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的作者洛莉·戈特利布是一位在美国洛杉矶为病人提供帮助的心理治疗师。治疗没多久,她自己因为一场危机,精神世界轰然倒塌。她走进古怪却富有经验、名叫温德尔的治疗专家的诊所,并在那里得到了治愈。

当洛莉在探索病人的内心世界时,她发现他们所抗争的困境正是她求助于温德尔的问题。

洛莉用其惊人的智慧、幽默感和坦率,邀请我们走进她既是医师也是病人的世界,告诉我们在爱与欲望、意义与平庸、悔恨与救赎、恐惧与勇气、希望与改变之间走钢丝时,如何甄别其中的真假。

分享人地山向本书提出了七个问题,并在书中找到了答案。

人生的痛苦可以回避吗?

答:不管你是否情愿,但请接受这个直截了当的回答:不可以。

本书的作者洛莉,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她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几个过往案例,以及一些典型的心理问题。其中,很多来访者(作者更愿意把前来咨询的人称为“来访者”,而非有倾向性的“患者”,下同)都希望从她那里求得一副“灵丹妙药”,从而立竿见影地根除他们内心的痛苦。但真相却令人失望,痛苦并没有办法消除。

不仅如此,我们甚至无法逃避痛苦。不少来访者,都曾尝试逃避内心的痛苦,就连作者本人都不能免俗。但是,结局很残酷,他们无一例外地失败了;更残酷的是,在试图回避的过程中,他们都陷入了更大的麻烦。

既然痛苦不能消除,也无法回避,那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很简单,改变自己的态度——这也是本书字里行间想要传递给读者的精髓。其实,当你认识到“痛苦不可消,痛苦不可逃”这件事时,你的态度就已经发生了改变;接下来,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明白,勇于面对是痛苦的唯一解药。

对于人生中的种种苦楚,正确做法就是坦诚地接受,并勇敢地面对。这话听上去容易,真正做到却非常难。不过,一旦做到,也就踏上了解脱痛苦的正途。

对此,书中给出了很多鲜活的例证:好莱坞制片人约翰,在一次车祸中丧失爱子,多年以来他都不愿意接受斯人已逝,兀自蜷缩在坚硬的心壳里,直到有一天,他愿意直面事实、袒露真心,方才重获新生;大学教师朱莉,罹患晚期癌症,但不甘心服从命运的安排,直到有一天,她终于意识到自己已时日无多,才开始珍惜眼前的一切;艺术家瑞塔,美人迟暮,早年的不幸遭遇和对儿女的歉疚,使她半生困在“悔不该当初”的心牢里,直到接受了一切无法重来的事实,才最终从阴霾中走出来,收获了晚年的幸福。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人们会想尽办法,各种荒谬的办法,来避免面对自己的灵魂。”

荣格还说:“只有直面灵魂的人,才能够觉醒。”

为什么我们完美的伴侣到头来伤我们最深?

答: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我们“完美”的伴侣到头来伤我们最深?是的,你没看错,同样的问题,区别只在那个引号。换言之,你认为的“完美伴侣”也许根本就不完美。

人们对于人、事、物的感受大多是片面的,我们总倾向于避开不利于自己观点的环节,而着眼于符合自己偏好的部分。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洛莉发现,同一个人,在热恋中对另一半的描述,与分手后的描述天差地别。

她在书中也大方分享了自己失恋的经历。洛莉和前男友在即将步入婚姻殿堂之际分手,情伤之中无法自拔的她,试着去找了一位心理医生,名叫温德尔。一次治疗中,她如数家珍般罗列了前男友的种种“罪行”,并对自己的“后知后觉”懊悔不已;各项“罪名”中当然也包括最关键、也是直接导致她俩分手的一条:洛莉有一个8岁大的孩子,而她前男友也早就知情,可他最终提出分手的理由却是——他不喜欢小孩。洛莉的闺蜜们听后无不痛骂他是渣男。

