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阅读偏好。我的偏好之一是战争题材。这或许跟我有一个当了一辈子兵的父亲有关。他亲历过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偶尔也会在闲谈中说到某个片段。

但是很显然,战争是他不大愿意言谈的记忆。我在他离去后疯狂寻找与那场战争有关的书籍,试图从那些书中找到与他有关的只言片语。

那时候我读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史》《喜马拉雅山的雪——中印战争实录》,还有时任55师师长王玉昆的回忆录《曾经的岁月》——父亲当时是55师165团1营的兵,他的团长冀廷壁后来编了一本书《光荣的165团》。

不过那只是我的战争阅读的一部分。无论中外,历史学家的鸿篇巨制或者一个普通士兵的回忆,都可能让我沉入其中,无法自拔。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倾心的主题之一。最早可能是被那些有关二战的影视剧所吸引,到后来就找来各种书。

一开始找到什么读什么,后来就希望了解得更多一些,这样就开始找更多的书。从整个战争到一场战役、一个军种和一个人。有时候我会问自己到底在读什么?

当然,军事、历史、政治、经济和社会,种种主题都可能在战争中一览无余,但是说到底,最牵动我的可能还是在极端环境中人的挣扎与抗争,以及在血与火中,那些不灭的人性光芒和尊严

比较早读到了那本《最长的一天》。并非鸿篇巨制,聚焦于诺曼底登陆的第一个24小时。

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作者科尼利厄斯·瑞恩曾是《每日电讯报》的欧洲战地记者,这是他“二战史诗三部曲”的第一部,其后还有讲述“市场-花园”行动的《遥远的桥》和记录攻克柏林的《最后一役》。不过我始终认为,《最长的一天》是最精彩的一部。

他曾经参与了诺曼底登陆,当时和事后对700人做了采访和跟踪采访。这部作品视野宏阔,从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到德军诺曼底守将隆美尔,再到双方的军官和普通一兵,都在这部作品里面出场了。作者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从众多的故事线中游走穿插,一直牵引着读者的视线,读来引人入胜。

我想,尤其打动人心的是,他的作品中能够看到活生生的人。有一个细节当时让我心中一动。大概是写到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站在码头目送大军跨海出征,随行者侧目望去,无意间看到了他眼角的一点泪痕。

《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

[美] 科尼利厄斯·瑞恩 | 著

李文俊 陶洁 申慧辉 |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18年6月

中信出版社版的《最长的一天》,附上了“D日幸存者”。从书的227页一直到292页,这是一份相当详细的幸存者名单,包括他们在D日时的军衔、职务和所在序列,乃至他们在战后的居住地和职业。有关战争的历史记忆因而是活生生和有温度的。

后来读到更多有关诺曼底登陆的作品,就觉得《最长的一天》很像是一个宏大交响乐的序曲。因为后来的那些作品从各个角度和侧面展开,让我了解到更多登陆的细节。

比如《诺曼底登陆》(安东尼·比弗)、《诺曼底1944》(斯蒂芬·E.阿姆布鲁斯)和《诺曼底的六支军队》(约翰·基根),等等。

在诺曼底登陆作战计划中,抢占海滩之外,空降兵承担着深入敌后直插战略要点策应作战的使命。《兄弟连》(作者斯蒂芬·安布罗斯)讲述的正是一支空降部队的二战经历——美军101空降师506团2营E连。

这支连队从诺曼底登陆到荷兰,从巴斯托涅到贝希特斯加登,经历了欧战几乎所有重大战事,比如“市场-花园”行动,阿登森林之战(引人入胜地讲述二战后期这场战事的作品,是约翰·托兰的那本《阿登之战:希特勒最后的赌博》)

如果说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中最动人心魄的却是枪林弹雨中凝结起来的兄弟情。

《兄弟连》

[美] 斯蒂芬·安布罗斯 | 著

王喜六 祁阿红 | 译     译林出版社

2022年4月

《兄弟连》中的温特斯上尉是一个极具领导力的军人。他在战后过着平静的生活,也写了一本回忆录,中文翻译书名是《亲历兄弟连》。

对于那些美国大兵来说,他们一度不理解为什么要万里迢迢跑去打德国人,直到有一天他们在驻地附近发现了一个集中营,他们似乎重新理解了要捍卫的东西。

温特斯上尉在自传中写道:“铁丝网后面的人们的景象让我告诉自己,现在我知道我为什么在这儿了。我第一次明白了这场战争的目的所在。”

