己,为新生,为热辣滚烫的所有。
贾玲值得。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