对此,温德尔却点出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第一,洛莉现在能够一五一十地道出前男友的种种缺点,也就意味着当初交往时,她是完全知情的,只不过一直以来选择了忽视;第二,她的男友从一开始就知道孩子的存在,也就是说,他也在有意无意地逃避这个矛盾;第三,洛莉的所言表明,她对于上述第二点,其实也是知情的。温德尔又直言,洛莉前男友曾多次表现出不喜欢小孩,而她却屏蔽了这些线索,因为她担心一旦说破,当下的幸福就有可能土崩瓦解。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恋爱中的人喜欢放大对方的优点,无视对方的瑕疵;交往中的甜蜜和幸福,又反过来助长了这种扭曲的视角,结果就产生了“完美恋人”这样的错觉。慢慢地,痴人一发不可收拾,押上了所有的赌注,对着整晚的流星许愿,恨不得对卫星也许个愿。可关键是,对方的缺点仍然摆在那里。直到有一天,或是激情逐渐褪去,理智夺回大脑,或是某天“倒带”时,发现“累积的伤害,真的很难释怀”。

到那时,所有的幻想都破灭了,痴人一下子从万丈高空摔落到地面。

计划飞往“意大利”的旅行,航班却降落在“荷兰”时,我们该怎么办?

答:如果去不成“意大利”,就试着找寻“荷兰”的美好吧。

书中提到了一篇散文,题目叫作《欢迎来到荷兰》。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有一个人,计划了一次去往意大利的美妙旅行,并为此做了充分准备,内心更是满怀期待。不料在飞行途中,机组人员临时通知所有人,飞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到达目的地,只能降落在荷兰了。旅客怅然若失,原本对于意大利的畅想一下子落空了,之前的准备也都白费了。可是,他转念一想:看嘛,荷兰这个地方没有饥荒也无战乱,还有风车可以参观,那里的郁金香也值得一看!于是他安然接受了与“意大利”擦肩而过的事实,开始对“荷兰”,这个来自命运的捉弄,张开了怀抱。

诚然,这位旅客也可以选择待在荷兰的旅馆里,日日夜夜,怨天尤人,可他还是到不了意大利,到不了终究是到不了;最重要的是,他也在一分一秒地失去“荷兰”——最终一无所得。

你会选择做哪一种旅人呢?

另外,这本书还道出了一个惊人的真相: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身处“荷兰”。乍一听有些荒谬,但事实的确如此:生活中的我们,往往不能如愿到达“意大利”,这是由于周遭的境遇时刻流转,事物也都不停地发展变化,因此,原定的计划不会完全按我们预期的方式展开。比如,和朋友约好看电影,对方却临时加班;再如,半个月前就安排好的自驾游,临出发时却遭遇连日大雨;再比如,每天任劳任怨地工作,却在某天收到了一封辞退信……不胜枚举。

更为糟糕的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非但没能去往“意大利”,而且降落的地方可能还远不如“荷兰”那样动人。生活中的意外,往往良莠不齐、阴晴不定,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学会接受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误入“歧途”,并且试着从中找到快乐和意义。

我们具体要怎么做呢?积极敞开心扉,勇敢张开双臂,书中如是说。

为什么在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更容易受伤?

答:生活与思考的节奏越快,越会磨灭人们对于事物的忍耐力,而烦恼、不幸、痛苦等负面情绪,恰恰需要这种忍耐力来抚平。

在心理学层面上,忍耐力被看作是长期承受悲伤、焦虑、困顿,并最终克服它们的一种能力和必要条件。人们凭借忍耐挨过苦难的过程,还可以使人更透彻地认识自身所处的世界。

当今的人们对于任何问题,都有一种找寻“速效药”的冲动与倾向,不过这也不能完全怪我们自己。社会高速发展、科技不断更迭,似乎带来了各种各样高效的解决方案:今天的我们还会给远方的亲友写信吗?(拜托,你是刚穿越过来的吗?)拿出手机,打开通讯软件,甚至都不需要打字,只管对着手机说话,然后松开手指,嗖,消息瞬间送达。我们非得亲临商场,去挑选商品吗?大可不必。打开手机,搜索、浏览、下单、然后等着它们自己送上门就好了。如今就连开启一段浪漫关系,都可以依赖万能的算法了。

