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 览
痛悼!“两弹一星”元勋周光召逝世
中国地震学家警告日本可能发生超大地震
光纤传输速度首次突破每秒 400Tbit
人类能够耐受的最高温度是多少需要重新研究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等发明热发射极晶体管
据央视新闻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周光召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光召,男,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5月出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1958年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粒子的螺旋态振幅,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方法。1960年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成为国际公认的PCAC的奠基者之一。
周光召长期从事高能物理和核应用理论研究,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和战略核武器的设计、研制和试验方面卓有成就,为中国核物理学研究和国防科技及科学事业发展作了重要贡献。1980年,他在国际粒子物理会议上第一次公开露面,钱三强向海内外科学家介绍说:“他是中国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称赞说:“在我们同行中,他也是相当出色的。”1987年,他以“量子场论大范围性质的研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93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共和国爵士勋章。1994年被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授予中国杰出科学家奖。
目前,我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的21位已经去世,尚有2位健在——王希季院士(103岁)、孙家栋院士(95岁)。
一代国士,赤子之情
最好的纪念是传承
最好的告慰是奋进
送别周老!
东京地震专家评估南海海槽发生特大地震的可能性。
图源:EPA-EFE
8月8日,日本九州东海岸发生了里氏 7.1 级地震。虽然这次地震对于已经习以为常的日本社会来说影响不算大,但是其特殊性在于这可能是下一次更强的大地震的前兆。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高孟潭研究员在一段视频中警告称,此次地震可能是南海海槽(一条 900 公里长的离岸断层)发生更强烈地震的前兆。南海海槽是日本海岸附近的一个区域,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在此相遇并形成断层线。如果洼地部分破裂可能引发8.5级以上地震,洼地完全破裂则可能引发9.1级地震。同时地震可能引发超过10米高的海啸,摧毁238万栋建筑,造成32万人死亡,并造成950万人流离失所。受到波及的区域是日本制造业密集的中心地带,如果该地区发生地震,不仅会影响日本的制造业,还会影响全球供应链,潜在经济损失高达 220 万亿日元(1.5 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年度预算的两倍。
图源:SCMP Graphics
https://www.scmp.com/news/china/science/article/3274568/japan-and-world-economy-high-risk-crippling-megaquake-chinese-seismologist?module=top_story&pgtype=subsection
图源:NASA/Roscosmos
近日,英国阿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实现了一项破纪录的光纤数据传输速度——高达402太比特每秒(Tbps),这一速度大约比普通家庭宽带速度快160万倍。他们使用的光纤并不特殊,就是市场上常用的那种,但是收发装置是全新的。一般光纤通信中可支持六个波段(O、E、S、C、L 和 U)的信号传输,波长介于1260至1675 纳米之间。一般用户仅使用C和L波段,因为最稳定。
光通信波长带
为了实现最快的速递,研究团队克服了多个技术难题。他们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够覆盖所有六个波段的光传输系统,并成功制造了放大U波段信号的新设备,并且增强了O波段的信号。阿斯顿大学的科学家们表示,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光纤通信的巨大潜力,还为未来解决网络拥堵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源:悉尼大学 Stefanie Zingsheim
人类耐受高温的极限究竟是多少?传统理论认为,人类生存的湿球温度极限是35°C,但这一数字主要基于简单的物理模型,并未充分考虑人体的生理反应。悉尼大学的高温与健康实验室对此重新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设计了一个模拟极端高温环境的气候室,可以精确控制温度、风速和湿度,甚至模拟阳光照射。在这个实验室内,研究人员对不同年龄段和健康状况的人群进行了长时间的高温暴露实验。
研究发现,年轻人在阴凉处的湿球温度生存极限大致在26°C至34°C之间,而老年人的极限则稍低一些。此外,阳光照射和运动状态对生存极限也有显著影响。这些发现表明,传统理论中的35°C极限值可能过于乐观,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严峻。而现实中,大部分人们为了生计其实在许多时候都在强行工作而不顾健康影响,因此更重要的是研发更多、更有效的降温措施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a、晶体管结构说明,其中带有间隙的单层 Gr 位于 p-Ge 衬底上(电阻率为 1-10 Ω cm)。晶体管的沟道长度和宽度定义为 HfO 2窗口的沟道长度和宽度。b 、晶体管横截面图,显示 Ge 衬底上带有间隙的单层 Gr。
图源: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785-3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而晶体管则是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其进一步发展的挑战日益增多。因此,探索具有新工作原理的晶体管,已成为提升集成电路性能的关键。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采用了一种创新思路,通过可控调制热载流子来提高电流密度,发明了一种由石墨烯和锗等混合维度材料构成的热发射极晶体管,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受激发射”热载流子生成机制。
这款新型晶体管由两个耦合的“石墨烯/锗”肖特基结组成。在器件工作时,载流子由石墨烯基极注入,随后扩散到发射极,并激发出受电场加热的载流子,从而导致电流急剧增加。这一设计实现了低于1 mV/dec的亚阈值摆幅,突破了传统晶体管的玻尔兹曼极限(60 mV/dec)。此外,该晶体管在室温下还表现出峰谷电流比超过100的负微分电阻,展示出在多值逻辑计算中的应用潜力。相关研究成果以“A hot-emitter transistor based on stimulated emission of heated carriers”为题,发表在Nature上。
参考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7785-3
扩展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