后来写下著名的《光荣与梦想》的美国作家威廉·曼彻斯特,作为海军陆战队军官亲历了太平洋战争,1978年他重返战地,之后写了一本回忆《再见,黑暗》。

太平洋战争中很多战事的残酷与对岛屿的争夺是不可分的。比如那本《父辈的旗帜》讲述的就是硫磺岛争夺战。

作者詹姆斯·布拉德利的父亲曾是美军中的卫生兵,参与了硫磺岛之战,并且是那张著名的照片——几个海军陆战队士兵将一面美国国旗插上了硫磺岛的高处——的其中一名主人公。

事实上,作者的追寻正是从这张照片开始的,在父亲去世后,他在自家阁楼的一个盒子里发现了这张照片和与之相关的报道剪贴。他试图寻找照片上的六个人,并且因此了解他的父亲和他们的故事——那是他不熟悉甚至错过的记忆。

顺便说一句,这个作品(或者这个事件)后来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成了电影,拍了两部片子。美军视角的就是《父辈的旗帜》,而日军视角的是《硫磺岛》。

再比如希伦布兰特的《坚不可摧》讲述的是美军一位轰炸机投弹手的故事。路易·赞佩里尼曾经是前奥运短跑运动员,二战期间是美国陆军航空兵团投弹手,在救援行动中轰炸机坠落,他和战友在海上漂流47天后被日军俘虏。

他在日军战俘营中度过了战争最后的岁月,饱经摧残与折磨,特别是一个叫“大鸟”的日军军官,几乎可以看作“恶魔”的代言人,但主人公始终没有被击倒。安吉丽娜·朱莉执导的同名电影中,最后他回到美国,过着幸福的生活。

事实上故事远没有那么简单。赞佩里尼本人也写了一部自传《与魔鬼同行》。我是从这本传记中了解了后来的故事——战后他结婚生子,但始终无法忘记战争中受到的摧残。他内心备受折磨,一度想回到日本复仇。后来他皈依宗教,回到日本寻找当时战俘营的看守,包括“大鸟”,但是“大鸟”拒绝了。对赞佩里尼来说,他想表达的只是宽恕。

1998年,他参加了日本长野奥运会的火炬接力。2014年,他在洛杉矶的家中去世,享年97岁。如果没记错,这部分故事也拍过电影,但没有什么知名度。

在阅读那些作品的时候,我常常按捺不住地追问,后来怎样了?并试图在书中或书外找到答案。这是这一类阅读的魅力之一。

那些经历了战争折磨和洗礼的人们,如何找回失落的自己,让破碎的心灵愈合并且勇敢地拥抱现实生活,这同样打动人心。

以太平洋战争为背景的作品,还有那本《太平洋》,作者休·安布罗斯。他是《兄弟连》作者斯蒂芬·安布罗斯的儿子。

这部作品交叉呈现了4个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和一个航母飞行员的二战经历。这部作品和《兄弟连》都改编成了电视剧集,监制是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

当然,我得告诉你,这两位联手制作了二战“三部曲”剧集,最后一部是2024年上线的《空中英豪》,改编自唐纳德·L.米勒的同名作品。这部作品讲述的是美军第八航空队的二战史。相比改编剧集,原著中对于战争的思考可能要更深入一些,

比如说,战争中是否应该把平民目标作为轰炸目标——即使在盟军一方,英美两国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美军在战争前期和后期的看待也不一样。或许这种看待的改变,也决定了对原子弹的使用。

如果说上面这些作品,聚焦的可能是一场战事,一个连队,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命运,伴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虽然仍然会为这些作品着迷,但也更希望对整个战争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时候那些鸿篇巨制就自然地进入了视线。

讲述二战中整个西部战线的全景式作品,我读到的是里特·阿特金森花费14年时间完成的巨制“解放三部曲”,包括《破晓的军队》(从挺进突尼斯到解放北非)、《战斗的日子》(从攻占西西里岛到解放意大利)、《黎明的炮声》(从诺曼底登陆到第三帝国覆灭)

如果说因为阅读所限,过去我们对战争的理解往往是单向度的,阿特金森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盟军阵营中的利益纠葛,军事领导者们屡犯的混乱决策,以及因为混乱而导致的无谓的大范围牺牲,还有我们可能很少触及的那一面——大量的逃兵乃至作恶者(杀戮和强奸抢劫)的存在。不过我想这无损在二战中,人类面对一场劫难时,所表现出的对共同价值的捍卫。