在心理学治疗领域,也出现了这种“快”倾向。美国心理学协会一篇题为《心理治疗都去向何处了》的文章表明,人们接受面对面心理治疗呈减少趋势,相关的医疗保险投入也在降低;与此同时,精神类药物的使用比例不断增加,对应的医保投入力度也在加大。洛莉的观点是,她并不排除药物干预的作用,但她也认为,对于很多精神类问题,想要彻底地根治,就必须通过当面的谈话和接触。她还呼吁社会更多关注来访者“人”的属性,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把他们当作“药品消费者”来对待。

话说回来,人们因为“高效科技”而节省下来的时间都去哪了呢?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认为:现代人总觉得做事迅速就能为他们节省下来时间,可节省下来的时间却没能使他们获益。对此,洛莉补充道,人们节省出来的时间,很少用来休息,或者让自己放松,反而是塞满了更多其它的事情。

其结果就是,随着要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焦虑、迷茫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了。

面对生活中的“奇葩”,我们该怎么办?

答: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奇葩”?无论你说什么事情,他都会条件反射似地跟你抬杠;有时即使你真心实意想帮他,他也会立刻否定你,或者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到最后反倒把你自己搞得十分沮丧?

书中有一位来访者叫作贝卡,她就是这样的“奇葩”。当洛莉问她一些心理层面的问题,她则马上怼回去:“我到你这就是为了弄明白这些问题啊!我知道我就不来了!”有时候,洛莉想和她探讨治疗过程中的困境,她就会觉得洛莉是在责怪她。而每次触及问题的关键时,贝卡就会立刻转移话题。有时,洛莉想了解她为何总是心怀不满,她就会辩解说,是洛莉误会了她。有一次,洛莉对贝卡直言,既然总是抗拒,为何还坚持来治疗。贝卡就抱怨洛莉打算抛弃她了,就像她的同事、朋友,和前男友那样。洛莉又问她,是否可以试着找到大家疏远她的原因,这时,贝卡断定:因为他们都是势利眼、渣男。

贝卡以一己之力把所有人都推开,然后倒打一耙,指责大家抛弃了她。生活中的“贝卡”们,总是有自己的一套逻辑,看似合理闭环,实则胡搅蛮缠。

以前有个有趣的梗,大概是说:傻 x 们总是试图把你也拉到同样傻 x 的水平,然后用他们多年的傻 x 经验击败你。书中倒是对此给出了一个解释:生活中有很多人,只有通过让你感到无能为力,才能让他们自己获得一种掌控力——畸形的掌控力;他们通过让你感觉到失败和挫折,来减轻自己内心的失败感。

洛莉向同事们坦言,她对贝卡无计可施,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连自己都要卷入负面情绪的漩涡之中了。她的一位同事则干脆利落地给她开了个好方子:“当断即断。”

人应该保持善良,这点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一个事实,即每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当你做了能做的,便可心安了,也可以放手了。

你须知道:众生渡不尽。

为什么有人宁愿躲进过去的痛苦,也不愿意奔向未来的幸福?

答:要么前者有益处,要么后者有难处,要么两者兼有之。

书中说道,改变现状意味着确定性的丧失,而新情况又伴随着未知的可能。多数情况下,人们喜欢确定性,因为确定性能给人们以安全感;相反,人们厌恶不确定性,因为不确定的事物令人焦虑不安。