英国历史学家詹姆斯·霍兰德写的《西线之战》,视角有所不同。他把战争中的力量对比和消长,以及不同阵营特别是德国和美英的战略选择放在一起写,我们就对战争成败的经济因素有了更多的理解。

我看这些的时候常常会想到中国的抗日战争,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打这样一场战争面对了怎样的艰难,中国人又有着怎样的坚持和忍耐。

毋庸置疑,英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的《第二次大战回忆录》也是非常经典和独特的作品。特别是作品中引用了当时大量的文件,包括作者本人的书信电报,还有大量的资料汇总和地图集。当然我也是没有耐心那么细致地看完每一份文件的,但不同的视角下对比来看,的确有不同的感受。

然后我发现,对于海洋上发生的战事,我了解得还是比较少的,能想起来的可能就是珍珠港和中途岛。这时候就找来了作者伊恩·托尔的太平洋战争“三部曲”,也是大部头的鸿篇巨制。不过一样地引人入胜。

作者从海权论写起,讲述了美日海洋军事竞争的路径选择和以此为核心的二战海战史,“三部曲”包括《燃烧的大洋:1941-1942》《征服的怒潮:1942-1944》《诸神的黄昏:1944-1945》。

读着读着会有很多问题,这时候就会倾向于读一些可能试图回答问题的书。

比如日本是怎样最终开启了跟美国的战端,特别是包括山本五十六在内的很多有话语权的人从一开始就都相信,日本是不可能打败美国的,但最终却还是让这个国家走向了毁灭。

约翰·托兰的《日本帝国衰亡史》对此有一些描述。日本人对此也有很多著述。比如《日本1941:导向深渊的决策》,作者堀田江理。如果拉开视线,中国作家马国川的那本《国家的歧路》也对这个当时新兴的工业国家如何走上不归路有深入的思考。

想到另外一本书《拼实业——美国是怎样赢得二战的》。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作为二战的“民主国家兵工厂”,美国怎样动员起庞大的工业能力,为战争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包括二战中的苏联也一直被这样的体系支撑着——这一点常常被忽略。

《拼实业——美国是怎样赢得二战的》

[美]阿瑟·赫尔曼 | 著     李永学 | 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7年5月

通常人们会把它描述为战时高度管制与计划体制的神话。不过按照作者阿瑟·赫尔曼的说法,让美国具有高效生产率的不是战争,不是政府指令,也不是极度的民族紧迫感,而是大规模生产的奇迹

一旦它得到解放,便可以超越任何障碍和困难。而这种解放,我理解,首先就是要让市场的力量充分释放出来

狭义的与战争有关的作品更多聚焦于战场本身,聚焦于战争中的军人。不过就二战这个被定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世界大战来说,有些阅读是残酷的,但也让人理解这场大战所捍卫的人类价值。

我曾经在一个夏天到访过奥斯维辛。天空湛蓝,微风轻吹,道路两边的沟渠里没有水,小野花随风摇荡。这一切和那些无法想象的罪恶,集中营残留的记忆、毒气室和焚烧炉联系起来,会让每一个到这里的人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忍不住去寻找更多答案。

《奥斯维辛:一部历史》,这本书来自BBC拍摄的一个电视片,它试图给出有关那段历史的全景描述。当然就我的阅读来说,或许没有比普里莫·莱维的回忆更震撼人心了。

一个幸存者。这位编号174517的囚犯在奥斯维辛待了11个月。他是冷峻而理性的,他像一个旁观者那样在黑暗中凝视深渊。

他忠实地记录所有,像摄像机一般精确。他的文学天赋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几乎扑面而来。《这是不是个人》《再度觉醒》,他像一个司法程序中忠实履行职责的证人,所述只是为公正的判决打下基础。越是如此,你就越是被他讲述的一切震撼。

《这是不是个人》

[意] 普里莫·莱维 | 著     沈萼梅 | 译     99读书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年3月

可是啊,他要怎样才能走出那个地狱?1987年,他选择了自杀。

还有一些阅读是沉重的,比如汉娜·阿伦特的《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这本书争议不少,但引发的思考更多。所有的对历史的阅读,都是为了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现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观书评 (ID:jingguanshuping),作者:文钊

Source

Visited 7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