前文提到的艺术家瑞塔,是一位徘徊在黄昏恋十字路口的老人。在讲述她的故事时,洛莉生动地描绘了她那患得患失的心理活动。在她前半生的经历中,瑞塔已经习惯了从一个有缺陷的角度去观察世界,这导致她对于幸福,反而有一种疏离感。对于瑞塔而言,被人辜负与抛弃已经习以为常,这虽不是什么好的感受,但至少也不会让她觉得意外和陌生。如今这突然闯入她生活的柔情,反倒令她迷茫、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她也害怕一旦接受了这份突如其来的幸福,如果得而复失,只会徒增伤痛。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作“幸福恐惧症”,常被用来形容这种对于快乐的非理性恐惧。经历过太多创伤的人,倾向于再次预期灾难,而对于好事的来临却过度警觉。纵观瑞塔的一生,不如意者常八九,顺遂之事无二三,所以她忌惮幸福,准确地说是害怕失去,她怕自己伸出双手去抓,却终落得个两手空空,一如池花镜月。更值得担忧的是,久而久之,瑞塔可能混淆了恐惧的真正目标,把对于不确定性的厌恶,转化成了对幸福本身的畏惧。

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一种常见的、深陷痛苦无法自拔的原因——“病态的纪念”。还记得那位车祸中失去儿子的约翰吗?他长期无法摆脱丧子的阴霾,性格变得古怪乖张,以至于险些搞砸了婚姻和事业。好在约翰最终恍然大悟,原来是他故意躲在昔日的悲伤当中不肯走出来;因为他相信,伤痛是连结他与离世儿子的最后一丝纽带——他怕一旦变得快乐,这种父子之间的联系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人生中的离别?

答:接受过去,拥抱未来。

在帮助洛莉走出分手之痛时,心理医生温德尔曾劝导她:当你沉溺于支离破碎的过去,未来也只能是一分一秒地瓦解。

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虽然离别之痛看起来只是当下的感受,但它源自过去,并通过“此时此刻”这一座桥梁,通往着未来。而如果我们不能够切断“过去”和“现在”的羁绊,就无法开启新的未来,那么未来仍不过是痛苦过去的投射;换言之,过去的痛苦作为因,不仅仅在今天结下了苦果,也将会在未来结下同样的苦果。所以,我们必须了结过去的因果,并种下一个崭新的因,这样未来才会收获全新的果实。

那么如何斩断过去和现在的连结呢?书中告诉我们,唯有接受历史无法改变这一事实。也许有人会说,人非草木,哪有那么容易放下过去?

你要相信时间,相信自己。

洛莉在书中分享了一个颇具禅意的概念——无常。她说道,人们有时会误以为痛苦会一直持续下去,但实际上并不会。人的感觉像天气一样变幻莫测,所有的喜、怒、哀、乐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转变。这与希阿荣博堪布在《次第花开》一书中所提到的无常观竟非常相似——人的情绪如浮云般易散。

除了时间这一味良药之外,人们自身也具备强大的自愈力。众所周知,当我们受到外界侵害时,生理免疫系统可以为我们提供保护。同样地,我们也拥有一套 “心理免疫系统”,它可以使我们在内心遭遇打击之后逐渐平复。哈佛研究员丹尼尔·吉尔伯特在一系列研究中发现,人们在生活中经历困境、甚至是巨大的心理创伤后,自我治愈的效果通常要比想象中的好。

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例子呢?外出打工的人,远离家乡与亲人,但每每收拾好疲惫和孤独,还是会把岁月过成热烈的诗;失恋过后的人,吐槽自己累觉不爱,但眼泪哭干后,还是会奔赴下一个温暖的肩膀;痛失亲人的苦主,身边突然没了依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还是决定把日子好好地过下去。

记着,生活依旧继续,太阳照常升起。

最后想说的话

《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一书围绕几个典型的心理治疗案例,展开了作者洛莉对人生中痛苦的感悟。通过对于来访者心理问题的细致剖析,引导着读者,一步步地走进他们内心的(也许也是读者内心的)痛苦的深处。最后,又带领着我们穿越痛苦,从中出离。这也恰恰契合了本书想要传达的解脱痛苦的“路线图”。尽管全书有着散文式的风格,作者的观点也星罗棋布,但归纳起来,其主旨却也简单明了:

我们应学会接受痛苦,直面痛苦,切勿逃避,只有这样才能穿越它们,朝着人生的下一个路口前行。

最后,一颗彩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 (ID:bosszhipin),作者:洛莉·戈特利布,漫画:晶晶、庞晔

Source

Visited 5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